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村2020年可望實現小康 人均可支配收入6千

2020-12-17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湖南農村2020年可望實現小康 人均可支配收入6千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hunan.gov.cn 發布時間: 2008-06-27 00:00 【字體:大中小】

    由湖南省統計局農經隊最新發布,主題為《湖南省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監測分析》的決策諮詢報告認為,2007年是湖南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近7年發展最快的一年,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到了38.6%,到2020年,湖南可望實現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目標。
  
  通過對全省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進程長達7年的監測,湖南省統計部門根據線性方程進行預測,得出以上結論。報告中並說明,監測標準和方法由國家統計局制定。
  
  湖南省統計局對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監測,是以2000年為基點,從2001年開始。連續幾年的測算表明,2007年湖南省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實現程度比2001年提高了31個百分點,年平均增長4.43個百分點。
  
  這份報告中提供的測算表將全面小康分為六項大的指標: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人口素質、生活質量、民主法制、資源環境。比如從農民收入來看,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745.89元,比2001年增加1481.9元,平均增長速度為5.3%。預測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達到6000元。
  
  湖南省統計局對這六項大指標當中的18個分類小項,分別進行了監測和分析,得出綜合分值認為,2007年是湖南開展農村全面小康社會進程監測以來發展最快的一年。
  
  報告也注意到了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當中的諸多難點,比如:農村居民持續增收難度大,農村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生活質量不高,地區發展不平衡。
  
  統計部門在諮詢報告中還提出了建議,希望政府能加快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創新農村金融制度、提高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加速勞動力轉移、實現農民增收、加快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豐富農村居民的文娛生活,以加速推進湖南農村全面小康建設進程。

相關焦點

  • 2018年湖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1元 出行餐飲成消費熱點
    魯毅 攝中新網長沙1月22日電 (記者 魯毅)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22日公布了湖南省2018年民生調查數據。2018年,湖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1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9.3%;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808元,比上年增長9.6%。從調查數據來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 山西官方稱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100%實現小康難度大
    原標題:山西官方稱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100%實現小康難度大   山西省統計局1日對外發布統計報告稱,山西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100%實現小康目標,難度較大。究其原因,山西省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較低。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山西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600元人民幣,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小康目標的實現程度僅為50.4%,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25000元相差12400元之多;與全省全面小康社會綜合實現程度78.0%相差27.6個百分點。究其原因,山西省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較低,在全國的排位靠後。
  • 2020年全國1.68億人收入或未達全面小康標準
    本次發布會主持人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 中國網 王虔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王振紅) 2014年 4月24日,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在京發布《中國現代化報告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建議,實施家庭小康工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全面小康社會的標準包括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8.萬元,農村家庭人均純收入超過8千元。
  • 2018年棗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增長306倍
    國家統計局棗莊調查隊的數據顯示,2018年,棗莊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5元,較1949年的農民人均純收入50元,增長約306倍。進入21世紀,以稅費改革為突破口的各項涉農改革進一步深化,多項支農惠農政策使農民種糧熱情得以恢復,農產品價格上漲和農業結構調整,使農民就業渠道不斷拓寬,非農收入穩定上升,農村居民增收的步伐進一步加快。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8年的2502元,增加到2003年的3144元。2004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575元。
  • 山東省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全國排名第九!
    日前,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2020年上半年31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顯示,上海、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4萬,另有8省份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國平均線。山東全國第9!人均16468元!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347元,增長0.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9617元,增長0.4%,中位數是平均數的90.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6682元,增長1.2%,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2.8%。
  • 2018年北京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490元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達到26490元;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9.2平方米,提高到45平方米。 據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康森介紹,北京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1952年的2.5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96.8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達到26490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從1956年的151元增加到2018年的20195元;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9.2平方米,提高到45平方米。
  • 國家統計局:2020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347元...
    國家統計局:2020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347元,增長0.5% 2020年7月16日 10:55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nbsp&nbsp&nbsp&nbsp
  • 2016年至2019年 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
    2016年至2019年 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 2020-10-30 11:21:38,2016年至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城鄉差距逐步縮小,2019年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64,比2015年縮小了0.09;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由2010年的1億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億多人。
  • 萬億GDP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蘇州超6萬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由2010年的1億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億多人。展望「十四五」,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如果居民收入持續提高,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收入持續提高,擴大消費,中國市場也將持續擴大,這是形成國內大循環的基礎。
  • 2018年各省居民收入排名完整版 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排行榜
    過去的一年,各地居民收入情況如何?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2018年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數據顯示,去年京滬首超6萬大關,在各省中遙遙領先,浙江位居第三。從地區差異來看,東西部差距仍很大。
  • 2018年蘇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例全省第一
    2018年,蘇州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鼓了,城鄉間的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今天(3月11日),蘇州統計部門發布《2018年蘇州市全體居民收支分析》。統計數據顯示,去年蘇州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實現雙增長,收入增長快於支出。
  • 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對比
    此外,2019年中國的經濟實際增速為6.1%,完成的名義GDP約為990865億元(折合14.36萬億美元),按照14億人口計算,人均GDP接近7.08萬元人民幣(折合美元約為1.03萬)。那問題來了,同期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分別的是多少呢?
  • 國家統計局: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來源:央視網一、居民收入情況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4336元,比上年增長8.6%,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2%。
  • 國家統計局: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 收入中位數13347元
    來源:新浪財經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居民實際收入降幅收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縮小。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同比名義增長2.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降幅收窄2.6個百分點。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名義增長1.5%,實際下降2.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名義增長3.7%,實際下降1.0%。
  • 統計局:2020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實際下降3.9%
    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同比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1元,實際下降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1元,實際下降4.7%。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7109元,下降0.7%。
  • 中國的人均GDP、人均國民總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多少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南生注意到,仍然有很多網友分不清「人均GDP、人均國民總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區別。經常將人均GDP或人均國民總收入,當成了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從而鬧出了一些「低級笑話」。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8年中國的GNI(國民總收入)約為13.557萬億美元,約為同期中國GDP總量的99.6%。如果都按照13.95億人口計算,那中國的人均GDP接近9800美元,人均GNI約為9700美元。
  • 2018年,江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1%,增幅位居中部六省第二
    在1月2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位居中部六省第二,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標實現超九成。
  • 我縣超額完成一產增加值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標
    近日,記者從縣農業農村局獲悉,我縣今年一產增加值22.53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8元,目標完成率均超過100%。穩定生豬與肉雞生產保供,根據市場情況穩步擴大養殖規模,實現家禽出欄1226 萬羽,生豬出欄7.22萬頭,牛出欄0.72萬頭。強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項目3個,已投產保供蔬菜基地4000畝,基本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豬養殖小區建設等重大項目高效推進。
  • 全國31省份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看看哪裡漲得更多
    近期,國家統計局公布全國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變化情況。據統計,前三季度同比增長排名前十的省份是上海、浙江、西藏、重慶、四川、廣東、江蘇、北京、湖南和江西。
  • 2020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爐 滬、京、浙領跑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上半年經濟數據,一連釋放多重好消息。21數據新聞實驗室分析上半年全國各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發現:  上半年各地居民收入:滬、京、浙領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均攤到每月是261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