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英語不好是什麼樣的體驗?
emmm……小編想到了一句歌詞:白天不懂夜的黑,就像你不懂我英語差的傷悲。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是無法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的。就拿說英語來說,那些一張嘴就能說出標準且流利英語的童鞋們,始終不能體會英語不好的人的心境和體驗。
那麼,英語不好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今天帶大家來感受一下各種尷尬的場面。@XXX:有一次去籃球場打球,我覺得天氣好熱於是不自覺的說了一句"I'm so hot !"於是,大家朝我投來了一言難盡的目光。
溫馨提示:說天氣炎熱可以用"I feel so hot"或者"The weather is so hot"。"Hot"有火辣性感的意思,如果不想被人側目請謹慎使用哦。
@XXX:站在"smoke free"的大牌下從容地抽了一根煙。
溫馨提示:"smoke free area"是無煙區的意思,"smoke free"是禁止吸菸的意思。
@XXX:剛去國外的時候有一天叫車出行,司機打來電話問"where are you from",我帶著莫名其妙的心情回了一句"China", 一陣沉默之後司機掛斷了電話。
溫馨提示:在國外出行一般問你"where are you from"的意思是確認去哪裡接你上車。
@XXX:以前在溫哥華坐地鐵的時候,被一個小孩子不小心踩到後,人家對我say "sorry",我下意識回了一句"welcome",一瞬間驚呆了眾人。
溫馨提示:"welcome"是用來回答"thanks"的,"sorry"可以用"never mind"或者"that’s ok"來回答。
你還遇到過哪些「同類型」尷尬,評論區留言吧~
英語不好不僅會讓你面臨尷尬,還會給你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比如看美劇無法get到笑點、被問路時你不知道如何表達等等。當發現自己學了很長時間的英語,卻幾乎無法與英語是母語的外國人交流,聽不懂他們說的話,這實在是令人非常的沮喪。
其實,造成「溝通斷橋」的主要原因在於中外思維模式和表達方式的差異,這個差異是最根本也是最難跨越的差異。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思辨能力是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英語學習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的積累,同時除了語言水平外,也要注重對思維方式的培養。
北外考培開設的「 雛鷹計劃 」國際高中預備課程,就是為有志於在高中階段轉入國際課程學習的學生提供的橋梁課程,從英語、學術、思辨、科研、學科五大方面,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為A Level、AP、IB等國際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解決中國學生學習國際課程面臨的痛點,補齊語言和思維上的短板,縮減適應期,為海外留學早規劃早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