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人物誌 | William Wang:從司令到深國交,從深國交到劍橋

2021-02-23 司令教育

司令教育2016屆學員

深國交2021屆畢業生

劍橋大學

「 起點 」  我和司令 

記得那是初二的下學期,深外同學的家長向我們介紹了當時還在深勘大廈的司令教育。

完成測試後,親切的郭老師和Linda老師很快就讓我喜歡上了司令教育的教學氛圍。

在周末的時候,我就會跟著老師上課,隨後在Linda老師的監督下完成課後練習和單詞打卡。

作為一個插班的小白,司令的課堂一開始對我來說,還是很有挑戰性的——國交備考的內容難度和學校裡練習的英語對我來說可謂是天壤之別。

不過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也慢慢地跟上了大家的步伐。

 

司令的英語課非常有趣。無論是閱讀,聽力,還是寫作的備考,老師都能用高效輕鬆的方法帶我們準備。

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原著閱讀的學習,在練習基礎的同時,我們也在學習名著裡面可以幫助我們寫作的詞語素材。

當我因為司令的課對這部魔法世界的傳奇故事感興趣的時候,才發現周圍的朋友們早就對哈利波特的劇情稔熟於心了(雖然我到現在還沒看完哈哈哈哈)。

課間例行的South Park時間也給課堂的輕鬆氛圍增色不少。

 

愧對於老師們的辛勤教導,我在入學考並沒有拿到最理想的成績——以英語B、數學B、思維A的成績有幸進到了面試。

繼續在司令進行了幾節面試課後,有幸通過那一年5月份的第一場招生並進入了國交,有幸和幾位同班的同學們繼續四年同窗。

在這段壓力最大的時間裡,我在學校的期中考考出了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次成績hhhh。

「 G1的故事 」 |   我與深國交  

相比深外,深國交是一個更自由、更開放的環境。經過了外國語學校和司令教育的洗禮,英文授課的環境沒有對我造成很大的影響。

G1開學嘗到「為所欲為」的甜頭後我就開始放飛自我了,上半學期經常是放學了就和同學們聚在一塊打遊戲。

當一向比較「分控」的我,看到自己期中的成績是化學B,英語C時。再看到同學們的A*之後,我開始立志好好學習,慢慢地坐到第一排認真聽課做筆記。

漸漸地A*多了起來,也幸運地登上了傳說中的領獎臺。

「 我的選課 」 |   我與深國交  

在G年級時,除了必修的科目之外,我還選修了生物,西班牙語和經濟。建議大家還是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目。

像我剛剛進入國交時,腦子裡想的都是「大學畢業要賺大錢」,沒經過思考就選擇了當時新開設的經濟課程,也把經濟定為了當時的方向。

但是在學習經濟的過程中,我發現這門課和自己的想像大不相同。在G1下學期才意識到自己好像對這門課不是特別感興趣,但是為時已晚,只能硬著頭皮學到G2。

生物和西班牙語一直是我很喜歡的科目,兩門課的老師都非常的好,生動的課堂也一直讓我保持著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選完課之後的三周內可以算是「試用期」,大家可以通過「換課」的操作來決定最適合自己的選修課。

在A年級,我定下了申請工程的方向,所以我就選擇了標準的理科生模板——數學,物理,化學。

除此之外,在A1我選擇了繼續學習西班牙語,在G年級教授我西語的Maria老師真的非常非常的好。

由於在A2我們要同時學習AS和AL的進階數學,迫於學業的壓力我不得不暫時的和自己熱愛的這門外語道別。真的真的很可惜……

很多門課學校都會組織field trip,可以約等於出去玩。

生物部的老師們帶我們去參觀動物園和生態園,商科部在假期組織了布拉格之旅,Maria在國慶也帶我們去過西班牙的Salamanca……

西語Field trip參觀的Salamanca小鎮

「 課外活動 」 |   我與深國交  

因為一開始定的申請方向是美國,我也和大部分同學一樣參加了許多社團。

例如TEENS童莘,松柏社,Art of Computer Science,Physics Just for Fun,TBU,Combined Natural Sciences。G1到A1這三年間學術和非學術類都有涉獵。

