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鍾、碗」一看就懂,達州渠縣一名醫生手繪醫囑教老人服藥

2020-12-23 瀟湘晨報

四川在線記者 袁城霖

12月22日清晨,達州市渠縣琅琊鎮中心衛生院公衛科醫生李靖又進村了,到官倉村留守老人家中挨家挨戶詢問老人的「老年病」病情,叮囑他們一定要按時吃藥。為不讓老人忘記吃藥時間和劑量,他手繪了一幅畫,貼在老人家裡牆壁的顯眼位置。

「紅棗,就是早上,兩個白圈圈指兩片白色藥丸…」李靖用畫筆指著這幅圖上的簡易符號,一遍遍耐心給老人講解。

在手繪畫裡,「棗」和「早」,「鍾」同「中」,「碗」和「晚」諧音,便用紅棗、時鐘、飯碗分別表示早晨、中午、晚上的意思。

在早中晚後面,李靖還細心地將每次服多少藥量,以及服哪種藥,都用簡單易懂得圖案形式,畫在紙上,即使老人不識字也能看懂。「以前吃藥常忘記時間和該吃多少,現在李醫生這幅畫能及時提醒我,再也不怕忘了。」官倉村村民聶緒春樂呵呵地說。

渠縣琅琊鎮官倉村,住有4000多村民,多為家中留守的老人和娃娃。李靖和另幾名同事是這個村的家庭籤約醫生,負責指導村民的用藥和健康檔案管理。每月必須擠出時間進村三四次,跟蹤掌握村民的健康狀況。

「村裡百多號老年人讓人不放心,總忘記吃藥。」李靖解釋,因老人的慢性病需長時間服藥,為了既不影響藥效,又避免老人拿錯藥,他琢磨著畫了這張圖。「如果我們給他分成小包包,本來這個方法也可以,但是這些藥容易失效。」

「看到這個圖過後,就按這個圖上去拿,就曉得怎麼吃了,也不會拿多、也不會拿少。」村民李淑華說。李靖沒學過畫畫,為畫好這幅簡單的手繪圖,他用空閒時間,上網學習臨摹時鐘、飯碗和紅棗簡筆畫,經多次嘗試後成功畫出。

