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網上流傳「廣東惠州市惠陽區某一小區業主因被蟲叮咬,去醫院檢查時核酸檢測為陽性」。
蟲子?應該不會是蚊子吧,前段時間世衛組織才闢謠:2019冠狀病毒不會通過家蠅和蚊子傳播。
那會是啥蟲子呢?是我們常見的蟲子?
2天後,官方回應了!
原來,那位業主是被不明動物(懷疑老鼠)咬傷,現已接種人用狂犬疫苗,同時2次核酸檢測結果都呈陰性。
截止目前最新核酸檢測結果如下:根據該名業主臨床表現及核酸檢測結果,已排除新冠肺炎病毒感染。
原來是謠言,也幸好是謠言。家醫君希望大家能關注官方渠道消息,切勿聽信小道消息,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說起蟲子,家醫君最近看到一個新聞是說一名3歲的女孩被「蟲子」咬了,最後醫生將「蟲子」和那附近的皮膚一起切除。
究竟是啥「蟲子」,「威力」這麼大!?就是這種
蜱蟲
大家別看它的名字有「蟲」字,其實它不是昆蟲,而是蜘蛛的親戚,是有八條腿的蛛形綱動物。
沒吸血時只有芝麻粒大小,吸飽之後能有黃豆那麼大!
居住地
蜱蟲在植被茂盛的山區和丘陵地帶,草地、森林等野外環境多見。
所以,你們外出遊玩,請一定要注意這些地方,如果一定要去,建議穿長袖長褲。
攻擊力
若沒有攜帶病原體,一般只是引起皮膚炎症等輕微症狀。
若是攜帶了病原體……
它厲害到可以攜帶傳播83種病毒性、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在傳播疾病的廣泛性方面,只有蚊子可以贏它一頭。
可以引起萊姆病、新疆出血熱、蜱傳斑疹傷寒、人粒細胞無形體病……各種從未聽說的怪病,有致命的風險!
2018年就有新聞報導,一家3人被蜱蟲咬傷後,高燒 10 天不治身亡!
所以,不得不防蜱蟲!
被咬後症狀
開始不痛不癢,1~2天後會出現紅腫、疼痛,輕者局部僅有紅斑,重者會出現丘疹、水皰等,可出現發熱、頭痛、腹痛、嘔吐等症狀。
很多人會誤以為是感冒發燒,結果耽誤治療。
被咬後怎麼辦
醫生提醒,如果蟲體沒有移除乾淨的話,蟲體內的微生物可能會釋放到體內,通過一定的潛伏期之後,會誘發傳染病的發作,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發現有蜱蟲叮咬皮膚,切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東西刺激它,因為這樣做一來可能讓蜱的口器折斷在皮膚裡;二來會刺激蜱分泌更多攜帶病原體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你要做的是把酒精塗在蜱蟲身上,使蜱蟲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下蜱蟲。
取出蜱蟲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若有不適應立即到正規醫院就醫。
請千萬不要用手摳或拍打!!!
除了蜱蟲,夏天還有以下這兩種蟲子要防!
恙蟲
每年4月開始,恙蟲也開始活躍起來。
恙蟲病一般症狀較輕,大部分是發燒、肌肉酸痛、咳嗽,若早期能及時治療,其效果比較良好,極少死亡。
但如果不治療的話,恙蟲病會導致心肌炎、腦膜腦炎和肺炎等嚴重病變。
因此,如果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應迅速就醫並告知醫生相關活動史。
被恙蟲叮咬的部位會形成焦痂
隱翅蟲
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它的最大特徵是:全身橙紅色與藍黑色相間,尾部不停地扭來扭去。
隱翅蟲並不叮咬人,但是其體內的強酸性毒液一旦沾到皮膚上,有腐蝕作用,會導致皮膚疼痛灼癢和片狀的白斑或水皰,甚至潰爛。
因此,如果遇到隱翅蟲停留皮膚時,不要用手直接拍打,應吹氣將它趕走。
如果被隱翅蟲傷了,立馬用大量清水衝洗,能起到稀釋毒液的作用,從而減少皮膚的灼傷感。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立即用鹼性的肥皂清冼。情形嚴重者應及時上醫院就診。
溫馨提醒:
到戶外特別是野外活動時,儘量穿長袖長褲,把子束好,別讓害蟲有機可乘。
儘量少在陰溼的草叢、樹林裡停留,尤其不要在這個季節坐臥在草地上,如發現可疑症狀,記得儘快就醫。
參考資料:
[1] 【小心】3歲女兒脖子上長了個黑點,差點危及生命!醫生:千萬別亂拔. 廣東衛生信息
[2] 心驚驚!不明小飛蟲朋友圈刷屏!原來是它……廣州日報
[3] 網傳「廣東一業主被蟲咬,核酸檢測陽性」,官方回應來了. 南方都市報
編輯:九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