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
知天下食安事
看本周熱度新聞排行
TOP8
《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營養素補充(2020年版)》發布
12月1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等規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調整發布《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營養素補充劑(2020年版)》和《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營養素補充劑(2020年版)》,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以往發布的有關目錄與本版本不一致的,以上述版本為準。
TOP7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公布16項行業標準樣品
12月1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了2020年第4號通告,公布了《早秈米加工精度標準樣品》等16項行業標準樣品。
根據通告附件顯示,這16項行業標準樣品有:早秈米加工精度標準樣品(精碾、適碾)、晚秈米加工精度標準樣品(精碾、適碾)、粳米加工精度標準樣品(精碾、適碾)、南方小麥粉加工精度標準樣品(特製一等、特製二等、標準粉)、北方小麥粉加工精度標準樣品(特製一等、特製二等、標準粉)、秈稻整精米率標準樣品、粳稻整精米率標準樣品、粳米品嘗評分參考樣品、秈米品嘗評分參考樣品。
TOP6
最高獲刑11年 罰金180萬——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宣判
12月1日,吉林省東豐縣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被告人趙某雪等66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案。
公訴機關指控:2016年至2019年4月間,被告人趙某雪等人在沒有經營保健食品的相關合法手續和許可證照情況下,違反法律規定,不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非法購買含有西地那非成份的有毒、有害食品原料及包裝,非法組裝後銷售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口服性保健品至全國20多個省市。
東豐縣人民法院依法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被告人趙某雪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八十萬元,判處被告人徐某龍有期徒刑七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九十萬元。對其餘被告人分別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至二年六個月不等刑期並處罰金。
同時宣告禁止令,禁止各被告人在刑罰執行完畢前從事食品經營活動。
TOP5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校外託餐機構經營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應急管理部就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加強對學生校外託管場所「小飯桌」監管的提案》做出答覆。
將總結推廣各地校外託餐機構食品安全管理的經驗做法,及時跟進、指導各地開展校外託餐機構地方立法,將校外託餐機構經營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加強屬地監管,強化從業人員培訓,規範校外託餐機構經營行為,著力解決學生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
TOP4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全面推進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建設
12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加強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推進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建設,進一步強化新冠病毒輸入風險「物防」措施。
據了解,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建成並上線運行,目前接入平臺試運行的9個省(市),冷鏈食品首站進口量佔全國90%以上。該平臺基本實現從海關入關到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的全鏈條信息化追溯,可在線上排查、精準管控、現場處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TOP3
交通運輸部:冷鏈食品一線從業人員作業過程中務必戴口罩勤洗手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李華強12月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呼籲廣大進口冷鏈食品物流經營者,特別是一線從業人員,本著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態度,在作業過程中務必戴口罩、勤洗手,嚴格執行相關疫情防控和消毒工作要求,千萬不能有僥倖心理,堅決克服鬆勁心態。
TOP2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32批次不合格食品 超半數為食用農產品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告顯示,11月共發布3期食品抽檢信息,涉及32批次不合格食品。從類別上看,不合格樣品涉及保健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調味品、方便食品、糕點、酒類、食用農產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飲料10大類。
其中,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樣品數量最多,有17批次,佔所有不合格樣品的一半多。
TOP1
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開幕
12月5日,教育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聯合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在四川省眉山市隆重舉行。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中國食品安全大會組委會名譽主任顧秀蓮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中國食品安全大會組委會名譽主任顧秀蓮宣布大會開幕。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雲澤致歡迎辭。本屆大會由中國食品安全報社、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
來源:新華社、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人民日報、中國食品安全報等
往期熱文回顧:
特別報導|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開幕網購進口食品安全嗎?消費者又該如何防範?校園成諾如病毒高發地,哈爾濱116名師生感染,高發季節如何預防?男子連吃7天柚子後「肌肉溶解」!這種致命錯誤,你可能也在犯原標題:《12月第1周全國最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新聞(中國食安輿情排行榜)》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