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報導 海峽兩岸都市更新與城市發展論壇順利舉辦

2021-02-19 湖大有個建築院

如果你剛好在期末交圖期,或者因遇上了這樣那樣的各種考試而錯過了講座,沒關係,講座乾貨送給你。

(立馬新聞聯播主播範)各位讀者大家好,2016年1月6日至8日,來自臺灣銘傳大學、政治大學與TEAM20兩岸建築與規劃新人獎組委會的教授專家團隊抵達了長沙,在湖南大學建築學院開始了數日的學術交流訪問的行程。我們請看前方記者發來的報導...

2015TEAM20兩岸建築與規劃新人獎作品巡迴展覽開幕式


(來訪嘉賓與我院師生合影)


(魏孝宇執行長致辭)


(從左至右依次為:李芝瑜主任、洪啟東教授、白仁德教授)

(組委會頒獎)


(現場交流)

(觀展人群)


(柳爺認真觀展中)



(講座現場學術氛圍濃厚)

  在題為《臺灣經驗與借鑑——考量區域創新發展之臺灣產業園區規劃評估與資源配置》的講座中,白仁德教授總結經濟部推動產業園區發展規劃有四個方面,並提到了「五業四化」的概念。他通過盤點製造產業在臺灣西部走廊的集中分布現象,重點分析了臺灣的產業群聚與國際化趨勢。隨後,他結合實例,總結了產業園區發展的五個方向:國際化、專業化、資訊化、服務化以及聯盟化,並提出T+CORP的概念來促成園區合作,確立輔導策略與目標,建立區域資源整合平臺與管考指標。最後,白教授從硬體設施與政策環境兩方面講述了傳統園區的再興需求,並從制度性方面對臺灣產業園區的管理和發展提出了建議。

(白仁德教授在演講中)

  在題為《臺灣都市更新》的講座中,魏孝宇先生通過實際案例向我們講述了他們公司四年來解決各種問題的過程,並在講述中描繪出在都市更新中居民、專業者與政府三方相互制約與妥協的局面。同時,他還詳細地講述了臺灣都市更新法令改革、現行都市更新制度、現行都市更新利基、都市更新權利變換等內容。臺灣有著完整的城市更新法律系統,每一項城市規划行動都有法可依,因此臺灣的城市更新是一個相對穩定安全的過程,這正是與大陸不同的一點,也是引人深思的一點。

(魏孝宇執行長在演講中)


(魏院長發言)


  講座的第一部分李芝瑜博士從多方面向我們描述了臺灣銘傳大學的概況,並著重對該校的建築系做出介紹。與湖南大學建築學院類似,銘傳大學建築系採用五年制教學,以理論與務實並重為發展主軸,學院為一年級到五年級設計了不同階段由淺入深的課程內容。在講演中,李博士舉出許多該校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案例,如參加地景藝術節、協助部落人民搭建房屋、進行舊建築改造等,表明學院對於產學交流的理念的重視。講演即將結束之時,李芝瑜博士表示,作為亞洲唯一一所美國認證大學,銘傳大學希望能夠與亦是大陸一流院校的湖南大學進行教學交流與學習。 


(李芝瑜主任在演講中)

  講座第二部分由洪啟東教授以《氣候變化下的城鎮防減災規劃設計》為主題,對「韌性可持續城鎮」這一概念做出了論述。洪教授歷數了臺灣歷年的重大災害,通過講述極端氣候變化與社會脆弱危機對城市生活的衝擊,引出了關於歷史偶然災害與城鎮空間規劃對話的思考。在對傳統都市計劃的危機進行反思與評估的同時,洪教授分析了防減災韌性規劃的崛起趨勢,並由此生發出對於未來城市規劃的暢想:韌性永續城市。洪教授認為,在當今的中國,城市的規劃仍沒有完全的結論,專業的社會責任及應用將是我們這一代人始終需要思考與探尋的一個議題。講座結束後,湖南大學建築學院規劃系焦勝老師還就可持續性發展的城市規劃與洪啟東教授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洪啟東教授在演講中)

  至此,本次交流訪問活動的兩場講座圓滿結束,來自臺灣的教授專家團隊也將離開長沙。令人鼓舞的是,在一月七日下午的會談中,我校建築學院與銘傳大學在教學交流方面達成一系列協議,同學們將有機會前往臺灣銘傳大學進行交流學習,銘傳大學的同學們也將有機會來到湖南大學感受我校博學、睿思,勤勉、致知的優良校風。



講座雖結束了,但展覽依舊繼續。

展覽時間:2016年1月7日-15日 10:00-18:00

展覽地點:湖南大學建築學院新院樓負一層展廳

歡迎大家前來參觀學習!

