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的夜生活很小資

2021-01-21 青農文藝君

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裡,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最近仍然有反彈趨勢,全國人民仍處在冠狀病毒的陰影之下。

為了取得防疫戰爭的最終勝利,很多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家進行自我隔離,不在公開環境中逗留,以免留下病毒傳播的風險。我們的防控舉措甚至細化到了每個村莊、每個小區,從政府到民眾都眾志成城,為了打贏這一次對疫情的殲滅戰而共同努力。

為了達到控制人員流動,阻止疫情擴散的目的,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強化隔離的舉措,甚至又出現了很多在疫情之流行的「硬核標語」。這樣嚴格的人員流動管理措施,讓文藝君聯想到了古代也曾經有過類似的制度,也是讓你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別到處亂跑。

當然了,古代管控人員流動目的並不是像這次一樣防控疫情,而主要是基於社會治安管理的需要。那就是宵禁制度,而且古代的管理比我們現在更為嚴格。

在宋朝以前的城市因為宵禁制度,所以普通民眾幾乎沒有夜生活。只要太陽一落山,鼓樓擂響的「閉門鼓」就開始催促街市上或者小酒館裡喝酒嘮嗑的閒散人員趕快回家,有時甚至還有專門的管理人員督促。

宵禁制度的存在一方面在於防盜、維持秩序,另一方面更能穩固統治者的政權,所以在古代違反宵禁制度是很嚴重的。東漢後期曹操曾經過擔任洛陽的北部尉,翻譯成現在的語言就是洛陽城北部地區公安分局局長。

有一天夜晚,曹操帶領手下人巡察的時候發現有一個人違反了宵禁令,察查之下發現原來是大宦官頭子蹇碩的叔叔。曹操一看大怒,就下令直接用五色棒將這個人亂棍打死。由此可見,即便是權貴,當遇到了認真的執法者,違反宵禁,也是死路一條。

如果耽誤了時間,就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鼓樓敲響「開門鍾」之後再回家。假如「閉門鼓」敲過你還在街上晃悠不回家的話,被巡警抓到了就是「犯夜」,等待你的最輕的處罰也是二十軍棍。

到了宋朝,皇帝大多賢明,大臣們也正直為民,使得宋一朝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正因此,無論是皇廷宮宴還是文人墨客的閒聚雅談,都被宵禁的晨鐘暮鼓敲打得意興闌珊。

於是,大宋王朝的統治者以開放的胸襟和氣度一聲令下解除宵禁,東京開封也從此變成了一座不夜城。

著名的《清明上河圖》為我們展現了宋代開封城商業的繁盛,而開封的夜景更是經常燈紅酒綠,繁華如錦。比如著名的酒樓樊樓,幾乎是徹夜營業的。到了宋代後期,夜市在民眾生活中也更加普遍。

普通市民的夜生活開始擺脫單調變得豐富多彩忙了。在活了一整天之後,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到街上品茶、聽說書,各種名吃雲集在鼓樓腳下,小販們在賣命吆喝,為城市添了一份煙火氣。

在夜色裡,在水霧蒸騰的光影裡散發著誘人的香味。人來人往,通宵達旦,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在笙歌樂舞的夜生活中節節攀升。

在宋太宗年間,四個志趣相投的好朋友陳象輿、胡旦、董儼、趙昌非常喜歡城市裡的夜生活,他們不去青樓那些讓夫人不放心的地方,而是經常去一間小茶館裡聚會,談人生談理想談創作體會。

茶館臨街窗戶的彩燈經常到了黎明之時還沒有熄滅,成為夜色中的一個亮點。直到現在,開封人還有睡醒一覺到鼓樓吃夜市的習慣。《東京夢華錄》裡記載:「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冬月雖大風雪陰雨,亦有夜市。」這是當時東京夜市的真實寫照。

