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星郵輪跨界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 -- 龍泉青瓷之傳承與發展

2020-12-24 美通社

上海2018年8月29日電 /美通社/ -- 麗星郵輪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宣布將於旗下郵輪呈獻別具一格的龍泉青瓷寶劍海上主題餐廳和文化市集,以珍貴的青瓷製作工藝和龍泉地道風味為旅客塑造一段獨具文化氛圍的郵輪旅程,同時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 -- 龍泉青瓷的傳承與發展。麗星郵輪旗艦處女星號8月28日出發的5天4晚行程推出主題航次,以獨特的九天玄女開窯祭祀為此次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推廣活動揭開序幕。

浙江省龍泉市市委常委諸葛春傑先生(左三)、龍泉市青瓷寶劍產業局局長盧勁松先生(右四)、雲頂郵輪集團中國區運營部副總裁謝珠童先生(右五)、麗星郵輪處女星號船長Mr. Christian Aalbers(左五)、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燒制技藝」傳承人陳壇根先生(右三)、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龍泉寶劍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沈洲先生(左二)、龍泉市「龍泉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華先生(左一)、龍泉市「龍泉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順明先生(右一)、上海澳彬貿易有限公司代表鬱萍芬女士(右二)、上海點粹文化發展中心代表梅雪琴女士(左四)

在中國古代最為輝煌的海上絲綢之路中,最為重要的海外貿易便是瓷器,而瓷器中最為知名與珍貴的當屬青瓷。浙江龍泉因劍得名,憑瓷生輝,早在2009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就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後相繼亮相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6年 G20 杭州峰會,成為國宴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驚豔世界。而龍泉寶劍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歷史,是享譽海內外的中國古代名劍。

龍泉青瓷茶具

麗星郵輪總裁洪茂林先生表示:「麗星郵輪作為亞太區郵輪業的先驅,對宣揚區內傳統文化不遺餘力,並致力將之與國際化的郵輪體驗相結合。此次龍泉劍瓷登上麗星郵輪,將依託國際郵輪的傳播力及吸引力,在向大眾展現龍泉青瓷與寶劍的風採的同時為廣大藝術文化愛好者提供獨特的鑑賞、學習與交流的機會,而對於麗星來說,這是一次傳統非遺匠藝與國際郵輪體驗的完美碰撞,我們將繼續致力為旅客呈獻獨具特色的郵輪旅程,亦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貢獻力量。」

「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表演

麗星郵輪8月28日自上海出發的處女星號5天4晚佐世保、長崎之旅中為此次「海上絲綢之路」推廣揭開序幕,以盛大的九天玄女傳統開窯祭典帶領旅客穿越時空重返海上絲路;由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燒制技藝」傳承人陳壇根先生、龍泉市「龍泉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華先生分別主持的手工拉胚製作體驗課程、手工雕花體驗課程將讓旅客親身了解青瓷的製作過程。海上絲綢之路市集將展示來自浙江金牌老字號玉德青瓷、中華老字號沈廣隆劍鋪的獲獎作品,還將讓旅客領會茶道、香道的獨特之處。

而較值得期待的則當屬船上絲路花舞中餐廳將自本次主題航次開始化身青瓷主題餐廳,為旅客呈獻一場意境深深、清香四溢的「龍泉青瓷宴」。屆時,來自龍泉的知名主廚將聯合船上廚師團隊,以龍泉的特色食材,如龍泉黑木耳、段木香菇、代料香菇等製作龍泉經典地道菜餚,包括一系列獲獎養生菜式,如玉泉雙珍、金玉枕、青龍盤雲、金絲玉琢等。旅客可以置身在由青瓷寶劍裝飾的特色中餐廳中,使用美輪美奐的龍泉青瓷餐具、茶具,品味最為正宗的龍泉養生菜餚,在推杯換盞間穿透時光感受典雅別致的「中國氣質、絲路韻味」。

處女星號目前正以上海為母港,9月1日出發的航次將帶領旅客展開5天4晚的那霸、宮古島之旅,感受那霸的琉球風情、陶醉於迷人的宮古藍;9月5號出發的4天3晚的航線則將前往有「食在福岡」美稱的日本九州較大城市福岡,熱愛美食的旅客定能在這裡大飽口福。

