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社區開了傷口護理中心!壓瘡、糖尿病足……在家門口就能解決...

2021-01-12 瀟湘晨報

摘要:傷口護理難以通過一次專家診療完成,而老年患者也疲於頻繁奔波,需要傷口專業護理人才就近為他們解決問題。

家住長寧區新華街道的葉先生,2018年被診斷為食道中下段惡性腫瘤。由於腫瘤惡化繼發淋巴結轉移,他的右側淋巴結巨大,有嚴重惡臭並發膿性分泌物,長期奔波於三級醫院與家中,治療耗費了較多的精力。聽說新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傷口護理門診,他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了——通過門診的評估、診斷、清創、換藥等細心診治,傷口的情況改善了,惡臭味也慢慢減退,護理門診護士們專業、細心的態度更讓葉先生和家人感動,多次送錦旗以表感謝。

術後傷口癒合、糖尿病足、長期臥床壓瘡……像葉先生這樣,有類似就診經歷的人還很多。然而,換藥是否都得奔去大醫院?能否在家門口得到悉心照護?今天,在3年的傷口護理門診經驗積累基礎上,新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傷口護理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分別與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足病整合門診、浦東新區金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傷口護理門診籤訂合作協議,由此,新華傷口護理進入2.0時代:與三級醫院專科及專家團隊結對,建立上下聯動轉診通道;與同級醫院建立合作互動、人才培養、資源共享平臺。

社區為啥要建立傷口護理中心?

「長期以來,無論是家庭醫生團隊上門,還是中心接診門診患者的診療過程中,都不乏聽見居民的訴苦:身上有傷口,怎麼處理?」中心主任史生銘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步入老齡化社會後,「慢病在社區」已是常態,而壓瘡、糖尿病足、血管性潰瘍等疾病的高發人群,行動不便是共同特徵。「尤其是壓瘡,對於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是災難性合併症,發生率高達三成;寒冬季節的低溫燙傷高發也佔社區傷口近三分之一的比例。這些傷口護理難以通過一次專家診療完成,而老年患者也疲於頻繁奔波,需要龐大的傷口專業護理人才隊伍就近為他們解決問題,這也是我們開設傷口護理門診的初衷。」

2018年,新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始試水。最初,只有一名護士做些急性傷口的簡單換藥;隨著居民口口相傳,病例增多,傷口種類的複雜性也提高了,中心決定逐步擴大專業隊伍。據悉,目前中心共有6名成員(1名副主任護師、4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從事相關工作,其中2名具備傷口護理適任證書。

3年來,開在社區的傷口護理門診越做越大:從2018至2020年,門診量分別為2089、2814、2856人次,換藥量為3990、5845、5926人次,傷口護理難度也在不斷提高,增加了清創、拔甲、膿切、脂肪瘤切除等項目。

軟硬體同步升級,家門口享受三級專家會診

2020年,新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傷口護理門診做了硬體升級——從一間診、一個人、一張床,到如今一樓的全新空間,外科無影燈、毫米波治療儀、紅外線治療儀等傷口輔助治療儀也一應俱全。史生銘介紹,傷口護理中心成立後,團隊還將在服務途徑上探索更便捷的模式,在門診換藥基礎上,逐步根據患者病情和需求發展病房換藥、居家換藥。

硬體之外,更重要的是軟體更新。目前,中心已建立11種急慢性創面的社區臨床、護理診療路徑,根據患者基礎信息、疾病種類、敷料使用、換藥周期等個案管理記錄觀察傷口癒合和轉歸情況,為後續傷口護理積累數據。據透露,藉由傷口護理中心平臺,新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外聘三級醫院主任和副主任醫師進行專業指導及後盾支持。

中心總護士長陳麗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建立與華東醫院糖尿病足門診的合作後,社區疑難患者不僅可享受綠色轉診通道,一些行動不便的患者也可直接通過網絡會診得到專家診療建議。同時,與金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也將促進平級醫療機構合作,帶動優勢學科發展。「今年,我們計劃還將培養1至2名護士考取傷口護理適任證書,並前往華東醫院脫產學習2個月,在實踐中掌握更多臨床技能。」傷口護理中心成立後,每個護士也有了「一專多能」的發展空間:如針對壓力性損傷(壓瘡)、糖尿病足、術後傷口癒合等進行深入學習,最終建立專病醫療(糖尿病專病)+專病護理(如壓瘡護理、造口護理)+家醫+家護+病房護理+中醫護理的多團隊協作模式。

長寧區衛健工作黨委書記池捷表示,傷口護理中心的成立是新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傷口護理門診服務的新起點,長寧區衛健委主任葛敏期待,「我們希望更多社區醫療機構能進一步聚焦居民健康需求,創新模式、整合資源、合作發展、提升服務、做強品牌,著實解決居民就醫問題,讓家門口的服務更貼心、暖心。」

