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是廣州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今天,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智庫)首次發布「廣州生物醫藥企業創新Top50榜(2019)」(以下簡稱「創新Top50榜」),通過專利指數、學術指數、質量成長指數、產學研指數和影響力指數等五大指數,科學評價廣州生物醫藥企業的創新能力。
GDI智庫未來每年將對廣州生物醫藥企業進行指數評價,年度常態化發布這一榜單,旨在持續鼓勵企業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創新資源集聚,帶動產業的規模化、集聚化和國際化發展,助推廣州生物醫藥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廣州生物醫藥企業創新Top50榜(2019)
2021年產業規模計劃實現5000億元
廣州正在著力實施「IAB」計劃,即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若干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廣州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最有可能培育成為支柱產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廣州近年聚焦發展生物製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等重點行業,幹細胞與再生醫學、體外診斷、精準醫療等領域,高新技術應用廣泛,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根據《廣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7-2021年)》,到2021年,廣州生物產業規模實現5000億元,增加值達1200億元,佔GDP比重超過4%。
目前,廣州生物醫藥產業聚集態勢明顯,形成以廣州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國際生物島「兩城一島」為核心,健康醫療中心、國際健康產業城、國際醫藥港等產業特色園區協調發展的「三中心多區域」的生物醫藥產業格局,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成廣州生物醫藥產業「主戰場」。2017年以來,大批「兩城一島」生物醫藥三大產業集聚中心產業帶創新能力凸顯,助推廣州搶佔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制高點。
入選企業
黃埔區企業數量佔比近七成
從入選「創新Top50榜」的廣州生物醫藥企業的數量看,黃埔區的企業最多,佔比達68%;其次是天河區,佔比14%;番禺區和從化區並列第三,佔比均為4%。排名前五的企業中,有三家來自黃埔區,分別為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廣州市香雪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第五);位於海珠區的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和位於荔灣區的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排名第二和第四。
專利指數
發明專利佔專利總數8成以上
專利指數Top10榜
專利指數由專利總數、專利成長性等指標構成,是衡量企業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
專利總數主要由發明專利數、實用新型專利數和外觀設計專利數構成。發明專利總數最多的是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用新型專利總數、外觀設計專利總數最多的皆為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017~2019年,專利指數排名前10企業共擁有專利2298件,其中發明專利1864件,實用新型專利371件,外觀設計專利63件。榜單前五企業專利指數均高於80,且三年專利總數均超過150件。創新Top50企業發明專利佔專利總數的8成以上。
產學研合作
四家企業產學研指數超過80
產學研指數Top10榜
產學研合作是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依託各自優勢資源、實現生產要素有機結合的重要形式,是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科教資源豐富,高水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聚,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條件優越。加強產學研合作,能為生物醫藥企業發展提供持續的人才支撐和創新動力。
產學研指數超過80的企業有四家,分別是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
從產學研指數排名情況可以看出,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產學研指數有相對優勢,反映該企業在產學研合作創新能力表現相對突出。
指標體系介紹
「廣州生物醫藥企業創新Top50榜(2019)」設置五個評價指數,分別為專利指數、學術指數、質量成長指數、產學研指數和影響力指數。
專利指數:由專利總數、專利成長性等指標構成,主要衡量以專利研發為核心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數據來源於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資料庫,選取2017-2019年各企業的發明專利數、實用新型專利數和外觀設計專利數進行指數計算。
學術指數:由學術生產力、學術質量和學術潛力等指標構成,主要衡量企業近三年在自然科學類研究方面的創新能力。數據來源於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科學引文索引(SCI)以及其他核心期刊。
質量成長指數:由藥品註冊和醫療器械註冊數量兩部分構成,主要衡量企業近三年在藥品和醫療器械上的產品創新能力。藥品註冊包括來源於鹹達數據的臨床試驗批件和生產批件;醫療器械註冊包括國家藥監局公布的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批件和廣東省藥監局公布的境內二類醫療器械註冊批件。
產學研指數:由合作規模、科技轉化能力等指標構成,重點評估企業的產學研創新能力。數據來源於廣州主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根據2017年、2018年企業與廣州主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生物醫藥產學研項目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
影響力指數:由品牌辨識度、社會影響力和用戶關注度等指標構成,企業創新能力強有助於擴大品牌影響力,在這個意義上,企業品牌影響力與創新能力有相關關係。影響力指數通過國內主流媒體近三年對企業的報導數量、報導內容等進行綜合評估。
文、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徐靜
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智庫)冼栩陽、黃慧婷、鄭曉彤、趙芸萱對本文亦有重要貢獻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黛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