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剛好在期末交圖期,或者因遇上了這樣那樣的各種考試而錯過了講座,沒關係,講座乾貨送給你。
(立馬新聞聯播主播範)各位讀者大家好,2016年1月6日至8日,來自臺灣銘傳大學、政治大學與TEAM20兩岸建築與規劃新人獎組委會的教授專家團隊抵達了長沙,在湖南大學建築學院開始了數日的學術交流訪問的行程。我們請看前方記者發來的報導...
2015TEAM20兩岸建築與規劃新人獎作品巡迴展覽開幕式
(來訪嘉賓與我院師生合影)
(魏孝宇執行長致辭)
(從左至右依次為:李芝瑜主任、洪啟東教授、白仁德教授)
(組委會頒獎)
(現場交流)
(觀展人群)
(柳爺認真觀展中)
(講座現場學術氛圍濃厚)
在題為《臺灣經驗與借鑑——考量區域創新發展之臺灣產業園區規劃評估與資源配置》的講座中,白仁德教授總結經濟部推動產業園區發展規劃有四個方面,並提到了「五業四化」的概念。他通過盤點製造產業在臺灣西部走廊的集中分布現象,重點分析了臺灣的產業群聚與國際化趨勢。隨後,他結合實例,總結了產業園區發展的五個方向:國際化、專業化、資訊化、服務化以及聯盟化,並提出T+CORP的概念來促成園區合作,確立輔導策略與目標,建立區域資源整合平臺與管考指標。最後,白教授從硬體設施與政策環境兩方面講述了傳統園區的再興需求,並從制度性方面對臺灣產業園區的管理和發展提出了建議。
(白仁德教授在演講中)
在題為《臺灣都市更新》的講座中,魏孝宇先生通過實際案例向我們講述了他們公司四年來解決各種問題的過程,並在講述中描繪出在都市更新中居民、專業者與政府三方相互制約與妥協的局面。同時,他還詳細地講述了臺灣都市更新法令改革、現行都市更新制度、現行都市更新利基、都市更新權利變換等內容。臺灣有著完整的城市更新法律系統,每一項城市規划行動都有法可依,因此臺灣的城市更新是一個相對穩定安全的過程,這正是與大陸不同的一點,也是引人深思的一點。
(魏孝宇執行長在演講中)
(魏院長發言)
(李芝瑜主任在演講中)
講座第二部分由洪啟東教授以《氣候變化下的城鎮防減災規劃設計》為主題,對「韌性可持續城鎮」這一概念做出了論述。洪教授歷數了臺灣歷年的重大災害,通過講述極端氣候變化與社會脆弱危機對城市生活的衝擊,引出了關於歷史偶然災害與城鎮空間規劃對話的思考。在對傳統都市計劃的危機進行反思與評估的同時,洪教授分析了防減災韌性規劃的崛起趨勢,並由此生發出對於未來城市規劃的暢想:韌性永續城市。洪教授認為,在當今的中國,城市的規劃仍沒有完全的結論,專業的社會責任及應用將是我們這一代人始終需要思考與探尋的一個議題。講座結束後,湖南大學建築學院規劃系焦勝老師還就可持續性發展的城市規劃與洪啟東教授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洪啟東教授在演講中)
至此,本次交流訪問活動的兩場講座圓滿結束,來自臺灣的教授專家團隊也將離開長沙。令人鼓舞的是,在一月七日下午的會談中,我校建築學院與銘傳大學在教學交流方面達成一系列協議,同學們將有機會前往臺灣銘傳大學進行交流學習,銘傳大學的同學們也將有機會來到湖南大學感受我校博學、睿思,勤勉、致知的優良校風。
講座雖結束了,但展覽依舊繼續。
展覽時間:2016年1月7日-15日 10:00-18:00
展覽地點:湖南大學建築學院新院樓負一層展廳
歡迎大家前來參觀學習!
文字 | 周強、劉盈、劉盛華
圖片 | 周強、熊思奇、施子昂
編輯 | 魚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