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第1周全國最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新聞(中國食安輿情排行榜)

2020-12-24 澎湃新聞

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

知天下食安事

看本周熱度新聞排行

TOP8

《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營養素補充(2020年版)》發布

12月1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等規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調整發布《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營養素補充劑(2020年版)》和《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營養素補充劑(2020年版)》,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以往發布的有關目錄與本版本不一致的,以上述版本為準。

TOP7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公布16項行業標準樣品

12月1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了2020年第4號通告,公布了《早秈米加工精度標準樣品》等16項行業標準樣品。

根據通告附件顯示,這16項行業標準樣品有:早秈米加工精度標準樣品(精碾、適碾)、晚秈米加工精度標準樣品(精碾、適碾)、粳米加工精度標準樣品(精碾、適碾)、南方小麥粉加工精度標準樣品(特製一等、特製二等、標準粉)、北方小麥粉加工精度標準樣品(特製一等、特製二等、標準粉)、秈稻整精米率標準樣品、粳稻整精米率標準樣品、粳米品嘗評分參考樣品、秈米品嘗評分參考樣品。

TOP6

最高獲刑11年 罰金180萬——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宣判

12月1日,吉林省東豐縣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被告人趙某雪等66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案。

公訴機關指控:2016年至2019年4月間,被告人趙某雪等人在沒有經營保健食品的相關合法手續和許可證照情況下,違反法律規定,不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非法購買含有西地那非成份的有毒、有害食品原料及包裝,非法組裝後銷售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口服性保健品至全國20多個省市。

東豐縣人民法院依法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被告人趙某雪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八十萬元,判處被告人徐某龍有期徒刑七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九十萬元。對其餘被告人分別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至二年六個月不等刑期並處罰金。

同時宣告禁止令,禁止各被告人在刑罰執行完畢前從事食品經營活動。

TOP5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校外託餐機構經營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應急管理部就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加強對學生校外託管場所「小飯桌」監管的提案》做出答覆。

將總結推廣各地校外託餐機構食品安全管理的經驗做法,及時跟進、指導各地開展校外託餐機構地方立法,將校外託餐機構經營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加強屬地監管,強化從業人員培訓,規範校外託餐機構經營行為,著力解決學生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

TOP4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全面推進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建設

12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加強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推進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建設,進一步強化新冠病毒輸入風險「物防」措施。

據了解,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建成並上線運行,目前接入平臺試運行的9個省(市),冷鏈食品首站進口量佔全國90%以上。該平臺基本實現從海關入關到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的全鏈條信息化追溯,可在線上排查、精準管控、現場處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TOP3

交通運輸部:冷鏈食品一線從業人員作業過程中務必戴口罩勤洗手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李華強12月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呼籲廣大進口冷鏈食品物流經營者,特別是一線從業人員,本著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態度,在作業過程中務必戴口罩、勤洗手,嚴格執行相關疫情防控和消毒工作要求,千萬不能有僥倖心理,堅決克服鬆勁心態。

TOP2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32批次不合格食品 超半數為食用農產品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告顯示,11月共發布3期食品抽檢信息,涉及32批次不合格食品。從類別上看,不合格樣品涉及保健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調味品、方便食品、糕點、酒類、食用農產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飲料10大類。

其中,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樣品數量最多,有17批次,佔所有不合格樣品的一半多。

TOP1

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開幕

12月5日,教育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聯合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在四川省眉山市隆重舉行。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中國食品安全大會組委會名譽主任顧秀蓮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中國食品安全大會組委會名譽主任顧秀蓮宣布大會開幕。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雲澤致歡迎辭。本屆大會由中國食品安全報社、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

來源:新華社、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人民日報、中國食品安全報等

往期熱文回顧:

特別報導|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開幕網購進口食品安全嗎?消費者又該如何防範?校園成諾如病毒高發地,哈爾濱116名師生感染,高發季節如何預防?男子連吃7天柚子後「肌肉溶解」!這種致命錯誤,你可能也在犯

