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始終想著「自己一個人忍忍就好了」,局面只會越來越被動。
職場黃皮書/供稿
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大企業從2020年6月,中小企業從2022年4月開始,實施「防止職場裡職權騷擾」的相關管理措施,並且首次將這一條例納入企業的首要義務。
以下是幾位親身經歷過職場騷擾的當事人的講述:
冷暴力——「初入職場,一直被教導在工作中要與人友善,但是像是遭受「職權騷擾」這種事情,還是忍不了。我因為是新入職的員工,才開始接觸工作,但老闆對我態度就非常冷淡,在工作上完全是放任不管的態度,這段時間以來,我都是自己找事兒做。」
被孤立——「在這家公司上班期間,我整宿整宿睡不著,所以辭職了。雖然這份工作的時薪不錯,但需要承受的精神壓力很大。表面上是部門的頂頭上司掌管,但實際上部門的大小事務都由上司身邊的一位已經工作了10年以上的「紅人」打理,並且以這位「紅人」為中心,身邊還跟隨了幾名其他員工。而作為新人的我,因不明緣由就被孤立了。」
職權騷擾——「一畢業就進到了某銀行的分行裡工作。結果卻遭受到了該分行行長的語言騷擾以及利用職權的『壓榨』。在工作後的第三年,我辭職了。在辦理離職手續時,將這三年來分行行長的騷擾言行等相關記錄的複印件交給了人事部門的部長。雖然最後分行行長沒有被辭退,但因此受到了批評,我也覺得足夠了。」
如何破解職場的騷擾?
1.找人傾訴,不管是公司內部的人還是其他人
在職場裡,遭受到各種不公、欺凌或性騷擾等,當事人都是萬分痛苦。深陷這樣的漩渦之中,若始終想著「自己一個人忍忍就好了」,局面只會越來越被動。而女性往往更容易出現這樣的想法,所以及時找其他人傾訴,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2.尋求相關部門的幫助
如果公司內部設有「防騷擾對策」的部門,一定要前去諮詢。若是公司內部不能完全可信的情況下,可以向外界尋求幫助。比如:向負責勞動諮詢的各地勞動局反映情況。另外,若只是想鑑定自己的情況是否屬於「職場騷擾」的話,就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等諮詢窗口。
3.留有證據,保護自己
鑑定是否屬於職場騷擾,需要提供相關證據。所以事先留下騷擾的電話語音,文字或者相關資料等都是好的舉措。而現在,就算是在推特上抱怨過,只要事情屬實,也可以納入證據。
(小北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