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啟動國」的經濟神話似乎正破滅,外媒:準備爆發迎接中國2.0

2021-01-10 BWC中文網

在全球經濟版圖中,以色列一直享有「啟動國」的美譽。這個人口只有900萬人的袖珍超級大國,更是被媒體譽為創新國度,高科技是以色列經濟的主要增長引擎之一。整個2010-2019的十年間,與以色列高科技有關的項目完成了1,210筆巨額交易,總額達3,850億謝克爾(1110億美元),相關交易的總價值猛增800%,而與上一個十年相比實現的總交易數量則增長了50%。

以色列前副總理曾公開宣稱,我們不靠天、不靠地、就是靠科技,而這也正是以色列經濟成功的秘訣。然而,近期事情卻發生了變化,一方面是以色列的經濟前景黯淡;另一方面則是以色列的支柱柱產業-高科技領域似乎進入了一個瓶頸期。

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以色列財政部首席經濟學家希拉·格林伯格(Shira Greenberg)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以色列的經濟前景變得黯沉,由於大流行,以色列今年經濟可能收縮5.9%-7.2%。財政部預測預算赤字佔GDP的13%-14.2%。與此同時,以色列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在2019年為61.2%,而以色列財政部預測,在較為黯淡的情況下,今年以色列預計債務與GDP的比率可能飆升至77.9%,並在2023年達到98%。而債務與GDP之比的預期已經遠高於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認的65%的警戒值。

雪上加霜的是,以色列銀行表示,今年該國經濟將萎縮6%。經合組織估計,2020年以色列經濟收縮率為6.2%,如果第二波大流行爆發,則為8.3%。 專家擔心,高失業率可能成為以色列復甦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在失業率方面,根據以色列就業服務局的數據,以色列的失業率已攀升至21.1%。在第一波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包括被解僱的工人在內的失業人數已超過100萬人。而在以色列人的破產率方面,Calcalist援引司法部的數據報導,第二輪冠狀病毒大流行也引發了申請破產的個人激增。六月,有2038人申請破產,比一年前增長了75%。

以色列銀行

上述跡象表明,以色列「啟動國」的經濟神話似乎正在全球風險加劇的情況下破滅,換言之,儘管擁有令世人稱道的許多高科技產業,但以色列經濟依然難以抵禦全球風險。那麼,這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事情的另一個進展是,以色列媒體Israelhay日前分析報導稱,似乎我們在小事情上失敗了,而我們的技術國家再次受到限制,因為我們無法進行流行病學研究。與此同時,為了推動以色列的新興國家地位向前發展,以色列創新局(以前稱為經濟部首席科學家辦公室)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由公共資助的機構,其使命是「提供各種實用工具」。旨在有效滿足本地和國際創新生態系統動態需求的融資平臺。

以色列創新局局長Aharon Aharon(Yehoshua Yosef)

換言之,在一些以色列人看來,以色列在醫療技術等領域或存在落伍的情況,進而使該國可能失去應對大流行過程中的一些商機。也正是在以色列經濟的關鍵時刻,我們注意到,以色列經濟想到了中國市場。

以色列媒體JNS在上周報導中稱,以色列公司繼續把中國作為主要市場的增長和發展,多家公司的高管最近幾周告訴JNS他們將在中國持續運營。一家網絡安全公司的高管示:以色列人在中國的創新方面享有良好聲譽,以色列公司向中國市場提供了一系列先進產品,從智能工廠到在線廣告監測系統,並表示,中國將繼續成為世界市場的中心,進入利潤豐厚的中國市場是以色列企業的主要目標。

同樣,中國企業也渴望得到以色列的專業知識和創新,以色列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關係將繼續以目前140億美元的貿易水平呈指數級增長。據以色列對外貿易管理局的報告顯示,2019全年以色列對中國市場的出口再創又一個紀錄,比上一年增長4.5%。這就意味著,以色列相關領域通過加強與中國市場的合作,或可以實現更多創收,並與中國企業實現雙贏。那麼,以色列都有哪些科技項目值得我們去關注呢?

以色列農業

據悉,以色列在農業科技、網絡安全、人工智慧、大數據、水處理與安全及生命科學等領域在研發創新上具有領先的核心競爭力。比如,以色列的AI和網絡安全創業公司數量佔全球總數的近20%,僅次於美國,同時,還擁有430多個世界知名企業的頂級研發中心,他們佔以色列直接納稅總收入的18%,而在納斯達克掛牌企業數目也僅次於美國,在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以色列在創新度上位居世界第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以色列人眼中,世界科技創新的方向卻正向中國企業和市場靠近。例如,近幾年以來,中國企業在以色列的投資活動也逐漸頻繁,正在成以色列企業的樂園。此時,包括德國、以色列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在這個時候才從陌生感中真正冷靜下來,發現世界經濟力量的天平已經慢慢的向中國市場傾斜,然而在20年前,中國的科技創新還不是世界的中心。

以色列時報稍早前稱,現在的中國是風險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的主要來源地,以色列的科技業正在爆發準備迎接「中國2.0」和中國資本。該外媒同時分析稱,中國資本也不再易被以色列近似神話般的技術所迷惑。以色列公司也已經注意到,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上世紀90年代那個以低成本製造業聞名的新興市場了。

