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漯灣古鎮:中國文旅小鎮的新邏輯與漯河食品產品的新想像

2020-12-23 方塘智庫

文丨葉一劍(方塘智庫創始人)

按照漯河市官方發布的數據,2019年,漯河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740.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3.4億元,同比增長13.9%;全市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5處,3A級旅遊景區8處,2A級旅遊景區1處。

由此可見,無論是從旅遊人次與當地人口的對比來看(按照當地官方的統計口徑,截止到2019年,漯河總人口是285.33萬,當年旅遊人次也就是當地總人口的不到2.6倍),還是從旅遊綜合收入與當年地區GDP的對比來看(按照當地官方統計,2019年漯河GDP是1578.4億元,當年的旅遊綜合收入也就相當於當年GDP的3.3%多一點),以及當地的A級景區數量和品質來看,漯河的文旅產業都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

雖然動態和樂觀地來看,這意味著漯河文旅的潛力和增長空間很大,而且,從增長速度來看,無論是旅遊人次還是旅遊綜合收入的增長速度都大幅度快於當地整體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進入了增長的快車道(旅遊綜合收入增速幾乎是同期GDP增速的2倍,而且,旅遊綜合收入快於旅遊人次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旅遊業態也在優化)。

但客觀上也表現出,漯河文旅產業的現實產業基礎和發展水平,不但與漯河當地城市、經濟、產業發展的綜合水平不相匹配,與中國文旅新價值時代背景下文旅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不相匹配,而且,與河南省對全省文旅產業轉型發展的戰略布局和目標訴求之間也有一定的差距。

也正是基於此背景和邏輯,對於偉光匯通在當地投資建設運營的文旅產業小鎮漯灣古鎮項目,無論是當地的地方政府和文旅企業,還是外部的文旅投資和運營機構,以及當地的常住居民和外來的遊客,從一開始就給予了較多的和特別的關注和期待。

1、漯河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平臺

當所有城市和地區都在大力推進當地的文旅產業轉型發展,並寄望於通過文旅產業的轉型發展進一步帶動城市和區域的綜合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漯河文旅的轉型發展也可謂正當其時,並具有很強烈的迫切性。

在我們看來,基於漯河文旅的現實基礎和中國文旅新價值時代所表現出的普遍規律,以及漯河市新一輪城市、經濟、產業、文化等綜合轉型的需要,漯河文旅產業的轉型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至少包括:

其一,通過創新性的品牌營銷儘快更大幅度的提高旅遊人次和旅遊綜合收益,以迎來漯河文旅產業發展的實質性拐點,並讓外界對漯河形成旅遊目的地的整體認知,這就意味著,雖然和很多旅遊城市和目的地一樣,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供給在漯河文旅產業發展中也有著現實而迫切的需求,但漯河文旅依然處在需要快速提升流量的階段。

其二,產品即營銷,服務即營銷,迫切需要通過一到兩個明星化和平臺化的文旅項目打造,培育漯河新一輪文旅產業發展的標杆,以明星項目帶流量,以明星項目平臺面向區域集散流量,從而對漯河文旅的新價值時代形成直接而多元的支撐。

其三,通過新的文旅資源觀,實現對漯河域內潛在和多元的文旅資源稟賦的重新發現和認知,並積極推動文旅產業與包括食品產業在內的其它產業的融合發展,互為表裡,互相賦能,構建漯河特色的文旅產業發展路徑。尤其是與當地食品產業的互動,既是漯河文旅產業特色培育的根本,也將是進一步推動漯河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和完善豐滿的食品產業生態培育的關鍵。

其四,高度重視對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化資源配置能力、具有資本運作和項目運營能力的優秀文旅企業的對接和引入,開放資源,合作發展,高起點推進漯河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努力實現「彎道超車」,甚至是「換道超車」。

其五,高度重視漯河當地文旅產業發展共識的凝聚,大力推進當地文旅人才的引入和培養,並致力於推進當地文旅領域的創新創業,以培養漯河文旅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實現漯河文旅產業的裂變式發展和創新性發展。

為此,漯河不但需要在城市和區域的整體發展戰略中將文旅產業的轉型發展置於更加重要甚至是統領性的位置,而且,需要通過一系列具體的有關文旅產業發展的思維創變、體制改革、政策設計、資源配置和項目落地等,務實而高效地推進當地文旅產業的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漯河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及一個文旅新價值時代的構建,將是漯河城市和區域新價值時代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在此背景下,偉光匯通此前在駐馬店的皇家驛站項目,可謂是為漯河提供了非常直接的借鑑。

