體育上市公司2019年報觀察①:32家公司營收1766億元,現金流正在...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7月1日電(記者 丁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原本印滿賽事的2020體育日曆陷入停滯,也暫時抑制了日常體育用品消費。對於體育上市公司而言,相較當下遇到的種種經營困境,2019年可謂是幸福的回憶。

  在這一年裡,有些公司繼續疾攀高峰,有些公司在谷底徘徊;在這一年裡,有些公司開拓進取,收穫頗豐,有些公司投機取巧,終究竹籃打水;在這一年裡,有些公司波瀾不驚,安安穩穩待來年。

  過去的2019年,作為體育產業翹楚的中國體育上市公司究竟發生了些什麼?新華體育匯集梳理了A股、港股、美股以及在新三板掛牌的英雄互娛、恆大淘寶,一共32家公司的2019年財報。通過大數據分析和科學計算,新華體育獨家發布《體育上市公司發展力排行榜》,分別從營收、淨利潤、現金流淨額、研發投入、研發強度、淨資產收益率和市值排行等維度,勾勒行業和公司背後的發展「畫像」。 

  「百億俱樂部」豪取六成營收,淨利潤「一覽眾山小」

  2019年,在內外部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的背景下,體育上市公司專注主業,業績整體穩中有增,32家上市、掛牌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765.75億元,同比增長12.71%;實現淨利潤137.35億元,略有下滑0.69%;若統計剔除恆大淘寶和萬達體育,30家公司實現淨利潤177.94億元,同比增長11%。

  而同期,滬市主板公司實現營收增長9%,淨利潤增長9%;深市公司實現營收增長10.2%,淨利潤增長3.4%。

  在32家體育公司裡,有21家公司實現營收正增長,佔比65.63%;15家公司實現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增長。

  就體量而言,安踏體育、滔博、申洲國際、李寧、波司登等5家公司進入「百億俱樂部」,共計營收1163.43億元,營收佔比為65.89%,實現淨利潤154.44億元,淨利潤佔比為112.44%,明顯呈現「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

  其中,安踏體育(339.28億元)、滔博(336.9億元)、申洲國際(226.65億元)穩坐體育上市公司營收榜三強位置,李寧(138.7億元)、波司登(121.9億元)緊隨其後,特步國際、萬達體育、華米科技、西王食品、361度位列營收榜前十。

  就淨利潤排名來看,2-3名排序略有變化。安踏體育(53.44億元)繼續位居體育上市公司淨利潤榜首;申洲國際憑藉50.95億元的淨利潤大幅甩開滔博,位列第二;滔博(23.03億元)則退居第三;李寧(14.99億元)和波司登(12.03億元)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非凡中國2019年營業收入只有5.7億元,營收排名靠後,主業雖不振,但通過出售李寧公司股票而獲利8億元,最終以7.6億元的淨利潤飆升至第六;特步國際、華米科技、361度、比音勒芬分別位列七至十位。

  值得一提的是,「百億俱樂部」成員均在港股上市。如果將他們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放在A股比較,也是妥妥的優質藍籌。

  位列榜首的安踏體育,在滬深3700家公司裡營收和淨利潤兩項關鍵指標分別能排到第243和99名,與食品賽道龍頭企業海天味業、創新藥龍頭恆瑞醫藥不分伯仲。

  安踏孵化十年的FILA品牌在2019年貢獻營收147.7億元,同比增長73.9%,安踏主品牌營收為174.49億元,同比增長21.8%;兩者之間差距愈來愈小,FILA已經成為安踏體育的新增長引擎。

  運動鞋服企業優勢難撼,後來者勢頭正盛

  從產業結構來看,14家運動鞋服類企業仍是體育上市公司的主力軍,共計實現營收1396億元,營收佔比79.08%,實現淨利潤167.57億元,盈利佔比122%。

  安踏體育、申洲國際、滔博和李寧、波司登等五家運動鞋服類企業佔據體育上市公司多個榜單前五,這也充分說明國內運動鞋服行業壁壘加深且不斷強化,差異化競爭格局下當前高景氣度有望維持。

