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用0分抵制高考的女孩,如今怎麼樣了?

2020-09-03 淺擱之淵

受疫情的影響,湖北和北京繼教育部後也紛紛宣布了2020年高考考試時間安排:全國各地時間保持一致推遲一個月至7月7日至8日統一舉行。這樣一來,和全國保持步調一致也緩解了一些錄取上的焦慮,儘管錄取是分省單獨進行,並不會影響機會公平,但大家多少還是有點顧慮,高考時間一致的話就沒有任何顧慮了。其實這裡還有一個心理因素:早結束早解放,繼續延遲高考會給考生一種「凌遲」的感受,焦慮也被延長了,所以大家也歡迎早點考完早點結束。很難想像這樣一來孩子們的心情會怎樣,甚至有人提到會不會14年前的「蔣多多事件」再次發生的猜測。


國家的強大和經濟騰飛讓國民讀書的追求價值觀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從曾經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再到「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是很多人從小就見到過的勵志標語,可是現在面臨空前巨大的就業壓力和學歷差異化縮小等原因,開始有不少人對讀書求學發生了巨大變化。就拿高考這件事來說吧,幾乎大家視高考為獨木橋,是人生中的一道大坎,只要走過去了,意味著這一生就輕鬆了,如果落榜了,便是被「淘汰」了,將來難有出路。特別是1977年10月21日對我國570萬人來說意義非凡,這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次考試,雖然當年只錄取了不到30萬人,但卻激勵了我國千千萬萬的人重新拿起了書本,也確實改變了幾代人的命運。

雖然人們的生活條件、學習環境也一年比一年好,但他們也開始仇視高考制度。特別是那些農村早出來謀生打拼的孩子,「認為讀書無用論」開始散布開來。現在回想起來,那個在14年前農村女孩故意在高考中寫長篇文章抵制高考至,時刻提醒著廣大農村孩子。

事件主人翁——蔣多多


蔣多多照片

80後女孩蔣多多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裡。他的父親是位保險業務員,母親是個農民,父親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在外奔波,母親為了供孩子們讀書,就攬下了家裡的農活,常要到田地裡幹活。而從小特別懂事的蔣多多,從未讓父母特別操心,上學以來成績優異更是是父母心中的驕傲。

讓人驚奇的是蔣多多還有寫小說的天賦,讀高中二年級下半期時她偷偷寫了篇小說,而這篇小說恰巧被她上大學的姐姐看到並並寄給了報社,當時還引起不少報導。從此,她的寫作興趣也完全提起來了。

轉眼就步入高三了,可是蔣多多依然忙著寫自己的小說導致學業方面逐漸拉下來,但她依然不以為意。她時常會將自己寫的小說拿給同學看,同學們也誇她有才華。當時她的老師也做過相關思想工作,希望蔣多多當前應該好好學習,將精力花在高考上。再後來她的母親發現了女兒的情況,於是苦口婆心地勸蔣多多暫時不要寫小說,可以等考上大學後再寫,以後有的是機會寫,並以自身未上大學而致的命運相勸。

終於在2006年6月蔣多多與許多高三學生進入了高考的考場,當時蔣多多的父親在她考試前還提出陪她去考試,不過被蔣多多拒絕了,但雖然被蔣多多拒絕了,她的父親在第二天還是抽空,偷偷去了考場外,跟其他學生的父母一樣,在外緊張地等待著。

當時蔣多多的父母並不清楚自己女兒的心中已經對高考充滿了排斥。

成績出來後,其父母並沒有收到女兒的喜報,反而是「0分」!這下蔣多多出名了,原因是蔣多多故意考0分以此表達她對目前高考制度的不滿,在各科試卷主觀題的空白處書寫著內心種種不滿,因此蔣多多的文綜科目只得了0分,總分是114分。

上不了大學的蔣多多去了鄭州找上學的姐姐,將自己所做的事情告訴了姐姐,並且對姐姐說自己要出去打工,姐姐聽後也是非常著急,覺得蔣多多做出來的事情太幼稚,而且一個人出去打工太危險。不聽勸的蔣多多卻執跑到了山東菏澤,不僅沒有如願找到工作,反而花完錢後蔣多多又回去了。回去後蔣多多,心中才開始對父母充滿了愧疚,6月24日,蔣多多來到了學校,見到了老師,並且在「考試違規處理決定書」籤字,這時候蔣多多覺得非常迷茫,希望老師指條明路,但老師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蔣多多的父母一直認為女兒的學習成績一向很好肯定可以考上大學,蔣多多「叛逆」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事情;同時由於高考違事件的發生,她的出書計劃也擱置了,不過她的決定並不堅定,依然在悄悄準備出書的事情。

如今已經33歲的蔣多多,但她並沒有在小說的創作路上堅持下去。因為她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要自食其力,因此她跟著同鄉的人出去打工了,成為了無數平凡人中的一員,過著普通的的生活。

後來也有人問她後不後悔,蔣多多卻只剩下了沉默。

可想而知她慢慢領悟這個世界,只能接受現實。

覺得,姑且不論高考制度是否合理,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對自己對父母對社會負責,歷史也告訴我們合理的制度必須堅持,不合理的制度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我們不應該拿魯莽換一時內心暢快。同時,我們要清楚認識到,隨著身份的轉變我們看待問題也會改變。只有經歷過高考的人,才知道這個制度到目前仍然是最公平公正的制度。所以2020年考生,請不要焦慮,只要你肯努力並保持堅定的目標,你會慶幸經歷過,你會在將來的某個時刻懷念它!