9月9日起,處女星號將進駐中國北方,在大連、天津、青島開展長達三個月的母港航線。處女星號9月自大連出發的4晚行程,以歷史名城長崎、福岡、北九州島等地為目的地,帶領旅客欣賞當地的異國情調;9、10月天津母港啟程的是主打擁有壯麗景觀的鹿兒島、別府、長崎、福岡航點的4晚、5晚航次,旅客可以親自體驗傳統日式溫泉及觀賞著名的櫻島火山;11月處女星號則推出多條青島航線,前往同樣以美食聞名的福岡、長崎、鹿兒島等地,是老饕不可錯過的航線。

相關焦點

  • 展訊| 龍泉青瓷與龍泉寶劍即將亮相於上海之巔
    活動期間將在上海中心大廈寶庫文化中心展出龍泉青瓷藝術與寶劍文化的頂級佳作、舉辦系列非遺文化傳承與時代創新的焦點文化論壇,以龍泉藝術為契機和載體,掀起中國非遺文藝復興的浪潮。2009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全球陶瓷類迄今為止唯一的「人類非遺」。已故國際陶協主席珍妮•曼斯菲爾德女士曾說:「龍泉青瓷的唯美釉色是國際陶瓷的標杆。」劍,作為冷兵器時代的產物,在中國文化在被賦予了諸多的神秘色彩。龍泉劍是中國傳統名劍之一,有「劍種魁首」之美譽,以「堅韌鋒利、剛柔並寓、寒光逼人、紋飾巧致」之特色而譽馳中外。
  • 龍泉青瓷藝人群像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盧偉孫在位於龍泉市區的盧偉孫青瓷展館內(12月24日攝)。盧偉孫1962年生於龍泉。近年來,他結合自己對青瓷和藝術的理解,投身於個性鮮明的青瓷創新創作中,經常與各地美院師生交流創作心得與體會。龍泉青瓷始於三國,盛於宋代。傳承千年,窯火至今不滅。
  • 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
    原標題: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龍泉自古人文昌盛,有青瓷之都、寶劍之邦的美譽,龍泉溪位於甌江上遊,水運暢通,燒製成的龍泉青瓷通過水運直抵溫州港口,優越的自然環境為龍泉窯生產青瓷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條件,燒制龍泉青瓷的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最大的青瓷名窯。因此龍泉以「瓷韻繞九州,一劍傳千古」聞名遐邇。
  • 專注傳統青瓷手作 熹谷文化全面助力青瓷文化傳承
    專注傳統青瓷手作 熹谷文化全面助力青瓷文化傳承 2020/10/07 19:07 來源: 瀏覽:1825
  • 浙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經典景區名單公布
    ◆ 杭州宋城景區 (杭州市)  1996年5月18日開園的杭州宋城景區位於西湖風景區西南,是浙江省第一家主題公園和中國最大的宋文化主題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首批「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首批「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基地——南宋民俗文化傳承基地」,是一座寓教於樂的歷史之城。
  • 生產性保護: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生產中傳承
    87萬項非遺資源,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488位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6項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數據有力展示了我國「十一五」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成就。
  • 千年傳承,天下龍泉——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首爾啟幕
    此次活動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首爾中國文化中心、龍泉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始於三國兩晉時期的龍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溫柔敦厚又委婉含蓄,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讚美與喜愛,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兼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王彥軍表示,陶瓷藝術作為中韓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環,在中韓人文關係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為什麼開在了韓國首爾?
    這是唐代詩人徐夤筆下的龍泉青瓷。龍泉青瓷產自浙江,始於三國兩晉時期,到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它「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乃當之無愧的「瓷器之花」,其傳統燒制技藝於2009年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泉州開幕
    中國網海峽頻道11月23日訊(周曉磊 劉媛)23日,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節重要活動之一的「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幕。現場來自11個國家的17個非遺項目和大師,國內27個省近60個非遺項目和非遺傳承人會聚一堂,共同展示、交流。
  •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對策研究——以復州皮影戲為例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特殊表現形式,是各種文化形式發展的基礎,任何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應該得以珍視、保護、傳承。復州皮影戲距今已有近400年歷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復州皮影戲的保護和發展現狀卻不容樂觀。筆者在調研走訪的基礎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復州皮影戲的傳承和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 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