  特步國際、361度、比音勒芬和健盛集團保持營收與淨利潤雙增長。361度、比音勒芬和健盛集團淨利潤增速分別達到42.39%、39.13%、32.39%,超過行業龍頭安踏體育的30.25%。

  以戶外鞋服起家的探路者在2019年轉讓了易遊天下和綠野國旅的股權,放棄旅行服務業務「聚焦主業」,營收雖然負增長,但淨利潤達到1.13億元;主營業務為戶外用品和鞋服的牧高笛,營收和淨利潤雙雙負增長,但維持住盈利正值;只有三夫戶外和貴人鳥出現營收與淨利潤雙降並虧損,貴人鳥2019年巨虧10.18億元,因為連續三年虧損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相較安踏體育等上市已久的傳統運動鞋服企業,春風動力和華米科技這兩家分別在2017年和2018年新鮮上市的「後來者」,業績增長突出。

  春風動力主營業務為動力運動裝備,全地形車和運動摩託車,去年營收增長27.4%,達32.4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50.57%,為1.81億元。

  近幾年來,智能可穿戴與體育產業高度融合,消費者對於智能運動手錶的購買熱情愈發高漲。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華米科技通過自研晶片和生產智能運動手錶,2019年創造營收58億元,同比增長58.12%,淨利潤5.75億元,增幅達69.15%。

  兩家自行車上市公司上海鳳凰和信隆健康,攜手從共享單車泡沫中走了出來。伴隨興起的國人騎行熱,上海鳳凰2019年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9.75億元、0.27億元,增速為28.02%、33.39%;信隆健康2019年營收為19.67億元,增長30.87%,淨利潤0.42億元,同比增長283.87%。

  商譽仍在減值,風險有待出清

  在2018年,體育上市公司中出現巨額虧損的情況,多數是因為有大量計提商譽減值,探路者甚至因此2017年度、2018年度連續兩年業績虧損。

  到了2019年,這種情況仍在延續。

  計提最大的當屬萬達體育,產生了2.5億歐元(約20億元人民幣)的商譽減值,主要來自2015年以總價約9億美元收購的世界鐵人集團。這直接導致了萬達體育淨利潤由盈轉虧,全年巨虧2.7億歐元(約21.2億元)。

  其次是西王食品,2016年耗資7.3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運動保健品公司Kerr100%的股份,但因為去年運動營養板塊境外部分業績未及預期,營收減少2.02%,為57.27億元,於是商譽計提15億元。2018年西王食品淨利潤4.69億元,2019年則因為商譽資產減值,淨利潤大幅下滑-260.52%,虧損達7.52億元。

  貴人鳥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對控股子公司名鞋庫計提了0.76億元的商譽;三夫戶外2019年度財報淨利潤為負,稱主要受存貨跌價準備及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等影響。

  特步國際則在2019年財報中首次確認了商譽。這源於去年公司宣布啟動多品牌戰略:與美國Wolverine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在大中華區經營Saucony(索康尼)和Merrell(邁樂)品牌;同年8月,又完成了對瑞士運動品牌K-Swiss(蓋世威)和法國運動品牌Palladium(帕拉丁)的收購。也因此,特步國際的商譽增至8.3億元。

  而剛剛再次更名的當代文體,過去數年多次收併購,帳面上躺著33億元滾滾商譽「天雷」,卻硬扛著不願大幅計提。上交所6月10日發函質疑:新愛體育虧損6.64億元,漢為體育虧損6054.84萬元,為什麼不做資產減值?

