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聯動 打造活力漯河

2020-12-22 大河網

    文/本報記者郭海方本報通訊員崔傑斌

    這是一片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土地,她青春飛揚、朝氣蓬勃。作為改革開放的產物,作為我省最年輕的省轄市之一,漯河市正以創新增強新生動力、以改革增強內生動力、以開放增強外源動力,努力形成三力聯動、三力齊發的混合型新動力,為推動漯河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創新驅動牽住發展「牛鼻子」

    11月16日,一場高規格、大規模、綜合性的跨學科科技盛會——以「創新驅動,協同發展」為主題的河南省第九屆學術與產業發展年會在漯河市舉行。站位高端的主旨報告會、內容豐富的16個分會場學術交流、2個學科與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以及眾多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專項活動精彩紛呈。

    政府在搭臺,企業在行動。「現在,辣條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傳統食品了,我們生產的重點是豆製品、蔬菜製品,像今年新出的脆辣海帶,一上市就非常火爆。」漯河平平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憑著每年十多個新品的推出以及線上線下聯動銷售,公司每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該公司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微企業成為中國辣味休閒食品第一品牌。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近年來,漯河市著力推進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四大創新」,以培養引進創新引領型企業、平臺、人才、機構為重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精心培育創新驅動這一根本動力。

    持續實施「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項目,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服務的智能化和產品的高端化水平。位於召陵區的世林(漯河)冶金設備有限公司,上了9套數位化智能化生產線後,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幅下降,用工量下降了67%,生產效率提升了2倍以上,成本下降了1倍以上。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11月2日,鄭州大學、省化學學會和省機械工程學會聯合漯河市膠管行業及經濟技術開發區,組建了河南省液壓管材產業技術協同創新基地和漯河市液壓管材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支持漯河液壓管材產業創新升級。目前,漯河市已在食品、生物醫藥、鹽化工、液壓膠管等行業組建了多個技術創新聯盟。

    加大科技投入和獎補力度。全面推行科技券制度,對科技企業獎勵1188萬元,21個項目列入全省科技發展計劃,新增法人化研發中心4家。2017年,全市科技支出達4.13億元,同比增長2.12倍,佔一般公共財政支出的2.35%。近3年來,市財政拿出3040萬元資金對符合獎勵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等進行了獎勵,累計幫助企業爭取並實施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74項。

    深入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專利導航、智慧財產權強企工程。近3年來,全市累計申請專利4486件,年均增長29.77%;授權專利3032件,年均增長45.5%。全市16家企業開展質押融資1.28億元,融資額全省第一。

    以提升全市科技創新能力為核心,多管齊下,漯河市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創新成果進一步湧現,膠管脈衝技術、天然色素工藝等一批創新成果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改革推動點燃「再出發」引擎

    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回顧漯河市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漯河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勇於改革、敢闖敢幹、敢為人先,早已成為漯河市與生俱來的基因。

    11月25日上午,位於臨潁縣杜曲鎮北徐莊村的北徐孝養院花木蔥鬱,老人們在一起聊天、活動,個個神採奕奕。作為臨潁縣首家醫養一體化的健康養老中心,這個孝養院最大特色是既養老,也治病,集社區醫院和養老院於一體,入住的老人可就近享受保健性質加治療性質的醫療服務,並可據實享受醫保報銷政策。像這樣醫養結合的機構,在漯河市100張以上床位的養老機構中比例達到50%,在建養老機構中達到80%以上。而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比例,得益於漯河市作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市和臨潁縣作為全省醫養結合試點縣在深化養老服務業方面的大膽改革探索。

    翻看漯河市承擔的17項國家級、省級改革試點目錄以及今年實施的176項改革任務可以發現,從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到政府「放管服」改革,從工業優化升級、企業服務、涉企資金基金化改革到國有非工業企業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從房地產去庫存到農地確權登記頒證……漯河市「四梁八柱」全面深化改革框架體系基本完成,重點領域改革順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改革強勁發力,釋放發展活力。

