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劇變:李飛飛李佳離職後,現在輪到雲CEO出局-虎嗅網

2020-12-23 虎嗅APP

李飛飛離職了,李佳離職了,現在連她們的「老闆」——谷歌雲創始CEO黛安·格林(Diane Greene)也走了。


谷歌雲這是怎麼了?谷歌又是怎麼了?


三年前受聘創辦谷歌雲業務時,格林決計想不到,自己會在此時此刻以辭職方式離開。


不知該評價成「出師未捷身先退」,還是得說「飛鳥各投林」,總之無法匹配的評價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而接替她的工作的,是一位矽谷印度裔高管,甲骨文公司產品開發總裁Thomas Kurian。


這次重要業務換帥,看起來突如其來,但並非毫無徵兆。


谷歌雲CEO出局


三年前,格林加入谷歌,負責雲計算業務。


此前她更為知名的身份,是虛擬化和雲計算公司VMware創始人。


1998年,43歲的格林參與創辦VMware。2004年,VMware被EMC收購,不過從創立之日起到2008年被踢出局,格林一直是這家公司的CEO。



2015年,谷歌以3.8億美元的股票收購了她的創業公司Bebop,其中有近1.5億美元歸格林所有,但她當時就表示會把這筆錢捐贈出去。


但,格林並不是谷歌的新朋友。


早在2012年,她就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會的成員。


現在,格林要告別她的谷歌高管生涯了。谷歌選在周五這個時間點,對外公布了格林出局的消息,也公布了她的繼任者。


The Register報導此事的標題是:給你三次機會,猜猜誰取代了格林?好了,你肯定猜不到,接班人是庫裡安(Thomas Kurian)。


庫裡安此前是甲骨文的產品開發總裁,被認為是這家企業級軟體公司的二號人物。今年9月,庫裡安告別了供職二十多年的甲骨文。



這個月底,庫裡安將正式加入谷歌雲。而格林還將扶上馬、送一程,她將繼續留任谷歌雲CEO的職務直到2019年初完成交班。


實際上,谷歌雲CEO易主完全在意料之中。


在谷歌內部,谷歌雲並不是一個特別受待見的部門。我們講個知名案例。2016年DeepMind初露鋒芒,當時格林想和DeepMind建立合作關係,在谷歌雲的服務裡標註「由DeepMind提供支持」。


然而,這個提議被DeepMind無情拒絕了,理由是:對DeepMind品牌不利。




2017年,另一個戴安幾乎就要取代這一個戴安。


戴安·布萊恩特(Diane Bryant),前任英特爾數據中心業務負責人,被認為是英特爾三大高管之一,柯再奇離職後英特爾CEO的有力競爭者之一。


去年11月,布萊恩特加入谷歌雲,出任COO。從那時起,坊間便開始猜測,戴安·布萊恩特會在什麼時候取代戴安·格林。


據The Information報導,谷歌雲內部員工一直對格林心存懷疑。去年初的谷歌雲計算年度客戶會議開幕式上,據說格林發表了一個尷尬的主題演講。從那時起,谷歌雲員工們的擔心愈演愈烈。


布萊恩特到來後,也不能和格林愉快相處。舉個例子。在一次關於雲計算行業未來的演講中,格林認為布萊恩特的發言,會削弱她作為CEO的權威,最後布萊恩特只能發表了一個另外不同主題的演講。


最後的結局是,布萊恩特於今年7月離職。她在英特爾幹了25年,在谷歌雲才幹了幾個月。而格林現在也要出局了。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谷歌雲的業務沒有起色。


難堪大任谷歌雲


離職卸任之際,黛安·格林如何評價自己的是非功過?


她在宣布離開的博客文章開頭就說:


這是充滿激情與富有成效的三年,功勞主要有三點:


  • 第一,剛開始的時候,谷歌雲只有兩個重要的客戶和一些創業公司使用。現在,已經有大型財富1000強企業在谷歌雲上押注它們的未來。

  • 第二,谷歌雲建立了一個統一的業務線,將銷售、營銷、谷歌雲平臺和谷歌應用/G套件都整合到了谷歌雲中。

  • 第三,建立了一個培訓和專業服務組織,提供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相關的服務,幫助谷歌與AWS競爭,贏得了包括醫療、零售和金融服務在內的多個領域的客戶。