相關焦點

  • 14年了,當年故意考0分還寫8000字抵制高考的女孩,現狀如何?
    自從1977我國恢復高考一來,讓很多人重新拿起書本,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通過學習出人頭地,但也有不少的學生抵制學習,甚至抵制高考,在14年前,甚至還出現了一個在試卷上寫8000字來抵制高考的女孩。
  • 14年前,那個高考故意考0分的女孩蔣多多,現狀如何?
    14年前,那個高考故意考0分的女孩蔣多多,現狀如何?大家都知道,高考是我們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往往會給現在和孩子很大的壓力,甚至有可能徹底的壓垮一個人,在14年前,有一個名叫蔣多多女孩,在高考的時候故意考了0分,甚至還寫了文章抨擊高考,現在她又如何?
  • 14年前高考0分,寫8000字反對高考的女孩,如今怎麼樣了?
    每年的高考中,都會出現各種「色調」、「樣式」的學霸,他們通過自己的高考成績為自己正名,也確實向他人證實了自己的強大實力。在最近幾年的高考中,我們注意到很多學霸成為各路媒體關注的焦點,比如:雙胞胎學霸、考試很簡單的學霸、本想考北大發揮不好進入清華等,在他們眼裡學習真的很簡單,這也讓他人感到非常的羨慕、「嫉妒」、『恨』。
  • 14年前高考故意考0分的女生,後悔對不起父母,如今現狀令人唏噓
    一眨眼,距離高考就只有十幾天的時間了。相信所有高三學生都會拼命學習,爭取考上理想中的大學。可就在14年前,有這樣一位考生在高考時故意考0分,並寫下8000字長文來控訴自己對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的不滿。「0」分也許是預謀了很久,就在高考當天,蔣多多用雙色筆答題,希望各個科試卷都判為0分。
  • 14年前,那個高考0分的「白卷英雄」,現在怎麼樣了?
    2006年高考後,有個叫蔣多多的河南女孩,成了新聞人物。14年一晃而過。衝動叛逆的姑娘,如今也已三十而立。2008年高考後,有個叫徐孟南的安徽考生,為製造考0分的轟動效應,故意選擇在答題卷上寫下這樣的信息:「我的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號是……我是蒙城二中的……」
  • 14年過去了,當年高考故意考0分的河南女孩,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她已經徹底放棄了高考,並覺得學校的教育制度有問題,於是她決定將高考作為一次對抗的機會。14年前,在高考當天,蔣多多像其她普通考生一樣步入了考場,這看起來一切正常,然而她要實施的計劃足以令家人失望透頂。如此嚴肅的考試,在蔣多多眼中仿若兒戲,為了表達自己強烈的不滿,她還將自己的筆名寫在了密封線之外,故意用雙色筆答題,直至高考結束,蔣多多都未感到這種行為有何不妥,她甚至內心為自己這種「勇氣」而感到暗暗竊喜。
  • 14年前高考0分,在試卷寫8000字反對高考的女孩,如今怎麼樣了?
    對於大多數出身平凡、又沒有什麼特殊才能的人們來說,高考就是能夠改變平凡命運的唯一機會。高考是一場屬於學生之間的戰爭,仿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十分辛苦。女學生故意高考零分只為抨擊高考制度,現狀如何?有一部長篇紀實小說名叫做《高考0分聲》,裡面記載了歷年以來那些在高考裡面考了零分的學生們的故事。
  • 高考故意考0分,試卷上寫筆名的「個性」女孩,現在怎麼樣了?
    高考對於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一場考試,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的制度,如科舉制度。而高考正是現代中學生步入大學高校的門檻,也是莘莘學子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但是學生們正在接受的應試教育也存在一定問題,從而在每年高考中都會出現許多學生故意考0分,來博人眼球以示不滿的事件,曾經就有這樣一個女孩,在試卷上寫滿了自己的筆名,不知如今她過得怎麼樣了?
  • 7年前,高考770分摘理科狀元,考上清華的浙江女孩,如今怎樣了?
    直至7年前的高考,她以770分的成績拿下了浙江大學的理科冠軍,並成功考上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實現了自己年少時期的夢想,同時成為了無數人仰望的對象。毫不誇張地說,她這樣的天才大腦,真的是無數人都仰望的,畢竟誰不想要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眾人仰望的光芒呢?
  • 12年前故意考0分,還在高考卷寫數學論文的考生,如今怎麼樣了?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禮,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是可以改變命運的,通過今年高考我們就可以看出,高考狀元能夠被名校錄取,可以說一隻腳已經邁入名企的大門,高考也是最公平的一次競爭,很多人都想從高考中脫穎而出一舉成名,不過有的人卻一直動小心思,想要避開努力另闢捷徑。