對於社團,還是建議大家多多參與,踴躍競選社團內的部長或社長,這也是一個非常寶貴的鍛鍊自己的機會。Leadership也是很多大學希望看到申請者的一大發光點。

在我參與眾多社團的經歷中,我也在學習如何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在作為負責人的時候如何帶領大家完成任務等等。

 

作為一個稍微有點「社恐」的理科生,我就沒有參加太多校內活動或比賽。

在G2,A1兩年間參加了一兩個小House賽(為自己的House爭光還是很開心的哈哈哈),在A1的運動會上挑戰了一下自己,拿到了A年級組1500m的亞軍。

A1國交運動會1500M亞軍/銀牌

IA(International Award)也是一個非常建議大家參與的課外活動。

IA的本質就是登山探索,小組的成員們需要藉助地圖圖例和Route card走過指定的路線。

我參加了IA的銅獎和銀獎,都是在香港的郊野公園;前幾屆非常強大的學長學姐們甚至在內蒙古參加了金獎(當然這對於我這個阿宅來說太難了)。

除了登山,IA還需要學生們完成一定的課外活動,例如體育、社區服務、以及才藝。

IA郊野公園沿途的風景

「 最大的變化 」 |   我與深國交  

我在國交最大的變化也許是更有想法了吧!我認為這和國交自由開放的環境也有關係——無論是學習還是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選擇和機遇。

「 朋友們的幫助 」 |   我與深國交  

我在國交收穫了非常珍貴的友誼。

日常的校園生活中,和他們一起吃飯或者hang out往往能令我放鬆不少。我和各個大佬們慢慢地也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學術圈」,經常聚在一起分享筆記、刷題、討論。

在申請季中對我幫助最大的也莫過於我的好朋友們。

我們在交完UCAS之後就開始抱團刷Admissions Test的題目,天天泡在咖啡廳裡計時練習。入學考試之後我們也經常相互進行模擬面試,大佬們準備的題目對我的幫助也是非常大。

「 老師們的幫助 」 |   我與深國交  

不得不說,國交的很多老師都幫了我很多,很感謝學科老師們讓我一直對我選擇的科目保持著熱愛。

不過對我幫助最大的可能還是學校的Counsellors,幾位老師都幫我看過了PS並幫我修改,在填寫各種申請平臺的時候也經常幫我勘誤,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

「 概覽 」 |   我的申請  

我的申請之路可以說是非常的隨性而曲折了,G1到A1的三年裡就變過好幾次申請的方向。

在G1的時候,我放棄了經濟,投身到了生物的學習中;到了G2,卻又發現自己對物理更感興趣;相比於理論研究,我又更喜愛自己通過創造學習的過程。

於是在G2的尾聲,我開始追逐我的工程夢。

在G2結束的暑假,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參加了約翰霍普金斯的工程夏校Engineering Innovation。上午上完lecture,下午做完lab後就是大量的自由活動時間。

學習的雖然是淺顯易懂的基礎知識,各種各樣有趣的projects讓我對工程的本質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學習工程的決心。

夏校Final Project——義大利麵橋

夏校裡Electronics的各種有趣的實驗,讓我在工程諸多的分支之中選擇了電子工程。

A1聖誕節做了一些小玩意,比如上面這個電子時/鬧鐘

「 美國方向 」 |   我的申請  

來到國交後便選擇了英美雙申這條路線,但是申請路上沒有像自己預期的一樣順風順水。

G年級參加了些許課外活動也是為了美國的申請。可惜自己當時的惰性沒能讓自己做出很大的成果,大部分時間都是作為Participant來參與活動的。

這些問題在今年填寫申請的時候也反映了出來——文書缺素材。

G1的時候和同學們代表國交參加了USAD總決賽

我的標化也不理想。

託福G2首考106分,栽在了口語上。在拖了許久之後,第二次已經是在A2的9月份。雖然上了110分,但寫作又給了我當頭一棒。

19年10月和12月的兩次SAT同樣沒有達到1500的分水嶺。

即便我在許多機構都經歷過培訓,英語和標化還是在國交四年「不離不棄」地纏擾著我。

也正因為此,我申請的重心轉移到了英國,沒有嘗試著衝哈耶普斯麻。

在申請季,我EA了三所學校,申請了加州大學的五個校區,然後在RD輪申請了四所排名比較高的學校。

「 英國方向 」 |   我的申請  

許多同學在A2前的暑假就開始著手自己的Personal Statement和美國主文書了,而我直到9月中旬才慢悠悠的開始一稿(建議大家還是在暑假就開始起稿PS)。

