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夜生活是什麼樣的?陳麗丹的答案是:熱鬧、有序、安全。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駱曉昀│上海報導
上海新天地夜色
1991年,潮汕人陳麗丹來到上海財大求學,在著名的潮汕「打冷」夜生活文化中長大的她感到了「委屈」——彼時上海五角場只在曹陽商城附近有零星夜排檔,那已經算是當年五角場片區最多彩的夜生活了。
2019年4月19日,上海《關於進一步優化供給促進消費增長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對外發布。《方案》中有一條引人注目的措施:鼓勵各區建立「夜生活執行長」制度,編制夜生活集聚區發展規劃,打造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
兜兜轉轉,又回到五角場的陳麗丹被任命為上海第一批「夜生活執行長」。
沒有工資的CEO
2019年5月初,陳麗丹接到來自楊浦區商務委的一個電話,通知她即將有一個新頭銜——「楊浦區夜生活執行長」。5月23日,楊浦區舉辦了「活力街區·魅力夜市」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啟動儀式。首位「夜間區長」和首批「夜生活執行長」集體亮相。
從市政府發布《方案》到首批「夜生活執行官」上任,不過短短一個月。「能充分感受到上海對發展夜間經濟的迫切和重視。」陳麗丹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陳麗丹的本職工作是瑞安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創智天地項目總經理。楊浦區首批七位「夜生活CEO」均來自商業企業,都是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企業高管,他們將協助楊浦區副區長——楊浦區首位「夜間區長」趙亮——統籌協調全區夜間經濟發展。
「工資?區政府沒提過啊。」面對本刊記者的提問,陳麗丹一個「歪頭殺」,有點驚詫。
對於工作計劃,陳麗丹向本刊記者介紹說:「我們每年都有自己的更新計劃,致力於提升街道新生活場景以及消費感受。瑞安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作為大學路底層商鋪的單一業主,早已建立了完善的夜間工作應急機制,每天晚上有近500人的團隊保障商業運營。」
在陳麗丹看來,隨著「夜生活執行長」制度的細化,楊浦區政府將確立具體計劃和執行方案。目前她的工作內容還是以協助政府為主,在企業職務和政府職務間找到契合點,推動大學路夜間地標的打造。
好的夜生活是什麼樣的?
陳麗丹的答案是:熱鬧、有序、安全。她喜歡日本大都市的夜生活,東京、大阪和京都,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涉谷,年輕人在那裡聚集,各種商業業態豐富,夜生活充滿活力。
讓夜經濟順暢有活力
阿姆斯特丹的中心城區圍繞運河而建,兩岸橫豎錯落的小巷中容納著城市最嫵媚的夜,也孕育了多元、自由的城市文化。
2012年,世界首個「夜間市長」在荷蘭上任,他是阿姆斯特丹市民米瑞克·米蘭,從事創意總監工作,擅長策劃派對。
當時,由於房租不斷攀升、社區噪音投訴嚴重,已有20%的音樂表演場所倒閉或被迫搬到郊區,阿姆斯特丹最有魅力的夜經濟到了衰退邊緣。
米瑞克上任後專門成立了「夜間經濟活動委員會」,研究如何保護和發展城市的夜生活,比如夜間地鐵的運行如何設置,怎樣讓夜間店鋪與附近居民友好相處等。他希望既能滿足夜生活人群的需求,又能不影響生活作息正常的人群。
「夜間市長」制度在阿姆斯特丹取得良好成效後,許多國際大都市紛紛效仿。巴黎、蘇黎世、倫敦、紐約先後擁有了「夜間市長」,2019年上海也開始作出嘗試。
截至目前,上海已經任命十多位「夜生活CEO」,他們是百聯股份、上海新世界(集團)、上海外灘投資開發(集團)、上海豫園股份等大型商業企業的相關負責人。
在他們當中,陳麗丹的特殊在於她親眼見證並參與了一個夜生活地標的誕生。
2006年春天,央視開播中國首檔勵志創業電視節目《贏在中國》,節目的贊助商正是當時剛浮出水面的夜生活地標——大學路「創智天地」項目。
陳麗丹在上海財大就讀的那四年,大學路沒有商業,也沒有住宅區。2010年當她因為工作回到這個片區時,這條街已經翻天覆地。
大學路第一階段投入使用正是在2006年前後;2009年大學路第二階段開放,夜間經濟已漸漸興起,不過那時的商業布局還屬於社區配套型,如理髮店、藥店等;2012年,大學路完成整體升級改造,「文藝」「小資」成為這個區域被認可的標籤,夜間經濟自此蓬勃發展。
「大學路後來的發展優勢來自於它的超前定位:打造工作生活區。」陳麗丹說。
創業的年輕人讓這條街充滿活力,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空間都在這裡。
但這類複合街區,必然會出現居民與商家的矛盾。伴隨夜間經濟發展,治安、噪音、垃圾等問題隨之而來。
「夜間經濟意味著商家的營業時間更長,作為管理者的我們需要做好服務工作,了解商家夜晚經營的困難,搜集消費者反饋,制定夜晚經營策略、管理方式和措施等,使夜間經營順暢有活力。」陳麗丹說。
時刻準備著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夜晚已成為居民消費的重要時段,夜間經濟已成為城市復興、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據統計,2017年夜間經濟創造了英國6%的GDP,已成為英國「第五大產業」。倫敦夜間經濟提供了該城市八分之一的工作崗位,雪梨的夜間經濟規模達40.5億美元。
中國旅遊研究院聯合美團點評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夜間餐飲消費交易額較上年增長47%,高於日間餐飲消費交易額增長率2個百分點。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此前表示,夜經濟既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消費需求,也成為海內外遊客感知當地文化、體驗當地生活方式的重要渠道。
除了「夜生活CEO」制度,「東方不夜城」上海近年來還為發展夜間經濟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
自2017年起,上海宣布地鐵逢周末延長運營時間,許多商場隨之打出「深夜商場」概念,將小吃餐飲等業態的營業時間延至次日凌晨;2017年的「上海購物節」,首次將「新消費、潮生活、夜上海」作為主題,舉行首批「夜上海特色消費街區」授牌儀式,由此掀開市、區政府層面做大申城夜間經濟的序幕。
「我們時刻準備著,不僅要配合好當下政府的安排,更要考慮未來15年『轄區』的發展,通過整體提升,維護這片街區的持久活力。」陳麗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