  • 14年前,蔣多多拒絕答題,用8000字痛批高考制度,如今怎麼樣?
    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1952年我國實行了高考制度。作為對科舉制的延續與創新,高考在每一個人的一生中,所佔據的位置可以說無法忽視。雖然,如今的高考不再與古代的科舉制一樣決定個人仕途,但它同樣深刻的影響著每一個學子的人生,它也是每一個學子踏入社會的第一道門檻。
  • 14年前,河南女孩痛批高考、故意交白卷得0分,她現在後悔了嗎?
    高考時,蔣多多沒有答題,而是將自己對高考制度的所有不滿都用雙色筆寫在了主觀題的空白處,她在卷中表示,希望自己可以拿到0分,並在密封線處留下了自己的筆名——醉心飛魔。8000多字,後來蔣多多的文綜成績被判為0分,她的高考總成績是114分。
  • 14年前女孩高考故意考0分,還寫下8000字長文控訴,她如今怎樣?
    後來科舉制被廢除,新中國成立之後,1952年我國確立了高考制度,高考讓千百萬人的命運發生了改變。這不,高考今年的高考分數線已經出來了,熬過多少個日夜,付出多少的努力,在得知分數的那一刻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 14年前,河南女孩高考故意0分,如今回頭看,她是"自作自受"
    中國社會的階級固化越來越嚴重,高考給了我們打破階級固化的可能。河南女孩蔣多多她可以憑藉自己的學習水平考上好的大學,可是在高考的時候,她卻做出一件全國震驚的事情。一心想考零分的叛逆給她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高考時的叛逆蔣多多在2006年的時候參加高考,她的高考引起全家人的重視,這個小姑娘被全家人寄予厚望。可是,結果其實早就註定是失望的,蔣多多在這時已經一門心思想在高考試卷獲取零分。
  • 她高考故意0分,還寫下8000字抵制高考言論,後來怎麼樣了?
    當今一些人抱有這樣的看法:「普通高考已經是中國當前國情下,最公平的升學考試制度了,雖然高考確實很難。」然而,若是稍微與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制度一比,就會發現,即使在那個全國人口僅有不到2億的歷史時期,科舉考試難度也要遠遠超過現在擁有14億人的中國。從考試程序看,高考只需參加一次考試,然後等待錄取即可。
  • 那些用「0分」對抗高考的考生,現如今都怎麼樣了?
    為了讀大學,我沒敢放棄日復一日的刷題,沒敢在高中三年懈怠半分。結果雖然不是特別令人滿意,但是一紙大學文憑,也讓我在步入社會時的起點和平臺不至於太低。但是沉迷於寫小說的她,卻一直醞釀著在高考時,用別的方式去「一鳴驚人」。0分。
  • 14年前661分狀元,北大畢業專職寫作的黑龍江女孩,如今怎樣
    下面米醬給大家分享一黑龍江女孩的故事,14年前,她參加了高考,以661分摘得哈爾濱市文科狀元,被這名黑龍江女孩,筆名叫八月長安,原名劉婉薈,從她考上北大至今,已經有14年,這些年裡,她究竟過得如何,是否後悔當初的決定?
  • 當年高考故意考0分,還寫8000字長文控訴的女孩,後來過得怎麼樣
    在14年前,就曾經有這麼一個年輕人,她對現行高考制度有頗多不滿,於是試圖做一個0分英雄,就像47年前的白卷英雄張鐵生一樣。和張鐵生不同的是,她的卷子非但不是白卷,還密密麻麻寫滿了抨擊高考制度的長文。不過最後的成績並未如她所願,只有文綜一門由於違規被判了0分,其他科目加起來總共還拿到了114分。儘管如此,她還是引來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 12年前,那個高考故意考0分的「白卷英雄」,現在怎麼樣了?
    12年前,那個高考故意考0分的「白卷英雄」,現在怎麼樣了?在以後的十年裡,他到處打工,輾轉在各類工廠,幹各種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組裝廣告箱、製造井蓋、包裝衛浴產品……在吃盡了生活的苦後,才終於幡然醒悟,明白了「讀書才是最好的選擇」,0分一時爽,餘生幾多殤。
  • 當你用「0」分白卷牴觸高考,你就已經輸了!
    眾所周知,高中是學習壓力最大的一個階段,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如果你高考成績不好,就會被認為是"沒出息",這種高壓的狀態,每年都會吞噬好幾個生命。 向現實低頭的人是懦弱的,年輕的學生們,應該提高自己的能力,打破分數決定命運的世俗,但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抵抗的方式,讓人難以理解,高考時竟然故意交白卷,用0分反抗高考制度,如今他們怎樣了?這個舉動起效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