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見了東西往嘴裡塞?孩子背後這些心理暗示,我們要明白

2020-12-18 琦想媽媽

昨晚和二寶到鄰居家玩。只見10個月大的凱凱一直將一臺玩具小汽車往自己的嘴裡塞。凱凱媽在一旁看到,趕緊將玩具車從孩子手拿走。

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髒的呢。下次再次放,媽媽可要打你。」

我們聊了一會,凱凱趁著大人不注意的時候,特專心地咬著一隻不知道從哪裡拿來的襪子,凱凱媽媽看到後立刻制止,並且將襪子拿走。可是小傢伙立刻又拿出另一隻襪子,繼續咬。

凱凱媽顯得很擔心和我說:「這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只要手裡有東西,就喜歡往嘴裡塞。是不是不正常呀?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得了什麼病?」

我和凱凱媽說,她家孩子正處於口腔敏感期。凱凱媽很好奇地問:「什麼是口腔敏感期?」

什麼是口腔敏感期?

口腔敏感期是指寶寶通過口來認識周圍世界,並建構自己大腦和心理世界的時期。大多數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出現在0~2歲。

《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寫到:當兒童出生時,他能夠使用的唯一的器官是他的口、眼睛和體感。儘管他一出生便有了視覺敏感期,但腦科學認為兒童的視覺並沒有達到完善,他看世界時是模糊的,而口不行,他剛出生時就能熟練的運用——口是他連接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最自然的通道。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最初,兒童是通過口來打開外在世界的,是通過口來認識周圍的一切的。

像前面凱凱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這種表現說明孩子正處於口腔敏感期。

那麼,為何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

有研究發現,小寶寶們在5~6個月的時候就會主動伸手去抓面前的東西,這就證明他們進入了探索的敏感期。

但是小寶寶們光靠抓和看是不能夠確定物體的種類與性質的,而他們又想知道手裡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於是在本能的作用下,將東西塞進嘴裡,用嘴巴來探索手上的物品。

在不斷地嘗試中,小寶寶們會慢慢學會用舌頭和嘴巴來辨認各種物體,這是寶寶們的一種本能,也是口部感覺發育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

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理論,2歲以下的孩子處於感知運動階段,他們主要不是通過眼睛、耳朵看到的、聽到的產生思考,積累知識,更多的是通過吮吸、抓、撫摸、咬等行為來與外界發生直接的互動反應,從而建立起初步的環境認知。

所以,我們會看到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什麼東西都用嘴咬,才不管它是不是衛生,是不是安全的。

因為他們在通過嘴的咬、舔、吮吸等行為認知這個物體。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不是他們有意識到,故意的,只是他們探索環境的一種方式。

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1)儘可能地滿足寶寶的要求

對於處於敏感期的寶寶來說,如果自己的要求不能夠得到滿足,那麼他們就會在以後的日子中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補償自己的口腔敏感期。

比如:他們可能會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可能會在上學的年紀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食物上而不是學習上,這些都是讓人頭疼的缺點。

所以為了不讓孩子染上這些缺點,父母應該儘可能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要求得到了滿足,也就能夠很快地度過口腔敏感期。

(2)尊重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孩子

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寶寶最大的需要就是用口去探索,所以很多寶寶總是喜歡將很多東西都咬一口然後就換下一個。

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出於節約的考慮,往往會讓寶寶吃完一個再咬下一個,結果讓寶寶探索的欲望得不到滿足,他們會哭會鬧,所以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

而實際上,孩子用口進行探索的時期,並不是無休止的,他們通常在品嘗了幾個同類的食品之後就不會再繼續下去了。

(3)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其吃不衛生的東西

如果媽媽帶著孩子外出,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孩子很可能會看到什麼都往嘴裡塞。

比如說從土裡摳出的一個小石子,從地上撿的一片小樹葉。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父母可以將石子當成小足球,一下子踢遠,然後再讓孩子踢,這樣孩子就會只沉溺於遊戲的快樂而忘記要將它們塞進嘴巴嘗嘗味道了。

媽媽媽請注意,絕對不要對孩子使用暴力,不能夠一下子就把石子或者樹葉從孩子嘴裡奪下來,而應該很溫和地告訴他們不能吃,然後利用孩子手裡的物品做一個小遊戲,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得到轉移,而不會再去吃它們了。