今年2月,皮猜透露,所有的雲業務中,包括申請電子郵件,文字處理和電子表格以及公共雲基礎設施,每季度產生了超過10億美元的收入。


並稱,基於2017年以來的公開數據,雲業務的增長速度可能比它的任何對手快。


但實際是什麼情況呢?第三方機構拿對比數據打了臉。


根據Synergy Research數據,2018年的第三季度,谷歌雲仍然落後於 AWS、微軟,甚至落後於IBM。



另一家研究公司Canlys的給出的數據也差不多,谷歌只佔據了雲計算市場的8%份額,微軟的一半,亞馬遜的四分之一。


關鍵是,它的增長速度,並沒有微軟快。



到了10月份,皮猜再被分析師要求提供雲業務最新進展時,就沒有再提供具體細節了,只是說他看到了「強有力的指標」,表明投資正在獲得回報。


有分析師在谷歌財報公布後的一份報告中反對了皮猜的這個說法,與雲業務相關的強有力指標根本不存在,我們認為這不是一個什麼好現象。


背鍋俠黛安·格林


發展不利,鍋基本上都甩給了黛安·格林。



洛佩茲研究公司的Maribel Lopez在接受採訪時說:「當黛安·格林開始領導谷歌雲的時候,他們很有可能成為雲計算領域的第二大供應商。但是,微軟現在是大多數企業客戶的第二大供應商。」


「他們一直在採取正確的行動,說正確的話,但是在財務上表現不佳谷歌仍然受到一種感覺的束縛,即它不知道如何與企業IT部門合作,這正是微軟的強項,」有業內人士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還有一位與微軟和亞馬遜在雲計算方面的頂級合作商表示,黛安·格林沒有建立一個能 與AWS 或微軟匹敵的渠道合作夥伴網絡。


黛安·格林到底是怎麼領導谷歌雲的呢?


她最主要的策略是,將人工智慧作為谷歌雲的名片。


所以,谷歌雲平臺將工程資源集中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上,為其他公司提供支持谷歌搜索和其他服務的工具。


但是,雲計算領域的重心是在工作負載方面,大部分公司用雲服務都是存儲數據,託管網站。


這是谷歌雲的弱點。


雖然谷歌雲人工智慧很好,大家也都支持。但用於核心基礎設施的大筆資金仍在流向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


「他們沒能贏得簡單枯燥的業務,這些業務被亞馬遜直接奪走,」Maribel Lopez說。「他們在創新方面做得很好,但他們缺乏的是更基本的東西。」


不過,黛安·格林在谷歌工作中,也不容易。


谷歌雲之前跟美國軍方的合作,要把AI技術用於無人機戰爭領域。


這是一個大生意,也能夠推動谷歌雲的發展。但合作曝光之後,引發了谷歌員工強烈抵制。


谷歌怎麼能夠作惡呢?


從3月開始,就有內部3000多名員工聯名上書,抵制與五角大樓的合作。


然後包括Bengio等上百名學者、科學家二次上書,數十名員工因此離職,要求谷歌退出這個項目,並且起草政策聲明谷歌永遠不會開發戰爭技術。


事情越鬧越大,後來谷歌承諾,絕不會將AI技術用於武器製造中,並且不會繼續現在這項合同。事情才緩了下來。


對軍事工作的強烈反對,促使了谷歌對人工智慧系統的使用有了更加嚴格的限制,這在實質上限制了雲計算部門潛在的客戶基礎。


之後,谷歌還退出了高達100億美元的軍用雲計算合同競標。



新帥也難指望


來一個新CEO就行嗎?


彭博社採訪了一位熟悉庫裡安——即將接任谷歌雲CEO,在甲骨文時期的人士後評價,庫裡安的管理方式,跟谷歌不太對路。


庫裡安堅持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這可能與谷歌更具合作性的工作環境不一致。 此外,庫裡安還與一些下屬發生過衝突,並讓甲骨文的團隊之間爭奪資源。


LightReading認為,庫裡安接管谷歌雲看上去是一個令人費解的選擇。主要的理由就是:


