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樓下一位大爺體檢日子,天剛亮大爺就開始敲我家門。讓進屋裡後,大爺直接問我,抽血前可不可以吃藥。原來大爺嚴格遵循醫囑「抽血前一天晚上,過了12點過後就不要再吃任何東西。」可是到了早上一量血壓,高壓都快170了,大爺一著急血壓又有點往上飄。
看著大爺著急的樣子,我趕緊給大爺科普一下。
其實上,在臨床、體檢中心、門診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老年人劇烈的血壓波動還是有風險的。那麼空腹抽血前到底可不可以喝水,可不可以吃藥?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為何要抽血前禁食、禁水。空腹抽血是指在禁食8小時後空腹採取的標本,一般是在晨起早餐前抽血。我們所說的禁食指的是不能攝入任何食物或飲料(含咖啡、茶水等)。空腹抽血是為了避免飲食成分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最明顯的比如血糖、血脂檢測會受到飲食很大影響。
不是所有檢驗項目需要空腹的:如血常規、激素類、血沉、抗體檢測、腫瘤標誌物等檢查。這些項目一定時間內在血液濃度會比較穩定,受飲食影響較小。而有一些項目就需要嚴格控制飲食了:比如: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等檢查。這些項目在飲食前後會有劇烈變化,故需要禁食、禁水。
我們回到最開始的問題:空腹抽血前可以喝藥嗎?抽血前大量飲水會稀釋血液,從而導致檢測結果出現一定的誤差。但是這並不代表一點兒水也不能喝。一般喝50~100毫升水沒有問題,但不要喝含糖類飲料或茶鹼類等。空腹並不代表不能服用藥物,每天必須要服用的藥物,如果停用可能會導致出問題的。比如:降壓藥物,一但停用會引起血壓驟升;減慢心率藥物,停用會導致心率增快;還有一些其他需長期服用的藥物或需要維持有效藥物濃度的藥物,如抗凝藥、抗心律失常 藥、抗癲癇藥、強心藥等。
有的人害怕血脂等項目檢測結果高,前一天晚上乾脆幾乎不吃;也有人怕抽血會造成營養不良,前一天晚上特意大吃大喝,以為睡一覺就可以「空腹」。事實上,以上做法都不恰當。因為,人體處於飢餓狀態時間過長或者未達到真正的空腹狀態,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空腹」。
一般空腹抽血不要超過10時。因為受活動及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影響,雖然也是空腹但抽血時間太晚會使血糖值不準確。因此千萬不要都到中午了,還說沒吃早飯,算是空腹,可以抽血,這樣做會讓結果不準確!
抽血前一天的晚餐保持日常飲食即可,但不要吃大魚大肉和飲酒,否則會使血清渾濁和成分增加,幹擾分析測定。在體檢中心我們見過這樣的人,在抽血前一天吃涮羊肉,結果第二天體檢的時候,甘油三酯、血肌酐結果異常升高,在一兩周後再複查,結果就又變得正常。
聽了我的解釋後,大爺趕緊回家吃藥去了。這裡鄭重提醒:在就醫過程中遇到不甚了解的,一定要找醫生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