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90後女村官:用執著鐫刻成長箴言

2020-12-13 大學生村官之家

  張婷,甘泉縣橋鎮鄉王角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兩年來,她的一舉一動,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群眾早已從心底把這個外來小姑娘當成了自家人,因為工作成績優異2017年被評為全市「十佳女大學生村官」。

  轉變:從象牙塔到偏遠鄉村

  2014年離開長安大學校門,她毅然選擇了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志願者,隻身一人來到人生地不熟的黃龍縣。一年短暫的工作,她憑藉著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成績,於2015年7月被共青團陝西省委授予「陝西省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優秀志願者」榮譽稱號,同年8月考入甘泉縣橋鎮鄉,開始了「村官」生涯。

  在她看來,大學生村官這個名字不是一種榮耀,而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大學期間她主修的專業知識與現在的工作內容沒有任何交融,剛到村裡的那段日子,村民不認識她,村幹部覺得這麼個小女娃來了也不過是花拳繡腿做做樣式罷了,各類繁多的村級事務讓她無從入手,她困惑過,也迷茫過,但她堅持多走多看多想多問,先從小事入手,有一次她發現只要是涉及村民信息的工作,小組長都會挨家挨戶收集戶口本,之後再逐本返還,既費時又費力,偶爾還會出現遺失。對此,她將全村製成簡單手繪地圖,對全村168處院落進行編碼,將685人基本信息轉碼為電子信息,方便查找,省去了村幹部很多精力。聽到群眾閒聊時說「上過學的娃娃就是不一樣」時,她開心的笑了,同時也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感觸:有付出就有回報

  別人都說90後是被寵壞了的一代,她卻用實際行動回應了質疑。2015年8月,甘泉縣爆發了炭疽傳染病,王角村下轄的五個村民小組主導產業之一就是養殖,為了做好防疫措施,她挨家挨戶宣傳炭疽防疫注意事項,宣傳單上的文字群眾不認識、讀不通,她就一字一句的翻譯成他們聽得懂、記得住的方言,同時積極聯繫鄉畜牧站,協調疫苗,與村幹部一同在村口輪班監控過境拉運牲畜的車輛。最終,王角村沒有發生一例疫情。她的付出得到了領導同事和群眾的一致好評,她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90後大學生村官的擔當。

  2016年,開展的全國第三次農業普查工作,作為一名統計員,她除了負責全鄉農普數據的審核上報,王角村的農普工作也是她的心頭事,她用自己的雙腳丈量了王角村的每一寸土地,力求筆下所繪地圖準確明晰,確保輸入的每項農普數據真實有效,正是因為她勤勤懇懇,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全鄉的農普工作得到了市、縣領導的一致好評。此時,她會心的笑了,自己沒日沒夜工作的辛苦仿佛都化作了一顆暖心的蜜糖。

  實幹:用辛苦換來群眾幸福

  「群眾是最看重實際的,你對他好,他就對你好,將心比心,就看你能不能為群眾著想」這是張婷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面對王角村群眾傳統的耕作習慣和對發展產業信心不足的現狀。她在充分了解群眾產業發展意願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的制定了發展計劃,幫助群眾走出了一條幸福大道。為了讓貧困戶有一技之長和固定產業,她找到村裡公認的黨員養殖能人張萬軍,說服他用自己豐富的養豬經驗幫帶有養豬意願的貧困戶共同致富。

  千難萬難,心繫群眾就不難。面對低迷的玉米價格,她主動調整發展思路,積極帶領群眾在柴溝河灣小組三類土地種上了百畝小雜糧;去年為了推廣新型經濟作物高效蜜本南瓜,村民不敢嘗試,她找到了黨員陳志強,通過多次做工作,陳志強主動試種了三畝高效蜜本南瓜,年底收成和價格都讓人欣喜,今年又在全鄉推廣種植了三百餘畝,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又一把「金鑰匙」。同時,在她和村幹部的爭取協調下,柴溝河灣村民小組巷道硬化、王角村整村美化和亮化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正在有序推進,一件件惠民好事得到落實,幸福映在了群眾的笑臉上。

  張婷,一名心繫群眾的善良女孩,一名倔強的大學生村官。在路上,披荊斬棘,在路上,跋涉拼搏,她用執著告訴90後的年輕人,在路上,留下的不僅是風光無限,更重要的是鐫刻下成長的箴言。(甘泉縣委供稿)