文字 | 周強、劉盈、劉盛華

圖片 | 周強、熊思奇、施子昂

編輯 | 魚某某

相關焦點

  • 「海峽兩岸智慧城市的發展與展望」研討會在常舉辦
    中國臺灣網9月21日常州訊 9月18日至21日,「海峽兩岸智慧城市的發展與展望」主題研討會在河海大學常州校區成功舉辦。河海大學副校長唐洪武、臺灣東華大學校長趙涵捷、常州市臺辦主任許春元等出席開幕式。研討會期間,常州市臺辦還專門與臺灣東華大學參訪團一行交流座談。
  • 臺灣長庚紀念醫院舉辦海峽兩岸(福建)骨科論壇
    新華網廈門10月18日電(記者 餘瑛瑞)臺灣長庚紀念醫院舉辦的海峽兩岸(福建)骨科論壇,18日在廈門長庚醫院開幕。  海峽兩岸及香港有33家醫院應邀出席,包括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等。主辦方臺灣長庚紀念醫院有基隆、林口、桃園、高雄4個院區和廈門長庚醫院參會。
  • 第四屆海峽兩岸美食文化論壇在臺中成功舉辦
    2014第四屆海峽兩岸美食文化論壇現場。(圖片來源:北京朝陽區臺辦)  中國臺灣網6月19日臺中消息 日前,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市朝陽區商業聯合會主辦,臺灣「中華兩岸餐飲連鎖經營協會」協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美食文化論壇」在臺中市成功舉辦,二百餘名來自海峽兩岸的知名餐飲界人士及海外知名學者出席論壇。
  • 海峽兩岸書畫作品交流展暨發展論壇23日在渝舉辦
    2013海峽兩岸(重慶)書畫作品交流展暨兩岸書畫藝術發展論壇本月23日將在重慶隆重舉辦。為了深化兩岸文化領域合作,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搭建兩岸文化交流互動平臺,促進海峽兩岸文化的共同繁榮、增進兩岸同宗同族、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主流媒體、重慶門戶華龍網發起舉辦了本次活動。
  • 【前方報導】海峽兩岸工程管理實踐論壇(臺北)將於4月舉辦
    中國重大工程技術走出去投資模式與管控智庫(尹塾機構)組織代表團參加海峽兩岸工程管理實踐論壇,目的是深入了解臺灣工程造價行業發展現狀,配合當前海峽兩岸形勢,促進海峽兩岸工程造價諮詢產業的接軌融合。(1)交流之旅計劃參觀訪問新北三環三線捷運工地,切身實地了解當地工程建設的具體實施情況。
  • 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舉辦
    本報訊 (記者 楊珊珊) 6日,作為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意文化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在第十三屆海峽文博會上舉辦。 來自兩岸文創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大學生代表會聚一堂,以「與你一起實現夢想」為主題,圍繞兩岸大學生文化創意設計、實踐、合作等方面展開腦力激蕩,對海峽兩岸高校文創發展提出建議。 論壇上,還頒發「2020年海峽兩岸文化創意交流工作特殊貢獻獎」「2020年海峽兩岸文化創意交流合作優秀單位」等獎項。
  • 2020海峽兩岸(馬鞍山)電子信息博覽會新能源汽車發展論壇舉辦
    12月23日,2020海峽兩岸(馬鞍山)電子信息博覽會新能源汽車發展論壇舉行。省臺辦副主任張勝利,省經信廳副廳長柯文斌,市領導錢沙泉、李強出席相關活動。海峽兩岸(馬鞍山)電子信息博覽會已舉辦七屆,取得了豐碩成果,已成為電子信息產業擴大交流的年度盛會和海峽兩岸開展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
  • 視點報導 | 「第五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在廈成功舉辦
    2017年11月18日,「第五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廣州大學、廈門大學、福建社會科學院、福建師範大學以及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中華兩岸一家親交流協會
  • 2015海峽兩岸暨港澳慈善論壇在臺北舉辦
    6月1日,2015海峽兩岸暨港澳慈善論壇在臺北召開。澳門基金會以貼近大眾,追求最大的社會效益為目標,達到共享、共擔、共創的效力,最終發展社會發展模式,凝聚社會團體。臺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理事長馮燕女士本次論壇最早的發起人之一,回憶了與中慈聯副秘書長劉佑平最初共同策劃籌備論壇的過程。
  • 第二屆海峽兩岸經濟社會發展(寧波)論壇舉辦 鄭建邦出席並講話
    本次論壇,旨在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思想,圍繞《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紮實推進和具體落實,廣泛徵求兩岸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深入研討當前海峽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相關理論、實踐問題,為進一步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提供參考。