甲骨文發展的也不怎麼樣,這些年一直在倒退,根本無法跟上蓬勃發展的雲市場的步伐。差得太遠了。


在第三季度的財報中,甲骨文稱其雲服務和授權業務收入達到66億美元,增長3%,總收入達到91億美元,增長1%。 相比之下,當時整個雲計算市場同比增長50%。


一句話,外界認為換的這個CEO,不行。


谷歌困境


然而谷歌更深層次的癥結,不少人認為,或許是美國人民心知肚明卻又不敢直言的政治正確。


一種給員工過度自由後白左泛濫的情懷。


在之前谷歌順風順水時,一切歲月靜好,而且業務所向,也很少涉及道德和政治性質判斷。


但時移世易,天變了,道亦得變。


在新的時代進程中,AI的變革和落地商用,一方面可以夯實基礎,比如搜索多模態化、結果更精準。


另一方面則是開新,跟更多領域中去,與更多遠的產業結合,打破固有的疆界開啟新的商業營收源。


但谷歌在這方面卻掣肘頗多。


先是有軍事相關的Maven項目,因為把AI技術方案賣給軍方,內部遭遇強烈抗議,並引發員工對管理層的信任危機。


其後乾脆投鼠忌器,政府和軍事相關的訂單都慎之又慎,就怕員工動不動又聯名又抗議。



但市面賣家並非只有谷歌,皮猜不敢做,亞馬遜貝佐斯和微軟納德拉則歡欣鼓舞。


除了軍事訂單,涉及人道主義的川普「零容忍」移民分離,亞馬遜和微軟,甚至都扛著反對繼續提供AI技術合作。


亞馬遜和微軟,也不是沒有面臨抗議——不管是員工鬧離職,還是股東寫信抗議。


但貝佐斯和納德拉,根本不為所動。


微軟算有個對外聲明,撇清直接關係。貝佐斯則壓根理都沒理,後來在公開場合,還嘲笑谷歌的處理態度。


貝佐斯說,大型科技公司跟軍方合作哪有那麼多道德原則可講,大型科技公司就得跟國防部合作,不然國家就會陷入困境。


而且領導層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做出正確的決定,即便這個決定員工不歡迎。


所以現實的結果是,谷歌因為「谷歌正確」,退出了百億元規模的政府項目競標,而單子自然落到了亞馬遜和微軟圍獵場裡。


還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這些,都是雲計算業務相關的訂單。


所以如果你是谷歌雲CEO,同樣要面臨的是:一邊要求後發的你超越亞馬遜和微軟,另一邊還要恪守「谷歌正確」。



有不客氣的評價:這不是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好草嗎?


當然,其中有雲計算業務自身的原因,最大的客戶就是政府。


但更深層次的問題,是AI正在打破固有疆界。


之前科技公司,一切長在虛擬世界中,像谷歌這樣的壟斷性巨頭,自己的王國自己定規則,理想主義也好、不作惡也罷,自己都能說了算。


但如今AI落地應用,事情就交叉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中,也並非你谷歌說了就能算,依然想當一朵白蓮花,可現實世界不一定完全就是清水一灘。


天變了,道不變就會出問題。這種觀點也不是不需要參考。


另外,捕風捉影的事情也越來越多。比如上一次谷歌AI和清華大學合作,Jeff Dean欣然來華站臺,回去就被安了「誅心之論」,什麼清華在中國的特殊背景云云……


最後,當中國盛世隆重的首屆上海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始,谷歌那邊前來談論AI的代表,變成了一位誰也不熟的印度裔VP:Jay Yagnik.


所以如今谷歌雲也好、整個谷歌也罷,最大的困境之一,莫過於價值觀被現實衝擊,莫過于越來越嚴重的谷歌正確造成撕裂。


「谷歌正確」不破,谷歌就只能繼續撕裂著、一次次內外交困著,最後在AI時代掉隊。


誰也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但貝佐斯說得明確,你開公司搞商業,又不是NGO.


