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二寶到鄰居家玩。只見10個月大的凱凱一直將一臺玩具小汽車往自己的嘴裡塞。凱凱媽在一旁看到,趕緊將玩具車從孩子手拿走。
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髒的呢。下次再次放,媽媽可要打你。」
我們聊了一會,凱凱趁著大人不注意的時候,特專心地咬著一隻不知道從哪裡拿來的襪子,凱凱媽媽看到後立刻制止,並且將襪子拿走。可是小傢伙立刻又拿出另一隻襪子,繼續咬。
凱凱媽顯得很擔心和我說:「這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只要手裡有東西,就喜歡往嘴裡塞。是不是不正常呀?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得了什麼病?」
我和凱凱媽說,她家孩子正處於口腔敏感期。凱凱媽很好奇地問:「什麼是口腔敏感期?」
什麼是口腔敏感期?
口腔敏感期是指寶寶通過口來認識周圍世界,並建構自己大腦和心理世界的時期。大多數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出現在0~2歲。
《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寫到:當兒童出生時,他能夠使用的唯一的器官是他的口、眼睛和體感。儘管他一出生便有了視覺敏感期,但腦科學認為兒童的視覺並沒有達到完善,他看世界時是模糊的,而口不行,他剛出生時就能熟練的運用——口是他連接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最自然的通道。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最初,兒童是通過口來打開外在世界的,是通過口來認識周圍的一切的。
像前面凱凱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這種表現說明孩子正處於口腔敏感期。
那麼,為何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
有研究發現,小寶寶們在5~6個月的時候就會主動伸手去抓面前的東西,這就證明他們進入了探索的敏感期。
但是小寶寶們光靠抓和看是不能夠確定物體的種類與性質的,而他們又想知道手裡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於是在本能的作用下,將東西塞進嘴裡,用嘴巴來探索手上的物品。
在不斷地嘗試中,小寶寶們會慢慢學會用舌頭和嘴巴來辨認各種物體,這是寶寶們的一種本能,也是口部感覺發育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
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理論,2歲以下的孩子處於感知運動階段,他們主要不是通過眼睛、耳朵看到的、聽到的產生思考,積累知識,更多的是通過吮吸、抓、撫摸、咬等行為來與外界發生直接的互動反應,從而建立起初步的環境認知。
所以,我們會看到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什麼東西都用嘴咬,才不管它是不是衛生,是不是安全的。
因為他們在通過嘴的咬、舔、吮吸等行為認知這個物體。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不是他們有意識到,故意的,只是他們探索環境的一種方式。
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1)儘可能地滿足寶寶的要求
對於處於敏感期的寶寶來說,如果自己的要求不能夠得到滿足,那麼他們就會在以後的日子中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補償自己的口腔敏感期。
比如:他們可能會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可能會在上學的年紀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食物上而不是學習上,這些都是讓人頭疼的缺點。
所以為了不讓孩子染上這些缺點,父母應該儘可能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要求得到了滿足,也就能夠很快地度過口腔敏感期。
(2)尊重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孩子
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寶寶最大的需要就是用口去探索,所以很多寶寶總是喜歡將很多東西都咬一口然後就換下一個。
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出於節約的考慮,往往會讓寶寶吃完一個再咬下一個,結果讓寶寶探索的欲望得不到滿足,他們會哭會鬧,所以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
而實際上,孩子用口進行探索的時期,並不是無休止的,他們通常在品嘗了幾個同類的食品之後就不會再繼續下去了。
(3)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其吃不衛生的東西
如果媽媽帶著孩子外出,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孩子很可能會看到什麼都往嘴裡塞。
比如說從土裡摳出的一個小石子,從地上撿的一片小樹葉。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父母可以將石子當成小足球,一下子踢遠,然後再讓孩子踢,這樣孩子就會只沉溺於遊戲的快樂而忘記要將它們塞進嘴巴嘗嘗味道了。
媽媽媽請注意,絕對不要對孩子使用暴力,不能夠一下子就把石子或者樹葉從孩子嘴裡奪下來,而應該很溫和地告訴他們不能吃,然後利用孩子手裡的物品做一個小遊戲,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得到轉移,而不會再去吃它們了。
(4)為孩子準備乾淨衛生的東西
在家裡的時候,口腔敏感期的孩子往往會盯著幾樣物品咬,但是有些物品確實很髒,比如說鞋子、襪子。在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準備幾樣已經洗乾淨的東西,讓孩子去吃或者咬。比如:磨牙圈、磨牙餅乾或磨牙棒等。
在我女兒處於口腔敏感期時,也是見了東西就往嘴裡塞。我那時就入手了一款寶寶咬膠磨牙棒球手抓益智玩具,這玩具既可以滿足寶寶啃咬的需求,同時它又是一件益智的玩具。還送一個可愛長頸鹿造型的牙膠。我女兒可喜歡了。很不錯,關鍵是它可水煮高溫消毒。這樣,我們當媽媽就放心多了,價格也不貴,一個快餐錢都不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打開下面橫條了解一下。
另外寶寶什麼都往嘴巴裡塞,可能會導致一定的衛生問題,媽媽需要將孩子經常咬的東西洗乾淨。
(5)做好「安全工作」
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孩子什麼都想往嘴巴裡塞,所以媽媽就應該注意,不要讓孩子接觸到有危險的東西,
做好「安全工作」 ,為了安全起見,一些危險性的物品,如刀、玻璃球、金屬器具等,最好不要讓它們出現在孩子伸手可得的地方,以免孩子受傷。
當他想吃自己的手腳時,我們所要做的是保證他的手腳衛生,其他的不應該幹涉,得到滿足的寶寶會感覺非常快樂。
出門的時候,父母應該準備一些消毒溼巾,在孩子想要將東西塞進嘴巴的時候,及時清洗,並且一定要記得給孩子擦手。
結語: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的手部及其他器官的敏感期也會相繼到來,到那時,孩子會逐步開始學會用手及其他方法去感受與探索他所未知的世界,在不知不覺中,口腔敏感期就會過去了。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