相反,現在,中國經濟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盛產高科技企業和產品的創新大國,聰明的以色列人越來越發現,現在中國企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購買技術,而跟其它國家投資者相比,更加看重相關創新技術在中國市場的落地潛力,而對於那些將目標群體定為中國中產階級的以色列公司來說,他們必須作出調整。這就進一步佐證了,以色列「啟動國」的經濟神話似乎正在破滅,關鍵時刻,想到中國市場,「袖珍超級大國」準備爆發迎接中國2.0。(完)

相關焦點

  • 以色列在這時才從陌生感中冷靜下來,外媒:準備迸發迎接中國2.0
    不僅於此,據BWC中文網多篇持續跟蹤報導統計,現在更有一些國家開始效仿和學習中國經濟的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發展模式,比如,目前,衣索比亞、越南、蒙古國、柬埔寨、印度等多國都在追尋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腳步。以色列城市一角再比如,「以色列時報」就做過這樣的分析,以色列的科技業這時才從陌生感中真正冷靜下來,正在煥發能量準備迎接中國錢,因為現在的中國已成為了一個盛產高科技企業的創新國度,是風險投資主要來源地,然而在20多年前,中國的科技創新還不是世界的中心
  • 中國資本不再易被以色列技術神話迷惑,正在成為以色列企業的樂園
    今天的以色列人應注意到,如今的中國經濟早已不是上世紀90年代那個以低成本製造業聞名,與以色列貿易額剛過5000萬美元的新興市場了,更不是本世紀初,對以色列市場開始產生興趣的中國,甚至也不是5年前的中國——當時該國對以色列科技生態系統的投資才剛開始。
  • 以色列這時才從陌生感中真正冷靜下來,中國人也不再易被科技神話所...
    不僅於此,據BWC中文網多篇持續跟蹤報導統計,現在更有一些國家開始效仿和學習中國經濟的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發展模式,比如,目前,衣索比亞、越南、蒙古國、柬埔寨、印度等多國都在追尋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腳步。
  • 外媒:全球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正變得更清晰
     人民日報12月1日報導: 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29日報導,全球經濟對中國依賴的程度正變得更加清晰。報導指出:「中國佔全球出口的比重正在上升,甚至超過2018年中美爆發貿易戰之前的水平。」一些人認為,近期籤署的RCEP協議將進一步增強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
  • 外媒:中國學生赴以色列留學的人數上升
    參考消息網8月19日報導 外媒稱,近年來,中國學生去以色列申請上大學的人數一直在穩步增長。據《耶路撒冷郵報》8月15日報導,走在這個招生熱潮最前沿的是以色列的海法大學,該大學目前有大約200名中國學生,而2013年只有20名。
  • 印度「神話破滅」?
    不止是印度,新興市場普遍存在下行壓力,部分經濟體甚至可能爆發危機。印度經濟的下行,並非特例。歷輪全球經濟回落階段,新興市場普遍存在下行壓力,並曾多次爆發危機。隨著本輪全球經濟加速下滑,關注2類新興經濟體的尾部風險暴露:1)資源型、生產型經濟體中外債償付壓力大的,以阿根廷、土耳其等為代表;2)生產型經濟體中,高槓桿的開放型經濟體,以韓國為代表。
  • 中國第一「富豪村」神話破滅,曾家家戶戶住別墅開豪車,如今怎樣
    在我們中國經歷過這幾十年的翻天覆地的改變之後,我們老百姓普通人的生活也是越過越好了,現在由於我國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所以我們社會整體的經濟水平也是越來越高,老百姓們的錢包都開始漸漸的鼓了起來,過上了滋潤的生活。
  • 加沙衝突至少8人死 外媒:或致局勢緩和希望破滅
    以色列國防軍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即「哈馬斯」11日在加薩走廊交火,致7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軍一死一傷。 多家國際媒體推斷,這次衝突可能使局勢緩和的希望破滅。 【哈馬斯要員遇襲】 哈馬斯在一份聲明中說,衝突爆發,緣於以軍一支秘密小分隊坐一輛民用汽車潛入加沙境內大約3公裡的地方。 哈馬斯說,以軍朝哈馬斯旗下「伊茲丁·卡桑旅」的目標開火,坐鎮加沙南部汗尤尼斯市的指揮官努爾·丁·巴拉卡遭受致命槍傷。哈馬斯發現以軍小隊,隨即追擊,促使以方發起空中打擊。空襲致數人死亡。
  • 多國民眾在巴勒斯坦駐北京使館抗議以色列
