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成績定,三分志願拼」,高考結束後,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報志願了。哪些專業是學校的最牛專業?你所選擇的學校有哪些在國際上叫得響、國內領先的一流學科專業?
由光明日報教育部、融媒體中心、光明網共同製作的系列欄目」高校牛專業連連看·招辦主任幫你選」,第二站走進清華大學,讓該校招辦主任劉震為學生和家長詳細解答這些疑惑。
今年清華整體的招生規模和在各省投放的指標和去年基本持平,最終投放的名額以各省考試院為準。同時,清華今年高招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改變。
第一個變化是今年清華實施分大類招生,以往清華的招生專業在49個左右,今年變為16大類,包括建築類、土木類、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機械、航空與動力類、能源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自動化與工業工程類、數理類、化生類、經濟、金融與管理類、人文與社會類、法學類、藝術類、文理通識類、臨床醫學類等16大類。
按大類招生是學校一種教育理念的體現,清華希望建立以通識教育為基礎,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體系,進行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改革。這一改革的核心是人才培養,即培養更優秀的清華學生。學校還成立了大類培養領導小組,校長邱勇親自擔任組長,全面推動整個大類培養的相關改革措施。
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劉震(徐譚攝)
第二個變化是清華今年新增了一些專業和方向,建築學大類新增了風景園林專業、土木大類新增交通工程專業,人文社會類的社科學院政治學新增了全球治理與國際事務的培養方向。目前,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實力已經非常強大,但在國際組織中工作的中國人偏少、發聲機會較少,所以我校設立這個培養方向是為了給國際組織輸送更多來自中國的人才,也使中國聲音在國際舞臺上更多地發聲。
第三個變化是清華的世界文學與文化實驗班正式納入學堂人才培養計劃中。學堂人才培養計劃是清華大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該計劃包括了錢學森力學班、姚期智先生帶領的計算機科學實驗班、數理基科班、化學、生物等等。世界文學與文化實驗班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中第一個人文社會類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是未來清華人才培養邁出的重要一步。
第一個好處是專業從49個變為16大類,學生填報志願不用再糾結。但更多的好處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大類培養改革打破了院系之間的壁壘,更有利於複合型、交叉型、高素質、拔尖人才的培養。
光明網直播主播在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門口與網友互動(晉浩天攝)
其次,學生的自由度提高和選擇權更多。雖然高校會到中學介紹各學科發展的現狀、趨勢、前景,但同學們對各專業的了解並不是很深入。我們希望同學們通過大學一年學習,對專業有更多了解,進行更加理性的選擇,而不是匆忙地在報考這十幾天內做出選擇。我們希望學生遵循自己的內心,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有專業志趣的發展方向。此外,清華還有二學位、輔修學位、轉專業等大量機會,讓學生在大學期間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另外,大類培養可以讓學生在大一期間更有獲得感。大一期間,學校以大類培養,通識教育為基礎,學生在大一期間學習通識課程和對專業了解的課程,有一個對相關大類內各方向大師、院士、名師接觸的過程,使學生的大一學習生活更加充實。
清華大學學生志願者正通過光明直播平臺「帶領」網友「逛」校園(徐譚攝)
清華大學的任何一個專業都是值得大家選擇的,從國際學科排名來看,清華有四個學科在世界頂尖學科QS排名前十,分別是土木工程學科第5名、電氣學科第7名、材料學科第9名、機械學科第10名,涉及到的專業包括土木、水利、電氣、電子、材料、機械、汽車、精儀、熱能等專業,在US NEWS排行榜上,清華的整個工科更是排到了全球排名第一,這些都是屬於優勢學科。
此外,經管學院的經濟金融和管理、新聞學院的新聞學、法學和人文社科這些特色專業都是值得選擇的。本科生就讀的專業中,80%以上都屬於QS全球排名前50的學科。其實專業的選擇沒有冷和熱,我們希望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願意為之投入的,能夠發揮自己才能的專業。清華的好專業很多,總有一款適合你。
清華畢業生的就業和發展前景如何?新百年有哪些新目標?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劉震接受光明網主播採訪(徐譚攝)
綜合相關數據和僱主單位的反饋,清華畢業生的薪酬在全國高校排首位,大量本科生選擇繼續學習,包括在本校、國外以及科研院所繼續深造,還有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創業。清華畢業生的就業領域很寬,包括國有大中型企業、很強的民營企業、公共服務單位、政府等等,進入清華在就業上可以放心。在QS的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名中,清華大學排名第三,僅次於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這也說明了清華畢業生在就業上有很強的競爭力。
清華已有106年的歷史,新百年的清華正邁向更國際、更創新、更人文的發展目標。更創新不僅指大量創新成果的湧現,也指創新教育的環境和氛圍的營造,更重要的是創新人才的培養。更國際包括校園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培養學生的國際勝任力,清華本科和研究生有大量的出國交換、出國實習、出國科研的機會。
更人文是要營造人文的校園氛圍,不僅是人文學科的進一步強盛,還包括各方面。比如去年推出清華的人文講壇,讓在清華工作的大師登上講壇,講述他們的研究成果和對人文的理解,去年清華還開設了藝術博物館,是全國高校中規模最大的藝術博物館,為學生和老師提供了良好的人文氛圍,這都是清華朝著更人文的目標不斷努力的實踐。