牛津劍橋的申請截止日期是10月15號,但是國交將其設置在了9月底。

9月下旬A2的學業壓力往往非常大,這個時候又要填寫UCAS申請,又要準備學校的Test Week。

 

10月15日UCAS的deadline 後,劍橋申請者還需要在10月19日前填寫一個叫做COPA(Cambridge Online Preliminary Application)的東西。

 

然後在10月22日之前完成SAQ(Supplemental Application Questionnaire)的填寫,其實COPA和SAQ本質上是一個申請表,是劍橋除了UCAS之外需要申請者填寫的內容。

在國交的四年,我也跟著同學們參加了大大小小的競賽,但是獎項都不是特別突出。

即便如此,我還是選擇了兩三個與工程相關的物理和數學競賽填在了我的COPA裡。

 

接下來的一關是入學考試Admissions Test (🐂)/Pre-interview Assessments (🗡)。

按照以往,入學考試是設立在10月底的,但是今年的入學考試設置在了11月4日前後。

具體需要參加的入學考,視專業和牛/劍而定,劍橋工程需要參加的考試叫ENGAA (Engineering Admissions Assessment),主要由數學和物理題組成。

與牛津的PAT不同,ENGAA一般不會出現太高難度的題目,最高難度是AS物理級別(但是今年劍橋各專業集體抽風,自然科學和工程系的題目都變難了許多)。

因為ENGAA是一門比較新的考試,刷完兩三遍歷年真題後我就開始做其他專業Admissions Test的物理和數學部分。

例如NSAA(劍橋自然科學入學考試),ECAA(劍橋經濟入學考試),CTMUA(劍橋計算機科學入學考試)等等。

入學考試當天雖然發揮的沒有預期的好,但是還是在12月初還是收到了劍橋的面試邀請。

 

入學考試結束後,我和同學們就開始著手準備面試了。由於疫情,大學的面試都改到了線上。

11月底,我參加了帝國理工電子工程系的面試(但是到現在都沒出結果)。

在12月3號,我所申請的學院給我發出了面試邀請,面試時間是四天和五天後,也就是7號和8號。

12月8號的晚上,跟學院的教授道別、退出Zoom之後,感覺自己像做了一場夢一般,悵然地盯著天花板良久——自己是不是搞砸了?

面試之後的每一天似乎都在復盤自己的表現,莫大的壓力把自己每天搞的陰沉沉的。

 

1月25號,劍橋放榜的那天。早就做好被拒的心理準備的我,在臨近晚上12點才收到郵件——劍橋竟向我拋出了橄欖枝。

「 期待 」 |   劍橋大學  

劍橋工程系有一棟叫做Dyson Centre的樓,專門讓工程系的學生們在這裡製作自己感興趣的projects(類似於一個Maker space)。

我希望我能多在Dyson Centre和圖書館裡泡著,繼續在工程這條道路上探索、學習。

我所在學院

我選擇的學院條件比較優越。學院離工程系很近,所以平時應該走幾步路就能到(應該也可以多睡會哈哈哈哈哈)。聽說學院的飲食和住宿都不錯(雖然有點貴),吃好喝好才能保證學好。