    環球時報【多國民眾在巴勒斯坦駐北京使館抗議以色列】巴勒斯坦官員19日表示,巴以新一輪衝突爆發12天以來,已有至少33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70名兒童。18日,多國民眾在巴勒斯坦駐中國北京大使館外舉行集會遊行,抗議以色列攻擊加薩走廊造成巴方大量人員傷亡事件,甚至打出要求"解放巴勒斯坦"的標語。
  • 以色列肯定中國抗疫成績,將中國列入「綠色」名單,入境無需隔離
    11月14日,據俄衛星通訊社報導,以色列駐華使館發文表示,以色列正式將中國列為「綠色」國家,這意味著從中國到以色列將不受隔離限制。以色列駐華大使還表示,被以色列列入「綠色」國家名單中的國家非常少,並表示歡迎中國人民到以色列做客。
  • 安信證券:A股正蓄勢待新年 準備迎接年初躁動行情
    中國疫情控制得力,經濟持續復甦,政策「不急轉彎」的表態、央行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年底的流動性出現了明顯的邊際改善。在這種情況下,短期風險偏好,中期海外的經濟復甦與流動性環境成為影響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從短期看A股正蓄勢待新年,準備迎接年初躁動行情。
  • 以色列空軍整合特戰力量
    該聯隊將整合以色列空軍多支作戰力量,包括「翠鳥」突擊隊、第669救援中隊和相關情報部隊。以色列軍方發表聲明稱,「第7聯隊」是根據以軍作戰需要、為應對不斷變化和日益增長的威脅而成立,有助於提高以色列空軍作戰能力。
  • 外媒:中國這項理念付諸行動 人類將邁出一大步
    西班牙《對外政策》雙月刊1/2月號發表西班牙亞洲問題專家喬治娜·伊格拉斯題為《中國為全球治理做準備》的文章稱,中國對正準備塑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全球治理模式。北京正在努力說服全世界相信其崛起是和平的,不僅僅以追求經濟利益為目的,而是懷抱著分享發展成果的意願。
  • 外媒羨慕為時已晚!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全世界都想進來做生意
    前段時間,中國公布一組數據,外媒徹底炸鍋了!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722786億元,同比增長0.7%,這0.7%雖然不多,卻是中國經濟由負轉正的信號。這也讓很多外媒再也淡定不下來。美國CNN指出「中國經濟再次邁開步伐,並且更具影響力」;英媒稱「中國經濟正穩步復甦、一枝獨秀」;西班牙媒體也點讚說「中國採取多項措施,率先實現經濟復甦」。然而,羨慕中國經濟復甦的熱度還沒褪去,最近這群老外又把目光聚焦到了中國。前幾天 ,中國在上海成功舉辦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 又一富豪神話破滅:曾花數億元買鑽戒送女星,如今負債高達56億!
    說到商業不敗的神話,我們就會想到,李嘉誠和何鴻燊,他們這些富豪確實是富甲一方。不過也有許多富豪神話破滅,比如賈躍亭。曾經的賈躍亭建立了樂視網帝國,但現在在汽車製造的名義下負債纍纍"跑路"美國。除了賈躍亭,另一個富豪神話也破滅了,他就是紀曉波。就在最近,紀曉波,一個億萬富翁傳奇在澳門破產。
  • 聚焦總部經濟,國茶薈項目在琶洲正式啟動
    據悉,國茶薈佔地28000平方米,聚集了包括大益、今大福、天池、正山堂、金帆、瀾滄古茶、蒙頓、孝文家、新會陳皮村、綠雪芽、豐瑤、山青花燃、子衿等茶葉、茶具、香道、服飾相關產業頂級品牌。9月2日,中國著名茶業品牌聚焦地——「國茶薈」項目在廣州琶洲中洲心正式啟動。
  • 外媒:疫情大大強化中國年輕人,國族和體制認同感!
    80.23%的年輕人,對於美國🇺🇸、英國🇬🇧、法國🇫🇷,以及德國🇩🇪等西方所謂「燈塔國家」體制與「藍色文化」的迷夢與崇拜,同時也極大地刺激了中國🇨🇳人,對於東方國家體制和國族的高度「認同感」與「自豪感」!
  • 商務部合作司負責人談中國―以色列勞務合作即將正式啟動的有關情況
    2017年6月8日,商務部合作司負責人就即將正式啟動的中國-以色列勞務合作發表談話。  中國和以色列建交以來,雙方本著平等協商、互利共贏的原則,不斷擴大和深化經貿領域各項務實合作。
  • 以色列高級代表團放棄訪問巴林
    以色列一個高級代表團原定本周赴巴林參加國際會議,但14日放棄了出訪計劃,據會議組織方說是「出於安全考慮」。觀察人士注意到,以色列與海灣遜尼派君主國近年來外交互動頻繁,似乎意圖聯手對付什葉派國家伊朗。然而,巴林等國不少人提出質疑,反對與以色列結盟,甚至爆發抗議示威。
  • 中國與以色列的真實關係如何?
    11月10日,以色列衛生部在官方網站宣布,從當天起中國進入「綠色目的地」名單,從中國直飛以色列的人員入境以色列後無須隔離。除了上海,哈爾濱也成了猶太人在遠東地區的「第二家鄉」,當時東北處於日本控制的偽滿洲國時期,容納了各色人等,例如以色列前總理奧爾默特的祖父和父親都與哈爾濱有著深深的羈絆,許多猶太人的父輩爺輩就安葬在哈爾濱的猶太公墓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