歡迎大家關注文藝君哦,作者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圖文編輯:文藝君

審核編輯:柚子

部分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宋朝積貧積弱,夜生活卻特別發達,娛樂場所通宵達旦,這科學嗎?
    宋朝不是積貧積弱嗎,夜生活為何如此繁榮?01為何是宋代?在如今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都像被上了發條一樣,緊趕慢趕地往前簇擁著。白天,你是屬於世界的;只有到了夜晚,世界才是屬於你的。各種應接不暇的夜店、酒吧、西餐廳、音樂廳等,都成了消解都市緊張又沉悶的情緒的通道。恰恰從宋代開始,人們才有機會在夜間出行,吃喝玩樂,享受寶貴的夜生活。
  • 宋人的小資生活
    我一定答:宋朝,宋人的生活跟現代人非常接近。那時的人們已經開始用牙刷刷牙了,而且還用草藥製作的洗手液洗手,女孩十幾歲就開始面部護理了。宋人已經開始使用世界上最早正式發行的紙幣—交子,交子上會用許多技術數據來確保紙幣的真實性,並把偽造紙幣的懲罰也印在了交子上了。宋朝還出現了商品化的報紙—京報。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經濟水平的提高,古人的夜生活有什麼變化?
    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都像是一本書,故事總是說不完的嘛!二、勳貴之家的夜生活既然沒有什麼娛樂設備的平民百姓之家的夜生活尚且都能過得非常有滋有味,那勳貴之家的夜生活只有更精彩地說。勳貴之家住在城裡,與農村地區自然是有所區別的。古代很多時候政府雖然都實行夜禁的制度,但是這並不是說,有了夜禁制度,住在城裡的人就沒有精彩的夜生活了。
  • 「不夜城」有了「夜生活CEO」
    好的夜生活是什麼樣的?陳麗丹的答案是:熱鬧、有序、安全。《方案》中有一條引人注目的措施:鼓勵各區建立「夜生活執行長」制度,編制夜生活集聚區發展規劃,打造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兜兜轉轉,又回到五角場的陳麗丹被任命為上海第一批「夜生活執行長」。
  • 不,古人也有夜生活
    其實不然,古人也是有著夜生活的。古人的夜生活和我們現如今的概念有所不同,他們不同於現代要活動到夜裡11點甚至是凌晨,他們的夜生活是從天黑以後到9點的。根據先秦時期的十二時辰記時,我們可以看到古人的亥時又被稱為人定,意思就是到了亥時,就應該睡覺了。亥時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晚上9點。
  • 峇里島最小資的地方,不是庫塔,不是烏布,更加不是努沙杜瓦!
    導讀:峇里島最小資的地方,不是庫塔,不是烏布,更加不是努沙杜瓦!峇里島之所以能在東南亞眾多島嶼中脫穎而出,並不是只是表面上存在海灘、景點、高檔酒店等因素,而更多的是歷史、文化、藝術等多重元素。水明漾沙灘水明漾作為一個區域幾乎融合了其他區域多數的優點,這裡有庫塔一樣的夜生活,努沙杜瓦同樣的高檔酒店,烏布一樣私密Villa,,金巴蘭同樣的日落海灘,但比其他區域多了世界一流的餐廳
  • 看鑑·拍一拍宋朝:真正的生活,從夜晚開始!
    不僅能讓人從工作帶來的疲勞中恢復過來,還能讓人在高強度的日常生活中,保持極其必要的人際關係。這樣夜生活目的雖然達到了,但遠遠算不上精緻,更說不上享受。跟千年前的宋朝比,我們真的弱爆了。徹夜燃燒的燭油,竟然燻得整條街巷連蚊子都不見一隻,可見汴梁城的夜生活是何等的熱鬧非凡。即便是在南渡之後,宋人夜生活的水平也沒有絲毫降低,比汴梁有過之而無不及。那麼宋人在夜市上都幹些什麼呢?
  • 蘇州開啟「姑蘇八點半」,全國城市夜生活,這幾個地方最熱鬧
    這一期,來論論中國的城市夜生活。最近,「蘇大強」扛把子蘇(xu)州開啟了「姑蘇八點半」的城市夜生活模式。本人生活在蘇州六年了,之前感覺蘇州本地人夜晚還是比較低調的。園區,姑蘇區基本過了晚上八點就沒什麼人了。
  • 中國被稱為不夜城的4座城市:夜生活很豐富,但壓力巨大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往大城市跑,城市人口不斷增加,相應的壓力也是不小的。不過他們的夜生活都很豐富,幾乎是積攢了一整天的情緒就等會晚上發洩,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這4個不夜城。不知道大家會先想起來哪個城市,不過小編首先說的這個城市就是上海。我想很多小夥伴應該都已經猜到了吧,上海一個非常繁華的大都市,也可以說是最小資的一座城市了。
  • 宋朝的故事就像一個百寶箱 等著我們去探索