原標題:《12月第1周全國最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新聞(中國食安輿情排行榜)》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9月第2周全國最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新聞(中國食安輿情排行榜)
    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知天下食安事看本周熱度新聞排行TOP8「4毫升」聽成了「40毫升」,1歲孩子被老爸灌下10倍退燒藥近日,江蘇宜興市有一位馬大哈爸爸公訴機關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公益訴訟,經過調解後,二被告人自願在新聞媒體上公開道歉,共同賠償30000元。法院經審理查明:2019年9月,張某智到被告人安某海經營的乾菜調料批零門市購買米線調料時,向安某海購買罌粟殼並支付100元,安某海將包含罌粟殼在內的調料打碎賣給張某智。
  • 9月第3周全國最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新聞(中國食安輿情排行榜)
    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知天下食安事看本周熱度新聞排行TOP9專家:中國將首次成為全球最大花生進口國 「預計今年中國花生進口量可達140萬噸,將首次成為全球最大花生進口國
  • 8月第4周全國最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新聞(中國食安輿情排行榜)
    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知天下食安事看本周熱度新聞排行TOP9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開徵求將凝膠糖果、粉劑納入保健食品備案劑型意見8月28日,為擴大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劑型
  • 8月第2周全國最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新聞(中國食安輿情排行榜)
    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知天下食安事看本周熱度新聞排行TOP9推薦「固體飲料」給嬰幼兒廣東惠州一醫生被停職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委宣傳部官方微博近日發布通報稱TOP8「崑崙2020」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嚴打食藥環等領域犯罪2020年5月,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崑崙2020」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危害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安全,侵犯智慧財產權和涉野生動植物等領域違法犯罪。
  • 10月第3周全國最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新聞(中國食安輿情排行榜)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高虎城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作說明時說,修訂草案從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等方面作出規定。10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指南》相關內容進行解讀,表示《指南》將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劃分為「重點責任」「食品銷售者基本責任」「其他主體責任」三大部分。
  • 9月第1周中國食安輿情排行榜
    聲明稱,公司目前已對問題門店其他重要食安環節進行徹底排查,對所有門店操作人員加強培訓並緊抓門店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公司向廣大消費者致歉。TOP6四川:10月1日起,農村聚餐超百人需提前兩天報告據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消息,《四川省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印發,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 一周輿情:美團外賣的千萬「封口費」能否買來安心?
    4月第3周(4月16日-4月22日),中國生活物流企業品牌輿情相比上周略有上升。本期生活物流最熱新聞來自關於快遞行業傳統運營模式和大城市城市規劃之間矛盾的相關討論。外賣行業則以題目為《網絡訂餐封口貼 能否封住外賣食品安全?》的新聞最熱。據介紹,此次食安封籤項目得到了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的積極響應,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和好評。經監測:今年3月開始,美團將在全國100個城市投放1000萬張2.0版「放心籤」。
  • 9月第2周中國食安輿情排行榜
    公訴機關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公益訴訟,經過調解後,二被告人自願在新聞媒體上公開道歉,共同賠償30000元。法院經審理查明:2019年9月,張某智到被告人安某海經營的乾菜調料批零門市購買米線調料時,向安某海購買罌粟殼並支付100元,安某海將包含罌粟殼在內的調料打碎賣給張某智。
  • 「最嚴監管」護航「食安山東」 全省食品安全整體合格率達到98%以上
    13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情況:2020年我省大力推進「食安山東」「品質魯藥」建設,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全省食品安全整體合格率達到98%以上,省級藥品抽檢合格率達99.6%,全省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
  • 3·15輿情:誰最信得過?在滬奶粉品牌關注度排行榜
    一、綜述:奶粉消費大國陷信任危機 政府助力塑國產品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一直以來,中國備受食品安全問題困擾,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品牌信心不足成為事實,尤其是在直接關涉億萬嬰幼兒健康的奶粉產品方面,消費者幾乎把質量信任的天平都傾向了進口品類奶粉。