  • 第四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順利舉辦
    說起「兩岸學者共話」論壇,大家或許並不陌生——它是由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葉聖陶研究會於2014年創建的小範圍、高層次的兩岸學術對話平臺,該論壇圍繞「世界史」、「社會學」、「教育學」等專題已舉辦過多屆。為適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的論壇改為雲端舉辦:大部分大陸學者和所有的臺灣學者通過線上方式出席論壇。
  • 海峽兩岸教師教育論壇暨「網際網路+」時代教師核心素養與教師教育變革研討會順利舉辦
    9月20日,為促進「網際網路+」教育教學新常態下海峽兩岸教師教育學者的交流與合作,探討兩岸友好師範院校合作的新舉措,「海峽兩岸教師教育論壇暨
  • 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在廣東中山開幕
    新華社廣州7月17日電 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7月17日晚在廣東省中山市開幕。論壇以「弘揚中山精神、共謀民族復興」為主題,將舉辦「臺商一起來 融入大灣區」主題活動、中山精神與民族復興研討會、兩岸青年研習營、「中山杯」大灣區臺企慢投壘球邀請賽、孫中山文化史跡遊等系列活動。
  •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粵臺)高等教育論壇在暨大舉辦
    南方網訊(記者/唐巧燕 通訊員/李昕冉)5月24日,第十四屆海峽兩岸(粵臺)高等教育論壇在暨南大學舉辦。 論壇現場,粵臺人工智慧學院正式揭牌  聚焦當代高等教育發展,多方代表獻言建策  本屆海峽兩岸(粵臺)高等教育論壇以
  • 海峽論壇:民間交流是兩岸不變的主題
    第八屆海峽論壇6月11日在福建廈門拉開帷幕。據介紹,今年共有128家海內外媒體、近700位記者報名參加採訪。作為「5?20」臺灣政局變化後第一次兩岸大型交流活動,海峽論壇吸引了眾多目光。在兩岸關係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如何推進,人們期待在海峽論壇上找到答案。
  • 2014年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策劃書
    論壇擬推出以「金飛燕獎」為標誌的兩岸微電影大獎,力爭在未來將其辦成海峽兩岸微電影的最高獎項。  隨著海峽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兩岸交流與合作不斷加深,除了政府、企業間的政治、經濟合作,民間團體的文化合作也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交流中,兩岸大學生構成了交流的重要主體。
  • 第九屆海峽兩岸法學院校長論壇成功舉辦
    據了解,海峽兩岸法學院校長論壇是在2010年由兩岸學界同仁共同倡議設立的,旨在通過對兩岸交流中的法律問題、法學教育、法學學術進行探討,助推兩岸法律教育不斷深化。(國臺辦龍明彪副主任致辭)在論壇開幕式的致辭中,國臺辦龍明彪副主任表示本次論壇以新時代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化、機制優化與創新為主題,高度契合海峽的兩岸法學教育界的關切,對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建設法治中國、提高國家軟實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第四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順利舉辦
    說起「兩岸學者共話」論壇,大家或許並不陌生——它是由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葉聖陶研究會於2014年創建的小範圍、高層次的兩岸學術對話平臺,該論壇圍繞「世界史」、「社會學」、「教育學」等專題已舉辦過多屆。為適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的論壇改為雲端舉辦:大部分大陸學者和所有的臺灣學者通過線上方式出席論壇。
  • 眉山教師參加海峽兩岸城市教育論壇,收穫了這些...
    9月22日-28日,由臺北市文化教育交流發展協會主辦,臺灣花蓮縣政府協辦的海峽兩岸城市教育論壇在臺灣舉行。
  • 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比較教育論壇順利召開
    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比較教育論壇順利召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