  幾項關鍵數據可以解釋當代文體不願推動減持:業績出現雙降,營收17.82億元,同比減少33.21%,淨利潤1.05億元,同比減少40.9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虧損5.09億元,公司報告期主要依靠非經常損益盈利;截至6月12日,大股東們有共計2.32億股被質押。

  這表明,一些玩資本遊戲的體育公司,其高估值難以繼續維持,市場仍在為前幾年體育產業的「資本熱」買單。風險有待持續出清。

  雖然商譽減值會在短期內影響公司利潤,但當減值過後,才能反映公司真實價值。

  現金流整體回暖,但「亞健康」群體趨向固化

  公司的存在是要實現盈利,然而盈利又不僅僅是利潤表中披露的淨利潤,而是實實在在能夠在經營中產生現金流。

  新華體育統計,32家體育上市公司2019年經營現金流淨額合計為269.68億元,2018年為196.4億元,同比增長37.31%,經營現金流整體回暖。

  從規模上來看,安踏體育、滔博、申洲國際和李寧等四家上市公司經營現金流淨額超過30億元,屬於第一陣營。

  如果經營性淨現金流大於淨利潤,甚至超過淨利潤的增長速度,通常是競爭力強的體現,表明公司可以通過佔用上下遊的現金來進行經營。

  結合淨利潤增速來看,安踏體育、滔博、申洲國際、李寧、361度、春風動力、比音勒芬、信隆健康等8家上市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和淨利潤同步保持較高增長趨勢,說明公司主營業務發展良好,所披露的淨利潤質量可靠,屬於優質增長型。

  特步國際、星輝娛樂、健盛集團、金陵體育、上海鳳凰、探路者等6家公司淨利潤和經營現金流保持同步增長,屬於穩健增長型。

  營收端和淨利潤端表現出色的華米科技,卻在經營現金流上有失水準,2019年同比下滑-39.51%,減少了2.8億元,說明公司可能採取了比較激進的銷售賒銷行為,而這種情況通常匹配的是應收帳款或存貨大幅度的增長:2019年華米科技應收帳款增長220.64%,達1.89億元,存貨增長84.43%,為8.94億元。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波司登身上:2019年經營現金流12.33億元,同比減少18.29%。財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波司登存貨為27.3億元,同比增長41.2%。其中,製成品存貨為22.6億元,同比增長約61.4%。此外,波司登存貨周轉天數上升至155天,較上年的129天增加28天。

  同時,2019體育上市公司現金流排行榜顯示,恆大淘寶、貴人鳥、中體產業、萊茵體育、智美體育和三夫戶外等6家公司現金流淨額為負值。反映相關公司處於「亞健康」狀態,自身造血能力出現了問題。

  恆大淘寶頭頂馬雲和許家印光環,國內資本市場名副其實的「足球第一股」,但2019年現金流淨額為-22.2億元,同比繼續下滑40.21%。雖然公司2019年門票和廣告業務帶動營收增長29.85%,達到7.83億元,但球員薪酬及轉會費用居高不下,使得淨利潤虧損-19.43億元,也累及現金流表現不佳。

  而在2020年上半年,包括中超球隊天津天海在內的14支職業聯賽球隊宣布解散退出足壇,拉響了「金元足球」的警報。

  受「遞國旗」和「拽停選手」等事件影響,智美體育付出了傷筋動骨的代價,失去了一手打造的「奔跑中國」馬拉松運營權,2019年營收銳減65.09%,現金流則驟減157.8%,為-0.56億元。

  2019年3月,高繼勝家族將萊茵體育控股權轉讓給成都體投集團後,公司戰略聚焦似乎全無,最直觀的反映就是營收跌幅高達八成,靠著最後時刻甩賣資產才扭虧為盈,而經營現金流從2018年的4.64億元重挫119%,為-0.88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仍在持續。對於體育上市公司而言,穩定充沛的現金流直接關乎到公司生存和戰略目標的實現。經營虧損不一定會讓公司倒下,但現金流斷裂卻會導致業績優秀的企業轟然崩坍。擁有健康的現金流,才能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製圖:崔書浩、王劍冰