相關焦點

  • 長沙學院畢業生戴上特殊戒指 鐫刻校訓和8字箴言
    畢業戒指上鐫刻了長沙學院校訓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8字箴言。這枚戒指上鐫刻了長沙學院校訓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8字箴言。長沙學院黨委書記韋成龍為畢業生上最後一課,敦敦寄語大家修身立德,力學篤行。    畢業典禮上,韋成龍為大學四年裡努力求學、追求夢想的學子們點了一個大大的贊。他要求大家在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秉承力學篤行的校訓,要有敢於擔當的社稷情懷;難以割捨的母校情節;至誠至性的道德情操。
  • 【村官感悟】三年村官生活的成長與收穫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轉眼,距離踏入村官工作崗位已經有三年的時間了。回望這三年的點點滴滴,不管是在工作、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都充滿了許多的困難,許多的酸甜苦辣,但是我覺得這些都是值得的,因為在這三年裡,我也有了許多的收穫。  首先就是收穫了友誼。
  • 90後香港青年的感悟:要了解內地,就得親自去看看
    新華社香港11月28日電 題:要了解內地,就得親自去看看——一位「90後」香港青年的感悟  新華社記者 李豫川  李佳斌是一位土生土長的「90後」香港男生,看上去很潮,也很陽光,他喜歡讀中國歷史,研究中國古詩。過去幾年中,他頻繁穿梭於香港和內地之間。
  • 劉張豪:90後大學生村官的寵物創業夢
    如東縣岔河鎮玉林村90後大學生村官劉張豪瞅準了「寵物」商機,憑藉著對電商環境的敏銳察覺,創辦了「八旗愛寵」。      今年29歲的劉張豪,是如東縣岔河鎮玉林村黨總支副書記。2014年,劉張豪初到玉林村工作的時候,發現村裡寵物犬、孔雀、鴿子、兔子等傳統養殖業比較多。村民甄燕是當地的養殖大戶,家中養了30多條寵物犬。
  • <黨建>雜誌繼續關注女大學生村官張廣秀 呼籲社會救助
    圖為張廣秀參加「種植山東煙臺福山區大學生村官成長林」活動。   醫生說骨髓配對失敗,急盼社會救助  身患白血病,仍堅持服務鄉村群眾,24歲山東省煙臺市女大學生村官張廣秀的事跡感動無數老百姓。目前,她正在老家的臨沂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主治醫生張海燕告訴中宣部《黨建》雜誌記者,張廣秀在與家人的血型配對中均告失敗,病情仍在惡化。《黨建》雜誌社呼籲,讓我們共同拯救張廣秀的生命。
  • 四川自貢大安廟壩鎮兩位大學生女村官創業事跡
    自貢市大安區廟壩鎮羅興萍、楊麗平兩位大學生女村官就懷著強烈的創業激情,並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  挑戰機遇的女村官  美麗的葛仙山旅遊景區嵌夾在自貢市大安區廟壩鎮,這裡有自然的人石大仙、仙人腳印、林海等景點。在秀麗的葛仙山下,有大學生村官6人,年齡都在20多歲。
  • 湖南女大學生「村官」南竹實用技術培訓班舉行
    為進一步幫助女村官提升服務基層、服務林農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帶領村民科技致富的能力,7月13日,由湖南省婦聯、省林業廳和省委組織部聯合舉辦的女大學生村官南竹實用技術培訓班在桃江縣舉行。  來自桃江、綏寧等全省楠竹生產大縣的50多名「巾幗」村官們認真地記錄著省林科院專家們的講座,並虛心地向專家們請教關於楠竹的定向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和加工技術等方面的問題。學員們一致認為,在桃江縣學習楠竹實用技術,收穫很大,這項技術對加快農民增收,推動新農村建設,益處很多。他們紛紛表示,一定要把這次學習所得迅速帶回自己工作的鄉村,為鄉親致富奔小康開闢一條新路子。
  • 北師大女碩士回濟當村官 村民為啥願投票給她?
    5月5日,本報報導了27歲的濟南女碩士周倩高票當選市中區白馬山街道東紅廟村村官的消息。一個北師大女碩士,究竟為何回濟南當村官?不到兩年的時間,這個村子裡的外人,又如何從大學生村書記助理成為村民高票選出的村委會委員?9日,記者在東紅廟村委會對周倩進行了專訪。
  • 陝西三等小站90後「新兵」的堅守:讓旅客平安回家
    中新社陝西永壽2月8日電 題:陝西三等小站90後「新兵」的堅守中新社記者 張遠2月7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除夕,陝西永壽高鐵站顯得更為冷清,即便是在春運最繁忙期間,這裡上下車的旅客也不過
  • 85後女村官帶著百天寶寶赴會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在報到現場,省人大代表、85後女大學生村官張瑾閩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她帶著剛出生105天的小寶寶來赴會。她將一邊忙開會,一邊照顧孩子,雖然辛苦卻有說不出的喜悅和激動。  對於張瑾閩來說,這次是她最忙碌的一次參會。她是一名85後大學生村官,現任連雲港東海縣駝峰鄉後薔薇村黨支部書記,而且還是一名百日寶寶的媽媽,目前產假還沒結束。「孩子需要餵奶,離不開我。」