(駐馬店皇家驛站)

作為偉光匯通在河南落地的以投資、建設、運營全鏈條、全周期介入模式落地的第一個項目,自建設運營以來,不僅為偉光匯通帶來了較好的現金流收益,實現了其文旅產業小鎮模式在中原地區的複製落地,而且,該項目更是為駐馬店的城市轉型和文旅產業發展起到了引擎作用——為當地旅遊人次和旅遊綜合收益的提升做出了貢獻,解決了很多就業(到該項目的商業街看看就知道了,有很多商鋪經營者都是來自當地居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當地居民的文化和經濟自信,該項目顯然已經成為當地人接待外來親友的一個打卡地,真正成為了駐馬店的一個「城市會客廳」;為當地政府帶來了包括周邊土地增值、文旅產業升級、城市空間重塑、人居環境提升、產業結構調整等在內的綜合收益,並成為包括漯河在內的周邊地區學習和借鑑的對象。

據介紹,漯灣古鎮位於漯河市沙澧產業集聚區北側、澧河南側、京廣高鐵橋西側,項目堅持「文化引領,創意驅動,產業融合」的發展理念,一方面對接城市文化傳承所需,以食品之城美食文化為貫穿,以漯河璀璨的歷史文化為依託,大力發展美食文化休閒、歷史文化體驗,打造特色文化旅遊新高地,塑造漯河旅遊名片,另一方面對接城市產業發展所需,圍繞食品加工業,大力發展相對應的生產性服務業,涵蓋食品企業展示、主題會議會展、商務辦公、企業會所等內容,大幅度提高產業附加值,加快全市從製造業向智造業的飛躍,塑造漯河食品產業名片。以旅遊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通過產文融合、產城融合打造國際食品文化休閒小鎮,帶領漯河走向世界舞臺,最終打造成為「漯河城市會客廳」、「中原美食文化旅遊目的地」和「中國食品產業發展名片」。

按照規劃,該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500畝,依託漯河多元化的歷史文化積澱,以美食文化為貫穿,以牛行、漢字、碼頭商貿、軍事、民俗文化為翼,以老酒博物館、水街、逍遙夜市、灶王殿、劍莊體驗館、忠義塔等為特色的62大文旅節點,以「一環雙心三軸四片區」的整體格局,整合區域發展,統領整個沙澧產業區,由澧河原生水岸到規劃中的千畝文旅景區,全面提升區域層級。

「待五臺山路通車後,將形成北有高鐵、南有古鎮的大產業鏈,聯動發展,改變城市大格局,共同帶動片區乃至城市崛起。」漯灣古鎮項目負責人表示。

規劃目標顯示,項目全部建成開業後,將提供5000個直接就業崗位,實現年接待遊客量500萬人次以上。

今年4月30日,在漯灣古鎮項目開工奠基儀式上,漯河市市長劉尚進指出,根據《中共漯河市委「十三五」規劃》,特色文化旅遊產業上升為城市發展戰略,旅遊度假產業已經成為提升區域價值、拉動區域乃至城市經濟的重要引擎;漯灣古鎮項目將持續帶動區域乃至城市經濟發展,拉動漯河文旅產業、提質漯河食品產業,在帶動漯河精神文明建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未來,漯灣古鎮將成為區域旅遊的集散地和文化旅遊產業引導的新型城鎮典範項目。

偉光匯通創建20餘年來,堅持「挖掘地緣歷史—改善旅遊生態—打造文化古鎮—傳承歷史文脈—提升城市形象」的理念,目前已成為文旅產業小鎮領域開發運營經驗豐富、運營能力強大的領軍型企業,擁有雲南彝人古鎮、河北灤州古城、河南皇家驛站、湖南零陵古城等多個品牌文旅項目;截至2019年年底,偉光匯通旗下已開發並長期運營文旅小鎮13個,正在開發建設和籌備的文旅產業小鎮50多個,遍布全國1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有近4000家上下遊商家和企業;2019年,偉光匯通旗下文旅小鎮接待遊客總量超過5860萬人次。

「漯灣古鎮項目對偉光匯通意義重大,集團將派駐優秀的團隊,高標準快速推進漯灣古鎮項目開發建設,儘早在漯河市呈現高品質、綜合性文旅項目,為漯河市文化旅遊、食品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偉光匯通集團董事長陸學偉表示。