(4)為孩子準備乾淨衛生的東西

在家裡的時候,口腔敏感期的孩子往往會盯著幾樣物品咬,但是有些物品確實很髒,比如說鞋子、襪子。在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準備幾樣已經洗乾淨的東西,讓孩子去吃或者咬。比如:磨牙圈、磨牙餅乾或磨牙棒等。

在我女兒處於口腔敏感期時,也是見了東西就往嘴裡塞。我那時就入手了一款寶寶咬膠磨牙棒球手抓益智玩具,這玩具既可以滿足寶寶啃咬的需求,同時它又是一件益智的玩具。還送一個可愛長頸鹿造型的牙膠。我女兒可喜歡了。很不錯,關鍵是它可水煮高溫消毒。這樣,我們當媽媽就放心多了,價格也不貴,一個快餐錢都不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打開下面橫條了解一下。

另外寶寶什麼都往嘴巴裡塞,可能會導致一定的衛生問題,媽媽需要將孩子經常咬的東西洗乾淨。

(5)做好「安全工作」

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孩子什麼都想往嘴巴裡塞,所以媽媽就應該注意,不要讓孩子接觸到有危險的東西,

做好「安全工作」 ,為了安全起見,一些危險性的物品,如刀、玻璃球、金屬器具等,最好不要讓它們出現在孩子伸手可得的地方,以免孩子受傷。

當他想吃自己的手腳時,我們所要做的是保證他的手腳衛生,其他的不應該幹涉,得到滿足的寶寶會感覺非常快樂。

出門的時候,父母應該準備一些消毒溼巾,在孩子想要將東西塞進嘴巴的時候,及時清洗,並且一定要記得給孩子擦手。

結語: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的手部及其他器官的敏感期也會相繼到來,到那時,孩子會逐步開始學會用手及其他方法去感受與探索他所未知的世界,在不知不覺中,口腔敏感期就會過去了。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