除了Dyson Centre和圖書館,我希望自己能在學業之餘練練琴、去去健身房、多交交朋友。

除了工程專業的學習,我還想再多多發展自己的其他方面。

比如西班牙語,在國交堅持學習了三年,卻在第四年drop掉未免太過於可惜。我希望在課餘時間能再撿起西語,以免把自己所學全部還給Maria。

「 我想說 」 |   學弟學妹們  

在G年級可供大家支配的時間比較多,前兩年的大部分課程也還是比較簡單的。

大家可以選擇在這兩年多多發展自己的課外愛好,多參加幾個自己感興趣的社團,嘗試著參與一些社區服務(Community Services)。

一方面自己可以遇到更多朋友,校園生活也更豐富;另一方面,從「功利」角度來講自己申請的profile也會更好看嘿嘿。

當然,也要保持好的學習成績,尤其是英語。對申美的同學來說GPA還是蠻重要的。

 

在國交學習,不建議大家過度依賴老師。國交是個非常自由的環境,這也就意味著大家可以有更多時間自主學習。

雖然國交的申請戰績聞名遐邇,同學們還是要多利用周邊的資源,無論是「最好的老師」Google,還是各類刷題網站。對我來說,最高效的進步方法還是和好朋友們一起學習。

 安利 

【1】刷題網站:

https://papacambridge.com/

https://paper.sc/

 

【2】對於想學習西班牙語的朋友,安利大家一個積累詞彙量的軟體——Lingvist,學習語言的道路上最注重的還是多聽、多說、多練,課堂上還是越活躍越好。

 

【3】未來想學物理和工程的學弟學妹們可以讀讀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with Modern Physics 9th Edition by Serway and Jewett這本書。

無論是對牛劍入學考試還是諸如BPhO以及物理碗之類的物理奧賽都有很大幫助。

 

【4】準備牛劍的工程入學考和面試推薦網站:

https://isaacphysics.org/

https://i-want-to-study-engineering.org/

https://www.arborsci.com/pages/next-time-questions/

 

國交的四年說短不短,說長不長。

大家可以好好享受這一份「自由」,多多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申請經歷,多交朋友,為自己接下來的四年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祝願大家玩好,學好,未來申上自己心儀的學校!

