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胸肉價較8月最高時下降3000元/噸 專家預測,三季度毛雞出欄量大幅增加,價格難有較大提高
近期,河南一中型屠宰場反映,大企業的採購下滑,雞胸肉、雞皮等幾乎銷售不出去,雞胸肉售價創下了2006年禽流感以來的歷史新低。這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原因是什麼呢?未來的市場情況又如何?
食品廠採購下滑,雞胸肉價創8年來新低
近日,一名雞肉屠宰商反映,許多大廠的採購量都在下滑,一天走貨600噸左右,動銷困難。
「我們的屠宰量沒有變化,但是大型食品廠的採購量卻比往年小。」與上述屠宰商反映的情況類似,另一名屠宰商也稱,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凍品走貨很慢,尤其是雞胸肉。
屠宰商口中的大型食品廠,不乏雙匯、雨潤等肉類巨頭。一名業內人士以雙匯為例介紹,其向外採購的三個產品可能影響全國的價格走勢,分別是雞大胸、雞皮和雞骨架。
上述原料的採購用於製作烤腸等熟食深加工產品,每年有很大的需求量。而對於大中型禽肉屠宰場來說,他們直接對應的就是這樣的食品工業客戶,以及肯德基、德克士等快餐系統。
據了解,上述需求機構尤其是大型食品廠,只要大範圍採購原料,雞胸肉等凍品原料的價格立馬就能被炒漲,只要他們不採購或採購量減少,原料的價格很快就能下降。
博亞和訊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同一規格的雞胸肉售價較8月份最高價時下降了3000元/噸,大胸出廠價低至12000元/噸。
對此,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宋傑凝分析:「上遊毛雞出欄量大幅提升,供給壓力大;下遊需求不旺,肉雞採購量減少,屠宰場訂單減少,業績下滑。部分雞肉產品質量不佳,也影響屠宰場利潤。」
「福喜事件的負面效應,國家反腐倡廉、倡導勤儉節約,都導致餐飲訂單相應減少;雞肉深加工產品需求下降,如雞肉類火腿腸等。」宋傑凝補充說,這些均導致雞胸肉價格下跌。
受大環境影響,未來行情不容樂觀
實際上,除了雞胸肉價格,雞翅的價格也在下跌。一名業內人士反映,「福喜事件」過後,雞翅類產品就走不動了。而且,整個需求環境一直比較低迷。與雞肉有替代互補作用的豬肉價格也比較低迷,使雞肉價格缺乏上漲動力。
大型食品廠的採購為何下滑?業內人士分析,或許和企業的戰略調整有關,但很大程度上受經濟大環境和終端需求不振的影響。
此外,國內知名肉食集團的凍品銷售人員猜測,今年閏九月,以此推算,今年的農曆十月初六,就是去年的十一月初六,實際上將真正的旺季延長了一個月。
另一方面,根據江蘇中禽傳媒(江蘇)有限公司的調查,禽肉行業正在進一步集中,例如聖農、永達、大用等屠宰量都在加大,這些大型企業的供應能力和市場風險控制能力都在加大。而且,該公司曾做過統計,90%的養殖場都有擴產計劃。
據了解,今年年初成立的白羽肉雞聯盟即組織了去產能計劃,但是減少的是祖代雞,對行業的影響並沒有立竿見影。而毛雞生長周期短,恢復較快,仍然供應充足。
對於未來走勢,宋傑凝分析,三季度毛雞出欄量大幅增加,體現出毛雞存欄量處在高位,未來兩月市場還處在消化期,價格上難有大的提高。他預計,到年底,根據以往消費情況,春節等節假日期間,雞肉類消費會有所增加,雞肉價格會相應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