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葉一劍(方塘智庫創始人)
按照漯河市官方發布的數據,2019年,漯河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740.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3.4億元,同比增長13.9%;全市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5處,3A級旅遊景區8處,2A級旅遊景區1處。
由此可見,無論是從旅遊人次與當地人口的對比來看(按照當地官方的統計口徑,截止到2019年,漯河總人口是285.33萬,當年旅遊人次也就是當地總人口的不到2.6倍),還是從旅遊綜合收入與當年地區GDP的對比來看(按照當地官方統計,2019年漯河GDP是1578.4億元,當年的旅遊綜合收入也就相當於當年GDP的3.3%多一點),以及當地的A級景區數量和品質來看,漯河的文旅產業都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
雖然動態和樂觀地來看,這意味著漯河文旅的潛力和增長空間很大,而且,從增長速度來看,無論是旅遊人次還是旅遊綜合收入的增長速度都大幅度快於當地整體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進入了增長的快車道(旅遊綜合收入增速幾乎是同期GDP增速的2倍,而且,旅遊綜合收入快於旅遊人次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旅遊業態也在優化)。
但客觀上也表現出,漯河文旅產業的現實產業基礎和發展水平,不但與漯河當地城市、經濟、產業發展的綜合水平不相匹配,與中國文旅新價值時代背景下文旅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不相匹配,而且,與河南省對全省文旅產業轉型發展的戰略布局和目標訴求之間也有一定的差距。
也正是基於此背景和邏輯,對於偉光匯通在當地投資建設運營的文旅產業小鎮漯灣古鎮項目,無論是當地的地方政府和文旅企業,還是外部的文旅投資和運營機構,以及當地的常住居民和外來的遊客,從一開始就給予了較多的和特別的關注和期待。
1、漯河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平臺
當所有城市和地區都在大力推進當地的文旅產業轉型發展,並寄望於通過文旅產業的轉型發展進一步帶動城市和區域的綜合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漯河文旅的轉型發展也可謂正當其時,並具有很強烈的迫切性。
在我們看來,基於漯河文旅的現實基礎和中國文旅新價值時代所表現出的普遍規律,以及漯河市新一輪城市、經濟、產業、文化等綜合轉型的需要,漯河文旅產業的轉型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至少包括:
其一,通過創新性的品牌營銷儘快更大幅度的提高旅遊人次和旅遊綜合收益,以迎來漯河文旅產業發展的實質性拐點,並讓外界對漯河形成旅遊目的地的整體認知,這就意味著,雖然和很多旅遊城市和目的地一樣,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供給在漯河文旅產業發展中也有著現實而迫切的需求,但漯河文旅依然處在需要快速提升流量的階段。
其二,產品即營銷,服務即營銷,迫切需要通過一到兩個明星化和平臺化的文旅項目打造,培育漯河新一輪文旅產業發展的標杆,以明星項目帶流量,以明星項目平臺面向區域集散流量,從而對漯河文旅的新價值時代形成直接而多元的支撐。
其三,通過新的文旅資源觀,實現對漯河域內潛在和多元的文旅資源稟賦的重新發現和認知,並積極推動文旅產業與包括食品產業在內的其它產業的融合發展,互為表裡,互相賦能,構建漯河特色的文旅產業發展路徑。尤其是與當地食品產業的互動,既是漯河文旅產業特色培育的根本,也將是進一步推動漯河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和完善豐滿的食品產業生態培育的關鍵。
其四,高度重視對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化資源配置能力、具有資本運作和項目運營能力的優秀文旅企業的對接和引入,開放資源,合作發展,高起點推進漯河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努力實現「彎道超車」,甚至是「換道超車」。
其五,高度重視漯河當地文旅產業發展共識的凝聚,大力推進當地文旅人才的引入和培養,並致力於推進當地文旅領域的創新創業,以培養漯河文旅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實現漯河文旅產業的裂變式發展和創新性發展。
為此,漯河不但需要在城市和區域的整體發展戰略中將文旅產業的轉型發展置於更加重要甚至是統領性的位置,而且,需要通過一系列具體的有關文旅產業發展的思維創變、體制改革、政策設計、資源配置和項目落地等,務實而高效地推進當地文旅產業的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漯河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及一個文旅新價值時代的構建,將是漯河城市和區域新價值時代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在此背景下,偉光匯通此前在駐馬店的皇家驛站項目,可謂是為漯河提供了非常直接的借鑑。
