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袁城霖
12月22日清晨,達州市渠縣琅琊鎮中心衛生院公衛科醫生李靖又進村了,到官倉村留守老人家中挨家挨戶詢問老人的「老年病」病情,叮囑他們一定要按時吃藥。為不讓老人忘記吃藥時間和劑量,他手繪了一幅畫,貼在老人家裡牆壁的顯眼位置。
「紅棗,就是早上,兩個白圈圈指兩片白色藥丸…」李靖用畫筆指著這幅圖上的簡易符號,一遍遍耐心給老人講解。
在手繪畫裡,「棗」和「早」,「鍾」同「中」,「碗」和「晚」諧音,便用紅棗、時鐘、飯碗分別表示早晨、中午、晚上的意思。
在早中晚後面,李靖還細心地將每次服多少藥量,以及服哪種藥,都用簡單易懂得圖案形式,畫在紙上,即使老人不識字也能看懂。「以前吃藥常忘記時間和該吃多少,現在李醫生這幅畫能及時提醒我,再也不怕忘了。」官倉村村民聶緒春樂呵呵地說。
渠縣琅琊鎮官倉村,住有4000多村民,多為家中留守的老人和娃娃。李靖和另幾名同事是這個村的家庭籤約醫生,負責指導村民的用藥和健康檔案管理。每月必須擠出時間進村三四次,跟蹤掌握村民的健康狀況。
「村裡百多號老年人讓人不放心,總忘記吃藥。」李靖解釋,因老人的慢性病需長時間服藥,為了既不影響藥效,又避免老人拿錯藥,他琢磨著畫了這張圖。「如果我們給他分成小包包,本來這個方法也可以,但是這些藥容易失效。」
「看到這個圖過後,就按這個圖上去拿,就曉得怎麼吃了,也不會拿多、也不會拿少。」村民李淑華說。李靖沒學過畫畫,為畫好這幅簡單的手繪圖,他用空閒時間,上網學習臨摹時鐘、飯碗和紅棗簡筆畫,經多次嘗試後成功畫出。
李靖將這種方法教給其他同事,還讓官倉村衛生室的另兩名村醫也用這種方式,給村裡每名老人取藥時,畫上一幅簡單的手繪醫囑,保證病人一看就懂,不會再因忘記吃藥而耽誤病情了。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