在我們看來,如果漯灣古鎮的規劃能夠按照預期的節奏得以實現,對漯河文旅產業的發展而言,將不僅具有補短板的價值,更是造長板的過程,通過漯灣古鎮這一項目平臺、空間載體、產品體系和偉光匯通所具有的市場化的資源配置能力、項目運營能力以及不斷推動項目迭代創新能力,為漯河文旅產業新一輪的轉型發展提供從流量導入到產品供給、從體驗提升到品牌營銷、從資本運營到創新創業、從文旅融合到產城融合等多方面、多維度提供直接支撐和關鍵支撐。

2、漯河打造食品產業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漯灣古鎮的項目定位之一是致力於成為「中國食品產業發展名片」。所以,該項目在整體定位上雖然明確為文旅產業小鎮,但在產業屬性上,除了文旅產業屬性外,也明顯表現出食品產業屬性,這從項目的策劃和規劃中可以得到鮮明的體現。

比如,按照規劃,項目致力於從食之味到食之器到食之俗到食之技到食之節到食之業的鏈條化的和生態化的產品、服務和平臺打造,不僅可以讓遊客一站式解決對食品文化的體驗和消費,還可以一站式解決食品企業在轉型發展中所需要的服務需求;不僅注重引入來自全球、全國和當地的特色美食餐廳,還致力於對美食科技展覽展示(規劃建設了食品科技展覽館)、傳統食品文化IP的打造(比如參照日本「熊本熊」的案例對「灶王爺」這一主題形象的文創化產業開發)、產業化導向國際食品展銷(規劃建設了國際食品展銷中心,參考國際案例EATALY超市餐廳,打造食品界的迪斯尼樂園,融入產品展銷功能、食品購物功能、特色體驗功能、主題活動等,既有面向企業客戶的片區,也有面向旅遊消費者的體驗片區)以及面向食品產業的行業盛會的舉辦,甚至還嘗試扮演推動漯河當地食品產業創新創業平臺的功能,等等。

在我們看來,漯灣古鎮項目不僅從名字上傳承了漯河當地最具根本性、歷史性、社會性的地理文脈、歷史記憶和民間認同(漯河歷史上曾用名為「螺灣河鎮」,直到今天,該名字在漯河當地有著廣泛的知名度和深厚的文化認同),而且,從項目的業態規劃、產品服務、文化表達等方面來看,可謂是抓住了漯河當地最大的一個IP資源——食品,而抓住了「食品文化」,也就抓住了漯河這座城市的靈魂和精神,如果通過該項目的營造,能夠實質性推動漯河食品產業中的「文化產業化」和「產業文化化」的融合發展,無論是漯河的食品產業生態的打造而言,還是對漯河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而言,都是一個重大突破。

更進一步看,這種以文旅產業小鎮為載體和平臺,創意化推進城市當地存量的強勢產業集群(比如漯河的食品產業集群)與新興的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模式,不但可以讓文旅產業小鎮的建設和運營擺脫對地域歷史人文資源的過度依賴(背後體現著一種新的文旅資源觀,不是只有自然山水和歷史文化才可以被看作一個地方發展文旅產業的資源依託),還可以通過文旅小鎮的營造市場化和深層次推動當地強勢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進而綜合性帶動當地城市、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綜合性轉型。

作為中國最具知名度的食品名城之一,漯河的食品產業集中度高、體量大、名企多、鏈條長,是河南省萬億食品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

按照官方發布的數據,漯河食品產業年營業收入佔河南全省1/6、全國1/60;截止到2019年9月,僅漯河本土成長起來的全國、河南省食品工業百強企業就有十多家,近年來通過招商引資還引進了世界500強企業15家;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達到4.5∶1,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近一倍;2019年全年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增加值增長7%,佔規模以上工業的47.3%,雖然相較於2018年來看,無論是增速還是佔比都略有下降,但食品工業在當地工業結構中的地位依然非常突出。