· | 往期推薦 | ·


相關焦點

  • 一個傳奇,深國交!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終於懷著朝聖之心走進了深國交,然而當探校結束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一件件看似跟成績無關,但足以定義「深國交」的小事。 今年,是院長Neil Mobsby在深國交工作的第11年,從老師、教研組長、教學主任、副院長到院長,一步一個腳印。前任院長也在這裡待了15年,直到退休也捨不得離開學校,仍在擔任升學顧問。 Mr.
  • 深國交優秀學長學姐分享「備考深國交技巧」
    為了讓大家更深度地了解備考深國交的訣竅、深國交的教學方式,以及近距離地感受深國交的學生風貌、課程內容等,點擊國際教育特邀在2019年和2020年深國交入學考中被錄取的優秀學員,來到點擊舉辦的「深國交優秀學長學姐分享備考深國交經驗」線上講座。
  • 2020年錄取30個牛津劍橋,深國交憑什麼成為「牛劍收割機」?
    有人感嘆:深國交是一個傳奇!創辦17年來,15屆畢業生裡共有205人被牛津和劍橋大學錄取,年年位居全國第一。朱校長,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創始人之一,1979年去到「少年班」,一幹就是二十年,像曾經的百度總裁張亞勤都是他的學生。這二十年的管理經驗為後面「深國交」的創辦積累了重要經驗,雖然當時的他意識到自己尚缺乏國際教育、英語及中學生培養等經驗。
  • 「深國交」高中畢業後,他們將去牛津、劍橋、 帝國理工或倫敦政經...
    作為深國交學妹,本人有幸採訪了以下幾位學長學姐:將去英國劍橋大學生物專業的Lucie、牛津工程的Margaret、牛津數學的Jane、劍橋化工的Patty、牛津生化的Rosalie、帝國理工的Herbert,以及等待倫敦政經offer的金融會計大神Anne。讓我們近距離了解一下他們的內心想法吧。
  • 城市綠洲的家長、深國交的學姐雙雙爆料 城市綠洲和深國交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 | 擇校攻略
    深圳城市綠洲學校建校時間:2001年課程設置:城市綠洲致力於學術的極致,小學部遵循英國國家課程體制,中學部運行劍橋國際課程體系。另外,學校還開設藝術與設計、中文、英文、地理、歷史、信息與通訊技術、數學、音樂、體育、科學等豐富的課程。
  • 深國交詳解丨為什麼深國交能15年蟬聯全國牛劍錄取第一名?
    深國交詳解丨為什麼深國交能15年蟬聯全國牛劍錄取第一名?深國交之名,如雷貫耳。全國國際學校排名前五、廣東第一,且常年位居牛劍錄取首位……近期,也有不少家長諮詢我們關於深國交的一系列問題。在這裡,Targets綜合整理了一份完整版的深國交詳解,希望能夠讓大家全面了解深國交。
  • 【轉】一份來自深國交學長的信
    《一份來自深國交學長的信》 ——講述深國交學子敢做、包容、獨立、自主、成熟的形象 我母親倒是思路非常超前:她認為我去深國交可能會比留在初中中考有更好的發展(因為我初中成績並不好)。因為母親支持,本就不想中考的我順理成章地交了訂金,成為了深國交的一份子。 回頭想想,當年因為想要逃避中考而答應去國交的決定十分幼稚,甚至有些可笑。值得慶幸的是,這麼多年的經歷證明了入讀國交真的是一個正確得不能再正確的決定。我在這裡分幾方面來探討一下。
  • 深國交第二輪入學考試結果發布!入讀深國交,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前兩日,深國交公布了第二輪入學考試的成績及錄取結果。以往很多深國交新生都會在入學後出現一些問題,對新學校及課程極不適應,全英語授課模式下非常壓力山大,無法跟上課程節奏。全英文教材:深國交的教材是參照劍橋大學考試院和美國大學理事會考試大綱選用的全英文教材,而大多數新生之前接觸的都是純中文&中英雙語混合教材。
  • 深國交9月1日新校區開課 深國交安託山新校區環境大公開
    這學期我們迎來了不少新學校、新校區,貝賽思雙語、哈羅、這周是深國交,關注深國交的家長相信都了解到深國交的新校區已經竣工完畢了。擇校君上周也去看了深國交的進展,也碰到很多家長,家長們紛紛表示很擔憂教室環境是否安全、到底能不能如期開課等等。今天下午,深國交發文公布了學校開學新動態,下面就家長關注的細節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您選擇國際學校有所幫助。
  • 深國交近況匯總和考情全面解析
    ↓↓↓↓↓↓↓《2020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發布,深國交連續三年上升深國交已15年蟬聯全國牛劍錄取第一。今天,遠播學習君給大家介紹一下深國交近況和大家十分關注的考情。01 學校簡介深國交於2003年成立,成為深圳首家經英國劍橋國際考評部正式授權的全日制國際高中。
