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幾乎每天都有50-60個孩子出生,但最近一位男嬰的出生卻牽動了醫院多個學科專家的注意力,因為他的媽媽是一位61歲的超高齡產婦,而且是超困難剖宮產。
61歲成為超高齡產婦
對於昨天出院的61歲張女士來說,這個兒子來得太不容易了。
從醫學上來說,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奇蹟,她是浙江省年紀最大的產婦。可只有張女士一家人才知道,這個奇蹟的背後,包含著多少的心酸和無奈。
61歲媽媽懷孕兩月
堅持一定要生下來
張女士第一次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的時候,是在半年多前,她找到浙江省名氣最大的產科醫生賀晶主任。
「她說要把孩子生下來,我當時就吃了一驚。」賀晶接手過很多高危、高齡產婦,可像這樣大年紀的產婦,還是第一次見到,而且她的丈夫已經65歲了。
更讓賀晶吃驚的是張女士當時已經懷孕兩個月了,「要是她一開始就打算在我們醫院做輔助生殖,我們肯定要好好勸勸她的。」
賀晶還在震驚中,張女士的眼淚就啪嗒啪嗒掉下來,從她斷斷續續又有些吞吞吐吐的講述中,賀晶拼湊起了這位超高齡孕婦的故事——
張女士有一個女兒,可在生孩子時發生意外去世了,老來喪子對老兩口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所以他們決定一定要生一個孩子,這樣家庭才完整。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張女士就為了再次懷孕準備。
可因為年紀實在太大,自然受孕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輔助生殖成了唯一的方法。
張女士並沒有吐露太多,只透露說自己最後是在美國完成的受孕。
「既然在美國輔助生殖成功了,為什麼不在那裡生下來?」賀晶問道。
「那裡的飯菜不合胃口。」張女士這樣說。
之所以到美國做試管嬰兒,是因為國內的醫院幾乎都不願接收,再看看張女士的穿著打扮,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大媽。
「很多人都認為我是個瘋子,你會幫我吧?」張女士幾乎是用哀求的語氣懇求賀晶。
雖然從醫學的角度出發,賀晶非常不建議張女士把孩子生下來,可她還是答應了這個瘋狂的請求,「好,我們一起努力!」
媽媽的子宮最終被切除
寶寶非常健康
對於普通孕婦們來說,懷孕28周之前,要每個月做一次產檢;28周到36周之間,每兩周做一次;36周之後,每周做一次。
而對於張女士,賀晶的要求是產檢的頻率增加一倍,「時刻關注她和寶寶的情況。」
這次懷孕對於張女士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從她就診時的打扮上就能看出來了,「每次來的時候,她的兩隻手就環抱在肚子前面,似乎想擋住隆起的腹部。」
最開始的幾個月裡,這樣的姿勢能給她減少很多莫名的目光——在周圍人看來,這就是一個等著女兒、兒媳婦生孩子的媽媽或者婆婆。
可肚子越來越大,兩隻手也擋不住了,每次產檢的時候,張女士都低著頭,不願意和周圍人多說一句話。只有單獨面對賀晶的時候,她才顯出正常的語態。
因為年紀大,妊娠期容易發生各種病理改變,比如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等,嚴重一點的,都會帶走產婦的性命。
在生孩子的時候,高齡產婦容易出現分娩時胎位不正、前置胎盤、產後出血、血栓栓塞等風險,每一點,也都是人命關天的事情。
即使順利生出孩子,死胎和新生兒死亡率高,胎兒畸形率較高,就拿DNA缺陷的毛病來說,20多歲的產婦,孩子畸形率是1600分之一,45歲以上的產婦,畸形率是30分之一到50分之一。
在懷孕的這幾個月時間裡,張女士對醫生的話都可以用「言聽計從」來形容,「她的血壓不太穩,有時候蛋白質攝入過低,每一次我讓她吃什麼或不讓她吃什麼,她都很用心記下,回去就照做。」
懷孕28周的時候,張女士陰道出血了,賀晶趕緊通知了新生兒科,「很可能是早產」。對於高齡產婦,早產、中途流產的比例非常高,幸運的是,在賀晶和其他醫生的努力下,出血止住了,胎兒穩定了。
懷孕33周的時候,張女士又一次陰道出血,這一次住院一直住到了36周,離37周的足月標準差一周,孩子可以說已經發育得很不錯了。
6月23日,省婦保專門召集了相關科室負責人會診討論,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儘可能考慮得細緻完美,一一做好處理預案,制定了搶救方案,落實各個環節的配合。
6月27日,到了生孩子的時間,因為年紀太大的緣故,張女士出現了高齡產婦常見的中央型前置胎盤情況,而她的子宮也沒有力氣收縮了,專家們幫她順利產下了兒子。為了保命,張女士的子宮最終被切除,防止可能出現的大出血。
手術有驚無險,孩子5斤9兩,新生兒評分也是滿分,這段可以被標上「瘋狂」、「奇蹟」的經歷,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