面對國內外食品產業正在經歷的深度變革,以及越來越多的跨界的機構和力量對食品產業的網際網路化的、創意化的、資本化的、全產業鏈整合化的介入,無論是漯河當地的食品企業還是漯河當地政府,都時刻保持著敏感和警惕,並正在對當地的食品產業發展作出新的思考和轉型布局,以在強化長板和彌補短板之間做出更好的平衡。比如,對網際網路和數位化的深度擁抱,對食品產業的創新創業的更大程度的重視,對創意人才的吸引和培養,對新的綜合性的食品產業轉型發展的戰略平臺的打造,對食品文化的充分挖掘和包括文旅化的產業化轉化,以及對當地多元而厚重的歷史文化的食品產業化的轉化,等等。(詳見方塘智庫《漯河的新價值時代》一文)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當地政府和有關企業充分意識到漯灣古鎮項目對漯河市打造完善豐滿的食品產業生態的重要價值,甚至是不可或缺性,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前,漯河市市長劉尚進在漯灣古鎮奠基儀式上表示,漯灣古鎮項目是偉光匯通集團繼舞陽鹽文化小鎮後在漯河投資的又一重大文旅產業項目,是漯河市探索食品產業「三鏈同構」路徑、實現三次產業融合,尤其是食品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具體行動,對打造完善豐滿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帶動城市片區開發、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調研歸來,還讓我們進一步聯想到的是,按照偉光匯通目前對漯灣古鎮的定位和運營邏輯以及具體的產品項目設計,一方面意味著,對包括漯河當地食品文化在內的中國乃至全球食品文化的挖掘、傳承、創新,以及文旅化的產業轉化,將是本項目的最大特色之一,也是決定該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值得關注或者說期待的是,隨著漯灣古鎮的規劃業態落地和不斷成長,該項目將不僅僅是一個以食品文化為文化主題的文旅小鎮了,而且還是一個真正的食品產業小鎮了,並成為漯河大食品產業生態中的關鍵一環,該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方偉光匯通也就是成了漯河乃至全國食品企業矩陣中的明星企業之一了。

誰能說未來就一定沒有這種可能呢?當下越來越多的行業轉型中,顛覆者往往不是來自於行業內部,而是來自於行業外部跨界進來的參與者和競爭者,那麼,對於漯河以及漯河大食品產業生態而言,漯灣古鎮的運營方偉光匯通會不會成為漯河食品產業新一輪轉型升級的那個「攪局者」甚至「顛覆者」呢?