然而對於更多把谷歌當作「人類希望」的人,又認為谷歌之所以是谷歌,正是源自這股故有的精神和堅持。


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李飛飛離職了
    在執掌Google雲的人工智慧團隊近兩年之後,李飛飛終於要從現任的Google雲AI/ML首席科學家任上離職,重返斯坦福校園任教。而她的接任者,是一周前宣布即將離職的前CMU計算機學院院長Andrew Moore。李飛飛離開現任工作後,還將保留Google雲顧問的角色。今早Google雲CEO黛安娜·格林證實了這一消息。
  • 谷歌高管離職 Diane Greene卸任谷歌雲CEO!
    實際上,Diane女士卸任事件以來,谷歌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女高管離職了。而在這之前,已經先後有李飛飛和李佳兩位人工智慧大將選擇離職。Diane Green曾自己開創過創業型公司Bebop Technologie,後來被谷歌公司收購,作為其創始人的格林自然加入到了谷歌雲計劃的業務當中。
  • 李飛飛離開谷歌,重回斯坦福
    這是李飛飛宣布離開谷歌時的感言。在領導谷歌AI團隊近兩年後,李飛飛將離開谷歌,重回史丹福大學任教。9月11日凌晨,谷歌雲CEO黛安娜·格林(Diane Greene)在官網也正式宣布了這一消息。兩年前,李飛飛在學術假期間離開史丹福大學,加入谷歌,並擔任Google Cloud AI首席科學家,領導該團隊。
  • 李飛飛正式宣布離職谷歌:重返斯坦福任教
    李飛飛正式宣布離開谷歌回到斯坦福任教,幾周前宣布離職的CMU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Andrew Moore接任谷歌雲AI/ML首席科學家。AI女神李飛飛在谷歌的615天2017年1月4日,李飛飛入職谷歌,擔任谷歌雲首席科學家。
  • AI女神李飛飛將離職!谷歌雲AI總帥換人,卡耐基·梅隆老教授接棒
    智東西9月11日凌晨消息,谷歌雲CEO Diane Greene剛剛在其官方博客上公布了一則重磅新聞,確認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院院長Andrew Moore教授將在2018年底接任李飛飛的谷歌雲AI負責人職位,而李飛飛也將正式回歸史丹福大學當教授。
  • 繼COO閃電離職後 谷歌雲執行長的VP級「追隨者」也確認離職了
    雷鋒網8月22日消息,據The Information報導,谷歌雲副總裁Bogomil Balkansky已經離職,一直以來他被視為谷歌雲執行長Diane Greene的長期副手,在來到谷歌雲之前,他曾在VMware和Bebop與Diane Greene共事。
  • ...李佳:從Snapchat到谷歌,人工智慧領域的「Another Badass Woman」
    曾在谷歌實習,2011 年加入雅虎,2014 年成為雅虎資深研究員,開始領導雅虎實驗室的視覺計算和機器學習部門。2015 年 2 月,Snapchat 聘請李佳擔任公司研發主管。2016 年加入谷歌。在結束烏鎮的活動之後,李佳將亮相機器之心 GMIS 2017,分享精彩的主題演講。
  • 李飛飛為何離開谷歌?或許和一封郵件洩露有關
    回到斯坦福任教職後,李飛飛也會擔任「谷歌雲AI/ML顧問」。這次離開並非毫無徵兆。早在兩個月前,矽谷一家科技新聞媒體 The Information 就預測到了今天的結局。而有外媒猜測,李飛飛關於谷歌參與軍事研究的郵件被洩露一事,才是其離開的導火索。李飛飛卸任後,其主導建立的谷歌AI中國中心的下一步動向也隨之成謎。
  • 左手人才右手中國:李飛飛講述谷歌的AI攻略
    在坊間傳聞數月之久後,谷歌正式宣布在北京成立谷歌AI中國中心,這意味著谷歌正式加入對中國人工智慧(AI)人才的爭奪。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的2017谷歌開發者大會上,谷歌雲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宣布了上述消息。這是谷歌在亞洲的第一個 AI 中心。
  • 李飛飛:離職Google是假新聞 只是學術休假
    李根 夏乙 發自 清華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李飛飛要離職谷歌了?剛剛,她本人親口向量子位回應稱:沒有。今日(6月28日),開始傳出李飛飛即將離職谷歌的消息,稱她會在今年下半年重返斯坦福任教,並會卸任谷歌雲首席科學家一職,僅以顧問掛名。
  • 谷歌雲CEO Diane Greene的離職信:任期至明年1月,將投身教育事業