作為偉光匯通在河南落地的以投資、建設、運營全鏈條、全周期介入模式落地的第一個項目,自建設運營以來,不僅為偉光匯通帶來了較好的現金流收益,實現了其文旅產業小鎮模式在中原地區的複製落地,而且,該項目更是為駐馬店的城市轉型和文旅產業發展起到了引擎作用——為當地旅遊人次和旅遊綜合收益的提升做出了貢獻,解決了很多就業(到該項目的商業街看看就知道了,有很多商鋪經營者都是來自當地居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當地居民的文化和經濟自信,該項目顯然已經成為當地人接待外來親友的一個打卡地,真正成為了駐馬店的一個「城市會客廳」;為當地政府帶來了包括周邊土地增值、文旅產業升級、城市空間重塑、人居環境提升、產業結構調整等在內的綜合收益,並成為包括漯河在內的周邊地區學習和借鑑的對象。
據介紹,漯灣古鎮位於漯河市沙澧產業集聚區北側、澧河南側、京廣高鐵橋西側,項目堅持「文化引領,創意驅動,產業融合」的發展理念,一方面對接城市文化傳承所需,以食品之城美食文化為貫穿,以漯河璀璨的歷史文化為依託,大力發展美食文化休閒、歷史文化體驗,打造特色文化旅遊新高地,塑造漯河旅遊名片,另一方面對接城市產業發展所需,圍繞食品加工業,大力發展相對應的生產性服務業,涵蓋食品企業展示、主題會議會展、商務辦公、企業會所等內容,大幅度提高產業附加值,加快全市從製造業向智造業的飛躍,塑造漯河食品產業名片。以旅遊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通過產文融合、產城融合打造國際食品文化休閒小鎮,帶領漯河走向世界舞臺,最終打造成為「漯河城市會客廳」、「中原美食文化旅遊目的地」和「中國食品產業發展名片」。
按照規劃,該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500畝,依託漯河多元化的歷史文化積澱,以美食文化為貫穿,以牛行、漢字、碼頭商貿、軍事、民俗文化為翼,以老酒博物館、水街、逍遙夜市、灶王殿、劍莊體驗館、忠義塔等為特色的62大文旅節點,以「一環雙心三軸四片區」的整體格局,整合區域發展,統領整個沙澧產業區,由澧河原生水岸到規劃中的千畝文旅景區,全面提升區域層級。
「待五臺山路通車後,將形成北有高鐵、南有古鎮的大產業鏈,聯動發展,改變城市大格局,共同帶動片區乃至城市崛起。」漯灣古鎮項目負責人表示。
規劃目標顯示,項目全部建成開業後,將提供5000個直接就業崗位,實現年接待遊客量500萬人次以上。
今年4月30日,在漯灣古鎮項目開工奠基儀式上,漯河市市長劉尚進指出,根據《中共漯河市委「十三五」規劃》,特色文化旅遊產業上升為城市發展戰略,旅遊度假產業已經成為提升區域價值、拉動區域乃至城市經濟的重要引擎;漯灣古鎮項目將持續帶動區域乃至城市經濟發展,拉動漯河文旅產業、提質漯河食品產業,在帶動漯河精神文明建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未來,漯灣古鎮將成為區域旅遊的集散地和文化旅遊產業引導的新型城鎮典範項目。
偉光匯通創建20餘年來,堅持「挖掘地緣歷史—改善旅遊生態—打造文化古鎮—傳承歷史文脈—提升城市形象」的理念,目前已成為文旅產業小鎮領域開發運營經驗豐富、運營能力強大的領軍型企業,擁有雲南彝人古鎮、河北灤州古城、河南皇家驛站、湖南零陵古城等多個品牌文旅項目;截至2019年年底,偉光匯通旗下已開發並長期運營文旅小鎮13個,正在開發建設和籌備的文旅產業小鎮50多個,遍布全國1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有近4000家上下遊商家和企業;2019年,偉光匯通旗下文旅小鎮接待遊客總量超過5860萬人次。
「漯灣古鎮項目對偉光匯通意義重大,集團將派駐優秀的團隊,高標準快速推進漯灣古鎮項目開發建設,儘早在漯河市呈現高品質、綜合性文旅項目,為漯河市文化旅遊、食品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偉光匯通集團董事長陸學偉表示。
在我們看來,如果漯灣古鎮的規劃能夠按照預期的節奏得以實現,對漯河文旅產業的發展而言,將不僅具有補短板的價值,更是造長板的過程,通過漯灣古鎮這一項目平臺、空間載體、產品體系和偉光匯通所具有的市場化的資源配置能力、項目運營能力以及不斷推動項目迭代創新能力,為漯河文旅產業新一輪的轉型發展提供從流量導入到產品供給、從體驗提升到品牌營銷、從資本運營到創新創業、從文旅融合到產城融合等多方面、多維度提供直接支撐和關鍵支撐。
2、漯河打造食品產業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漯灣古鎮的項目定位之一是致力於成為「中國食品產業發展名片」。所以,該項目在整體定位上雖然明確為文旅產業小鎮,但在產業屬性上,除了文旅產業屬性外,也明顯表現出食品產業屬性,這從項目的策劃和規劃中可以得到鮮明的體現。
比如,按照規劃,項目致力於從食之味到食之器到食之俗到食之技到食之節到食之業的鏈條化的和生態化的產品、服務和平臺打造,不僅可以讓遊客一站式解決對食品文化的體驗和消費,還可以一站式解決食品企業在轉型發展中所需要的服務需求;不僅注重引入來自全球、全國和當地的特色美食餐廳,還致力於對美食科技展覽展示(規劃建設了食品科技展覽館)、傳統食品文化IP的打造(比如參照日本「熊本熊」的案例對「灶王爺」這一主題形象的文創化產業開發)、產業化導向國際食品展銷(規劃建設了國際食品展銷中心,參考國際案例EATALY超市餐廳,打造食品界的迪斯尼樂園,融入產品展銷功能、食品購物功能、特色體驗功能、主題活動等,既有面向企業客戶的片區,也有面向旅遊消費者的體驗片區)以及面向食品產業的行業盛會的舉辦,甚至還嘗試扮演推動漯河當地食品產業創新創業平臺的功能,等等。