相關焦點

  • 孩子為什麼拿了東西往嘴裡塞?背後的這些心理暗示,家長要明白
    ,那麼寶寶喜歡把東西往嘴裡塞是什麼原因?這背後有什麼心理暗示?家長都要明白。當孩子0-2歲的時期時被稱為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也就是說寶寶是通過自己的嘴去認識這個世界的,並去構建自己的大腦和心理世界的時期。
  • 好物分享|孩子為什麼見了東西往嘴裡塞?孩子背後這些心理暗示,我們要明白
    只見10個月大的凱凱一直將一臺玩具小汽車往自己的嘴裡塞。凱凱媽在一旁看到,趕緊將玩具車從孩子手拿走。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髒的呢。下次再次放,媽媽可要打你。」我們聊了一會,凱凱趁著大人不注意的時候,特專心地咬著一隻不知道從哪裡拿來的襪子,凱凱媽媽看到後立刻制止,並且將襪子拿走。可是小傢伙立刻又拿出另一隻襪子,繼續咬。
  • 孩子為什麼喜歡往小孔塞東西、摳洞?孩子的心理暗示,我們要明白
    周六,到同事悠悠家玩,悠悠和我聊起她家3歲兒子,悠悠說孩子最近老出現一些奇怪的行為,就是喜歡見了洞洞就會一個勁兒地把東西往裡面塞。前幾天看到下水道蓋子上的小孔,孩子就拿一些小東西往裡塞,還差點將自己的腦袋塞進馬桶的下水道裡,當時,一家人都嚇壞了。
  • 為什麼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
    口欲期的意思呢就是在這一個階段裡面,孩子用口唇、用口腔的黏膜去體驗這個世界,也就是說在他的眼裡看來,所有的東西先要經過我的嘴來嘗一下。英國有一個精神分析師叫做溫尼科特,他提出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孩子在三個月以前,他用口唇去撕咬他的枕頭啊,他的被子啊這樣的一些纖維甚至是毛髮,把它往嘴裡塞的時候,一個重要的一個心理過程就是形成我和非我的感覺。
  • 寶寶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怎麼辦?醫生:寶寶的「暗示」父母要了解
    而對於寶寶的好奇心,父母都能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當寶寶進入一個時期的時候,總是喜歡見了任何東西都想要往嘴裡塞,很多媽媽都以為這是寶寶餓了的信號 寶寶為什麼拿到東西就往嘴裡塞?多半是這個原因 其實寶寶在剛降生的時候,還不具備任何的智慧,任何行為都像是小動物一樣,需要一步一步的探索這個世界,而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通常也會和其他的小動物一樣,用嘴來感知這個世界,什麼東西都想要放在嘴裡嘗一嘗。
  • 寶寶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怎麼辦?醫生:寶寶的「暗示」父母要了解
    而對於寶寶的好奇心,父母都能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當寶寶進入一個時期的時候,總是喜歡見了任何東西都想要往嘴裡塞寶寶為什麼拿到東西就往嘴裡塞?多半是這個原因其實寶寶在剛降生的時候,還不具備任何的智慧,任何行為都像是小動物一樣,需要一步一步的探索這個世界,而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通常也會和其他的小動物一樣,用嘴來感知這個世界,什麼東西都想要放在嘴裡嘗一嘗。
  • 孩子為什麼見了東西就扔?孩子背後這些心理暗示,我們要知道
    空間敏感區是0-6歲持續發展的,一般是把裡面的東西取出來,把外面的東西塞進去,孩子對狹小的空間容易產生興趣。最早的空間智能的感受是把物體和哪個物體分離開,到一歲的時候,孩子發現裡面的東西可以取出來,把外面的可以塞進去,這個時候非常頻繁重複這樣的活動,他們的空間發展能力就變強,對細小的空間很感興趣,對大型的空間也感興趣。
  • 媽媽永遠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愛往嘴裡塞東西!
    「你嘴裡居然有棉花糖、唇膏還有口哨?!「孩子一臉無辜的點頭:「嗯。」媽媽崩潰:「不要把什麼垃圾都往嘴裡塞,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已經!」畢竟新聞中小孩子誤吞硬幣,誤吞紐扣的事情太多了,醫院裡收集下來的孩子誤吞的東西,亮出來能有整整一大排。為啥孩子不管抓到什麼東西都愛往嘴裡塞呢?
  • 為什麼孩子會吃手?要阻止嗎?孩子背後這些心理暗示,我們要知道
    我們才聊了一會,表妹懷裡的寶寶就開始把手放在嘴裡津津有味吃了起來。這時見表妹趕緊將寶寶的手從嘴裡拿掉。寶寶好像和媽媽唱對角戲一樣,孩子趁媽媽不注意,又將手放進嘴裡吮吸起來。孩子還發出很大的「吧唧吧唧」的響聲。這時表妹生氣了,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就愛吃手,這樣多不衛生,快把手放下來,你再吃手,我打你。」
  • 闢謠| 孩子癲癇發作要趕緊往嘴裡塞東西,咬斷舌頭會死?
    闢謠 | 孩子癲癇發作要趕緊往嘴裡塞東西,咬斷舌頭會死?趕緊往嘴裡塞東西,免得咬斷舌頭,會死。這是網上最常見的「癲癇急救法」。就連不少電視劇裡,也都是如此「演示」的。可實際上,癲癇發作時不應該往嘴裡硬塞東西。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小兒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何大可解釋,咬斷舌頭不太可能發生,所謂「咬舌自盡」,其實在生活中並不現實。癲癇發作時,孩子會抽搐。這個時候,基本上處於牙關緊閉狀態,如果硬要塞東西,反而容易受傷。