    在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中,漯河市探索推進「一網通辦、一窗受理、一次辦妥、一號對外」和「一次不用跑、一分錢不用掏、三天全辦好」的模塊化運作機制,大幅壓縮了辦理時間和企業成本。

    在不動產登記中,漯河市逐步實現「一窗受理,並聯辦理」全覆蓋,將不動產登記優化為「進1個大廳,排2次隊,4個環節辦結」,時限壓縮至3個工作日。

    在「三塊地」改革中,從今年一季度開始建立土地大收儲機制以來,全市佔補平衡指標10年來首次實現自給自足並有大量節餘,增減掛鈎指標超過了5年來的總和,土地收儲面積達到前三年的總和,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漯河市推進部門在線並聯審批,15個市直部門實現橫向聯通,報建審批事項整合減少20%左右,審批事項平均辦理時限縮減20%左右,申報材料平均減少20%左右,非涉密投資項目網上在線辦理率達到100%……

    「過去報批土地、環評、安評等前期審批事項多,沒有個一年半載下不來;現在,從開始辦理土地預審批到最終拿到建設工程施工許可預證,只用了兩個多月,項目開工時間比原來至少提前了100多天,真是想不到!」提及當地實施的重點項目預審批制度,臨潁縣汽車文化綜合體項目負責人邢昊天感慨不已。

    改革之風,吹來發展紅利,吹來無限生機。「我們將繼續把抓改革推進作為重要政治責任,按照『凡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都要及時跟進落實,凡是能夠先行先試的都要積極向上爭取,凡是漯河發展需要的都要堅決主動推進』這『三個凡是』的要求,堅決將改革進行到底,讓改革落地生根,以全面深化改革點燃新時代漯河『再出發』的澎湃引擎。」漯河市委書記蒿慧傑說。

    開放帶動包容成為漯河特質

    一個多月前,年近八旬的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獲得了一個人們格外看重的榮譽:上榜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共同推薦的「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成為我省上榜的五位企業家之一。

    說漯河,不能不提雙匯。正是靠著由內銷轉型外貿,靠著大招商、招大商,雙匯從一個瀕臨破產的小肉聯廠發展成為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肉類加工集團。特別是在2013年,雙匯國際斥資71億美元,併購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實現了由中國最大到世界最大豬肉食品公司的跨越。「雙匯的發展得益於改革,成就於開放,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雙匯。」萬隆說。

    雙匯無疑是漯河市改革開放的最好見證者。作為曾經的內陸特區,作為資源相對貧乏的後起之秀,開放對漯河而言有著特別重大的意義。沒有大開放、大招商,就沒有漯河的大發展。

    利用外資能力持續增強。自1986年設立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以來,漯河市利用外資規模逐年加大,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由1990年的32萬美元,逐步增加到2017年的90137萬美元。目前,漯河市先後引進世界500強企業15家、國內500強企業20家,外來投資企業納稅金額佔漯河市稅收總額的比重超過50%。

    進出口質量不斷提升。進出口貿易從2000年的8661萬美元到2017年的7.8億美元,增長了9倍,年均增速100.8%。進出口市場也由改革初期的主要對港、澳地區和蘇聯等少數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到如今的全球各地。目前,漯河市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產品的企業已達70家。

    開放平臺日益完善。為快速提升開放平臺質量,漯河市緊緊圍繞主導優勢產業抓招商、延鏈條、促集聚,產業集聚區已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平臺,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國家級、兩個省級開發區,多個產業集聚區及特色園區競相發展的開放新格局。在會展方面,經過16年精心培育,中國(漯河)食博會也從100多個展位的小型區域性節會,發展成為在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較強影響力的大型綜合性博覽會,成為漯河市對外開放的亮麗名片。與此同時,漯河肉類進口口岸進口業務量穩居全國肉類口岸前十位、內陸肉類口岸首位;漯河東城智能物聯港保稅倉保稅業務增長速度和綜合運營情況居全省前列,正在加緊申報保稅物流中心;河南自貿試驗區漯河協同發展區率先獲批……漯河「一關兩區四岸三倉」建設快速推進。

