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是很多人從小就見到過的勵志標語,許多學子也視高考為獨木橋,是人生中的一道大坎,如願走過去了,仿佛這一生就輕鬆了,如果落榜了,便是被「淘汰」了,將來難有出路。
自從1977我國恢復高考一來,讓很多人重新拿起書本,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通過學習出人頭地,但也有不少的學生抵制學習,甚至抵制高考,在14年前,甚至還出現了一個在試卷上寫8000字來抵制高考的女孩。
80後女孩成績優異,成為父母和老師的驕傲
他就是80後女孩蔣多多,她出生在一個不富裕的家庭,因為家裡窮,母親在家幹活,父親天天在外奔波,從小受家庭影響的蔣多多非常聽話懂事,學習成績也非常好。
自小學到初中,蔣多多一直都是班裡的前幾名,多次獲得三好學生稱號,老師對她期望極高,認為她是一個可以考上一本大學的學生。
當時村裡以及他的父母都對他抱有很高的期望,以為他能成為村裡第一個大學生,父母也曾一度將蔣多多作為家中的驕傲。
可是命運就在蔣多多高二的哪一年被改寫,蔣多多自從上了高二,成績就開始一落千丈,老師和父母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是,沒用,蔣多多的成績還是那樣不見起色。
迷上寫作,成績直線下滑
蔣多多成績為什麼突然下滑這麼多呢?原來自從上了高二,蔣多多喜歡上了寫作,她經常會寫一些短篇小說,光寫小說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可是有一次她寫的小說被報社發表了。
原本只是靠寫小說消磨時光的蔣多多自從自己的文章被發表了之後,他覺得自己的文學天賦得到了肯定,自此就迷上了寫作,並一發不可收拾。
無論老師和家長怎麼勸,那都沒有什麼作用,相反處於叛逆期的蔣多多最終覺得自己的天賦不被人理解,而慢慢變得自暴自棄,他將自己的不滿都歸咎於高考制度,就這樣,一個計劃在他心中慢慢生成。
抵制高考制度,寫8000字表達內心不滿
她已經放棄了高考,並且她覺得學校的教育制度有問題,她決定將高考作為一次對抗的機會。14年前,她和別的考生一樣,走進了高考考場,蔣多多早就已經想放棄高考,這次她之所以還來考試,其實是想表達自己對高考的不滿。
她在試卷上滿滿當當的寫滿了多達8000字的批評語,這些文字表達的全部都是自己對高考制度的不滿以及他自己對高考的意見,她還將自己的筆名寫在了密封線之外,故意用雙色筆答題。
高考成績下來的時候,他只考了114,文綜零分,得知成績的同時,他還受到了一份考試違規處理決定書。父母得知真相後,簡直就驚呆了,他沒想到自己的女兒會以這麼極端的行為來反抗,蔣多多完完全全辜負了老師和家人的期待。
其實她的目的是為了引起相關教育部門對高考的重視,讓他們主動下來調查情況,但是很顯然,他的願望並沒有實現,隨之而來的,只有被動的關注。
如今怎樣?
因為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他開始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了,感到愧對父母,在填報志願結束的當天,她就坐車到了鄭州。想找一份工作,但是並沒有找到,他只能失望而歸。
此後,蔣多多就再也沒有泛起什麼浪花,由於多次找工作都不順利,如今30多歲的她已經成家立業,嫁給了一個種地的普通人家,和大部分人一樣,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每天帶著三個孩子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如今看來真的是自作自受。
後來也有人問她後不後悔,蔣多多卻只剩下了沉默。
如若蔣多多當時能夠聽進去父母的勸告,不那麼叛逆,或許現在已經進入了大學,圓了自己的文學夢。而現在已經不可能了。
情緒管理能力是孩子們的必修課
可怕的青春期叛逆,讓她最終走上了最差的一條路。而她的這種做法,也給很多家長做了警示,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很可怕。
如果孩子出現一些其他的想法,家長若沒有注意到,並且沒有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孩子就很容易會走入歧途,而這樣對孩子的未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對自己進行情緒管理,學會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家長才能更好的和孩子溝通。
給大家推薦一本《兒童情緒管理》,這套繪本專門為0—6歲小盆友編寫,涵蓋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性格問題。包括:膽小、自負、自卑、沒有主見、逃避問題、害怕失敗等等。
每個故事都有不同的小動物作為主角,更能調動孩子閱讀興趣,培養孩子的良好閱讀習慣。
書裡面採用彩繪的形式,讓整本書更容易吸引孩子們的目光,提高他們的興趣。這本書看似很簡單,文字很少,大多是大篇幅的繪畫,但是這種簡潔明快的美感,卡通形象的主人翁們,可以讓孩子們迅速產生共鳴和認同感,讓孩子瞬間進入到書中故事去。
給孩子閱讀繪本,可以引發孩子的情感共鳴。並在反覆翻閱中,學習和遷移別人的經驗,以此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而且,父母也可以通過繪本,將自己的育兒理念在無形中滲透給孩子,這會比簡單說教來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