  • 2021年深圳貝賽思、深中、深國交、深大師院早申錄取榜單出爐
    (一些學校尚未公布,數據截止到今日發文之前)  01深圳國際交流學院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1份  萊斯大學 1份  埃默裡大學 1份  美國方向不算是深國交的強項,早申階段能有3份錄取還算不錯,只是今年牛劍面邀還沒有看到深國交官方放出來的消息
  • 城市綠洲和深國交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來聽家長、學姐的爆料
    ★低分入讀深國交:2020年深國交的新校區落成,將容納2000名學生,而城市綠洲的10、11年級學生將在深國交新校區進行學習,也就是學生在城市綠洲讀完9年級,就可以成為深國交的學生,在深國交學習,兩校將完全銜接!★有學籍:學生被深國交錄取後學籍保留在原學校即可,學生入學後會重新建立英文的出國留學用的學籍,申請大學時憑國際考試成績直接申請,不會有什麼影響。
  • 深國交的數學越來越難?2021年深國交入學考試數學科目分析!
    只要說到深圳的國際學校,「深圳國際交流學院」可謂是家喻戶曉。 深國交的學生,世界名校的錄取率高達80%。更牛的是,幾乎每年的牛津、劍橋大學的錄取率都在10%以上,深圳的家長們戲稱它為「牛劍收割機」!並且近年美國學校的名校錄取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深國交畢業生已遍布新加坡、香港、紐西蘭、義大利、美、英、加、澳、荷蘭、馬來西亞、瑞士、德國、臺灣等地著名高等學府。
  • 丹桂薩沲:提前一年從深國交畢業
    作為深國交的「戲劇皇后」,丹桂薩沲學習無聊時也會戲劇性地講話,引得同學開懷大笑;不喜歡Boring,常模仿經典廣告拍小視頻,大家由衷地為其鬼點子點讚;喜歡跑酷這種時尚極限運動,邊看視頻學習邊拿著跳高墊子就練起了前空翻……還是這個丹桂薩沲,在深國交提前一年畢業,拿到了卡內基梅隆、維克森林、紐約大學等美國名校錄取通知,她將選擇紐約大學。
  • 深國交「全能女王」洪馨惠
    與同齡人不同,這對洪氏兄妹入讀深國交之前,只在家裡上學。爸媽給予了兄妹倆高度的自由和規劃訓練:讀書、彈琴、做手工乃至到遊樂場溜冰,都在每天的日程裡。他們還會定期總結,成就感就是從這裡來的:畢竟沒有什麼考試,衡量自己進步的標準就是這些計劃的完成度。 洪馨惠說,家人給了她快樂的基礎,讓她喜歡和人打交道,對世界充滿好奇。家裡常有客人,各個國家各種職業的都有,相處氛圍甚好。
  • 深國交G年級開學日,點擊國際教育為家長學生派發新生入學指南
    深國交G年級開學日,點擊國際教育為家長學生派發新生入學指南!歷年來,在深國交新生開學之日,點擊國際教育會為其發放學習資料,幫助他們更好地做好新學期的銜接準備。8月30-31日,是深國交G年級報導開學的日子。點擊的老師向G年級新生及其家長派發了深國交相關學習資料,分別有深國交新生入學指南+實用筆記本。
  • 深國交2019屆張伊辰:深國交到美國維思大學,如何一路突破?
    到了第三第四周,我開始適應各科的閱讀作業。我喜歡我的課程內容,喜歡在小課堂上幾乎隨心所欲地發言,和教授同學互動,藝術真的也可以被簡化被分析。好像在這裡慢慢步入正軌了,漸漸融入了新環境,我卻莫名地想起深國交,特別地想念,真正意識到高中4年徹底地結束了,而且已經要遠去了。
  • 深圳四大 VS 深國交,誰才是你眼中的NO. 1?
    而深國交作為公認深圳TOP 1的純國際學校,其實力也不可否認。那麼五所學校相對比,誰才是你心中的TOP 1國際學校呢?深中高一除開設國家必修課程外,還開設了與美國大學一年級AP課程對接的數理化整合課程。深中國際體系升學成果名列前茅:2017年-2020年,美國常春藤大學錄取32人,USNEWS排名前30的美國大學錄取327人,排名前50的美國大學錄取582人;2018-2020年,牛津、劍橋大學錄取17人,G5精英大學錄取63人。考入深中後,需再進行一次分體系考試才能進入國際班。
  • 深國交是否可以通過中考成績申請?深國交錄取新生的原則
    因為深國交是國際高中,對學籍、戶籍沒有限制,面向全國包括港澳臺的學生。學生入學後將在學院重新建立出國所需的相應學籍,原中學的學籍無需轉換。 學雜費標準:深國交以學年(兩個學期)為單位進行收取學費,參照當年的招生簡章即可。 Q2:深國交是否可以通過中考成績申請?
  • 深國交家長群剛剛炸鍋了!到底出啥事了?
    深國交家長群剛剛炸鍋了?最近幾天是深國交的開學日,家長們陸續開始送孩子去安託山新校區上學,但是就在今天,深國交家長群裡卻紛紛炸開鍋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安託山是深國交今年才建好的新校區,搬離老校區前往新校區開啟嶄新的學習生活,這本是一件喜事,但不少家長在帶孩子報到之後,紛紛反應收到孩子的反饋說學校情況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