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的「國家系列文章」,我們介紹了:吐瓦魯:「八島之群」吐瓦魯:世界第四小國家,全球第一個舉國遷移的國家,今天我們我們把目光從大洋洲廣闊的南太平洋海面,往西北方向穿過馬來群島,進入北印度洋海域,來介紹第19個國家,印度洋島嶼國家斯裡蘭卡:南亞地區最大的島嶼國家,盛產寶石被譽為「寶石王國」。
「佛祖的眼淚」斯裡蘭卡
斯裡蘭卡的全稱是「斯裡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是北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嶼國家,位於亞洲南亞地區的南端,斯裡蘭卡西北方向隔保克海峽與印度相望,最窄處的寬度僅為67千米,印度距離斯裡蘭卡最近的國家。斯裡蘭卡國土面積大約為6.56萬平方千米,和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面積相當。
斯裡蘭卡位置圖
斯裡蘭卡的緯度範圍大約為6°N至10°N左右,地處熱帶,經度範圍大約為80°E至82°E,時區屬於東5.5區。斯裡蘭卡地處亞洲的南亞地區,由於受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的影響,氣候類型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表現為全年如夏,年平均氣溫約為28℃,降水情況斯裡蘭卡各地有所不同,年降水量多在1300毫米至3000毫米之間。
斯裡蘭卡熱帶雨林
斯裡蘭卡所在的斯裡蘭卡島屬於大陸島,也就是曾經是大陸的一部分,島嶼面積較大,在地形上呈現中部高四周低的特徵,斯裡蘭卡中南部地形為山地高原,其中海拔超過2500米的皮杜魯塔拉格勒山是全國最高山峰,島嶼的北部和沿海地區多為平原地形。
斯裡蘭卡地圖
斯裡蘭卡的地形對於降水有深刻的影響,具體來說,當北半球夏季時,斯裡蘭卡盛行西南季風,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帶來暖溼空氣,在斯裡蘭卡西南部地區受地形抬升,冷卻凝結,產生降水,而島嶼的東北部地區此時處於背風坡,降水偏少。而當到了北半球冬季時,斯裡蘭卡盛行東北季風,來自孟加拉灣的東北季風也會帶來暖溼空氣,在斯裡蘭卡東北部地區產生地形雨,而西南部地區此時降水較少。
科倫坡
斯裡蘭卡是典型的熱帶氣候,終年高溫,降水豐富,陸地自然帶以熱帶(季)雨林帶為主,植被茂密,生物量大,森林資源豐富。斯裡蘭卡的河流呈放射狀形態,多發源於島嶼中部山地,流向四周,注入海洋,流程較短,但是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在礦產資源中,斯裡蘭卡的寶石資源十分豐富,藍寶石、紅寶石等儲量豐富,質量上乘,被譽為「寶石王國」。
斯裡蘭卡寶石
斯裡蘭卡的人口數量大約為2144萬人,首都科倫坡,大科倫坡地區人口數量超過200萬人。斯裡蘭卡最早的居民是從印度遷移過來的僧伽羅人,也是目前斯裡蘭卡人口數量最多的民族。在歷史上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從1802年開始斯裡蘭卡就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由於英國本土缺少茶葉,而斯裡蘭卡又出產優質的紅茶,從此斯裡蘭卡成為了英國的優質茶葉生產地,建立大量的農業莊園,是世界三大產茶國之一,「錫蘭紅茶」享譽全世界。
斯裡蘭卡茶園
1948年2月4日,斯裡蘭卡宣布獨立,確定國名為「錫蘭(斯裡蘭卡舊稱)」,目前為大英國協成員國。斯裡蘭卡目前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茶葉出口和寶石等礦產資源出口佔主要地位。斯裡蘭卡超過70%以上的人口信奉佛教,佛教的影響深入斯裡蘭卡整個社會生活,由於斯裡蘭卡島的形狀很像一滴水,所以斯裡蘭卡也被譽為「印度洋上佛祖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