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彩色寶石王國」的國王漢斯·史登。他那富有傳奇色彩的奮鬥故事早已廣為人知…
16歲時,帶著他心愛的手風琴,隨父母逃出納粹魔掌,舉家遷往寶石王國巴西。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大陸處處風聲鶴唳,尤其是在德國,猶太人惶惶不可終日,唯恐身份暴露,遭到納粹迫害。
漢斯·史登父親是一位電機工程師。納粹上臺前,一家人在德國過著富裕安寧的生活,但是擔驚受怕的日子迫使他們為生活重做打算。在用盡一切關係,花盡所有積蓄後,他們終於逃出了德國。少年漢斯隨身帶著捨不得丟下的手風琴。
史登一家人漂洋過海,輾轉顛簸,來到了當時尚待開發的巴西。不久,父親到外地就職,漢斯則陪母親留在裡約熱內盧。為補貼家計,他找了份工作,在一家寶石公司擔任文書。遇到使用英語和德語的國外客戶時,就通過打字來交流。當講得一口流利英語的史登先生回憶那段往事時,總要忍不住笑著說:「憑我那差勁的英文,老闆還賞我一口飯吃,是因為老闆的英語比我還差。」
十六七歲的漢斯,好奇心和求知慾特別強烈。文書工作處理完後,他就在公司裡前後轉悠。他最喜歡到打磨寶石的部門去看熱鬧,入迷地看工人們將粗礪泥濘的礦石搬入,最後打磨成光亮晶瑩的彩色寶石送出……不久後,徵得老闆同意,他也捲起袖子,學習打磨寶石。由此,漢斯·史登與寶石結下了不解之緣。
漢斯敏捷而好學,不到三年,就幾乎將公司上上下下的工作一一學到手,最後甚至幫老闆經營起整個公司,成為其左膀右臂。那時,他還不滿20歲,可謂前途不可限量。但是,漢斯卻放棄了這人人稱羨的好職位,接受了另一家公司的聘請,專門做起寶石採購工作。
根據慣例,人們把四種硬度最大的寶石:鑽石、紅寶石、藍寶石和祖母綠,當作全貴重寶石,其餘硬度不及此「四大天王」的均屬半寶石。巴西盛產的「海藍寶石」、「綠璽」「紫水晶」、「黃玉」等都不幸被列入半寶石,猶如被打入冷宮,難以受人青睞。對彩色寶石情有獨鐘的漢斯·史登認為這種分法有失公道。他說「一顆上好的海藍寶石與一顆劣質的藍寶石,究意哪一個貴重呢?但是這種分類方法在寶石界、首飾界沿習已久,一般人也奉為圭臬,一時難以改變。
漢斯·史登當時雖然人微言輕,但他立志要為彩色寶石闖出一片天空。起初,他靠著過去在採購寶石工作中建立的關係,做寶石批發生意。過去結交的一批採礦的朋友們,很欣賞他的誠實,總是樂於將上好的寶石先拿給他,所以他擁有的寶石品級總比別的批發商高出一籌,因而生意不錯。後來有些較熟悉的友人們,拿著他收藏的特殊寶石,請他鑲製成首飾,於是他又逐步開始首飾成品的加工和零售業務。
他當掉心愛的手風琴,以200美元起家,辦起了一家小小的寶石公司。1951年的一天,一位顧客走進H·史登珠寶店,深為櫥窗中一條鑲滿海藍寶石的項鍊所吸引。他默不作聲地端詳著這條美麗動人的項鍊,真是愛不釋手!事實上,這條項鍊鑲用的正是巴西產海藍寶石中的極品。識貨的客人二話不說,付足2.2萬美元,滿意而去。這位客人就是當時的尼加拉瓜總統。這位特殊的顧客使H·史登頓時名聲大噪。
與總統先生做成買賣的佳話在巴西寶石首飾界傳誦一時。2.2萬美元在當時可是一筆嚇人的財富,更何況買主貴為一國之尊,當然令人注目。他的這一段人生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如果拍成電影不會輸給《印第安那·瓊斯》。大家對漢斯·史登還有什麼了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本文的話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