    全面開放碩果纍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進出口總額43.3億元,增長11.8%;其中出口39.2億元,增長15.5%。新籤約投資超億元項目73個,總投資314.3億元;實際利用境外資金6.5億美元,增長8.1%;實際利用市外資金256億元,增長5.7%。

    「作為曾經的水旱碼頭,漯河素有開放包容的優良傳統;建省轄市後又有大批外來人才在此幹事創業、落地生根,更使開放包容成為漯河的特質。可以說,漯河就是伴隨著開放成長壯大起來的,開放是漯河的傳統、漯河的優勢,也是漯河的精神,實現漯河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我們一定要把開放的旗幟高高舉起,把開放的優勢釋放到最大,把開放的功效發揮到極致。」一位「老漯河」說。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在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在創新引領的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漯河市正以「打造全省科技創新活躍區、深化改革先行區、擴大開放示範區」為目標,三力聯動,三箭齊發,匯聚起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濃彩的強大動能,唱響漯河高質量發展的青春頌歌。③6

相關焦點

  • 淺析漯河愛琴海如何打造沉浸式購物公園設計
    作為西城區重磅商業綜合體項目,漯河愛琴海購物公園集商務辦公、商貿會展、金融服務、總部經濟、文化休閒等功能為一體,竭誠打造漯河首個公園式、體驗式的商業綜合體。在全國商業規劃與設計一線品牌——天霸設計看來,漯河愛琴海購物公園從環境打造、項目規劃、檔次定位全面升級,打造商業新地標。
  • 「三力」建設十二談·商水篇:力學篤行爭朝夕
    「三力」建設的集結號響徹三川大地,富民強市新跨越的腳步在「五個三」的引領下邁得堅實而有力。  問題清則方向明。「差距是失在機遇上、弱在工業上、差在項目上、難在財政上、慢在作風上、根在領導上,歸根結底是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三力』不強」。一針見血。
  • 創設體驗式學習環境,打造三力課堂新樣態 ——我校舉行江陰市優質特色學校建設教學改革項目展示暨公開教學活動
    11月27日,我校舉行以「創設體驗式學習環境,打造三力課堂新樣態」為主題的江陰市優質特色學校建設教學改革項目展示活動,本次活動同時也是我校一年一度的對外公開教學活動。我校的教學改革從2011年11月14日啟動以來,已經走過了整整9個年頭。期間,教學改革經歷了真實課堂和三力課堂建設兩個階段。
  • 漯河:「三鏈同構」打造食品產業生態圈
    在抓好雙匯、衛龍等「頭部企業」發展的同時,該市採取多種方式打造食品產業縱向鏈條,建立起企業與農戶間互利共贏的聯動機制。除糧食聯合體外,全市還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0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69家,有效促進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作為漯河人,帶你認識下我們大漯河到底怎樣!
    「我是漯河滴」!「漯河是什麼東東」···這是前天和一個朋友的對話,聽了之後我特別尷尬,堂堂我們大漯河,竟然不知是什麼東東,再後來我問他你聽說過雙匯火腿腸沒有,他說聽說過,之後我就告訴他,雙匯火腿腸就是我們漯河生產的,我就是這個市的,這下他才明白,原來漯河市一個市!
  • 河南漯河經開區打造產業生態鏈
    河南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局副局長孫建偉告訴記者。  原來,在2016年初,漯河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給孫建偉推薦了一家瓶蓋供應商,幾經拜訪核實,得知對方暫無投資計劃。這家瓶蓋供應商因為了解了漯河經開區良好的投資環境,又向孫建偉推薦了深圳景田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經過多方努力,當年4月,經開區招商人員與該公司取得聯繫。  「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跟蹤到底。
