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梁實秋當年在青島哪個大學任教?山大 海大 青大傻傻分不清

2020-12-14 老街味道

山東有3所著名的大學,山東大學、海洋大學和青島大學, 2016年山大青島校區開學, 這三所淵源頗深的大學重聚青島。如今回看3所大學的發展史,這哥仨的經歷讓人傻傻搞不清楚,聞一多、楊振聲、梁實秋們,當年究竟是在哪個大學裡任教呢?有興趣的話聽老街給您細細道來。

青島的第一所大學與上海同濟大學的淵源

青島第一所大學不是中國人獨立創辦的, 是由德國政府和清政府中外合資創辦的德華大學 ,成立於1908年 。校長是德國人,德國教師有26人,多數擁有博士、碩士學位,如數學教授康拉德·克諾普、植物學教授威廉·華格納、物理學教授卡爾·艾利希·胡普卡等,也有6位既有舊功名,又有西學學歷的中國教師,學生則來自全國和海外。

1914年,德華大學因日德戰爭爆發停辦。當時的在校學生中有43人遷至上海的德國學校:同濟醫工學校,同濟醫工學校因此增設土木科,這就是今天的同濟大學前身,土木工程也成為同濟大學歷史最悠久的世界一流學科之一。

德華大學舊址

第一所青島大學- 完全由中國人創辦的大學 私立青島大學

近代史上與青島息息相關的大事件是五四運動,今天在抖音火爆的青島夜景就以五四廣場為中心,廣場中間的雕塑因紀念"五四運動"得名:五月的風。

一戰結束後,五四運動風起雲湧,「外爭國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了青島。當時的北洋政府直系將領高恩洪督辦膠澳商埠,他聯繫青島的富商巨賈和熱心教育的人士倡辦青島大學,聘請了蔡元培、張伯苓、黃炎培等人為名譽理事。

高恩洪此人不是泛泛之輩,雖出身於煙臺蓬萊的農村,竟然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擔任過交通總長與教育總長。李大釗曾評價:高定庵(高恩洪)是學科學的,還有書生本色,沒有時下的政客氣息....

高恩洪謀劃向美國大使館請求以庚子賠款作為經費未果(效法清華大學),後由高恩洪個人捐洋萬元、劉子山(東萊銀行董事長)捐款2萬元作籌備費用,其他人的捐款與鐵路局、政府撥款作為運營經費,在1924年10月25日,私立青島大學舉行開學典禮。

但是這個「私立青島大學」按照今天的話說是一所「民辦大學」,與今天的青島大學也沒有太多的傳承關係。

上世紀20年代私立青島大學

第一所青島大學的消失

私立青島大學「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宏材,應國家需要」為宗旨,目標是發展成一所綜合性大學。全校教職員中留學生佔總數的42%強,尤其以留學美國的最多,其他教師也來自於北大、燕大等著名學府。良好的規制和濃厚的學術空氣使學校的發展蒸蒸日上,相繼設立土木工程科、機械科、礦科,並預備增設農林科、法科和文科。

不料第二次直奉戰爭直系敗退,高恩洪下臺去煙臺和上海做生意去了。學校因為建在海邊的俾斯麥兵營,校產被奉系軍閥所覬覦。高恩洪一倒,經費無著,教師、學生也走了很多,1925年不再招生。1928年北伐軍進抵山東,奉系敗逃,學校在不得已中停辦, 學生按大學結業處理,部分學生後來分流到北京上海等學校。

第二所青島大學-國立青島大學

青島私立大學雖然奄奄一息,但是其校產還在。國民政府收回山東後,準備重新籌備山東大學,並因此成立了國立山東大學籌備委員會,當時的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曾經擔任過私立青島大學的名譽理事,他力主將國立山東大學設在青島。

1929年6月4日,南京政府行會議討論通過籌建國立青島大學的議案:

查該省青島地方,有私立青島大學一所,為張宗昌逆黨前省議會議長宋傳典所辦,自膠濟經中央接收,該校長早離校他往,現校中狀況紛亂,自不待言。且該校向無確定基金,全賴魯省款及青島市款補助。擬將該校取消,其校產歸山東大學收用,國立山東大學名稱,擬改為國立青島大學。