李靖將這種方法教給其他同事,還讓官倉村衛生室的另兩名村醫也用這種方式,給村裡每名老人取藥時,畫上一幅簡單的手繪醫囑,保證病人一看就懂,不會再因忘記吃藥而耽誤病情了。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紅棗 時鐘 飯碗……渠縣一名醫生手繪醫囑教老人服藥
    這兩天,達州渠縣琅琊鎮中心衛生院一名醫生,為當地不識字老人畫的一張手繪醫囑圖,在網上刷屏。渠縣琅琊鎮官倉村村民聶緒春:早上看到這張圖就按照這樣拿,中午看到這張圖就按照這樣拿,晚上看到這張圖就按照這樣拿。比如說,這是中午的,就是這樣拿的。
  • 紅棗 時鐘 飯碗……四川渠縣一名醫生手繪醫囑教老人服藥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這兩天,四川渠縣琅琊鎮中心衛生院一名醫生,為當地不識字老人畫的一張手繪醫囑圖,在網上刷屏。渠縣琅琊鎮官倉村村民 聶緒春:早上看到這張圖就按照這樣拿,中午看到這張圖就按照這樣拿,晚上看到這張圖就按照這樣拿。比如說,這是中午的,就是這樣拿的。 聶緒春老人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患有20多年的肺氣腫,子女不在身邊。
  • 浙江三門暖心醫生為不識字老人手繪「公雞下蛋圖」
    三門縣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台州12月10日電(範宇斌 葉麗琴 李佳寧)10日記者獲悉,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港南分院醫生王友帆近日因手繪醫囑在網絡上走紅。手繪醫囑以公雞開頭,藥盒下的小圓圈看著像是雞蛋,這幅暖心「服藥圖」被網友暱稱為「公雞下蛋圖」。
  • 台州王醫生提醒老人按時服藥的手畫醫囑刷屏朋友圈
    「好有愛的醫生」; 「做有溫度的醫療,讓冬天異常溫暖」; 「用心用情去做事的王醫生」; 「可以溫暖整個冬天」; …… 台州一個醫生的手繪醫囑刷屏朋友圈,被網友大讚溫暖。 這幅圖繪在海報紙背面,用藍色記號筆畫了一隻公雞、一個太陽、一個月亮。
  • 83歲患病阿公不識字 三門鄉村醫生手繪醫囑圖
    王友帆的手繪醫囑圖王友帆為陳阿公換外敷藥46歲的王友帆,已經從醫24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醫生。沒想到因為一幅畫,突然火了。不是因為他畫得有多好,而是因為畫很溫暖。公雞代表早晨、太陽代表中午、月亮代表晚上、圈圈代表藥片……因為83歲的病患阿公不識字,怕他吃錯藥,王友帆手繪了一張醫囑圖。網友們紛紛轉發點讚,稱被這幅醫囑圖暖到了。83歲阿公患病20多年王友帆是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2018年被派到港南分院,任副院長。
  • 公雞是早晨,太陽是中午,台州一醫生提醒老人按時服藥的手畫醫囑...
    一隻看上去畫功蹩腳的大公雞,下面畫了一個太陽,太陽下面又畫了個月亮,然後在這些畫的邊上貼了數張剪成平面的藥盒標籤,每個標籤下畫了一個個小圈圈……王醫生專心畫圖被偷拍渾然不知被戲稱為「公雞下蛋圖」的手繪醫囑這麼一張初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手繪圖畫被搬上網絡
  • 浙江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暖心手繪醫囑,在網絡走紅
    在大家的眼中,醫生是高尚的職業。妙手仁心、華佗再世……人們對醫生的讚美不勝枚舉。不少醫生憑藉著醫術和醫德流芳百世,他們不僅救死扶傷,還心系患者。 近日,浙江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王友帆,畫的一幅手繪醫囑,在網絡走紅。
  • 智能水錶 手繪操作圖……這些事情做到老人心坎兒裡去了→
    我們先來看這張圖,王大夫手繪醫囑,走紅網絡,網友們暱稱為「公雞下蛋圖」。醫囑左邊從上到下畫有一隻公雞、一個太陽、一個月亮。每個圖案右側都貼著一排從藥盒子上剪下來的標籤,每個標籤下方畫著一個或兩個小圓圈,看上去像是雞蛋。網友們給這個醫囑的暱稱非常有想像力,那麼,這幅圖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
  • 「公雞是早晨、月亮是晚上」,醫生為八旬不識字患者手繪醫囑
    「公雞是早晨、月亮是晚上」,醫生為八旬不識字患者手繪醫囑 澎湃新聞記者 陸玫 2020-12-10 17:52 來源:
  • 老人就要特殊照顧!病患不識字記性還差,醫生暖心手繪醫囑教服藥
    近日,四川一位患有肺氣腫的老人發病了,家庭醫生上門為他看病,老人不識字,記性差,醫生給他繪製了一張醫囑圖,教他服藥。在圖上,紅棗代表早上,時鐘代表中午,飯碗代表晚上,後邊的圖形則代表著該吃的藥和數量。老人說:"照著這個圖去拿藥,就知道該怎麼吃了。"
  • 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項目落地渠縣
    9月2日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項目籤約儀式在渠縣舉行特驅投資集團投資25億元在渠縣建設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據了解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項目位於渠縣北城教育新城據介紹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作為落地渠縣的首家大專院校,將對促進渠縣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發揮重要作用,將對渠縣教育產業帶來革命性的轉變,也將更加夯實渠縣川東北地區教育高地的基礎。
  • 蒲氏家族現存最大最完整蒲氏祠堂:達州渠縣蒲氏宗祠2020年祭祖大典
    (蒲網訊)2020年4月4日,達州渠縣蒲氏宗祠族務管理委員會在帝師堂召開清明祭祖專題會議。 (渠縣蒲氏宗祠第二層殿)圖為2020年4月4日達州渠縣蒲氏宗祠清明節祭祖會現場。
  • 這張「公雞下蛋圖」火了 三門醫生為八旬阿公手繪暖心醫囑
    12月10日上午,一張「公雞下蛋圖」在網上走紅,這是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港南分院副院長王友帆為83歲陳阿公畫的一幅手繪醫囑 不過兩位老人並不識字,為了幫助老人準確服藥,王友帆就依照藥品空盒創作了這幅畫。「因為兩位老人家年紀都比較大,況且糖尿病藥是來不得一點錯誤的。
  • 渠縣建設首家大專院校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9月2日,渠縣人民政府與特驅投資集團舉行籤約儀式。特驅投資集團投資25億,建設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他說,一直以來,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教育,國家級重點學校有三所,今年達州文、理科狀元都出自渠縣,全縣有6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是落地渠縣的首家大專院校,建成後對推動渠縣招才引智、打造西部匠谷具有深遠的意義。
  • 達州民盟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走進渠縣中學
    ◆2020年7月4日下午,民盟達州市委教育委員會在渠縣中學五樓大會議室舉辦了「達州民盟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民盟達州市委副主委、渠縣主委唐定智,盟市委副主委馮仁麗、秘書長王勇,民盟渠縣縣委副主委兼秘書長肖榮等領導到會了講座現場。渠縣中學高三年級教師及400多名家長朋友參與並聆聽了本次講座。
  • 喜報:達州渠縣北城教育新城(體育館片區)又添一高校!
    9月2日,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項目籤約儀式在渠縣舉行。特驅投資集團投資25億元在渠縣建設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預計2021年9月,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將實現入駐首批學生,逐年增加學生規模,力爭5年後在校生達到15000人以上。
  • 老人術後不聽醫囑服藥 二次開胸清除威脅生命的「血旺」
    醫生最頭痛的病人大概就是不遵醫囑、依從性不強、也不好好配合治療的病人了,8月1日剛康復出院64歲的王芳(化名)女士,就是因為不聽醫囑,在換了心臟瓣膜後不按醫囑服藥,導致形成血旺一樣的栓子,並發腦出血、腦梗塞導致神經系統後遺症。
  • 達州5所最好高中,宣漢、大竹、渠縣中學榜上有名,縣中不容小覷
    達州也有一些好高中,每年都有考進清華北大這些名牌大學的,讓我們一起看下2020年的高考成績如何。2019年高考,達州中學1032人過重本線,是三所重本過線千人高中之一。本科過線人數2562人。跟2019年相比,達州中學2020年重本上線人數相差不大。
  • 渠縣學子有福啦!
    9月2日渠縣人民政府與特驅投資集團舉行建設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籤約儀式縣委書記、縣長王飛虎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此次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項目落戶渠縣讓我們充滿了期待800畝,投資25億元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項目,位於北城教育新城(體育館片區)【大家看看這位置是不是讀書,鍛鍊都超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