欄目主編:顧泳文字編輯:黃楊子

【來源:上觀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州增城區增江街社區醫院傷口護理門診(上班時間+就診範圍)
    隨著現代護理的發展,傷口、造口、失禁專科護理的需求大大增加,開設專科護理門診也是大勢所趨,同時有大量的實踐證實,護士專科護理門診的開設縮短了傷口癒合時間,降低了治療費用,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健康服務。
  • ...開展對口醫療支援-蔡蘊敏 敷料 換藥 傷口 護理 疑難 普洱市...
    親身上陣 醫治疑難雜症  在與普洱市人民醫院護理部對接時,蔡蘊敏看到了該院提供的涉及多種病症的疑難案例,有大面積燒傷、竇道、造口、糖尿病足等。蔡蘊敏在門診換藥、腫瘤燒傷、重症監護等5個科室內,結合病人病例判斷傷口情況,一對多地講解傷口護理的流程,演示她的「問、聞、評、判、斷」五步工作法,傳授敷料使用方法和護理注意要點。
  • 「攜手助力,遠離壓瘡」 丨我院首屆傷口造口工作坊順利舉辦
    11月19日是世界壓瘡預防日,我院傷口造口小組特於今日下午14點30分在呼吸樓一樓室教室舉辦主題為「攜手助力,遠離壓瘡」首屆傷口造口工作坊。護理部副主任吳傳芳致了開幕詞,充分肯定了傷口造口小組對我院壓力性損傷質量管理所做的大量工作,對本次工作坊提出了目標和要求,希望參加本次工作坊的傷口造口聯絡員通過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能正確認識壓瘡,規範使用各類新型敷料和用品正確處理各類傷口和造口,促使我院護理質量不斷提升。
  • 詳解 壓瘡傷口的預防與照護
    壓力減除:坐輪椅或椅子時,須短時間(約半小時撐起臀部十秒鐘,可減少臀部受壓;床單須拉平,衣服須穿平整;減少縐紋、預防剪力形成;利用小枕頭、水袋、水球、空氣床等物品,減少壓瘡傷口部位受壓;徹底執行翻身時間,實際評估皮膚顏色變化
  • 長沙市中醫醫院:國際傷口治療師呵護您的痛處
    經控制血糖、傷口換藥護理後,足部壞死組織痊癒出院。內分泌科護理人員除了完成日常護理,還成立了傷口換藥小組,負責為病人進行傷口護理。組員們每次換完藥,身上總會充斥著「怪味」——混合了各種傷口和敷料的氣味。對於這種特殊氣味,組員們早已習以為常。因此,她們也被戲稱為「重口味」人士。傷口換藥小組組長、主管護師劉英便是其中一員。
  • 開展傷口護理知識競賽,提升專科護理水平_都市新聞_新聞中心_懷化...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丁學梅)為進一步提高醫院傷口專科護理水平,加強傷口患者的護理管理,12月9日至15日,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舉辦了第三屆傷口護理知識培訓以及理論知識競賽活動。此次競賽由傷口護理知識培訓與個案分享、現場聯絡員個人競賽、臨床科室集體競賽三部分組成,來自各臨床科室的醫護人員共830人參加。經過激烈的角逐,心內二科傷口聯絡員周倩獲個人一等獎,感染科感染區獲得最佳組織獎。傷口護理知識培訓中,造口治療師劉雅珣分享《壓瘡管理實踐》,為大家解除面對壓瘡患者的護理困惑;造口治療師丁學梅分享《傷口的評估與記錄》,使大家對傷口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 【護理學組】「攜手助力,遠離壓瘡」造口傷口失禁學組系列活動
    【護理學組】「攜手助力,遠離壓瘡」造口傷口失禁學組系列活動 2020-11-24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臨床壓瘡護理預防及基礎循證研究
    近十餘年,國內外對壓瘡的認識和預防雖然有許多共同之處,但對發生壓瘡的觀點及預防的重點仍存在某些差異。為更好地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解決壓瘡防治問題,特將部分觀點綜述如下。對壓瘡護理的認識認為壓瘡完全可以預防這種觀點在國內佔統治地位。
  • 有「家庭醫生」還得有「社區護士」 浦東探索編制社區護理指導手冊
    CPPE模式培養社區護士   周浦醫院作為上海市社區衛生協會社區護理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經過多年探索發現,國內社區護理的最大癥結在於缺乏統一培訓和護理標準。   周浦醫院護理部特聘主任、市社區衛生協會和市護理學會社區護理專委會主任委員劉薇群說,醫院在推進分級診療、建設醫聯體的過程中發現,除了好醫生,社區還迫切需要好護士,讓病人從二、三級醫院回歸社區後,繼續獲得綜合、優質、可及的健康服務。社區護理能力的提升是重要需求。「業內的共識是,『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建設高質量的社區護理團隊,第一步就要有配套的社區護理標準。」
  • 壓瘡備忘錄
    無明顯問題可獨立在床上或座椅上活動,活動期間有足夠力氣支撐。可在床上和座椅上保持很好姿勢。注意:本風險評估工具中所定義的每一項不足,以及其他風險因素(見壓瘡臨床教學和方案),都應該按照患者個人護理計劃進行解決。
  • 開展傷口護理知識競賽,提升專科護理水平
    為進一步提高醫院傷口專科護理水平,加強傷口患者的護理管理,12月9日至15日,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舉辦了第三屆傷口護理知識培訓以及理論知識競賽活動。此次競賽由傷口護理知識培訓與個案分享、現場聯絡員個人競賽、臨床科室集體競賽三部分組成,來自各臨床科室的醫護人員共830人參加。經過激烈的角逐,心內二科傷口聯絡員周倩獲個人一等獎,感染科感染區獲得最佳組織獎。