    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設立「龍泉青瓷展示角」是我市與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合作項目,也是我市文化聯姻故宮之後的又一重要舉措,將進一步擴大中韓兩國傳統文化等多領域交流合作,搭建中國與世界各地陶瓷互鑑交流的寬廣平臺,使之成為展示各國陶瓷文化的又一重要窗口,更為各國陶瓷文化貿易打開合作通道。
  • 聽,青瓷在說話!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首爾啟幕
    「始於三國兩晉時期的龍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溫柔敦厚又委婉含蓄,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讚美與喜愛,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兼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王彥軍表示,陶瓷藝術作為中韓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環,在中韓人文關係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麗水學院入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近日,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認定結果公示結束,我校中國青瓷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成功獲批,也是浙江省今年唯一入選的基地。根據《教育部關於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的通知》(教體藝函〔2018〕5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19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遴選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19〕42號),經全國高校自主申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和專家遴選,今年全國共有25個基地獲認定。此次獲批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是對我校青瓷文化傳承與發展工作的肯定和激勵。
  • 如果你有一個俠客夢,一定要來土山灣,飽覽「天下龍泉」瓷與劍~
    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中國青瓷之都」「中國寶劍之邦」!TIPS天下龍泉丨龍泉青瓷、寶劍傳承與創新展展期:2020年12月31日-2021年2月28日地點:徐匯區土山灣博物館,蒲匯塘路55-1號READING「中國青瓷之都」「中國寶劍之邦」龍泉市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是一方山清水秀、風光旎麗的人間淨土,素有「處州十縣好龍泉」的美譽。龍泉歷史文化悠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青瓷、寶劍聞名於世,是「中國青瓷之都」「中國寶劍之邦」。
  • 「見」龍泉青瓷
    這些狀態能夠直接反映它所處的社會時刻,甚至是政治文化時刻。 「甌江兩岸,瓷窯林立,煙火相望,江中運瓷船隻來往如織」。就是形容青瓷在龍泉當時的熱鬧畫面。 「雨過天晴雲破處,梅子流酸泛綠時」,直到南宋時期還燒制出了晶瑩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標誌著龍泉青瓷達到了巔峰。
  • 「龍泉」「不滅窯火」大家一起燒龍窯活動舉行
    12月11日下午,「不滅窯火」大家一起燒龍窯活動開窯儀式在寶溪鄉溪頭村舉行,在莊重的祭窯儀式後,龍窯窯門徐徐開啟,20餘位領導嘉賓逐一打開匣缽,各種形狀的青瓷精彩紛呈,驚豔四方。由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龍泉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不滅窯火」大家一起燒龍窯活動是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的子活動之一。
  • 滴水蘊芳華 翠色守初心——世界非遺龍泉青瓷匠人素描
    「水是生命的源頭,也是我創作靈感的源泉,我願意把水元素體現在我的作品中,而且青瓷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如一汪清泉般清新素雅、令人心曠神怡。」1989年出生在龍泉的王龍寶如此詮釋他的創作理念。自幼酷愛青瓷的王龍寶,在龍泉名師的工作室裡學習了7個年頭,才開始獨立創辦瓷坊。他創作的第一件參展作品《水滴的啟示》也是為了表達對恩師培養的謝意。
  • 麗星郵輪創青島母港郵輪運營新紀錄
    青島2018年6月13日電 /美通社/ -- 上合峰會日前於青島完美落幕,亞太郵輪業先驅麗星郵輪旗下「寶瓶星號」跟隨上合峰會的腳步,於今日進駐青島開啟盛大首航,將在未來一個月內帶來四個精選航次,帶領山東半島及臨近省市的旅客前往日本長崎、福岡、佐世保、別府等目的地,為旅客呈獻高品質的日本郵輪之旅。
  • 龍泉青瓷寶劍賦
    (以「青瓷雋永,寶劍輝煌」為韻)蘇紹康    青瓷雋永,寶劍輝煌。引龍泉之靈氣,曜吳越之烈光①。陶釉含章,其質溫如潤玉;鋼鋒積勢,其威冷若秋霜。已而柔剛相濟,今古同芳。傳國之珍泰美,承天之祜綿長。柄刻璇璣,代有樞庭魁士;窯容戊己,普存麟德坤綱②。
  • 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 共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之路
    陳麗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多樣性的源泉,也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社會凝聚的重要載體,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高校責無旁貸。北京師範大學依託北京市「文化遺產與文化傳播」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聯合珠海校區成立了「北京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發展中心」,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和人才培育、科研合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諸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