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所居住的小區是位於鄭州五環之外的一個老小區,小區裡種植的植物雖然不少,但是由於管理不到位顯得有些凌亂、荒蕪。小區也不像市區內那些高檔小區種植的都是一些名貴樹種,而是桂花、玉蘭、木瓜、白蠟、大葉女貞等常見樹種,而且在小區中心的小廣場裡還種植小時候在老家十分常見的一種樹種——楝樹。
楝樹,可以說是很多地方都很常見的一種鄉土樹種,在我們老家平頂山、還有我老婆老家新鄉都十分的常見。記得小時候,家裡老房子沒有翻蓋之前,廁所的旁邊就種植著一棵楝樹,不知道是刻意栽植的,還是別處的種子掉落在這裡自己發芽長大的,只知道那個時候在農村隨處都可以見到它,基本上家家戶戶的門口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楝樹的樹體是十分高大的,雖然枝杈不是很多,但是樹冠很大,深綠色的葉子就像一張張展開的小手,片片向上,雖然葉片數量不多,但是卻有著很好的遮陰效果。
而且,楝樹的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景致各有不同。
楝樹的一年四季,都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美好回憶……
每年一到4~5月份,楝樹花就開始陸陸續續開放了,楝樹的花期差不多可以持續一個月左右,花期結束基本上也就意味著春天結束了。宋代的詩人丘葵就曾在它的《初夏》一詩中,用「一信楝花風,一年春事空」來感嘆楝樹花盡之後就是意味著春天的結束,初夏的到來。
與其他花相比,楝樹花並不是十分顯眼,花朵很小,但是它的花瓣白中透紫,小而別致,於是比其他花多了幾分淡雅的氣息。楝樹花的花蕊為深紫色,像一個伸出的小棒,花蕊頭像喇叭口一樣張開,周圍呈紫色,而蕊心為黃色,布滿了花粉。
微風吹來,迎來陣陣清香。小時候的農村能見到的開花植物樹種很少,於是總是會把春天與楝樹花的香味、槐花的香味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那是童年記憶裡春天獨有的味道。
隨著花蕊的成熟,花蕊也會逐漸變成中空。雌蕊授粉之後,接下來就會長出楝樹的果實來,這也就意味著夏天到了。
到了夏天,青綠色的楝樹果就會密密麻麻地結滿了枝頭,看著一個個又飽滿、又光滑。記得小時候常常會在這個時候,約上幾個小夥幫帶著根木棍,在木棍的一頭綁上鐵鉤,去採摘楝樹上那些青綠色的果實。女孩子們喜歡拿針線將它們穿成手鍊、或者項鍊,戴在手上、或者脖子上;
而男孩子則喜歡用自行車的鐵車條、或者樹枝做成一個「Y」字型的架子,然後在開口兩端系上橡皮筋,在橡皮筋中間裝上一塊用自行車內胎做成的塑膠片,製作一把「皮彈弓」。而這些採摘下來的楝樹果,就是男孩子們最好的彈子……
在深秋,楝樹的葉子會一片片掉落,而果實也逐漸由青綠色變成了黃白色,然後高高地掛在枝頭,變黃的樹葉與青黃果實開始一個個掉落,而那些還在枝頭堅挺著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有些蕭條。偶爾還會有一兩隻小鳥落在枝頭,給這蕭條的畫面,添加了一絲生機。
冬天,楝樹的葉片已經落盡,而楝樹的果實卻沒有,還有很多都懸掛在枝頭,不過卻開始變得皺皺巴巴的。在冬日的陽光照耀下,以藍天為背景看著別有一番感覺。
這些已經變得皺皺巴巴的楝樹果實,可以在枝幹上停留很長的時間,有些是在第二年的春天、夏天、甚至是秋天才會掉落。
楝樹的用處,其實還有很多。
其實,這小小的楝樹還有很多的用處,它的花可以提煉出芳香油;它的葉子與果實可以用來製作肥皂、洗面奶等;而在家庭種菜養花時,有時還常常用楝樹成熟的果實泡水,然後製作成天然的殺蟲劑;楝樹的木質較脆,但是木紋很漂亮,所以有些木工還會用它來打造家具。
作為綠化樹種它也有很多的優勢,比如樹形優美、花朵清新淡雅;耐煙塵,還可以抗擊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體;最為重要的是,如果將楝樹與與其他的樹種種植在一起還可以有效地預防蟲害……
可是,即便是楝樹有這樣那樣的好處,依舊改變不了它越來越少的事實。
在農村,翻蓋老房子時大家都覺得它礙事,於是就將它砍伐;農村道路兩旁的樹更不會選擇它,而是會選擇楊樹、柳樹等生長較為快的樹種。可能越是常見的東西,平時大家就越不會發現它的珍貴吧。
而在城市,進行城市綠化時更不會選擇它,因為與其他多姿多彩的植物相比,它的顏值並沒有在園林設計師們那裡得到太大的認可……
就這樣,原本在我們這裡很常見的一個鄉土樹種——楝樹,慢慢地淡出了我們的視線。城市裡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色彩單一、品種配置大致相同的綠化;而農村,則開始一家家種植起了盆栽小花。
有時候去外地出差,看著城市裡的綠化植物,總覺得每個城市好像都一樣,沒有什麼太大差別,於是總是懷念記憶中的家鄉。
而記憶中的家鄉到底是什麼?是那個小村落,是那裡的人,還是曾經能抓到小魚而現在已經乾枯的那條小河,亦或是那開滿整棵紫色小花的楝樹呢……
我是園林郎中,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為大家更新園林養護技術知識,以及關於植物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