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個有領導力的領導嗎?莫讓「領導」只成為稱謂

2020-12-1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當你成為管理者時,你會發現突如其來的轉變讓你不知道怎麼處理上下級關係,這時候「領導力」就是很重要的,要想怎麼樣帶領你的團隊做出更好的成績;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領導的思考與分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你晉升為管理者後,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曾經一起奮戰的兄弟們,好像越來越疏遠你了;下屬對你的工作安排越來越有意見,產生牴觸情緒;你想讓下屬認可並執行自己的決策,但下屬總是有反對意見;下屬們開始在背後悄悄議論你了……

其實你現在所困惑的這些,也正是你面臨的,特別作為中層幹部,我們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作為下屬你期待的領導是什麼樣子?那你就要努力做成你所期待的樣子。

一、管理者 VS 領導者

在工作中,你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景:

你給下屬安排一項任務,這項任務公司要求一周必須完成,但是你的下屬L評估沒有半個月他根本完成不了,拒絕接受一周完成的要求,此時你會怎麼做?

告訴L必須一周內想辦法完成,否則影響該月績效。和L一起分析這項任務的難點和解決方案,尋找更好的方法,願意一起承擔。我相信不論是你做管理者還是程式設計師,都會選擇B,為什麼?其實這就是管理者和領導者的區別。

可見,管理者更關注事如何做,而領導者更關注人如何帶,就像上面的例子,你如果選擇了A,雖然事情可能變相的解決了,但是人心卻失去了,所以你只是一個管理者。

而你選擇了B,或許最後事情不見得解決,但是你留住了人心;未來的戰鬥中,必然會看到團隊為你拼命搏殺的影子,所以你是領導者。

同時我們也能理解管理是解決眼前事,而領導更多是面對未來事,具備領導力的管理者才能更長久更持久的解決問題。

二、領導力的層次

筆者作為管理者以後,經常參加公司組織的領導力方面的培訓,每次都能學到新的東西。

但是很長時間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具備了領導力,或者領導力的程度如何丈量,這也讓自己的學習、修煉或多或少的失去了方向,直到看到了約翰·麥克斯韋爾寫的《領導力的5個層次》才豁然開朗。

這本書把領導力分成了五個層次,依次是:

職位——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他們非聽你的不可;認同——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他們願意聽你的;生產——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你對組織所做出的貢獻;培養——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你對他們所付出的;尊重——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你是誰以及你所代表的東西;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你經常選擇A,你的領導力的層次就只是在第一層,你是靠你的職位權利壓迫下屬完成工作;而選擇B,則進入下一個層次,你的民主和親和力會讓下屬對你產生認同感。

但是A更容易快速執行,但B可能最後執行的質量會更好,所以不同層次的領導力和你採取的相應的手段並不完全對應。

從一名產品經理晉升為產品團隊負責人,你比之前多了一種難得的資源,那就是職位權力——不要小瞧職位權力,它能讓你以前不能完成的事情得以推進;比如之前你發現產品的體驗需要優化升級,想讓團隊其他成員和你一起重構;但是重構的確冒很大的風險,短期效果並不明顯,其他成員很難會配合,因為你對他們沒有約束力。

而你現在作為團隊leader,這個想法就很容易實現,這件事可以從自發組織變成團隊任務;可見同樣一件事情由於你所掌握的職位權力不同而結果不同。

初入管理,要先用好職位權力,保證事情的正常推進,但是一味的使用職能權利,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職位型的領導,長遠來看不見得是好事;通過下表的對比,就上下立判。

從領導力的五個層次定義可以看出,領導力不是名詞而是動詞(入門、開始、活動、壯大、超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一是停留在某一個層次,是會向下也會向下的活動。

對於團隊執行效果來說,越往上越穩定、越主動,但有時候效率卻不高;而越往下越有效率,立竿見影,但時間長了團隊會越被動,越不穩定。

我們還是以一次產品重構這樣的任務為例,對比一下不同領導力層次對該事情的影響:

我相信,隨著領導力的提升(越高層次的領導力影響的範圍越大),團隊的執行效果也將帶來質的改變;同時這種領導力的影響不僅僅在團隊內部,也會逐步的影響外部的團隊和人,我們在職場中是否也會發現有的領導協同性很好,左右逢源。

就像大部分產品經理,雖然我們沒有職位權利來要求研發團隊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執行;但是如果你具備了更高層次的領導力,研發認為你做的事情是正確的,做這個產品有價值,他們相信凡是你負責的產品都有很大概率成功;即使沒有職位權力的要求,我相信具備領導力的人會更好的影響周圍的人。

三、領導力的核心

如果說管理側重技術和手段,側重過程和方法,那麼領導則側重人文和目的,側重結果和藝術。

具體地說,領導通常關注做人,關注人的尊嚴、人的價值、人的潛能、人的激勵和發展,關注意義和價值,關注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否正確、是否值得。

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既有領導又有管理。只有領導而無管理,則領導的意圖和目的往往比較難以實現;同樣,如果只有管理而無領導,管理的願望和目的也難以達到;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不僅僅要修煉我們的管理思維,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領導力思維的訓練。

在管理大師德魯克的名著《卓有成效的領導者》中有這樣一段話:

「領導者的唯一定義是擁有追隨者的人。你做事的時候,按你的方式做,按適合你的方式做。不要試圖成為別人。領導力是信任的成果。」「有效的領導者——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智慧——不是基於聰明,首要的是基於言行一致。」

讓別人信任你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但是最核心的是你有沒有給予你的下屬、你的合作夥伴甚至你的客戶以信任;信任是相互的,只有我們不斷的信任別人,言行一致,久而久之才能獲取別人的信任。

但「給信任」這件事說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做起來做好真不容易!不會給下屬信任的領導是三天兩頭查崗,還不放權,那下屬也就只會進入這樣一個狀態:你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的被動狀態。

因為作為下屬,他們只看到了任務,看不到信任,也看不到自己的未來發展;很多管理者每天事無巨細,忙忙碌碌,總是擔心下屬做不好工作,把事情搞砸了,如果你把你下屬的工作都做了,你的下屬怎麼能夠得到成長呢?

