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汽車可在APP上個性化定製,工廠全自動生產,甚至賣車也可實現全域精準營銷!12月3日下午,世界智能汽車大會GBA專場活動在廣州舉辦,汽車行業供應鏈上下遊企業、數據科技與人工智慧科學家、產業專家等就「科技引領,汽車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價值創造與升級」主題進行了深度交流。
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董事長兼總經理秦海鷗致辭
「多年前,汽車就是『一個沙發+四個輪子』,這是以前的傳統。但是現在,新能源汽車已經是我國核心產業之一,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的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董事長兼總經理秦海鷗表示,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空間非常大,整個產業鏈正在同時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廣汽研究院副院長、概念與造型設計中心主任張帆表示,在設計端,汽車在朝著外觀簡潔,內部個性化、智能化的趨勢發展。當下汽車的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四化」的發展給設計師帶來了新的契機,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其中首先顛覆的是汽車的造型,「智能汽車將採用極簡化的造型,車像玩具車,輪廓非常簡單,細節非常少,這是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之一,汽車也會像智慧型手機一樣變得越來越簡潔。」張帆認為,「從汽車的能源形式來說,電動車的發展會取代未來的燃油車,電動車對車身的進氣、冷卻要求更少,所以我們看到電動車沒有格柵,造型的元素會更少,簡潔以後就會更加極致化。」不過,車身設計上可以採用智能屏幕,呈現更加多元化的個性化元素。同時,在內部配件上,用戶甚至可以在APP上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張帆稱,通過柔性化的生產、數位化的生產,資源調配,產業化的打通可以實現智能化、個性化的定製。
廣汽研究院副院長、概念與造型設計中心主任張帆作主題報告
其實,真正實現個性化定製汽車的關鍵還是在智能生產、柔性生產環節。生產線是不是可以柔性到整個生產線可以兼容千種甚至上萬種個性化的需求?生產線是否可以做到如此快速的切換?斯睿特創始人兼總經理賈春英表示,「製造業端沒有那麼簡單」。「我們做的就是給設備加了CPU、GPU工業計算機,同時還有自主創新的AI算法,可以給數據和設備端生成數據,跟Maas的數據互聯互通,通過5G的技術對接工業雲,實現真正客戶在雲端和在手機App端下,跟工廠實時互動。」
SRT斯睿特智能創始人兼總經理賈春英作主題報告
賈春英介紹,斯睿特打造了工業機器人的「眼睛」和「大腦」,尤其是圍繞3D、高精度和高速度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研發。利用機器人的3D引導和3D測量技術,包括通過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可以讓裝備更加智能化,可以有預測性,穩定性可以更高。目前,在汽車領域裡面,斯睿特公司已經在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和動力總成均有智能化裝備的導入。比如,在總裝的前後擋風玻璃的塗膠在線隨檢中,斯睿特的3D高速飛拍測量系統CPU加入了時鐘技術和同步技術,可以實時檢測,速度達每一秒500幅圖;在斯睿特全自動總裝輪胎的生產線,柔性化達到6個車型,全顏色覆蓋,還有十幾種輪胎都可以全自動組裝。「如果增加新車型的話,只需加一套視覺的參數就可以了,調試時間也很短,僅2-3天時間,投入成本很低。」賈春英表示。
數果智能的數據產品總監謝文恩作主題報告
在智能汽車的營銷環節,同樣可以實現「千人千面」。數果智能數據產品總監謝文恩表示,當前數據智能是商業的一個大趨勢。不過,就目前來看,數據缺失,數據分析、數據應用效率低成為行業的最大痛點。謝文恩認為,要打通全域渠道的用戶數據,形成完整清晰的人物畫像。通過數據採集分析、標籤整合來洞察用戶,進行差異化精準營銷,能夠觸達車企線索從興趣-意向-購車-用車-售後-二次介紹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實現線上到線下全渠道數據管理與全域用戶運營,從而助力企業降低獲客成本,優化營銷服務以促進線索轉化裂變,真正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營銷。
GBA產業加速中心與創力本源YInnovation籤約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GBA產業加速中心與創力本源YInnovation籤約成為創新戰略夥伴。GBA產業加速中心作為聚焦於「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產業孵化創新加速平臺,將與創力本源YInnovation共建產業交流平臺,共同促進科技創新企業的孵化落地,沿產業鏈條打造數位化轉型的閉環生態,助力科技企業加速成長和產業創新。
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董事長兼總經理秦海鷗表示,產業鏈優化創新離不開專業平臺的支撐。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旗下GBA產業加速中心將匯聚政府、產業、資本、市場與技術等關鍵要素資源,支持產業溝通合作,整合產業鏈上下遊資源,助力大灣區乃至世界智能汽車產業升級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