相關焦點

  • 券商板塊27家上市公司發布2019年年報業績全線增長
    4月,A股上市公司步入年報密集披露期,券商板塊的業績從側面反映了股市一段時間行情強弱程度,去年A股從2440點至3288點的強勢上漲行情,造就了券商的業績大漲。數據顯示,截至4月2日,券商概念股已有27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9年年報業績,全部實現盈利。
  • 五糧液發布2019年年報:營收超500億元、利潤達174億元, 超額完成...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鄭茂瑜)4月27日,五糧液發布2019年年報。年報顯示,2019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01.18億元,同比增長25.20%;歸母公司淨利潤174.02億元,同比增長30.02%。2019年年初,五糧液便定下全年營業收入500億元,保持25%左右的增長目標。從此次年報中不難發現,五糧液已超額完成既定目標。
  • 深交所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公司2019年報實證分析報告
    來源:e公司截至2020年4月30日,深市2232家公司中2150家按時披露了2019年年報,79家因疫情影響延遲披露,並按要求披露了未經審計的主要經營業績,3家未能按時披露年報。2230家深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一季報數據。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發,對我國和全球經濟都產生深遠影響。
  • 16家衍生品/玩具公司2019年度業績:大部分公司實現增長
    隨著年報季的結束,一些上市/掛牌的衍生品公司年報也陸續出爐,不過今年因為疫情,許多公司的年報都有推遲。這次,三文娛統計了已經公布的16家公司的年報。2019年是衍生品的破圈之年,大部分公司都實現了增長今年情況比往年稍好,16家公司裡有10家都實現了營收同比增長,12家實現淨利潤(以下如無特殊說明,均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期內出現虧損的企業只有5家。營收增幅最大的是摩點。
  • 匯總| 17家調味品企業2019年年報:海天味業淨利達53.53億元 蓮花...
    食品夥伴網訊 隨著各企業年報的陸續發布,食品夥伴網匯總了17家調味品企業2019年年報情況,從匯總的情況來看,海天味業、加加食品、安記食品、恆順醋業、中炬高新、頤海國際、天味食品、日辰股份等13家企業淨利潤同比增長,4
  • 三家生活用紙上市公司2019年營收438億
    近日,A股日用紙「獨苗」中順潔柔披露年報,至此,日用紙三家上市公司——恆安國際、維達國際和中順潔柔的2019年財報均已出爐。在業績表現上,三家各有千秋。從收入規模看,恆安國際憑藉224.93億在快消行業十分重視的渠道建設上,三家上市公司的渠道建設也各具優勢。恆安國際作為國內最早上市的老大,擁有數量最多的分銷商,遍布國內近百萬銷售網點;維達國際則重點發力電商,成為業內「電商先行者」,2019年,其電商營收佔比近三成,領先恆安集團;中順潔柔起步較晚,近年來從單一經銷渠道向多
  • 新智認知2019年營收32.28億元 持續深耕數字業務領域
    年報顯示,2019年,新智認知實現營業收入32.28億元,同比增長6.4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5億元,同比下降43.1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56億元,相比2018年由負轉正。
  • 現金流吃緊,合力泰14億元打包掛牌三家子公司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周昊 編輯/莊怡)11月30日,合力泰(002217.SZ)公告披露擬將3家子公司「打包」出讓,底價合計14.19億元。公告顯示,合力泰擬掛牌轉讓業際光電、珠海晨新以及平波電子三家子公司100%股權。依據福建省國資委備案的評估值,業際光電、平波電子及珠海晨新的評估值分別為2.25億元、1.28億元及10.65億元。
  • 華為2019年年報:全年營收8588億元,同比增長19%
    鞭牛士 3月31日消息,今日,華為公布2019年年報。年報顯示,華為2019年全年營收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同比增長22.4%。年報顯示,2019年華為研發費用達1,317億元人民幣,佔全年銷售收入15.3%,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具體業務方面,運營商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9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企業業務實現銷售收入8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6%;消費者業務方面,智慧型手機發貨量超過2.4億臺,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4,6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
  • 19家上市期貨公司貢獻行業淨利近30% 這家期貨公司蟬聯多項行業第一
    隨著年報披露季的結束,各家期貨公司2019年成績單也一一揭曉完畢。讓我們來一起看看2019年A股、港股上市以及新三板掛牌共計19家期貨公司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永安期貨營收超200億穩居行業龍頭 淨利佔行業六分之一  從19家期貨公司的營收及淨利來看,2019年19家期貨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608.65億元,實現淨利潤17.45億元。