相關焦點

  • 食品名城再添文旅新地標——漯灣古鎮品牌發布會暨漯河文旅論壇側記
    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李豔華,源匯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靜也相繼登臺致辭,對漯灣古鎮品牌發布會表示祝賀,對偉光匯通的品牌實力表示高度認可,指出漯灣古鎮是漯河市重點文旅項目,是源匯區招商的重大成果。漯灣古鎮以食品之城美食文化為紐帶,以漯河璀璨的歷史文化為依託,規劃業態豐富、旅遊項目多,對於發揚城市特色文化、發展特色文化旅遊、打造食品產業創新發展新高地意義重大。
  • 偉光匯通漯灣古鎮品牌正式發布,豫中南將再添文旅新地標
    8月23日,河南漯河漯灣古鎮品牌發布會暨漯河文旅論壇順利舉行。她指出,漯河近年來立足區域優勢,聚焦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深入實施「四城同建」城市發展戰略。漯灣古鎮作為漯河市重點文旅項目,規劃業態豐富、旅遊體系豐富,對於傳揚城市特色文化、發展文旅產業具有重要意義。漯河市文化廣電與旅遊局將一如既往支持漯灣古鎮發展,引導項目高效有序建設運營,為全市文旅事業發展培育新引擎。
  • 「喜迎元旦·暖心助農」漯灣古鎮開展文化扶貧惠民演出
    1月1日,新年伊始,河南漯河的文旅地標項目漯灣古鎮,為廣大群眾及周邊村民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視聽盛宴。當天,漯灣古鎮初音廣場熱鬧非凡,早早聚滿了前來觀看節目的群眾。活動演出以「喜迎元旦·暖心助農」為主題,在翩翩起舞的《盛世中國》中拉開序幕,隨後心意六合拳、變臉噴火、歌唱、舞蹈、豫劇等20餘個節目輪番上演,生動展現當下農村美好新生活和脫貧攻堅取得的新成就、帶來的新變化。漯灣古鎮運管總經理李娟女士向大家致以新年的問候「特別高興能看到這麼精彩的演出,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啦......謝謝你們,希望這樣的活動多多舉辦!」
  • 時光留真,福照全家|漯灣古鎮元旦特輯【古風全家福】溫馨舉辦
    ✦全家福活動照片文藝匯演 悅享佳節除了暖心的古風全家福、馬克杯DIY漯灣古鎮「喜迎元旦 暖心助農」文藝匯演變臉、豫劇、歌曲、舞蹈、武術✦元旦文藝匯演活動現場照片還有「箏鳴漯灣·樂享元旦」古箏音樂會小小演奏家們技法嫻熟傳統樂器的古典之聲縈繞漯灣古鎮帶來一場令人嘆為觀止的音樂盛典
  • 河南將迎來一座「新」古鎮,擁有62處文化景觀,值得期待!
    古鎮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文化景觀,有觀賞價值同時又充滿魅力,走進古鎮就能夠感受到它的寧靜和悠久的歷史底蘊。有人說,古鎮是一杯茶,需要懂得人才能品出它的味道。古鎮是城市中最古老的記憶,隨著古鎮的走紅,很多城市都在建設古鎮,人造古鎮之所以不受歡迎,是因為它們沒有歷史的滄桑,沒有歷史留下的韻味。河南名勝古蹟眾多,不僅有人文景觀,同時也有自然風光,據說在漯河將要建設一座古鎮,而它也將成為漯河的新名片。其實漯河在河南也不是很突出,不過漯河這幾年發展一直不錯。
  • 新鄉市政府考察團來漯考察
    當日上午,考察團一行首先到漯河食品文化小鎮(漯灣古鎮),參觀了初音廣場、文化館、樣板示範區等,認真聽取項目整體規劃、建設以及運營情況,對我市積極探索食品產業「三鏈同構」路徑、推動「三產」融合尤其是食品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致力打造完善豐滿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 雨後的沙澧河畔空氣清冽,滿目蔥蘢。
  • 河南神垕古鎮、江蘇黎裡古鎮、浙江新希望古鎮,文旅小鎮空間開發
    前言 :「文化體驗」是文旅小鎮開發建設的核心;休閒商業是文旅小鎮的文化載體和遊覽骨架,居住配套是小鎮發展的必要支撐,「泛旅遊產業綜合開發」是文旅小鎮發展的主要形式。文旅小鎮作為以文旅產業為主導、多種相關產業聚集開發的集合體,如何為各種業態匹配合適的空間範圍,進行空間組合,營造更優體驗,實現更大範圍的產業良性循環?奇創《文旅小鎮空間開發專題研究》對小鎮內外部空間進行結構分析,凝練總結出文旅小鎮外部空間的三大形態及內部空間開發的四大要素。
  • 第十八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在漯河開幕
    11月2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主辦,漯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食品工業協會承辦,河南省工信廳、河南省商務廳支持的第十八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以下簡稱「食博會」)正式開幕。
  • 文旅地產、古鎮古街策劃規劃與操盤運營的四大經濟、十大策略
    目前所有的商業空間都是傳統的,業態的更替都是可以想像的,馬先生認為空間的可變化策劃將是商業空間選擇的核心,街區物業也要有新媒體的可變空間,因為可變空間將是未來新業態植入的根本。這些空間將會給項目帶來新流量經濟和新媒體經濟,同時產生運營效率的提高。 該類項目定位應從商業邏輯、生意邏輯和運營邏輯展開。
  • 中部崛起新湖南丨2019年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鎮
    建設特色文旅小鎮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我省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將十大特色文旅小鎮文化和旅遊綜合收入由2018年的100億元左右提高到300億元,把特色文旅小鎮打造成湖南文化和旅遊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 雪松文旅西塘花巷一期盛大開街,創新古鎮旅遊新體驗