所以,請你試試多信任一點自己的下屬吧,給他們多一點自由度,只要能起到培養人的效果,承擔一些風險也是值得的。

當然,你還可以看看你的領導平時是怎麼做的,也多想一想他為什麼這麼做。

除此之外,我推薦你多看看人物傳記,那些特別牛的企業家、領導者身上所具備的素質、工作過程中所經歷的事情無一不是我們訓練領導力的知識源泉。

#專欄作家#

經歷程式設計師、技術Leader、產品經理、研發Leader等多種崗位。關注醫療,早教領域,擅長企業IT架構及網際網路產品架構。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可複製的領導力:被領導一句話噎死,你經歷過嗎?
    也正是因為很多職場人士對領導的種種不同反應,本周我將推薦大家閱讀一本有關領導力的書籍——《可複製的領導力》,讓我們站在領導的視角去了解領導們的想法,思維模式和處世之道。如果你已經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領導,相信這本書也一定有助於提升你的領導力,協助你成為員工喜愛的受歡迎的領導,而不是那種只會對著員工頤指氣使,員工見到就想要逃離的領導。
  • 很多領導,只有權力,沒有領導力
    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說白了:如果一個普通職場人沒有領導力,那麼他根本成為不了領導,這一輩子就是個普通人了。說真的,我在沒有領導力的坑上,掉了太多次了,到現在也只能說是在修煉領導力的路上,遠沒有修煉到位。我想通過這篇文章,和大家掏心掏肺地講,我所理解的領導力是什麼,以及我們該怎麼做。
  • 領導力大師約翰·麥斯威爾:領導統御的五個境界
    第三個,培養團隊人才、領導團隊的能力。這個我稍候再給大家說明。你對別人的影響力,也就是你領導的能力是我今天的主題。好幾年前我寫了一本《領導力的21個黃金法則》,裡面有一個重要的過程法則:一個領導的培養是一個過程,要學會領導需要時間,不是像這樣經常上個課就會的。我教領導力已經超過40年了,到今天都還在學什麼叫領導。這堂課我想要教各位領導力的五種境界。
  • 你具備領導特質嗎?8個問題幫你理解領導力本質
    領導力是一個人擁有的能量,這種能量可以影響他人的行為,引領他們朝著特定目標努力——如果沒有領導力的指引,人們沒有動力也沒有能力達成該目標。身在高位、擁有權力並不等同於擁有領導力。有人說,領導氣質是與生俱來的。事實是,經過不斷的練習,任何渴望成為領導者的人都能熟練掌握所需的技巧和信念。要想了解你是否是一個領導者或者你是否有潛力成為領導者,經理人們可以通過誠實回答以下問題來獲得答案。
  • 沒有格局的領導,不必談領導力
    這何嘗不是領導力的充分體現。日本企業家河本英雄說:「如果一名團隊領導者只在座位上等待下級的匯報和發號施令,則不可能使團隊得到成長。」有格局觀的人格,才是領導力的起點和根基。梁開廣專門研究領導者的人格和領導力之間的關係,一個企業的中高層領導者的人格,對這家企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指導價值。
  • 職場英語:想成為領導?研究證實領導力是天生的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職場百科>正文職場英語:想成為領導?   足球教練文斯-隆巴迪曾經說過,「領導不是天生的,是後天養成的。」事實證明他是錯誤的:科學家們首次發現了一個和領導力相關的特定DNA序列。基因rs4950「似乎和領導能力的遺傳有關,」引自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傳統觀點認為——領導力是一種技巧——這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事實,但我們的研究顯示它也有一部分是遺傳特質。」
  • 普通人也要學習領導力,五步培養你手下的小領導
    領導力和我有關係嗎?平時都是被領導的那一個,不是只有察言觀色,聽領導的指示嗎?費心研究有關領導力的事情和我沒有任何關係吧。錯,每一個人早晚都可能是領導!你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老師,但你領導著一群班長,副班長,小組長,各種委員。
  • 你可以不當領導,但不能缺少領導力|楊壯·一刻演講
    很多人不在領導的位置,但他有巨大的領導力。有些人站在一個高位上,自己本身絲毫沒有領導力。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著名領導力專家。領導力是職場人自身所滲透出的氣質,而領導則是外界賦予的權利,當下中國的中國職場人都面臨著建立領導力的難題。針對此,楊壯提出了一個五力模型,即驅動力、洞察力、創造力、專注力和自控力,他認為惟有通過不斷提高這五力才能鍛鍊出真正的領導力。
  • 《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領導課》?做到這7點,你也成為領導專家
    文/向陽花提到領導力,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就是領導公司和領導團隊,其實我們最先應該領導的是我們自己。領導力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能力,然而很多人把領導力視為天賦或某種特質,其實領導力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學習習得的。今天分享的是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領導課,作者羅伯特.斯蒂文.卡普蘭。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價值且切實可行的領導力框架,這本書的首要目標是鼓勵你反思,好好思考。