  • 關於19家白酒上市企業2019年報,換個角度來解(xian)讀(tan)
    4月28日,隨著今世緣半夜發布的2019年年報,至此,19家白酒上市企業2019年報「集結」完畢。斷層明顯 馬太效應加劇這一年的年報中,19家白酒上市企業除了金種子酒虧損2.05億元,其餘公司均實現盈利。
  • 滬市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整體分析報告
    2017年4月30日,滬市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披露順利收官,1264家上市公司均已按期對外披露2016年年報。年報信息反映了上市公司全年經營情況,也從多維角度呈現了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的新進展、新特徵。本報告對滬市公司年報相關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
  • 海螺集團兩家上市公司交「成績單」:基建提振 海螺水泥、海螺型材...
    財聯社(合肥,記者 劉夢然)訊,年報披露季開啟以來,國資控股企業的財報「成績單」受關注。近日,安徽省重點國企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海螺集團」)下屬兩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年報披露。從財務數據來看,海螺水泥(600585.SH)和海螺型材(000619.SZ)在營收和淨利潤上雙雙實現增長。
  • 新奧股份2019年報:經營性現金流和主營業務收入穩健增長
    北京2020年3月14日 /美通社/ --新奧生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奧股份」,SH 600803)於3月12日晚發布年報,公司全年經營性淨現金流同比增加15.25%達到14.08億元;公司實現營收135.44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12.05億元。
  • 深圳418家上市公司創12萬億市值!最新上市公司發展報告來了!
    截至2019年底,深圳境內外上市企業總數達到 418家,廣泛分布於國內外主要資本市場,其中,境內上市公司298家,境外上市公司134家,其中有13家公司在A股、港股兩地上市,1家公司(廣深鐵路)同時在A股、港股和美股三地上市。
  • 2015服裝上市公司營收排行 運動品牌崛起
    服裝行業的回暖是「名副其實」還是「虛有其表」,聯商網記者隨即對26家上市服裝企業的2015年財報進行了整理分析。截止2016年3月底,已公布2015年度財報或快報的服裝上市公司有26家,銷售總額達1030.4億元,其中有10家企業出現營收同比下滑;淨利潤總額達125.86億元,其中11家企業出現淨利同比下滑。而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的達6家。
  • 剛剛,3家上市券商2019年年報出爐:累計擬分紅12.3億元 紅塔、華安...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周尚伃3月29日晚間,國元證券、紅塔證券、華安證券3家上市券商披露2019年年報。至此,已有17家上市券商披露2019年年報,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這17家上市券商目前共實現營業收入2681.89億元,佔133家券商總營業收入的74.35%;17家上市券商實現淨利潤747.12億元,佔133家券商總營業收入的60.69%。
  • 粵泰股份前三季度營收增長74%至43.4億元 現金流增長230%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10月30日,廣州粵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2019年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數據顯示,粵泰股份營收43.4億元,同比增長73.8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86億元,同比下降38.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3.96億元,同比增長22.88%。關於營收增長,粵泰股份方面表示,主要是增加海南、郴州、江門以及廣州項目轉讓達到結轉收入條件導致。
  • 億帆醫藥營收現金流背離 研發投入下降預付款卻增
    營業收入與現金流變動背離  報告期內,儘管公司營收淨利雙豐收,但是其收入與現金流卻呈現背離情形。  2019年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為51.87億元,同比增長11.98%;經營活動淨現金流為9.37億元,同比下降19.96%。公司營業收入與淨現金流呈現背離狀態。
  • 深市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實證分析報告
    截至2018年4月30日,深市2110家上市公司中的2105家披露了2017年年報或年報數據,其中主板公司472家,中小板公司911家,創業板公司722家。2017年至今,中小板、創業板分別新增上市公司89家、15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