    谷歌雲近來已經有多位高管離職,說明Diane Greene或許早有預兆。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此前報導,11月15日,Google Cloud AI研發主管兼Google AI中國中心總裁李佳確認離職,更早之前的9月10日,Google Cloud AI首席科學家李飛飛也已經離職。
  • 被不懂英語的父母帶去美國,從洗盤子到建立谷歌中國中心,這位"AI女神"也要棄商教書了
    谷歌官方宣布李飛飛卸任美國時間9月10日,谷歌雲官方博客發布公開信確認,卡內基梅隆大學(CMU)計算機科學院院長安德魯·摩爾教授,將在2018年底接任李飛飛的谷歌雲AI負責人職位;屆時李飛飛將正式回歸史丹福大學當教授,同時以顧問身份參與谷歌工作。
  • 完整視頻|谷歌雲首席科學家李飛飛:一堂人工智慧公開課
    2017 年 1 月 3 日,李飛飛教授正式入職 Google Cloud,宣布自己從學術研究的實驗室走到了產業界。她除了依然是「美國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終身教授、史丹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之外,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谷歌雲首席科學家」。談及自己為何願意加入 Google,李飛飛表示,「我並沒有離開斯坦福。
  • 谷歌大腦的全球之旅:日本東京站達成
    等谷歌大腦研究員各自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則消息,谷歌大腦要開到東京去了!Jeff Dean:在東京辦公室招募研究 AI 的小夥伴!隨著谷歌大腦現在在東京設立研究機構,GoogleAI 的影響力也隨之拓展。我們會在東京招聘機器學習研究人員,如果你想參與開發更好的 AI,歡迎投簡歷給我們。
  • 卸任斯坦福AI Lab負責人後,她只做一件事!
    回歸斯坦福後,李飛飛啟動「以人為本」新項目今年10月20日,李飛飛在推特上宣布正式開啟以人為中心的AI計劃「HAI」。這是她離職谷歌回歸斯坦福後,正式公布的第一個新項目。能夠明顯感知到,李飛飛這一新項目主要圍繞「人類與AI的相處與未來」這一問題開展。也正是因為這一理念,連李開復都稱李飛飛是「AI領域的良心,是一位胸懷大志的人。」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上任的斯坦福AI實驗室負責人Chris Manning也有份參與「HAI」項目。
  • 谷歌CEO皮猜致歉,被解僱的AI倫理研究員:根本沒有認錯
    木易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因為涉及黑人面部研究爭議的谷歌AI專家離職事件,還在繼續發酵。本周三,谷歌CEO皮猜(Sundar Pichai)在內部郵件中,對全體員工進行了道歉,並承諾對離職事件展開調查。不過,被解僱的前谷歌AI倫理團隊聯合負責人Timnit Gebru,對此並不買帳。
  • 早報:中視科技獲5000萬元A輪融資,光大張旭陽離職加盟百度任副總裁
    谷歌禁止所有短期小額貸款廣告,稱整個產業帶有欺騙性谷歌表示,該公司將禁止所有的短期小額貸款公司在谷歌平臺發布廣告。谷歌稱,短期小額貸款帶有「欺騙性」,會給借款人「帶來不利影響」。谷歌表示,從7月13日開始,該公司將不再支持貸款期限在60天內的貸款廣告,也不支持利率達到或是超過36%的廣告。除去短期小額貸款廣告外,谷歌平臺禁止的還包括仿冒品、武器、炸藥、菸草以及仇恨言論。
  • 谷歌CEO為「Jeff Dean開除研究員」事件道歉,卻引發持續爭議
    Timnit Gebru 的離職激怒了谷歌的工作人員,並且讓 AI 發展的多元化承諾和社會責任感備受質疑,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的執行長桑達爾 · 皮查伊在最近的一封公開信中為此道歉。但皮查伊在郵件中對於其辭退 Timnit Gebru 的事情並沒有做過多闡述。
  • 谷歌CEO為「Jeff Dean開除研究員」事件道歉,卻引發持續爭議
    Gebru 博士上周表示,她發送的一封電子郵件批評了谷歌在僱傭女性和少數族裔方面缺乏進展,以及該公司的人工智慧技術存在偏見。在此之後,谷歌解僱了她。她說谷歌要求她撤回一篇指出新型語言技術(包括支撐該公司搜尋引擎的系統)缺陷的論文,她已經要求對此給予解釋。但是由於缺乏透明的解釋或者進一步討論,她表示將在合適的時間離職。
  • 李飛飛:我最終都是要回歸學術 但不會徹底離開谷歌
    而就在今早,極客公園採訪到了李飛飛教授本人,也問到了她這個問題,李飛飛教授和谷歌AI負責人Jeff Dean都首次對於這個事件做出了正面回應——這是一個「假」新聞(the news is quite ... faul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