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峰正在作主題發布 胡志剛 攝
7月14日,「脫貧攻堅看遵義」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遵義市新蒲新區累計投入14.2億元,全面補齊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民生短板,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人民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實現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的華麗轉變。近年來,新建學校35個,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22所,新增學位30000個,引進文化小學、遵義四中、北師大附校、天立國際學校、中國足球運動學院西南分院等名校,高標準建成遵義大學城,5所高校10萬師生全面入駐,構建起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鏈條,讓每一個貧困家庭都共享教育發展紅利。 堅決守護人民健康,實現從「病有所醫」到「病有名醫」的豪邁跨越。新蒲新區集聚遵醫二附院、市中醫院、市保健院、市口腔醫院等4家三級醫療機構,全面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一站式」「一單清」等政策,村醫配備和家庭醫生籤約全覆蓋,大病救治跟蹤管理和慢性病管理全面落實,到2020年底新區千人床位數達8.2張,「15分鐘城市社區健康服務圈」和「30分鐘鄉村醫療健康服務圈」基本成型,讓貧困群眾共享優質醫療服務。
堅定實施易地搬遷,實現從「住有所居」到「住有佳居」的闊步躍進。建成全市唯一的易地扶貧搬遷跨縣安置點,探索建立「九個不出院」後扶措施,全面完成480戶1992人的搬遷安置任務,不僅書寫了轟轟烈烈的「出山記」「進城記」,正在譜寫長遠發展的「致富記」。 堅實織密保障網絡,實現從「基本保障」到「全面兜底」的持續發展。突破水、電、路、訊等發展瓶頸,實施農村房屋整治,讓全區人民實現「飲乾淨水、用放心電、行柏油路、上4G網、住安全房」。成功探索失能人員集中供養舉措,確保鰥寡孤獨人員吃穿不用愁、生活能自理、住房有保障。
截至2019年末,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209戶23350人全部脫貧退出,18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2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零,新區徹底擺脫絕對貧困,闊步小康新徵程。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潘樹濤
編輯 錢誠 編審 陳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