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榜單揭曉!廣州企業佔比近一半

2021-01-08 騰訊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 實習生 鍾雯詩

12月23日,由中創產業研究院、畢馬威中國主辦,廣東醫谷承辦的生物科技創新發展峰會在南沙舉辦。會上發布了「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榜單」(下稱「50強榜單」)。

記者注意到,榜單上廣州的企業最多,佔比達到了42%,其次為深圳,佔比35%,粵港澳大灣區日益成為我國生物科技產業聚集的重要區域。

廣深企業佔比近八成

在50強榜單中,聚集於廣州的企業最多,佔比42%;深圳僅次於廣州,佔比35%;位於珠海的企業佔比8%,位於香港的佔比7%。另有部分企業分布於佛山、中山、東莞等地。究其原因,在於廣州和深圳在科技人才培養、聚集和儲備上優勢顯著。

本屆50強榜單中,核心業務涵蓋生物醫藥的企業居多,共23家,醫療器械企業15家,精準醫療作為極具發展潛力的領域之一,入圍企業共有15家,而涉及醫療服務領域企業有7家。

畢馬威中國華南區生物科技稅務主管合伙人羅健瑩表示,「這些創新企業有望發展成為大灣區生物科技產業中堅力量。大灣區將依託產業集群效應和政策紅利繼續引入優質資本,為區內生物科技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築巢引鳳 加速大灣區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生物科技產業聚集的重要區域,區域內產業集聚優勢明顯,上下遊產業鏈完備,吸引了眾多知名龍頭企業、生物科技創新企業在大灣區進行深入布局。

為吸引更多高精尖生物科技企業入駐,廣州也正在出臺各種政策。其中,在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產業建設中,南沙被賦予科技領域的核心地位,正著力打造「創新高地」的城市名片。

南沙區政協副主席,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商務局局長謝曉暉在推介中談到,南沙已經出臺了《促進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對落戶南沙的生物技術企業,在硬體建設、創新研發、成果轉換、平臺建設、經營成本、人才保障、金融保障等方面予以堅實保障,同時對獲得廣州市生物醫藥專項政策經費獎勵的新藥項目,給予1:1資金配套獎勵。

推動產業和資本的深入融合

醫藥行業本質上是高壁壘行業,包括了監管門檻、技術門檻、資金門檻和人才門檻等等。丹麓資本創始合伙人蘇震波表示,醫藥企業不僅僅看技術,一個初創公司僅靠自己、拿五十億砸一個藥不現實,必須跟這個行業大的藥廠,資產市場,研究機構一起發力,否則新藥並不好做。

「國內的心血管醫療器械產業的成長非常快,這兩年國內已經上市了兩款可降解支架,」廣東脈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阮成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部分器械領域,本土的科技創新水平已經超過了國際上一些巨頭。不過,目前行業仍然面臨人才缺乏的問題,此外,從事高端醫療器械研發,耗時長,研發投入大,仍需要有更多資金扶持。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尚未實現盈利但具有創新實力的生物企業,資本市場的接受度也在提升。「對於生物創新企業,港交所不看業績和財務指標,主要看三個方面,分別是產品、技術和研發。」畢馬威中國華南區生物科技審計合伙人梁曦表示,這有助於推動生物產業與資本的進一步融合。

金融、保險機構也正在加速與產業的深入融合。記者獲悉,其中,紮根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思派健康已經搭建起臨床試驗管理組織和特藥管理網絡,並進一步打通患者、醫療機構、藥企、保險支付,形成醫藥健保的服務閉環。「我們作為一家灣區企業,將利用我們現有的醫療科技結合保險的模式,持續引領創新。」思派集團副總裁、思派健康總裁鍾能聰表示。

浦發銀行廣州分行珠江新城支行公司業務行長歐謳表示,2020年我國生物醫藥市場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生物醫藥市場。針對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特點,浦發銀行積極發揮銀行作為金融業基礎的作用,連通政府、協會、 證券公司、投行、投資基金的,提供包含股權融資、上市輔導、法律 諮詢、傳統銀行等綜合金融服務功能,為生物醫藥企業助力賦能,真 正實現資本推動生物醫藥企業開啟「加速度」。(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李志文