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劉震接受光明教育融媒體工作室記者採訪(徐譚攝)
一是了解目前的志願填報方式,全國目前都是出分以後報志願,各位考生是在知分知位的情況下填報志願。考生拿到成績後,要第一時間和你心儀學校的招生老師、招生志願者取得聯繫,以清華為例,我們在各省市自治區都有招生老師和招生志願者,他們會為考生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的諮詢和服務。
二是在選專業和選學校的問題上,很多考生很糾結,我的建議是選擇學校比選專業更加重要,選擇學校其實是選擇學校文化、傳統和精神的過程,認同其文化、傳統和精神是最重要的。例如清華沒有所謂差的專業,每個專業發展前景都很好,主要看學生的專業志趣。選擇清華就意味著你選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意味著你欣賞行勝於言的校風,這是最根本的。
歡迎更多的優秀學子報考清華,我們的招生老師和志願者願意為大家提供全方位服務,同時學生和家長也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清小華和招生網站上的信息。
建築大類包括建築學院的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三個本科專業,專注於大到區域和城市,小到建築單體和建築室內空間,涵蓋人工和自然景觀環境等諸多類型和諸多尺度的空間環境研究與設計。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莊惟敏教授在接受光明日報、光明網直播採訪時介紹,清華建築系由梁思成先生於1946年創立,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建築學院之一。2003年起建築學科連續在教育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獲得第一名。2012年教育部學科調整後,建築學、城鄉規劃學在一級學科評估中獲得第一名,風景園林學獲得第二名。在國際QS世界建築院校排名中連續兩年排名第八,躋身全球建築學科領先行列。
環境、化工與新材料大類涉及清華大學的環境學院、化學工程系和材料學院共三個院系,涵蓋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3個國家一級學科,環境工程、環境工程(全球環境國際版)、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6個本科專業。
其中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均位居第1名。在2017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材料、化工和環境學科分別位列世界第9、第11和第22。大類有中國兩院院士1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5人、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人、「千人計劃」教授9人。該大類擁有環境模擬與汙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等24個國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
機械、航空與動力大類是以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儀器與光學、力學與航空等學科為基礎的工程技術類本科專業。該大類專業依託機械工程學院和航天航空學院兩個學院的機械工程系、精密儀器系、汽車工程系、熱能工程系、工程力學系和航空航天工程系進行招生、培養和管理。
在2017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該大類專業位居全球前十,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該大類具有全國頂尖的師資隊伍,包括院士19人、長江學者33人、傑出青年34人。該大類擁有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1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級教學實驗室,還擁有「高端裝備創新設計製造國際聯合實驗室」等其他基地。
人文與社會大類涉及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含外國語言文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和新聞與傳播學院,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周慶安副教授在接受光明日報、光明網直播採訪時介紹,今年人文與社會大類共招250餘位學生,涵蓋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英語、日語、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國際政治(含國際事務與全球治理方向)、新聞學等本科專業。人文與社會大類體現了清華的培養理念,即古今貫通、中西融匯、文理滲透。
進入本大類學習的學生,將經歷一年的通識平臺學習階段和三年的專業學習階段。講授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師資力量主體為各學科領域最為前沿的學者。通識課程平臺融匯了大類內各院系的課程,這些課程既涵蓋當前人文社會科學最前沿的動態,也包括了技術型課程,例如心理學、國際關係、新聞傳播、語言、歷史、哲學、文獻等。該大類希望通過通識教育提高學生不同專業的知識基礎,形成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
各位考生,各位家長朋友,首先祝賀大家經歷人生的第一次大考,我們期望大家在這次大考中取得好的成績,同時歡迎各位優秀的考生報考清華,圓夢清華,謝謝大家!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6月18日《高考志願填報 學生要注意什麼》、光明教育融媒體工作室
視頻製作:郭扶庚、晉浩天、徐譚、任少博、孫金行
本期編輯:李曉芳(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