於是私立青島大學的校產歸山東大學所有,而山東大學卻改名為國立青島大學。聽起來挺拗口,有點像郭德綱相聲裡拿于謙砸掛的一段話:你原本是雙胞胎,現在剩下一個,死的是你,你是你哥哥。」

建國後山東大學

第二所青島大學的消失

第二所青島大學準確的說叫:國立青島大學,1928年成立籌備委員會時,日本還佔據著濟南和膠濟鐵路,國民政府根本無法籌建大學。因此對原私立青島大學的學生進行了分流, 鐵路管理科學生轉入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科學生轉入北京大學,法科學生轉入中央、復旦等4所大學。

1930年國立青島大學籌備期間又重新開始招生和聘請教師,著名的詩人聞一多和梁實秋等人就是這一年來到青島。聞一多時年31歲,擔任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梁實秋27歲,擔任外文系主任和圖書館館長。 學生中一個有名的人物是臧克家,他在1929年進入山東大學的補習班,1930年入讀了改名的國立青島大學,但是1934年畢業拿的是國立山東大學的文憑,因為........1932青島大學四個字又消失了。

1932年,國立青島大學改名為國立山東大學,從此,青島大學四個字消失了53年。

上世紀30年代國立山東大學

青島大學的原址如今是中國海洋大學

國立青島大學消失後的53年中,經歷了日本侵華戰爭-山大搬去大後方,抗戰勝利-山大回青島復校,新中國成立後1958年山大搬回濟南。

山東大學搬回濟南後,原來的地址並沒有恢復青島大學,而是在山東大學部分科系基礎上成立了一個新的學校:山東海洋學院。1988年1月山東海洋學院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改名為中國海洋大學,我們青島人一般簡稱為「海大」 。

今天在百度百科中國海洋大學的介紹中,認為學校的前身是高恩洪於1924年創辦的私立青島大學。

2002年以前的青島海洋大學

第三所青島大學-今天的青大

百度百科上說海大的前身是私立青島大學,不過在其官方網站上可見不到這樣的說法。但中國海洋大學的魚山校區的確是私立青島大學原址,至今國立青島大學聞一多教授的雕像和工作生活過的一多樓還佇立在海大的校園內,可青島大學這四個字在這裡已經見不到了。

1984年5月,全國人大六屆會議上,原國立山大教授、中科院院士曾呈奎等代表提出「關於創辦新型的綜合性青島大學」的議案。1985年9月13日,新的青島大學舉行了開學典禮。1993年由原青島大學、青島醫學院、山東紡織工學院、青島師範專科學校合併成立了今天的青島大學。

第三所青島大學與原來的私立青島大學和國立青島大學沒有太多的關係,校址在市南區寧夏路的浮山腳下。和那兩個老大哥相比,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不過這些年發展得也不錯,在山東省的招生分數基本能夠排在第四位,前面還有一所位於青島的211院校-中國石油大學。

結語

當年的私立青島大學校舍還在,和百年前沒有什麼變化,如今是海大的魚山校區。其周邊多是青島的老宅,老舍 、康有為 、梁實秋 、蔡元培、洪深、蕭軍等人的故居就在不遠處。旁邊的小魚山可以俯瞰整個海灣,山下有魯迅公園、海軍博物館,遠一點是小青島和棧橋。

山東大學、海洋大學、青島大學,像是一戶人家的三個兄弟,百年來歷經風雨,跌宕起伏、悲歡離合,貫穿了整個中國的近現代史。不過山海依然,校舍依舊。今天來青島遊玩的朋友,可以在魚山路、大學路走一走,感受一下老青島的風貌,也可以去海大校園裡看一看蔡元培、梁實秋曾經工作過的地方。

青島市美術館("萬字會"舊址)外牆

梁實秋在散文《憶青島》中,曾經記錄過他在青島大學工作期間的感受:

我雖然足跡不廣,但北自遼東,南至百粵,也走過了十幾省,竊以為真正令人流連不忍去的地方應推青島.......稱得上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好地方........我曾夢想,有朝一日,可以安然退休,總要找一個比較舒適安逸的地點去居住.......