審籤|吳瑕

實習生|李紫媚

相關焦點

  •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榜單揭曉
    南方網訊 12月23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頒獎典禮在廣州南沙盛大舉辦,期間,還舉辦了生物科技創新發展峰會。本次活動由中創產業研究院、畢馬威中國主辦,廣東醫谷承辦。在現場400多位來自政府、投資機構、生物科技企業、科研院校及媒體代表的共同見證下,「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榜單」(下稱「50強榜單」)隆重發布。
  • 大灣區生物科技哪家強?50強榜單發布廣深佔八成
    12月23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頒獎典禮在廣州南沙舉辦。與榜單同日發布的《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創新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本屆50強榜單中,聚集於廣州的企業最多,佔比42%;深圳僅次於廣州,佔比35%;位於珠海的企業佔比8%,位於香港的佔比7%。另有部分企業分布於佛山、中山、東莞等地。
  • 2020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榜單:深圳和廣州企業數量翻了一番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德勤發布2020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榜單:深圳和廣州企業數量翻了一番,粵港澳大灣區扶持政策是主要因素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曉丹 12月9日,德勤發布「2020年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和「中國明日之星」企業榜單。
  • 「粵港澳大灣區最具創新力公司50」分榜單出爐;蓋璞、愛點擊發布...
    「粵港澳大灣區最具創新力公司50」分榜單出爐;蓋璞、愛點擊發布業績 | 財見 2020-11-25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9全球總裁創新峰會粵港澳大灣區成功舉行
    據初步統計,本屆峰會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吸引眾多企業及組織機構的積極參與,有超過90%的參會嘉賓表示要抓好粵港澳大灣區所帶來的世界級戰略機遇。 在峰會特別安排的廣西東融產業園項目籤約儀式上,廣西東融產業園和鵬達不鏽鋼、禹龍通電子、五株科技、誠展科技、祺利電子、國林科技等企業籤署了31億元的投資協議,預計全部項目落地達產後,年產值可達230億元,創稅收近10億元。
  • 德勤發布2020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榜單:深圳和廣州企業數量翻了一...
    《2020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暨明日之星》報告顯示,高科技高成長50強榜單的一項主要考慮指標是三年企業營收增長率,從2010年至2020年的跟蹤數據顯示:相比於2019年高達8146%的三年營收增長率均值,2020年的這一指標回落至2406%,接近於2016年的2348%,新冠疫情導致營收率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 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今日開幕
    11月27日,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數字經濟專場)在白雲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廣東省新興雷射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等8個機構掛牌成立,白雲區與6家企業現場籤約,將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產業項目;本次活動共有200餘項科技成果參加轉化對接。
  • 極客邦科技進軍粵港澳大灣區:以內容服務為載體,讓更多企業和開發...
    極客邦科技創始人兼 CEO 霍泰穩發表主題演講,匯報了公司近一年取得的成績以及 2020 年的規劃,並重點宣布極客邦科技正式開啟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開設深圳辦公室,成立內容中心。2019 深圳 GMTC大會上極客邦科技創始人兼CEO霍泰穩發表主題演講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到:充分發揮粵港澳科技研發與產業創新優勢,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
  • 2011電力行業創新企業50強 「EP TOP50」榜單揭曉
    2011電力行業創新企業50強 「EP TOP50」榜單揭曉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作者:eleven 2011-
  • 微光醫療榮登2019深圳領先生物科技企業20強先鋒企業排行榜
    中國衛生監督協會會長、國家衛生部原副部長張鳳樓,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樊代明,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艾學峰,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優等出席本次開幕式。本屆BT領袖大會採用「聚力科技新契機,揚帆健康大灣區」的全新主題,更加聚焦於粵港澳大灣區,旨在核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中心...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規劃綱要》中明確了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根據四大中心城市的發展,城市發展定位也各不相同。
  •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創新高峰論壇在穗隆重舉行
    ,廣東省生物醫藥創新技術協會主辦,廣州博濟醫藥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旨在聚焦創新藥研發現狀和人工智慧、溶瘤病毒、基因/細胞治療等前沿熱門領域技術的最新進展,並結合當下粵港澳大灣區促進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多項利好新策,探討創新藥當下熱點,研判未來趨勢,共謀發展路徑。
  • 廣州生物醫藥企業哪家強?大數據榜單告訴你
    GDI智庫未來每年將對廣州生物醫藥企業進行指數評價,年度常態化發布這一榜單,旨在持續鼓勵企業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創新資源集聚,帶動產業的規模化、集聚化和國際化發展,助推廣州生物醫藥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 灣區50+丨透視: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發展特徵與前景縱觀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製造基礎紮實,經濟支柱產業電子信息集群優勢明顯;城市產業梯度分明,具有協同升級的基礎;創新以企業應用導向,企業創新動能強;人才吸引力節節高升,人才連結逐步打通。
  • 11個項目籤約、廣州文化企業30強發布……2020廣州文交會來了!
    11月22日下午,2020廣州文交會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開幕。現場包括主旨演講、文化產業發布、重點項目籤約、電影發布、文旅新業態成果展示等活動。專家學者、產業大咖齊聚一堂,縱論產業發展。開幕式現場還發布了「2020廣州文化企業30強」及「2020廣州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20佳」榜單,有1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現場籤約落戶廣州。
  • 2020年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揭曉 網際網路企業佔比四成
    德勤近日發布「2020年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和「中國明日之星」獲獎企業榜單及相關報告。50強高科技高成長企業三年營收增長率中位數維持在1347%的高位。從行業來看,網際網路企業佔比最多,接近4成。
  • 粵港澳大灣區水產養殖博覽會為什麼選在廣州?
    粵港澳大灣區水產養殖博覽會為什麼選在廣州?而廣東是漁業大省,也是水產養殖強省。2017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近900萬噸,其中海洋捕撈產量147.78萬噸,淡水養殖產量400萬噸,水產品產值1250億元。從這些數據顯示,養殖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為了促進行業內的技術交流與對接,促進經貿合作的發展,將定與2019年8月23-25日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行2019粵港澳大灣區水產養殖博覽會。
  • 2017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100強榜單揭曉
    2017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100強榜單揭曉更新時間:2017-08-03 19:04:08      8月3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在京聯合發布2017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100強」榜單。
  •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揭曉 區域主題蘊含機遇
    報告指出,廣州將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架構,完善穗港、穗澳對接合作機制,攜手港澳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2019年,廣州將建設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抓緊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知識城知識創造示範區、科學城制度創新先行區。
  • 六大維度全面發展 健康元入選深圳領先生物科技企業20榜單
    經過5個多月的籌備與實施,完成了本次榜單的評選,榜單分為領軍企業榜和先鋒企業榜,領軍企業主要關注市值不低於10億元人民幣,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人民幣的生物科技企業;先鋒企業主要關注融資階段在Pre A輪及以後的未上市生物科技企業。本次榜單中,共有11家領軍企業、9家先鋒企業,業務呈現多元化,醫療器械領域企業9家,醫藥及精準醫療企業10家,醫療服務企業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