  • 打造中原生態水城 漯河又一溼地公園「亮相」
    漯河西城區水韻花溪溼地公園一景最近,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准,漯河市西城區水韻花溪溼地公園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為漯河市增添了一處獨具特色的旅遊網紅打卡地。水韻花溪溼地公園是漯河西城區18公裡環城水系中的重要節點之一,也是漯河市打造中原生態水城的重點工程,溼地公園內被設計成桂花段、桃花段、櫻花段、紫薇段、海棠段5個主題植物帶。東北側高崗區域為古城遺址公園,與月灣湖公園、小南湖溼地公園融為一體、互為補充,共同構築一個500餘畝的溼地水景公園,是漯河市目前最大的水生態公園。
  • 漯河新增大數據「引擎」,打造食品產業新...
    鄭州大學(漯河)大數據研究院、中原鯤鵬創新中心漯河分中心等一大批大數據相關項目也同步籤約。(漯河)大數據研究院、中原鯤鵬創新中心漯河分中心合作協議。  【提升企業數位化水平,打造食品產業「標杆」】  立足兩大國家節點,漯河市積極聯合中國信通院、河南省投資集團、河南聯通等單位,利用工業網際網路、5G、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聯合打造面向政府、企業、消費者的產業賦能平臺—中國(漯河)食品雲,依託漯河大數據產業園區,持續導入外圍生態,實現各主體的共建、共享、共贏,目前正與雙匯、三全、南街村、聯泰、平平等知名食品企業溝通對接。
  • 漯河有多少個旅遊景點?
    漯河是中國食品名城,先後摘取"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桂冠。2017年6月,漯河市被命名國家衛生城市。差不多是漯河最大的公園了,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新建設施不錯。除了沙澧公園之外,來源森林公園是第二具人氣的地方。前幾年去門票10快,裡面小項目單獨收費,雖然小,但是設施齊全,還有各種珍稀植物和動物。
  • 蘇荷地產總冠名全國海選漯河賽區盛況回顧
    2019年3月3日蘇荷地產總冠名《中國好聲音》2019全國海選漯河賽區首場海選賽火熱開唱現場人氣爆棚,音樂狂歡不停出席本場活動的評委嘉賓有流行音樂家協會會長 葛名漯河音樂家協會 孫歌著名導演製作人 趙明
  • 漯河文創伴手禮首發式即將開啟,倒計時5天!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何鳴10月25日,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促進漯河文旅事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推進全市文化旅遊信息化建設,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各縣區精品文旅資源。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漯河市人民政府主辦,漯河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協辦的「黃河有禮」 漯河文創伴手禮首發式即將開啟。自2020年10月30日至2020年11月1日,在開源神州鳥園北廣場將舉辦「2020漯河文創伴手禮首發式」,屆時將為市民和遊客打造一場能看、能聽、能玩、能買的「文旅盛宴」。
  • 決勝中原|讓漯河資源輻射周邊——建設豫中南地區性中心城市,打造...
    圍繞增強漯河綜合競爭力與輻射引領力,進一步發揮優勢、挖掘潛能、培育品牌、打造龍頭,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完善綜合服務功能,著力集聚創新創業人才,重點打造現代物流中心、醫療服務中心、職業教育中心、體育賽事中心、檢驗檢測中心,提升漯河豫中南地區性中心城市地位。
  • 全國首個沙灘排球引入商圈項目 全明星助陣夜市經濟項目 2019活力...