@老街味道

相關焦點

  • 詩人聞一多 在國立青島大學擔任文學院院長的2年作了什麼
    一、國立青島大學文學院院長聞一多是在1930年31歲時來到青島任教的,當時擔任國立青島大學的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來青之前,聞一多已詩名遠播,他在1923年和1928年分別出版了《紅燭》、《死水》兩本詩集,奠定了國內文壇的地位。《死水》以後聞一多停筆三年,直到來了青島才為《詩刊》寫下了《奇蹟》一詩,這首詩被認為是聞一多告別詩壇壓卷之作。
  • 人文齊魯|梁實秋與孫大雨,在山大因翻譯莎劇起分歧
    孫大雨與梁實秋同為清華大學學友、「清華文學社」成員、「新月派」的詩友,彼此非常熟悉和了解。因翻譯莎士比亞劇作,梁實秋聘孫大雨來青島任山大外文系教授,後因譯莎二人產生分歧:梁實秋認為應以散文體翻譯,孫大雨則認為應以詩體翻譯,二人互不相讓,不歡而散。
  • 國立青島大學圖書館功臣梁實秋:奔波搜羅只為好書
    半島記者 王悅走出海大魚山路校門,從不遠處的小巷子進入,便是梁實秋故居。這棟老樓「藏」得很深,若不是門口「梁實秋故居」的牌子做指引,遊客很難找到。院子裡的參天大樹綠意盎然。經過整修改造,多人雜居的破敗感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教授留下的墨香。梁實秋為青島留下了文字、故事,還有一大批圖書。
  • 國立青大圖書館的名家足跡:臥虎藏龍處 來往有鴻儒
    梁實秋一如當年學校傲人的教授陣容,國立青大圖書館同樣臥虎藏龍,除了前面提到的皮高品,還有曲繼皋、陳頌、丁伯弢、舒紀維、羅鳳翔等人都曾在這工作過。曲繼皋1930年進入國立青大圖書館,是工作最長的專業人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轉任山東農學院圖書館館長。
  • 國立青島大學留下的歷史遺產
    8月,在青島、濟南兩處招考一年級新生。9月21日,舉行開學典禮,校長宣誓就職,國立青島大學正式成立。這是青島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國立的綜合性大學,在青島的文化教育、海洋科學方面,留下了光輝的一頁。1932年夏天,在校長楊振聲辭職返回北平後,國立青島大學改名國立山東大學。楊振聲當校長的兩年,為山大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 王普心繫山大難忘青島 幾次回歸
    1930年,國立青島大學剛剛建立,校長楊振聲廣撒網,招人才,聞一多和梁實秋就是他用「先嘗後買」的方式聘到的,楊讓兩人到青島先考察考察,然後再做決定。「兩位先生坐著馬車在青島逛了一圈,發現這裡連馬車夫都非常有素養,加上風光秀麗,當即決定留下執教」,中國海洋大學校史研究室主任楊洪勳接受半島記者採訪時說。
  • 青島100個故事連環話|楊振聲:開啟青島20世紀30年代的大學高光時刻
    83楊振聲:開啟青島20世紀30年代的大學高光時刻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文學家,魯迅稱他是「極要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家」,並將他的作品作為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文學流派「新潮派」小說代表作,選入《新文學大系》;他是曾經火燒趙家樓、怒打章宗祥的「五四」青年,1919年畢業於北大國文系,又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
  • 誰的「青大」?
    ,網上戲稱青大是沒有100周年卻有110周年校慶的高校,我們查了下青大非但沒有100年校慶,也沒有90年校慶、80年校慶,卻一夜之間長大辦110年校慶。原因在於山大自從搬遷濟南後,將自己的校史定格在了1901年,因此有意無意的淡化了青島這段歷史,同時青大和山大關係密切。 青島大學的多位校領導均有山大的背景,甚至山大的青島校友會副會會長罔顧歷史,說出了山大和青大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言辭。
  • 老山東大學校門的變遷
    楊振聲、趙太侔任大學校長期間,效法老教育家蔡元培在北京大學的「兼容並包」、「科學民主」的辦學方針,積極延聘專家學者來校任教。當年,在這座校門進進出出的,有聞一多、梁實秋、沈從文、洪琛、老舍等著名文學家、作家,還有教育家黃敬思、數學家黃際遇、化學家湯騰漢、生物學家曾省、語言學家聞宥、楚詞專家遊國恩、物理學家任之恭、化學家傅鷹等。
  • 雅舍裡的梁實秋