  • 【村官隨筆】用青春書寫事業,用汗水奉獻鄉村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所獨有的職業魅力,做為大學生村官也同樣是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指出:「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作為距離鄉親們最近的大學生村官,我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也獲得了極其深刻的感悟。  首先,是學以致用,用知識助力基層組織架構完善。  大學生村官是黨和國家培養的接班人。
  • 人物專訪|首位90後女機長的成長之路
    時光如夢,奮鬥如詩對與飛虎無人機相濡以沫數載的徐海萍而言這是生命中最華麗的綻放有風雨,有歡笑,有成長>更有動人的故事從2018年說起徐海萍,飛虎無人機飛行學院首位女機長,90後的徐海萍嬌小瘦弱卻能量大大,看上去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子,玩起無人機卻絲毫不輸男教員,她說最喜歡去追尋不可能的新世界,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 村官創新助農將紅棗變咖啡 昔日賣不去的紅棗成了「香餑餑」_陝西...
    為了將村裡的紅棗賣出去,為村民增收,陝北榆林神木市大學生村官張亮延長產業鏈,對紅棗原料進行深加工,做出了陝北紅棗與東南亞白咖啡結合的陝西特色紅棗咖啡。為了幫助農民解決棗的銷路問題,他到全國各地考察調研後,突然想到了咖啡。一個是陝西本土的紅棗,一個是來自西方的咖啡,這兩者結合將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為此,張亮又前往國外考察,將華人喜愛的白咖啡與紅棗結合,在注重國人喜愛的口感方面進行研發,最終做成了「曼喬」品牌的紅棗咖啡。
  • 女大學生寫400篇"村官日記" 習近平發簡訊問候(二)
    正準備在村官任上大幹一場的張廣秀來說,卻不得不面對急性白血病的折磨,而她卻依然堅毅的、樂觀的迎接著命運帶來的這一切。習近平的簡訊也給了她戰勝病魔的莫大勇氣。
  • 大學生村官: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去?
    2017陝西大學生村官考試預計在4月份就會發布公告了,很多學生想考,但又猶豫,總覺得大學生村官這個群體還是沒有保障,很多大學生村官把自己稱為「臨時工」、「新知青」、「潛在失業族」等等,甚至有大學生村官說「如果是農民,我們沒有土地;如果是工人,我們不享受工人待遇;如果是政府工作人員,我們又沒有編制
  • 電子科大90後副院長劉明偵教授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劉明偵 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頒獎詞:90後的她,已經成為太陽能電池研製領域的佼佼者。23歲時在《自然》正刊發表的論文,被廣泛引用。她用汗水澆灌才華,用實力激發才思,用科研成果創新著「最年輕」的紀錄。李 君 成電2003級校友、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兼團支部書記頒獎詞:震後的家鄉滿目瘡痍,鄉親的眼淚令人揪心,十年風雨村官路,他堅守著一個都不能少的執著,乘著網際網路迅猛發展的東風,推動遠山結親,開辦扶貧餐廳,創造了整村脫貧的新模式。
  • 從「我」到「我們」,「雙冠尖兵」的成長箴言了解一下
    來源:南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作者:沈 傑 攝影:饒 燦、肖 瀟、韋海觀從「我」到「我們」,「雙冠尖兵」的成長箴言了解一下萬裏海疆萬裡天,在守護南疆的萬千戰士中,有這樣一名紮根海島勇追夢的「雙冠尖兵」:入伍14載,他始終與小島相伴,與風霧相隨,與孤獨同行,兩奪比武冠軍,榮立三等功一次,感悟著「獨行未必快,眾行必然遠」的成長箴言,追尋著當個好兵的初心夢想,他就是南部戰區空軍某旅標記員王亞虎。他們能行,我也要行新兵下連,王亞虎來到了一個以艱苦聞名的南海小島。
  • 京城最美女大學生村官王智穿黑色比基尼水中騎鴨鴨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據悉,王智七歲開始拜師學武,2004年進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與佟麗婭是同班同學,2008年畢業後來到北京懷柔區楊宋鎮張自口村當村官,成為了中戲表演系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大學生村官。
  • 《苦樂村官》正在熱播 楊昆為女姻緣操碎心
    《苦樂村官》正在熱播 楊昆為女姻緣操碎心楊昆與女兒梅花網易娛樂10月13日報導  近日,《苦樂村官》繼央視八套黃金檔熱播廣受好評後,雲南衛視黃金檔也繼續熱播。該劇由導演白永成執導,根據著名作家曹銳創作的同名隴劇改編。
  • 女大學生「村官」淘寶網上開「衣櫃」
    這就是浙江省紹興縣夏履鎮蓮東村29歲的女大學生「村官」謝珏琴開的網店。  2006年7月,謝珏琴從浙江工商大學畢業。在校期間,她很早就開始了社會實踐,雖然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但對市場營銷也不陌生。畢業第二年,謝珏琴通過考試成為蓮東村一名「村官」。  在網店越來越普及的時代,謝珏琴在工作閒暇之餘也經常會去淘寶網上購買衣服、小飾品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