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15日訊 安吉,得名《詩經》「安且吉兮」,寓意舒適且美好。這裡群山疊翠、綠水相間、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
臨近歲末,安吉喜訊連連,不久前,又新添了一張耀眼的金名片——全國文明城市。
漫步安吉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整個城市從「面子」到「裡子」,發生了巨大變化,公共環境更加潔美,公共管理更加高效,公共秩序更加井然,公眾素質更加文明。
據統計,安吉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車輛亂停放現象減少了約96%,越店經營現象減少95%,亂晾曬、亂張貼、亂排水和破壞綠化行為幾乎看不見。
「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努力。我們始終創建在路上。」安吉縣創建辦幹部餘靜說。
領辦制度
補齊城市精細化管理短板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安吉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
2018年初,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幕拉開,「創建和誰有關」成了問題。當時,不少部門的想法是,「不關我事」。
為改變「少數部門幹、多數部門看」的局面,安吉實施結對共建行動, 「領辦制」正式啟動,各級各部門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有了直接關係。
縣級機關各部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分別領辦城區70條主要背街小巷、73個老舊無物業小區和14個專業市場,各類違建、「牛皮癬」廣告、樓道堆物、空中「蜘蛛網」等基本被清理、消滅,補齊城市精細化管理一大短板。
安吉縣公積金中心施展「繡花功夫」,促使領辦小區和背街小巷環境進一步優化。「我們領辦的是邊上的無物業小區,小區道路破破爛爛,管網也像蜘蛛網一樣,停車也是亂七八糟,樓道裡也是牛皮癬亂貼垃圾亂倒。」綜合科副科長楊光輝說。
縣公積金中心通過實行「381」(3人一天,8小時巡查,1周集中整治)工作機制,全面開展領辦小區和街巷的整治工作,針對小區和街巷環境髒、秩序亂、管理弱等難題,緊盯重點、逐個突破。
部門領辦,也遇到了問題。由於沒有執法權,居民車亂停、私自搭建 「小廚房」、隨意搭起遮陽棚等行為,領辦部門無法及時處理。
為解決這一問題,經多次協調,安吉推出聯合執法機制,屬地、住建、公安、綜合執法、消防、市場監管等部門成立聯合執法組。「領辦部門沒法管的,就是我們的職責。」聯合執法小組相關負責人說。
多部門聯合執法,打通了行政管理邊界,點對點執法又實現了精準管理,以部門合力迅速把城市治理延伸到了社區治理、大街小巷。
在安吉縣創建辦綜合協調科科長姜天安看來,領辦制、聯合執法等機制創新以及完善的督查考核,讓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形成了「分內事認真做、分外事開心做、交叉事搶著做」的氛圍。
首推「文明幣」
打造農村文明信用體系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如今的餘村,青山若黛,一座座小洋樓掩映在竹海中。這些年裡,村裡持續推進綠化、亮化、淨化、美化工作,把生態資源保護寫入了村規民約,同時,在人居環境、文化生活、鄉風民風等塑造的「角角落落」裡,每個村民都在為之努力。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如何讓餘村的文明更加精緻?今年8月,餘村聯合金融機構,將鄉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與文明創建、文明鄉風融合,制定《文明公約》,在全省首推「文明幣」,打造出獨具餘村特色的農村文明信用體系。
據了解,在安吉農商銀行原「誠信彩虹」信用工程基礎上,餘村成立了全省首家「文明銀行」,「文明幣」則為該平臺的一種虛擬貨幣。它以《文明公約》為核心評價標準,其中包含了遵紀守法、生態保護、支持大局、文明家風、文明經營等10項內容,由村民代表在每季度末進行集中評議,並由村兩委進行審核。普通老百姓只要遵紀守法,基本都可以獲得30個「文明幣」以上。
「文明幣用處很多。」 安吉農商銀行天荒坪支行行長夏宇航說,如果村民擁有30個文明幣,按照目前文明貸的管理辦法,額度可以從20萬提升至26萬,利率在原有的基礎上,有30個基點的下浮。
「村裡想要把老百姓的素質和誠信體系進行掛鈎,通過推行『文明幣』,增強老百姓的文明意識,同時也讓大家得到更多的實惠。」餘村村黨支部副書記、村主任助理俞小平表示,不僅是貸款,今後村裡還會將更多的工作和日常文明行為與「文明幣」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