  • 孩子驚厥時要不要嘴裡塞東西?
    山東良醫職業培訓學校:學中醫 到良醫 結緣中醫在良醫小兒急診,會遇到很多孩子高熱驚厥,家長自行處理的方法五花八門,最常見的錯誤方式是給孩子嘴裡塞東西,尤其是硬的東西,容易造成危險。因為以前都會建議嘴裡塞雙筷子(用軟布裹一下),目的是預防咬到舌頭,如果是牙關緊閉,甚至可能咬掉舌尖。
  • 寶寶喜歡往嘴裡塞東西,是生病了麼?
    爸爸媽媽們在日常照顧寶寶的時候,想必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是寶寶喜歡把東西往嘴巴放,不管是是什麼東西,拿到之後就往嘴裡塞,那麼這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呢?一起來看看吧。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是寶寶體內缺乏微量元素,或者是肚子裡面有蟲子,著急忙慌的就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其實大可不必這樣著急,因為寶寶喜歡往嘴裡放東西是認識事物的過程,沒必要太過驚慌。這,就是常說的口欲期,又叫口唇期。
  • 孩子什麼都往嘴裡塞,遭到媽媽粗暴制止,其實孩子在度過這個階段
    小明有個特別不好的習慣,每次吃飯的時候都喜歡大口大口地往嘴裡塞飯,然後塞不下了再吐出來。後來為了讓小明好好吃飯,媽媽便開始給小明餵飯,這樣至少小明不會再胡亂塞飯,然後再吐出來了。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同樣的煩惱,但其實往嘴裡塞東西的孩子不只小明一人,很多的孩子都會出現這個狀態。往嘴裡塞東西的原因在孩子3歲左右特別容易出現「往嘴裡塞東西」的現象。
  • 孩子看到什麼都往嘴裡塞?醫生:不一定是貪吃,要警惕這種病
    許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擾,就是孩子似乎特別「貪吃」,而且吃的對象還不僅限於食物,玩具、紙張、頭髮、甚至泥土都會抓一把來啃一啃,讓家長防不勝防。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處於「口欲期」,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是貪吃,對策通常是看緊孩子,避免孩子把各種雜物往嘴裡塞。而事實上,孩子看到什麼都往嘴裡塞,並不僅僅是這兩個原因。
  • 寶寶為啥什麼都往嘴裡塞?
    一開始,嬰兒可能會偶然吃到手,但是寶寶發現吃手指可以帶來愉悅感後,他就會更頻繁地努力將手塞進嘴裡。對他來講,無論是一根手、兩根手指還是整個小手,只要舒服,都可以塞到嘴裡!到了第四個月,寶寶的身體協調能力增強,自我意識發展,他可以自如地將感興趣的東西送進嘴中。甚至家長還會看到,有的寶寶還會抓著自己的腳趾往嘴裡塞!
  • 寶寶什麼都往嘴裡塞?進入口欲期的正常現象,家長要適當引導
    前段時間,嫂子打電話告訴我,說小侄女最近不管拿到什麼東西,第一反應就是塞進嘴裡。本以為孩子想吃東西,卻發現他毫無食慾,只是喜歡往嘴裡塞東西。想必家長都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會下意識地向自己的嘴巴裡放東西。如果手上沒有東西,會將手放進去。無論如何阻止,孩子依然「堅持自我」,不停地往嘴裡塞東西。
  • 孩子不願洗襪子,家長強迫孩子把臭襪子塞嘴裡,孩子乾嘔不止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往往決定著孩子的未來,要是教育不當的話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前段時間廣東就有一父親因女兒徹夜不歸,當街揪女兒頭髮,多次用拽拉等形式扇女兒巴掌,引發網友熱議,都覺得父親教育太過,近日12月20日陝西安康又有網友發出一段視頻,一男孩不願洗襪子,家長強迫孩子把臭襪子塞嘴裡
  • 寶寶什麼東西都塞嘴巴,要打手,長記性?專家說這樣做危害更大
    這讓家裡人很無奈,奶奶天天跟著他,生怕他吃到什麼壞東西,只要看到寶寶往嘴巴裡塞東西的時候,就衝他喊:「講了多少遍,不可以這樣子,髒兮兮的會吃壞肚子的...。」有時候甚至還打小寶寶的手,想讓他長記性。大人經常想不通,為什麼寶寶吃得飽飽的,怎麼還是看到什麼東西就往嘴裡塞呢?
  • 注射器往嘴裡塞原來是玩具食品,家長擔心影響孩子健康
    玩具食品風靡,部門執法,要求不合格產品下櫃餘先生來電:前天晚上,我回家的時候,看見我家小孩拿著一個注射器往嘴裡塞,我當時被嚇了一大跳,從小孩手裡奪過來,才發現是一個裝有麥芽糖的玩具。瀏陽網7月27日訊(記者 李玲 實習生 陶江林 調查報導)現狀玩具食品遍布批發市場和學校周邊店鋪餘先生說,現在商家為迎合孩子們的「好奇」心理,故意用玩具當起了容器,這是時下不少商家慣用的促銷手段。「我家孩子每次看到這些玩具零食,就會哭著喊著要買,攔都攔不住。而這些食品往往都是三無產品,食品衛生令人堪憂。」
  • 寶寶「口腔敏感期」標誌,什麼都往嘴裡塞,家長需要注意這幾點
    即使你再使勁盯著,看到的時候,可能他已經將隨手撿的東西塞到嘴裡了。有這些表現的,說明你的寶寶已經進入口腔敏感期了。什麼是口腔敏感期?心理學家佛洛依德,將寶寶出生到一歲半之劃分為口欲期,蒙特梭利此基礎上提出了口腔敏感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