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視覺是5G工業的眼睛,是實現工業智能化、數據化關鍵。其具備極強的機器特性,如極高的速度、精度、重複性等,遠超人眼識別;與此同時,工業機器視覺擁有採集大量現場數據的能力,是未來工業生產的最重要的數據入口。根據GGII數據,2019年我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5.5億元,作為人工智慧的前沿分支之一,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智能製造裝備的滲透將雙重加速機器視覺的進步。
機器視覺介紹
機器視覺是通過光學裝置和非接觸式的傳感器,自動地接受和處理一個真實物體的圖像,以獲得所需信息或用於控制機器人運動的裝置。主要的信息分為兩個處理步驟:1)光源、鏡頭、工業相機負責圖片採集,將被檢測的目標轉換成圖像信號;2)圖像處理系統根據像素分布與亮度、顏色等信息,轉變成數位訊號。工業視覺具備極強的機器特性,如極高的速度、精度、重複性等;與此同時,工業機器視覺擁有採集大量現場數據的能力。
市場規模已達到65億元
機器視覺是人工智慧範疇最重要的前沿分支之一,也是智能製造裝備的關鍵零部件。根據德勤《中國人工智慧白皮書》數據,2019年我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已經達到500億美元。根據賽迪顧問數據,至2020年,中國智能製造裝備市場預計可達2萬億元。GGII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65.50億元(該數據未包含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1.77%。2014-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28.36%。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智能製造裝備的滲透將雙重加速機器視覺的進步。
國內機器視覺方案商異軍突起
國外高端製造業及自動化進程較早,機器視覺領域亦隨之發展,因此目前全球的機器視覺主要玩家仍為美、德、日等巨頭企業,其中康耐視與基恩士作為全球機器視覺巨頭,有很強的競爭力。隨著全球製造業逐步向中國轉移,帶動了上遊的工業機器視覺產業的初步發展,國內先後湧現出如天準科技、精測電子、奧普特等優秀企業,參與到全球頭部客戶的供應鏈中。
電子設備及半導體為主要應用場景
目前機器視覺現有主要的應用場景有電子設備及半導體、汽車、製藥、食品包裝等。電子及半導體設備佔約46.60%,主要應用在高精度的製造和檢測,如晶圓切割、3C表面檢測、AOI光學檢測、PCB印刷電路等。汽車製造是機器視覺應用的第二大場景,約佔15.3%左右,幾乎所有系統和部件的製造都可用到機器視覺,一條汽車生產線需十幾套機器視覺系統,是機器視覺滲透最快的行業。製藥業約佔下遊應用的7.2%,主要應用為藥品質量的檢測。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