  • 網紅火鍋店「哥老官」牛蛙檢出禁用獸藥,曾屢次被爆食品安全問題
    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12月16日,網紅火鍋店「哥老官」在杭州的一家門店因牛蛙查出獸藥登上熱搜
  • 康師傅攜手「食安大賽」 破除肆虐朋友圈的食品安全謠言
    「作為消費者,我們對現在的食品安全問題非常關注。」參觀康師傅的食品安全創新技術展臺時,學生們紛紛表示,「肯定會選擇對食品安全更加重視的品牌,他們對自己的產品負責,就是對我們消費者負責。」第三屆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全新起航7月1日,「2017•第三屆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在2017年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國科協主題日——「食品安全進萬家」活動上正式啟動。
  • 「酥脆薄餅」輿情口碑排行榜:達利園進差評榜 港榮受食品安全事件...
    「酥脆薄餅」輿情口碑排行榜:達利園進差評榜 港榮受食品安全事件拖累口碑墊底 2020-06-19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開幕
    摘要:12月5日,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為主題的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在眉山市開幕。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食品安全大會組委會名譽主任顧秀蓮,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雲澤出席開幕式。
  • 食品安全輿情監測:網民如何看待虹鱒魚被歸為三文魚?
    新浪輿情通-政務輿情大數據服務平臺,為政企用戶提供輿情監測、預警、分析、報告等服務。2018年8月10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牽頭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出臺。該團體標準直接將虹鱒魚歸為三文魚,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 2019全民營養周京啟動 -市縣新聞-食安北京-中國食品安全網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右),食品司司長劉金峰(中),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盧江(左)參觀全民營養周展板 本報訊 李濤 牛春安 張元欣 健康中國,營養先行。5月10日,2019全民營養周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主場啟動儀式在京舉行。此次活動由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聯合主辦。
  • 2012中國最受媒體關注獨立學院排行榜100強
    2012年1月9日,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布《2012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這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第10年發布中國大學排行榜。   今年的報告中最令人關注的是,1990年至2011年北京大學獲校友捐贈全國最多,高達12億;浙江大學3項中國大學校友捐贈紀錄被打破;北大校友黃怒波豪捐10億,打破浙大校友段永平捐贈最高紀錄;清華大學創校友捐贈率全國第一,千萬級以上捐贈校友人數全國最多,2010年年度捐款率為30.7%,已達歐美世界一流大學水平,「校友捐贈率」將納入中國大學排名;「ESI論文」和「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
  • 社會共治食安 廈門「食安鬥陣行」入選全國十佳案例
    廈門網訊(本組文/廈門日報記者陳泥,通訊員楊鈴,本組圖/市食安辦提供)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國工商出版社主辦的首屆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論壇上發布了全國市場監管領域十大社會共治案例,我市的「食安鬥陣行」活動入選全國十佳,成為政府類案例中唯一的食品相關案例。
  • 探訪「食安山東」新路徑|「食安濟寧」,不斷提升百姓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關係到百姓的『舌尖安全』,『食安濟寧』就是要多措並舉,加大力度,不斷提高百姓食品安全的獲得感。」12月3日,濟寧市市場監管局局長侯典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從南張中學的精管食堂,到康泉食品的「良心」操守,再到百意購物「全程溯源」,「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採訪團的記者們感受到「食安濟寧」給讓老百姓帶來的食品安全獲得感。目前,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濟寧全面建立健全市、縣、鄉鎮(街道)三級黨政領導班子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完善了綜合協調工作機制,「食安濟寧」有了堅強的後盾。
  • 寫入教材:轉基因食品危害健康!名單:2018食品安全十大事件
    一、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強調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2018年1月2日,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5份中央一號文件出臺。  七、連續6年位居中國全面小康進程中最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榜首之後,食品安全問題2018年未入前三名  2018年10月至11月,《小康》雜誌聯合國家信息中心,並會同有關專家及機構,對「2018中國綜合小康指數」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排在「中國全面小康進程中最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前三位的,分別是「房價」、「養老政策」和「醫療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