    1930年年底,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成立專門委員會,決定由聞一多負責,由成員梁實秋、徐志摩、陳源(陳西瀅)、葉公超五人在五年到十年完成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工作。但不久,徐志摩遇空難,陳源赴武漢大學任教,葉公超進入官場,聞一多興趣轉到研究古典文學,工作實際上落到梁實秋一人肩上。直到1967年,耗時三十八年,梁實秋憑一己之力,完成四十冊《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工作,共三百多萬字。
  • 鄭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均源於山東大學,聊一下曾經輝煌的山大!
    山東大學主校區位於省會濟南,另外還有威海校區,以及青島校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現在的山東大學其實源於青島,並且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就是山東大學遺留在青島的部分,而在建國後的鄭州大學,其實也是山東大學籌建的,可以說也是屬於山東大學的分支。山東大學最早的源頭跟時任山東巡撫袁世凱有關。
  • 詩人,學者,民主鬥士,聞一多不但博古通今,而且學貫中西
    先後在青島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抗戰期間任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一、好學聞一多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於湖北黃岡市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就喜歡讀書,特別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5歲入私塾啟蒙,和他一起讀私塾的小朋友都好玩,他卻不大愛玩,而喜歡坐在書齋裡讀他的書。
  • 札記丨青島大學的「清書事件」與東吳大學的沒有《華蓋集》
    國立青島大學圖書館(《國立青島大學一覽》)關於青島大學「清書事件」,魯迅曾提到過兩次,一次是出現在
  • 青島廣西路14號:圖書館從輝煌到低谷 終復甦
    半島記者  張文豔廣西路14號,一座曾藏有青島經濟命脈的院落。德華銀行舊址建成於1901年,是德國鐵路設計師海因裡希·錫樂巴和路易斯·魏爾勒的作品,具有典型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宮殿風格;山東路礦公司舊址,始建於1902年,為德國掠奪山東的煤礦、金屬、石油等資源出謀劃策……獨立的院落,與海相伴,目睹晨暉夕霞織染雲海,在大海中碎成一道道粼粼波光。
  • 聞一多的「何妨一下樓」究竟在何處?
    1938年春,由北大、清華和南開大學組成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並西遷雲南。由於昆明校舍緊張,聯大便設立了蒙自分校,文學院和法商學院暫時在此上課。據《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記載,蒙自分校存在的日期是1938年3月15日至8月23日,大約有5個多月的時間。
  • 山東大學,來了!
    >海的那邊有這樣一所大學青島校區航拍景色我們今天的這個故事就要從齊魯大地、山海之間的一所大學講起這就是我們故事的主角山東大學堂開校教職學員合影上世紀三十年代山東大學迎來了第一個輝煌期以聞一多、梁實秋、楊振聲、老舍、沈從文
  • 山東有所大學曾與燕京大學齊名,老舍也在此任教,不是山大!
    山東歷史上的這所大學,是中國近代史上成立最早的大學之一,是當年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建立的十三所教會大學之一。他就是被譽為「華北第一學府」,時有「南齊(齊魯大學)」「北燕(燕京大學)」之稱的齊魯大學(簡稱齊大)。
  • 蔡林秋:那個曾被稱作「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人 ——告訴你一個全面真實的梁實秋
    哪怕是在和魯迅論爭時也一樣,梁實秋的文字在論辯應有的鋒芒之外,也明顯給人一種理性和耐心的感覺。這種人無論是放在從前,還是放到現在都是頗招人喜歡的。實際上,到臺灣後的梁實秋就有一個隊伍龐大的粉絲團。不像魯迅,雖然喜歡他崇敬他的人人數眾多,但恨他討厭他的人同樣人數眾多。這跟梁實秋的出身和經歷有關。
  • 2020年山東省大學排名:山大實至名歸,青島大學排名第五!
    同時山大也是國內最早進入211,985工程建設的重點高校之一,受到了廣大學子的喜愛與認可,當然錄取分數線也是不低的,只有一些學習成績非常不錯的孩子才能獲得山大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