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近期微信公眾號更改推送機制
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
記得把我「星標」
不然可能很難看到我們的推送了!
「一起爬山嗎?」,最近這個梗紅遍網絡。它的出處則是源自近期爆紅的犯罪題材網劇《隱秘的角落》,系秦昊飾演的一位殺手在劇中的臺詞。
這部12集的電視劇自上線以來便好評如潮,豆瓣評分高達9.0。前幾天這部劇迎來了大結局,不少影視自媒體還給出了諸如「國產犯罪翻身之作」的評價。
章子怡在微博上寫道:「沒有過激的處理卻分裂得讓人不寒而慄而且配樂的每個音符都將人物的內心戲渲染到極致…據說此劇的導演以前是組樂隊的…12集,剛剛好,值得一看!」
這部劇不僅有大量劇情細節供網友討論,本劇的音樂也堪稱業界良心。好的配樂能在聽覺上賦予觀眾對電視劇產生更深的沉浸體驗。
01
配樂是亮點
#隱秘的角落小白船#、#隱秘的角落片頭#、#隱秘的角落配樂#,這幾個話題登上熱搜並引起網友們的激烈討論。
12集帶來了12首片尾曲,片尾歌單由導演辛爽親自挑選/創作,除了涵蓋了電子音樂人Anti General、獨立音樂人Muma木馬、新銳作曲藝術家丁可的作品之外,還有樂隊後海大鯊魚、Joyside、發光曲線、P.K.14、The Molds的助力(有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預告內味了),配樂合集堪稱獨立音樂大賞。
12首片尾曲在辛爽看來,是劇中敘事功能的延續。辛爽在採訪中說道:「音樂是對整個故事的補充,所以我建議大家要聽片尾曲,它是戲劇的一部分。如說第二集片尾曲《猶豫》,實際已經講了朱永平最後的結局。第三集片尾曲沒有歌詞,但是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歌名是什麼。」
02
劇中的配樂
近日《隱秘的角落》配樂專輯正式上線,收錄了全劇50多首配樂中的35首。丁可表示,這張專輯可供大家「邊聽邊跳舞」。
《小白船》
整部劇中最令人深刻的是莫過於第一集就出現的《小白船》,這首歌貫穿了整個劇情,第一次三個孩子合唱的時候,兩個老人墜下懸崖。第二次少年宮大合唱的時候,朱晶晶墜樓。第三次三人躺在船上,背景音樂響起小白船,張東升的老婆身亡。
網友們評價:「童謠配懸疑劇,是什麼人間大殺器」。雖然作為背景樂串聯劇情讓人不禁有些害怕,但是這首來自北京獨立民謠樂隊小娟&山谷裡的居民的《小白船》單獨聽起來卻簡單、純淨。
《猶豫》
老陳和少年嚴良面前的墜落事件將兩條故事支線匯合了起來,此時響起了木馬樂隊的《猶豫》。導演曾表示這首歌的歌詞暗示了朱永平的命運。「墜落聲猶在耳邊,迷離怪誕的旋律如金屬划過玻璃,持續刺激觀眾的神經。」
早在網劇播出前,就有木馬的粉絲這樣評論:「點開專輯《木馬》,其中這首《猶豫》,靈動而暈炫的旋律,憂鬱又亢奮的調調,一步緊似一步的節奏,嘶鳴的效果器和稍帶含混的人聲,還有最後那段突然的抽絲般的轉折… high了。」
《偷月亮的人》
海邊兩個人,一個退休的老警察,一個殺人犯。王景春靠著櫃檯,秦昊坐在太陽傘下,喝著同樣的汽水,陰暗和正義共存的場面,響起了這首《偷月亮的人》,彈幕上網友們直呼「太絕」。
「2015年秋天,後海大鯊魚在一座老舊錄音棚裡完成《偷月亮的人》,薩克斯和貝斯為歌曲帶來了豐富而冒險的聽覺體驗,混合西塔琴,一如這座海濱小城正在上演的魔幻現實。」
《Good Night》
真相究竟是什麼?——是童話還是背叛?《Good Night》來自2010年Joyside樂隊的絕版專輯《joyside》最後一首。歌曲恰到好處地運用,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緊迫感。「開頭低沉而清晰的撥弦聲,讓觀劇緊張處的人分不清是貝斯聲,還是張東升的心跳聲。」
03
小眾音樂走向大眾視野
辛爽曾任職過光線傳媒音樂總監,也曾以音樂創作人身份籤約金牌大風唱片公司。除此之外,他還是和音樂創演秀《幻樂之城》合作次數最多的導演,和蕭敬騰、李光潔、任素汐等人完成了不少佳作。其中,與任素汐合作的《時光機》,更是唱哭過很多人。
據悉《隱藏的角落》一位幕後工作人員這樣評價辛爽,「他對聲音的敏感和把控力也很好」。他把過往工作中所積累的經驗、品味、偏好乃至遺憾,種種都揮灑在了這部作品裡。在炎炎夏日,《隱秘的角落》配樂專輯簡直是夏日解暑降溫必備佳品,聽得人脊背發涼。
在電視劇的彈幕區以及各個社交媒體平臺的評論區,都能看見網友們對配樂的討論,「差點把我送走」、「起了一身雞皮疙瘩」等等,配樂有了超高的話題度與關注度,也從側面可以看出如今大眾在追劇/觀影時,不僅將劇情作為最大的看點,同時還會欣賞畫面美與音樂美。
《隱藏的角落》直接以影音結合的方式將樂隊和獨立音樂推向了廣大觀眾,讓更多人認識到獨立音樂的魅力。影音中配樂的方式實際上也為樂隊打通了主流化、大眾化的道路,為大眾了解樂隊增添了一個渠道。
去年《樂隊的夏天》成功出圈,通過節目的曝光度,讓樂隊走向臺前,音樂作品連同樂隊文化,以及音樂知識輻射到了更廣、更深的觀眾圈層中去。在流行歌佔據大份額音樂市場的今天,節目讓我們多了一個了解樂隊文化的窗口。
獨立音樂文化逐漸被更多的聽眾所了解、接受,除了音樂綜藝、選秀節目的曝光度,這一次影視劇作品也將前衛的、小眾的音樂推向了大眾視野,有了一個樂隊和獨立音樂人的新主場。
渲染氛圍、撩撥情緒,樂隊的優秀之作不輸於如今主流的流行歌,甚至帶有一份獨特感,提升影視劇的質感,相信大眾審美的不斷提升,樂隊與獨立音樂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更多優秀的作品走出「隱秘的角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