  • 日照市中醫醫院:世界壓瘡日,我們在行動!
    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是世界壓瘡日世界壓瘡日宣傳圖片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褥瘡,是由於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在老年人中發病率明顯。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一下日照市中醫醫院開展了哪些「遠離壓瘡、你我同行」主題活動。加強知識培訓組織院內傷口造口學術小組全體成員及管理員進行《醫療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研究進展》的知識培訓。
  • 皮膚和傷口護理常見的問題及解析
    ,本問卷旨在調查臨床護士對皮膚和傷口護理相關問題的反映。隨著醫患矛盾的激化和傷口護理教育的發展,傷口護理的評估和記錄已經成為臨床護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確、規範的傷口評估和記錄不僅可以作為法律證據,而且通過記錄傷口的狀況,可以明確當前的傷口癒合的進展情況,也有利於臨床傷口案例的整理和分享。令我們欣喜的是,在受調查對象的機構中,都有定期對傷口完整性進行評估並準確、規範記錄的規定。
  • 牡丹人民醫院新增創面修復門診 可治療各類壓瘡等難癒合傷口患者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文文 菏澤報導壓瘡一直是全球關注和研究的問題,也是臥床和老年患者的一個災難性合併症,以複雜、難癒合的慢性傷口為臨床特徵,是一個常見的、花費高的健康問題。8月10日下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菏澤市中心醫院)採訪獲悉,為了使該類患者得到相關規範化診治,在總院增設了創面修復門診,並於8月3日正式運營,由專業造口治療師每天進行坐診,可接診處置各類壓瘡、糖尿病足、放射性皮炎、失禁性皮炎、燒燙傷、靜脈性潰瘍、癌性傷口等需要創面修復患者。
  • 老伯1年多不癒合的傷口,好了
    原來為實現優質護理資源下沉蘇州科技城醫院傷口護理中心專家在西部生態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期出診鬱老伯也是慕名而來初次接診鬱老伯當護理人員打開傷口敷料時眼前的傷口著實讓人吃驚只見鬱老伯右下肢畸形為進一步實現優質護理資源下沉該院傷口護理中心走進對口幫扶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技術、管理等指導,提供管理思路醫院和社區的對接
  • 我院傷口造口專科護理門診介紹
    2017年我院率先成立了傷口造口專科護理門診,2019年12月專科護士正式開始出診,旨在充分發揮專科護士的特長,利用最新的傷口溼性癒合理念,處理各種傷口、造口、失禁問題,為傷口、造口及大小便失禁患者提供專業化的護理、治療及指導。傷口造口門診開展業務:(一)傷口處理:各類急性和慢性傷口的處理。
  • 萊西市人民醫院舉辦2020年傷口造口護理專科小組第一次培訓會議
    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和人口的老齡化,臨床壓瘡、糖尿病足、下肢血管性潰瘍、造口等慢性傷口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為進一步規範各類慢性傷口的預防、治療和護理,提升相關護理人員對慢性傷口的診療護理水平,萊西市人民醫院傷口造口護理專科小組於5月29日在綜合樓7樓會議室舉辦「傷口、造口護理專科小組培訓」。醫院現擁有國際造口治療師1名,傷口造口專科護士2名,開設有獨立的傷口造口護理專科門診,常年診療傷口、造口患者。
  • 護理|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召開傷口造口學術交流會議
    護理 |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召開傷口造口學術交流會議 2020-12-10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許昌7個社區在家門口開了「食堂」!
    如今,在社區有了助餐點,2到3元就能吃上一份美味又營養的早餐!不僅解決了老人們就餐問題,飯後還能和鄰居們嘮嘮家常。這一切得益於魏都區提供的養老服務項目。02 七一社區助餐點地址:七一路市政府家屬院院內七一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 臥床病人如何防止產生壓瘡?
    78歲的老先生,以「言語不利4h」為代訴入院,查頭顱CT:1.腦幹、雙側基底節區、放射冠區、半卵圓中心、額頂葉皮層下腔隙性腦梗塞。診斷:1.急性腦梗塞2.高血壓2級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於之前一位和老先生相似同樣消瘦,營養欠佳,被迫體位的難免壓瘡患者脊柱部發生二期壓瘡,所以這次護理老先生的美小護們格外的細心,考慮的更全面。交班時兩位美小護髮現患者全身大汗淋漓而護理病人的家屬竟然為病人鋪了一次性藍色中單,小護們告訴家屬要鋪白色的容易吸汗的浴巾,並協助家屬鋪好,給患者擦拭汗液,告知家屬勤翻身拍背,給予皮膚護理,預防壓瘡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