    今年五一小長假,水鄉古鎮西塘迎來了一波文化與時尚跨界結合的潮流新玩法。雪松文旅旗下小鎮西塘花巷於5月1日盛大開街,並推出《宴遇·西塘》特色江南圍臺宴、中國好聲音西塘花巷專場海選、嘉士伯風花雪月主題酒吧、西塘花巷尋寶大挑戰等系列娛樂體驗活動,吸引大批古鎮遊客參與,成為今年五一期間西塘必玩打卡的最新網紅景點。
  • 數字文旅發展的新特徵、新邏輯、新格局
    需要突破傳統時空觀念上的思維、邏輯,產品和服務加快從有形向無形轉化。。需要突破傳統時空觀念上的思維、邏輯,產品和服務加快從有形向無形轉化。03 身份多元。個人和企業的身份模糊,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還是傳播者,還是營銷者,同時還存在虛實空間身份的隨機、隨時轉換。。個人和企業的身份模糊,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還是傳播者,還是營銷者,同時還存在虛實空間身份的隨機、隨時轉換。
  • 為何《新華字典》中有兩個「漯河」
    ■李華強《新華字典》(第11版)收有兩個「漯」字頭,讀音不同,一讀luò,一讀tà。但註解中均有「漯河」,一是「[漯河]地名,在河南省」;一是「漯河,古水名,在今山東省」。要弄清為何有兩個「漯河」,必須從「漯」字的源頭說起。
  • 各省市2020年重點文旅項目&新籤文旅項目盤點|雲南|大別山|文旅|...
    全省在建的文旅項目共有25個,玉溪的元江、通海主要是以農業為主,並規劃有文化旅遊體驗區。而大理、麗江、西雙版納、香格裡拉、騰衝五個包含多民族文化色彩以及特色旅遊景點的城市,便是基於以上兩項資源,打造具有濃厚地域特點的小鎮,如西雙版納橄欖壩傣族水鄉特色小鎮、喜洲古鎮(白族)特色小鎮等。
  • 各省市2020年重點文旅項目&新籤文旅項目盤點
    全省在建的文旅項目共有25個,玉溪的元江、通海主要是以農業為主,並規劃有文化旅遊體驗區。而大理、麗江、西雙版納、香格裡拉、騰衝五個包含多民族文化色彩以及特色旅遊景點的城市,便是基於以上兩項資源,打造具有濃厚地域特點的小鎮,如西雙版納橄欖壩傣族水鄉特色小鎮、喜洲古鎮(白族)特色小鎮等。
  • [公告]漯河經濟開發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18漯經開:漯河經濟開發區...
    圖1 截至2017年12月末公司產權及控制關係 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中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有限公司 95.24% 4.76% 漯河經濟開發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公司提供 公司是經開區管委會直屬的重要投融資主體,受經開區管委會委託對漯河經開區進行 投資開發
  • 發現新「齊跡」|「琉」光溢彩的顏神古鎮文旅融合再出發
    12月16日下午2:05,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 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團來到顏神古鎮博山,感受古鎮原始的風貌,品味源遠流長的陶瓷琉璃文化。作為山東三大古鎮之一,顏神古鎮早在千百年前,就以散布其中的窯爐聞名於世。如今,顏神古鎮在眾多「城市合伙人」妙手改造下得以重生,那些古老的窯爐在時間的衝刷下,熠熠生輝。
  • 認識中國城市——河南漯河
    漯河市,你以為是因為有一條漯河,所以叫漯河市嗎?其實並不是,小編找遍了地圖也沒找到漯河的影子,根本就沒有漯河這條河。漯河市區有沙河、澧河交匯。元代,因沙、澧河相匯處,河灣狀似海螺,遂名螺灣河鎮。明嘉靖三年(1524年),山東定陶進士喬遷任郾城知縣,認為「螺」字用於地名不雅,遂改「螺」為「漯」。清末,京漢鐵路在這裡修建車站,取名漯灣河車站,因名稱字多,為便於書寫和稱呼,省略為漯河車站,漯灣河鎮也隨之稱漯河鎮,屬郾城縣。現漯河市位於河南省中部,轄區總面積2617平方公裡,下轄3區2縣:源匯區、郾城區、召陵區、舞陽縣、臨潁縣。
  • 昆明文旅發展新方向,融創滇池南灣未來城打造文旅4.0新標杆
    世界春城昆明將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下飛速發展,已進入國內新一線城市名單,隨著昆明城市發展「南進北拓」,市政府搬遷至呈貢後,根據規劃未來將聚焦滇池南部-晉寧區域,打造特色文旅項目與產城融合於一體的經濟發展新模式,2019年11月28日,融創中國以152.69億元收購雲南城投集團持有的環球世紀及時代環球(目標公司)51%股權。交易完成後,環球世紀及時代環球將成為融創中國的間接附屬公司。
  • 漯河雜技團13人從美國安全返漯全過程!
    「沒想到這次回家路如此曲折,多虧了市境外來漯返漯專項工作組駐北京轉運專班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我們才得以順利回到家鄉。」 3月25日,正在進行醫學隔離觀察的市雜技藝術中心演職人員豆培飛感慨道。在機場不遠處的入境人員集散專區外,市境外來漯返漯專項工作組駐北京轉運專班工作人員已守候多時,為他們安全轉運回漯做好充分準備。但在等待過程中,卻傳來令人揪心的消息:在入境通道辦理手續時,該航班1名人員出現發熱症狀,13名團員被視為密切接觸者,緊急送至北京小湯山醫院,做進一步的醫學核酸檢測和相關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