在我們看來,漯灣古鎮項目不僅從名字上傳承了漯河當地最具根本性、歷史性、社會性的地理文脈、歷史記憶和民間認同(漯河歷史上曾用名為「螺灣河鎮」,直到今天,該名字在漯河當地有著廣泛的知名度和深厚的文化認同),而且,從項目的業態規劃、產品服務、文化表達等方面來看,可謂是抓住了漯河當地最大的一個IP資源——食品,而抓住了「食品文化」,也就抓住了漯河這座城市的靈魂和精神,如果通過該項目的營造,能夠實質性推動漯河食品產業中的「文化產業化」和「產業文化化」的融合發展,無論是漯河的食品產業生態的打造而言,還是對漯河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而言,都是一個重大突破。
更進一步看,這種以文旅產業小鎮為載體和平臺,創意化推進城市當地存量的強勢產業集群(比如漯河的食品產業集群)與新興的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模式,不但可以讓文旅產業小鎮的建設和運營擺脫對地域歷史人文資源的過度依賴(背後體現著一種新的文旅資源觀,不是只有自然山水和歷史文化才可以被看作一個地方發展文旅產業的資源依託),還可以通過文旅小鎮的營造市場化和深層次推動當地強勢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進而綜合性帶動當地城市、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綜合性轉型。
作為中國最具知名度的食品名城之一,漯河的食品產業集中度高、體量大、名企多、鏈條長,是河南省萬億食品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
按照官方發布的數據,漯河食品產業年營業收入佔河南全省1/6、全國1/60;截止到2019年9月,僅漯河本土成長起來的全國、河南省食品工業百強企業就有十多家,近年來通過招商引資還引進了世界500強企業15家;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達到4.5∶1,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近一倍;2019年全年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增加值增長7%,佔規模以上工業的47.3%,雖然相較於2018年來看,無論是增速還是佔比都略有下降,但食品工業在當地工業結構中的地位依然非常突出。
面對國內外食品產業正在經歷的深度變革,以及越來越多的跨界的機構和力量對食品產業的網際網路化的、創意化的、資本化的、全產業鏈整合化的介入,無論是漯河當地的食品企業還是漯河當地政府,都時刻保持著敏感和警惕,並正在對當地的食品產業發展作出新的思考和轉型布局,以在強化長板和彌補短板之間做出更好的平衡。比如,對網際網路和數位化的深度擁抱,對食品產業的創新創業的更大程度的重視,對創意人才的吸引和培養,對新的綜合性的食品產業轉型發展的戰略平臺的打造,對食品文化的充分挖掘和包括文旅化的產業化轉化,以及對當地多元而厚重的歷史文化的食品產業化的轉化,等等。(詳見方塘智庫《漯河的新價值時代》一文)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當地政府和有關企業充分意識到漯灣古鎮項目對漯河市打造完善豐滿的食品產業生態的重要價值,甚至是不可或缺性,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前,漯河市市長劉尚進在漯灣古鎮奠基儀式上表示,漯灣古鎮項目是偉光匯通集團繼舞陽鹽文化小鎮後在漯河投資的又一重大文旅產業項目,是漯河市探索食品產業「三鏈同構」路徑、實現三次產業融合,尤其是食品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具體行動,對打造完善豐滿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帶動城市片區開發、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調研歸來,還讓我們進一步聯想到的是,按照偉光匯通目前對漯灣古鎮的定位和運營邏輯以及具體的產品項目設計,一方面意味著,對包括漯河當地食品文化在內的中國乃至全球食品文化的挖掘、傳承、創新,以及文旅化的產業轉化,將是本項目的最大特色之一,也是決定該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值得關注或者說期待的是,隨著漯灣古鎮的規劃業態落地和不斷成長,該項目將不僅僅是一個以食品文化為文化主題的文旅小鎮了,而且還是一個真正的食品產業小鎮了,並成為漯河大食品產業生態中的關鍵一環,該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方偉光匯通也就是成了漯河乃至全國食品企業矩陣中的明星企業之一了。
誰能說未來就一定沒有這種可能呢?當下越來越多的行業轉型中,顛覆者往往不是來自於行業內部,而是來自於行業外部跨界進來的參與者和競爭者,那麼,對於漯河以及漯河大食品產業生態而言,漯灣古鎮的運營方偉光匯通會不會成為漯河食品產業新一輪轉型升級的那個「攪局者」甚至「顛覆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