    #看鑑MCN推出視頻欄目《拍一拍,宋朝》,目前已更新了兩期,近兩期內容與當代生活聯繫頗深,主要介紹了宋朝人的日常生活的美食和飲食方式。西方與日本的一些歷史學者也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時期。宋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繁榮時期,百姓生活富足,娛樂生活多種多樣,美食數不勝數,盛世之下,也早就了許多古代文學大家,為中國文化留下無數瑰寶。《拍一拍,宋朝》的第一期是《宋朝的「小資生活」》,視頻中,伴隨輕鬆歡快的音樂,以詼諧幽默的口吻介紹了宋朝老百姓的生活百態。
  • 李清照的小資生活實錄
    在宋朝那樣的封建男權社會裡,女性是沒有任何地位的,然而,李清照不但能為才女爭得一席之地,而且光芒萬丈、千古不散,巍然屹立於北宋詞壇,在當時恐怕找不到第二個人了。 李清照生於官宦之家,其父李格非是「蘇門六學士」之一,家境非常好。
  • 宋朝古人是怎麼過夜生活的?
    這樣夜生活目的雖然達到了,但遠遠算不上精緻,更說不上享受。跟千年前的宋朝比,我們真的弱爆了。01東京是個「不夜城」北宋都城汴梁,人口超過百萬,不僅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座徹徹底底的不夜城。據當時的史料記載,汴梁城的夜市三更剛剛結束,五更就重新開張,而且哪怕是大雪紛飛的冬日,人流量照樣絡繹不絕。
  • one&night A+ 2.0天地旗艦店 讓音樂做主的夜生活最有味!
    提及武漢天地,腦海中閃現的第一個詞語就是小資,一線江景房、主環樓宇內器宇不凡的人群,這是白天的武漢天地,有屬於它獨特的商務氣息。當夕陽的幔幕漸漸落下,換上時尚裝,妝容精緻,用手機聊著WeChat,發送定位,操著一口熟練的武漢腔,「速度速度,A+等你啊,臺子都訂好了」……不嘈雜的熱情,不浮躁的心緒,讓晚上的武漢天地,蕩漾著別樣的文化韻味,沉浸其中的都市達人各自找尋著屬於自己的夜生活。
  • 《清平樂》熱播,宋朝人過得是什麼神仙生活?涮火鍋、搞燒烤、咖啡...
    假如熱愛吃喝玩樂的宋朝人有朋友圈,逼格高到我們只有點讚的份。宋朝鬥茶文化,實力碾壓手衝咖啡宋朝興盛一種鬥茶文化,從制茶到鬥茶每一步都極其講究,逼格分分鐘碾壓如今小資們崇尚的手衝咖啡。如果宋朝人看到我們的手衝咖啡,很可能不屑一顧評論道:那都是我們玩剩下的。
  • 都市裡的真小資VS偽小資
    城市裡,懂得包裝自己和品味生活的隊伍正在日益壯大,但寫字樓裡舉止優雅的先生小姐,咖啡館裡邊聽音樂邊品咖啡的年輕男女,寫稿和通信都用筆記本電腦的人們,他們究竟是在向小資生活努力發展的「偽小資」還是真資格的小資,那可得細細考量才能得知。
  • 宋朝之前的人們從不吃午餐,「一日三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如今也有很多人,為了減肥、保持良好的身材,一天只吃兩頓飯。而令人詫異的是,這種現象早在古時就有過,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一日三餐」的習慣,其實是後來才逐漸發展演變的。據《夏商社會生活史》記載:「商代人為兩餐制,一餐是在上午進之,約當今7-9點間,稱為『大食』,一餐在下午,約當今15-17點間,稱為『小食』,兩餐就食時間約定俗成,又被納為時辰專名。
  • 從《知否》到《清平樂》,我嗅到了一個香氣襲人的宋朝
    時下正在熱播的古裝大劇《清平樂》,是正午陽光影業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之後推出的又一部講述宋朝歷史的電視劇。這兩部電視劇的故事內核和表現主題雖然不同,但在對宋朝的文化和宋朝人生活方式的呈現上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宋朝人消夜吃什麼?
    [摘要]無論是《東京夢華錄》還是《清明上河圖》都包含了對於宋朝夜市的描繪,市、坊格局被打破後,夜市逐步繁盛,宋朝人自有一套消夜方式。 宋朝夜市 圖源網絡李開周專欄宋朝飯局每年夏天,東京汴梁的州橋夜市生意興隆
  • 在東京找尋我的「夜生活」
    相信大家對夜生活並不陌生,街邊的烤串、海鮮和不易被人發現的小酒吧。都是我們經常願意去探尋並且光顧的地方。 那東京的夜生活呢?東京的夜生活我覺得應該是美輪美奐的浪漫的。 東京本就是一座打著閃光燈讓人去探尋的城市,接下來小編要帶你去東京必須的「夜生活」地點。 如果你想徹底的了解一座城市,就一定要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揭開它夜的面紗。 潮風公園
  • 宋朝人是怎麼過「萬聖節」的?
    那天有一位朋友問:那宋朝有沒有萬聖節?我說:當然有了。什麼?宋朝人也過萬聖節?是的。不過,這裡的「萬聖節」需要打個引號。但它們的節日性質與形式,真的差不多。我說的是宋朝的儺俗。其實,所謂的萬聖節,就是一種儺俗。在許多民族中,都是儺俗。遠古時期,先民們以為人間的疾病、災禍是邪靈作祟,因此會在特定的日子,戴上面具,舉行隆重的大儺儀驅除邪祟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