    今天上午,從2019活力河西·哪吒體育節新聞發布會獲悉,8月8日至9月8日,2019活力河西·哪吒體育節——暨天津市首個體育體驗夜市將亮相河西區中冶·和悅匯,屆時,足籃排三大球類賽事將點亮津門夜空。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會展經濟,為群眾提供更多康體文娛旅等消費選擇和場所的工作要求,此次河西區會同市體育局共同打造的2019活力河西·哪吒體育節堪稱天津市發展夜間經濟的2.0版本。體育節共設置了3v3街頭籃球、大眾沙灘排球系列賽、沙灘小足球比賽、小籃球比賽以及街舞大賽等五大比賽項目。截至目前,足、籃、排球三大項目報名已達近百支隊伍。
  • 漯河要有新變化,合併兩縣很關鍵,未來潛力無窮
    這也證明了河南省還有很充足的發展活力,未來想要有著更好的發展,自身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省會鄭州的發展離不開河南省的扶持,大力打造這座城市,給予較多的發展資源也讓其餘城市「羨慕嫉妒」了一番。河南想要有著更好的發展,大力打造省會城市是不可能停止的,但對於其餘城市也需要下功夫,費心思,做出相應的調整。
  • 山推車載泵和三力車載泵哪個好
    三力機械品牌介紹河南省三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是集研發,生產,銷售和國際貿易為一體的股份制有限公司。公司創立於1990年,生產基地坐落於鄭州市國家級機械製造加工產業園(中原西路)。三力生產基地佔地40000㎡,並於2002年通過ISO9000:2001體系認證。公司研發隊伍由國內旋挖鑽機資深高級工程師及樁工行業高級工程師組成。
  • 黑龍江省提高青少年三力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理事會在哈...
    經省教育廳同意,黑龍江省教育法治學會批准,於2020年12月12日,黑龍江省提高青少年三力研究會在哈正式成立。會議明確研究會的宗旨:為提升青少年營養科學素質服務;為團結和教育青少年「三力」健康事業的社會力量服務;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服務;為提高人民整體健康水平而努力奮鬥。堅持整合醫學、生物技術的多元化發展為先導,分享交流研究成果,推進科學技術與經濟建設的結合。
  • 解碼漯灣古鎮:中國文旅小鎮的新邏輯與漯河食品產品的新想像
    其二,產品即營銷,服務即營銷,迫切需要通過一到兩個明星化和平臺化的文旅項目打造,培育漯河新一輪文旅產業發展的標杆,以明星項目帶流量,以明星項目平臺面向區域集散流量,從而對漯河文旅的新價值時代形成直接而多元的支撐。
  • 漯河愛琴海購物公園上海歡樂行 預見漯河西城未來生活模樣
    映象網訊(記者 楊增強)11月20日-22日,漯河愛琴海購物公園邀請省、市主流媒體記者及部分客戶參觀考察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首次預見漯河西城未來生活模樣。2018年,愛琴海購物公園首入漯河,落子高鐵商圈。也是在河南打造的第二家愛琴海購物公園項目。漯河愛琴海購物公園位於西城區九龍山路與長江路交叉口,緊鄰高鐵西站,周邊市政設施齊全,配套完善,交通發達便利。
  • 2020漯河文創伴手禮在開源神州鳥園首發
    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漯河市人民政府主辦、漯河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2020漯河文創伴手禮首發式將於2020年10月30日晚在開源神州鳥園北廣場啟動。此次活動是以弘揚和傳承漯河歷史文化為出發點,旨在聚焦漯河傳統文化資源,展現中華漢字文化魅力,力求突出「文創+」融合,推動文旅產業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增強文創企業間交流合作,打造一個促進文創產品交易的高效平臺。
  • 食品名城再添文旅新地標——漯灣古鎮品牌發布會暨漯河文旅論壇側記
    漯灣古鎮以食品之城美食文化為紐帶,以漯河璀璨的歷史文化為依託,規劃業態豐富、旅遊項目多,對於發揚城市特色文化、發展特色文化旅遊、打造食品產業創新發展新高地意義重大。全力支持漯灣古鎮開發建設,期待項目高效有序建設運營,力爭將漯灣古鎮建成源匯區樣板工程、精品工程,為全市文旅事業發展培育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