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交學費的事,大學生把父親惹火了。「你們把我的錢都搶去!都拿走!把我掐死算了!」
一家人正在吃飯,大學生掂量了好幾次,終於鼓起勇氣,看著父親說:「我今天得乘晚班火車動身,九月一日就要開課!」
「那你就動身吧。」父親說。
在沉默中過了一分鐘。
「他要路費,他爸……」母親輕聲說。
問明了多少錢後,父親從錢夾裡拿出錢來遞給大學生。「這裡頭,孩子,還有點零頭,你可以留著路上用。」
過了一忽兒,大學生說:
「去年我沒有一下子找到家教。我不知道今年會怎麼樣,多半也不會很快找到的。我想請您給我五百元的膳宿費。父親想了一會兒,嘆了口氣,「給你三百也就夠了,」他說。「喏,拿去!」
大學生本來還應當要點錢做衣服,繳學費,買書,可是他定睛瞧一瞧父親,決定不再麻煩他了。然而母親卻忍不住說:「他爸,應該再給他二百元買雙鞋。」
「讓他穿我的那雙吧,還挺新的。」
「至少也該給他點錢買一條褲子。他那樣子,看著都丟臉……」
這時候,父親臉色就開始變了。看得出來,他在強行忍耐著。可是母親繼續說:「要知道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他穿得太差,覺得難為情了。」
父親突然跳起來,用盡力氣把他的厚錢夾往桌子正中一扔,「都拿走就是!你們把我的錢都搶去!都拿走!把我掐死算了!」
大家都仿佛受到了驚嚇,默不作聲了。
大學生臉色煞白,站起來。
「您聽我說,爸爸,」他開口說,上氣不接下氣。「我……我請求您不要這樣……」
「閉嘴!」父親對他大喝一聲。
「以前我……我還能忍受這種大吵大鬧,可是……現在我受不下去。我受不下去了!」
「閉嘴!」父親頓著腳,嚷道。「我說什麼,你就得聽什麼!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準你還嘴!我在你這種年紀已經掙錢了,可是你,你知道你叫我花了多少錢嗎?我把你趕出去!寄生蟲!」
「他爸,」母親小心地說,「要知道他……要知道孩子……」
「閉嘴!」父親對她吆喝一聲。「這都是你把他慣壞的!你!全怪你!」
大學生這一次不能容忍了。他嚷道:「噁心!你們的錢我一個也不要!把你們的臭錢拿回去!拿去!」
「我有什麼錯處呀?」母親哭著說,「我有什麼錯處呀?」
大學生一氣之下走到外邊,順著一條泥濘的道路往野外走去。他暗想,索性步行到學校去。他想像他父親會追上來,央求他回家。他想到學校所在城市的路燈,車水馬龍,大學開始上課了。他又愁又急,差點哭出來。
後來下起濛濛細雨 ,他才走回家去。回家的路上,他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同父親談一下,乾脆向他說明:同他一起生活是難以忍受的。
他走到家裡。父親消氣了,似乎還有些負疚,問他:「那麼你不打算今天走了?」
大學生覺得可憐他了,可是他立刻壓下這種感情,說:「你聽我說。……我要認真跟你談一談。…我素來敬重您,從來也不敢用這種口氣跟你講話,可是你的行為……」父親一聲不響。大學生激動地接著說:「你沒有一回吃飯不大鬧一場的。您折磨母親,害得她戰戰兢兢,唯命是從,而我……」
「你沒有資格教訓我,」父親說。
「不,我偏要管!你盡可以罵我,愛怎麼罵都由您,可就是不準你碰母親!我不容許你折磨母親!」
「閉嘴!」父親嚷道。
「好啊!」兒子卻不肯罷休。「您不喜歡聽真話?好得很!行啊!您自管嚷吧!好得很!」
「閉嘴!」父親大吼。
母親在門口出現了,臉色慘白。
「這得怪你!」父親對她嚷道。「這都是你把他寵成這個樣子的!」
「我不願意再在這個家裡過下去!」大學生嚷道,哭起來,氣憤地瞧著母親。「我不願意跟你們一起生活!」
大學生走回自己的房間,靜悄悄地躺下。他一夜沒睡。他聽見父親也沒有睡覺,慢騰騰地從這個窗口踱到那個窗口,唉聲嘆氣,一直熬到清晨。他母親兩次走到屏風後面來看他。
早晨五點鐘,大學生惦記著回校的事。他走過父親的房間,往門裡看一眼。父親沒脫衣服,至今還沒有睡下,仍然站在窗前,手指敲著窗玻璃。
「再見,我走了,」兒子說。
「再見,……錢在小圓桌上,……」父親沒有迴轉身來,回答說。
在看似激烈的家庭矛盾衝突中,我們讀出的是濃濃的親情。
故事改編自契訶夫的小說《難處的人》。雖然故事以俄國為背景,讀來卻感覺就發生在自己身邊。可見偉大作家作品的藝術魅力真是超越國界的,能夠引起全人類相同處境的人的共鳴的。
經濟不充裕的家庭總是面臨開支的窘境。父親辛苦掙錢養家,對錢吝嗇是可以理解的。他已經養成了節約的習慣,因為自己最知道掙錢的不易。他並不是不知道兒子需要的錢也是必須的,但兒子要錢若是超過他的預期,他還是會生氣、動怒。他生氣的對象也許不是兒子和家人,而是經濟的拮据。
看似他在家裡很強勢,對誰都大發雷霆,其實,他的內心是軟的。發生了衝突之後,他一夜都沒睡,就是為了把錢給兒子,讓他去上學。
他仿佛只會動怒,不善於交流,更不善於表達感情。世上有很多這樣的人。就像大海,表面上看到的是驚濤駭浪,其實深處蘊藏著的卻是有如人類情感一樣的無比豐富的內容。讓我們理解並尊重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