  • 發現你的領導力:7個鮮為人知的領導特質
    遠見、激情和正直是我們所熟知的領導特質。但是還有一些我們不太熟悉的領導特質,甚至其中一些一直被誤認為是弱點。這些潛藏的特質經過發展和培養,能夠成為你推進職業生涯的助力,幫助你在社會集體中或是生活中做好一個領導者。
  • 領導以為員工懂了,其實他沒懂,別讓溝通降低了你的領導力
    3、盲點象限對領導力的影響盲點象限是指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信息。三星公司有個企業文化,對領導報喜不報憂,直到電池爆炸的那一天,總裁李健熙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平時有什麼問題,都是中層領導隱瞞、公關,壓制各種問題。
  • 真正偉大的領導力:僕人式領導
    第五級領導人就是僕人式領導。管理顧問格林利夫在1970年首次提出"僕人式領導"概念。僕人式領導者首先是僕人。領導首先是他們的服務意識,因此他們渴望領導。在本書中作者精闢地歸納了"僕人式領導"的特徵,主要包括傾聽、接納和同理心、省察、說服、醫治、管家意識、預見等特徵。眾多管理大師對僕人式領導的推崇和僕人式領導日益擴大的影響也是本書一部分。
  • 僕人領導的迷思
    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企業已經開始運用「僕人領導」文化,即便在運用僕人領導力的企業,大家莫衷一是,很多員工甚至管理者,還是一頭霧水。領導好像僕人,怎麼可能?!本來僕人和領導基本是兩個對立的概念,怎麼可能統一在一種領導力模式下呢?
  • 領導無能的表現有哪些?當領導的三大忌諱,犯一個都會敗得很慘!
    而且一個只會推卸責任的領導,他的能力肯定也是有限的。二、如何面對無能的領導1、做好自己的工作作重要的還是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因為你為企業為公司工作,與領導無關。從另一方面去看,領導的無能也是你努力工作、展現積極業績、超越他的一個機會。2、尊重你的老闆既然能當老闆,就肯定有自己的優勢。以後還是要多向他請示匯報,這樣也是有好處的:(1)隨時讓他知道你的工作狀態;(2)對他的領導力表示尊重;(3)如果工作失誤,可以推卸責任。
  • 《哈佛領導課》:不會做領導怎麼辦?推薦你來讀這本書
    他本身就是一位優秀的企業管理者,所以他在這本書裡,給大家總結提供了一套快速提升領導力的關鍵要素框架,無論你身處怎樣的領導煩惱,讀懂這本書,就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的。本書開篇就提出一個觀點:領導力不是什麼都懂,而是有勇氣提出關鍵問題。
  • 你具備領導特質嗎?這篇文章告訴你!
    成為變革的代理人需要非傳統的舉措。需要熟練掌控不確定的環境、與他人的複雜關係,還需要掌控自己。有人說,領袖氣質是與生俱來的。事實是,經過不斷的練習,任何渴望成為領導者的人都能熟練掌握所需的技巧和信念。要想了解你是否是一個領導者或者你是否有潛力成為領導者,經理人們可以通過誠實回答以下8個問題來獲得答案。  1、你如何處理自己和環境的關係?你能專注於未來嗎?
  • 在您心中,什麼樣的領導才是一個好領導?
    職場人千千萬萬,可是能當領導的卻是多數人中的少數,能稱作好領導的更是少之又少,如果你的領導有以下這幾個特徵,那恭喜你,可以跟著他努力工作了,他會是你的「明燈」,指引你前進。如果一個是只會說「場面話」的領導,久而久之,就會給員工們留下無能、無主見的印象。
  • 《可複製的領導力》做到這5點,你也可以成為領導力專家
    換言之,你當領導,做企業做公司,你也得按照流程行事,把領導力變成一個可複製的流程和發展較大的空間,你的領導力才會越來越好。今天的這本書《可複製的領導力》教你做好領導力的5個流程,助力你更好的打造企業和領導員工。這本書的作者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樊登老師所出版的。樊登,3000000 訂閱用戶App'樊登讀書會'發起人,國內領導力專家。
  • 哈佛觀察 | 每個醫生都有一天要做團隊領導,但不是每個醫生天生都能做好領導
    很多人會覺得,領導力這個詞,好像商界談得更多,做企業、做管理的人,才需要領導力,跟我一個學醫的有什麼關係,我就只需要學好技術,背好書,看好病人,就夠了,我需要什麼領導力培訓?但其實,領導這個詞,都是整天掛在大家嘴上的。對於醫療圈子的人來說,領導這個詞太熟悉了,平時大家張口閉口都是領導。
  • 官員揭秘對領導稱謂:姓名+職務稱呼最標準
    在這則通知中,廣東省紀委提出:部分黨員幹部把同事、同志間的稱呼庸俗化,稱領導為「老闆」「老大」、稱下屬為「哥們」「兄弟」等等,破壞黨內民主,損害公僕形象。   領導幹部禁稱「老闆」、「老大」,廣東並不是先行者。早在2003年,上海、甘肅等地也曾下發類似「禁令」。但「老闆」、「老大」等稱謂仍流行於官場。   下級為何習慣稱上級「老闆」「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