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街
人民網民權2月23日電 (黃莎)又是一年春來到,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正月初四,在廣袤的豫東農村走親串友的人們熙熙攘攘,好不熱鬧。河南省民權縣花園鄉趙洪坡村村民李連齊今年75歲,精神依然矍鑠,和記者說起過去一年的生活變化,心中滿滿的幸福感。
「這幾年兒孫都大了,各自蓋起了小洋樓,我住的破房子被村裡改造成了國學堂、圖書館,村幹部安排俺打掃衛生,每月給600元,加上其它收入足夠俺老兩口花的了。」李連齊老人樂呵呵地說。
「這日子美的就像做夢,誰能想到俺村也能發展成城裡人羨慕的『美麗鄉村』呀!」說話間, 三三兩兩的村民駐步插話,「現在哪家還愁吃穿,但像俺村這樣漂亮的,這方圓十裡八村沒比的。」
置身趙洪坡,人與景,一鬧一靜相映成趣。「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赤紅大字奪人眼目;三兩成群的老人和小孩悠閒地走在民俗風情步行街上,不時地環顧著宣講牌上的宣傳語;鄰村前來串親戚的客人漫步醉湖,羨慕的眼神難以掩飾……
2017年,花園鄉為打造「集生態、旅遊、採摘、民俗文化特色為一體」的美麗鄉村,發展生態採摘園224畝,硬化3條主街道、14條小巷,新裝路燈60盞,並建設了7個面積達1200平方米的綠化微地形和洪坡醉湖綠化帶。
看到改造前後的對比圖時,專程從洛陽來旅遊的王秀榮夫婦,驚訝地感嘆道,「沒想到這兒能整得這麼好,真是飽眼福啊!」
「俺村裡建的醉湖休閒景觀真美呀!這以前就是個廢舊坑塘,現在變成了這樣子,你看看多好。」說起村裡的變化,村民翟明笑得合不攏嘴,「等到了晚上湖面上的燈和旁邊的紅燈籠都亮起來,那才好看哩!臘月二十九晚上,俺村演春晚,熱鬧得很,周圍的村民都跑過來看!」
「啪……」在文化廣場上,一位老人正卯足勁揮著手中的甩鞭,聲音響徹村落的上空,一旁觀看的老人們邊拍巴掌邊嘖嘖稱讚。不遠處,幾個上了年紀的人你追我趕爭搶著運傳中的籃球。初春的陽光曬在臉上,歡聲笑語,一片祥和。
在改善居住環境的同時,趙洪坡村的文化建設也在同步推進。佔地總面積35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健身廣場,配備健身器材50套,已成為村民健身、娛樂、休閒的好去處。
「你看,村裡傾力打造的民俗文化一條街和民俗館、根雕館、豆腐坊、老酒坊、書畫社等民俗文化展示主陣地,增強了鄉村旅遊的觀賞性。」該鄉文化站站長說。
趙洪坡深入挖掘自身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注重保護和傳承民俗文化,以「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為內涵,修建了農家樂12處,民俗館一處。同時,該村還從農戶家中收集了風箱、紡車、犁子、獨輪車等老農具、老照片、宣傳畫、老電影海報以及蒜臼子、箢子、簸箕、針錐、菸袋等舊物件進行布置展出,豐富鄉土文化元素。
昔日舊貌換新顏,百姓生活樂陶陶。「鄉村振興不是一句空話,把趙洪坡打造成村容美麗、群眾富裕、宜居宜業的好地方,是全村人的願望」。村支書老翟黝黑的臉龐上寫滿了自信。
據了解,去年以來,花園鄉通過實施「六改一增」、產業扶貧和九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投資970萬元。同時,堅持一手抓硬體、一手抓軟體,努力培養新型農民,趙洪坡真正實現了農家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換擋升級,民俗文化、農耕文明、生態建設,成為民權貧困村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俺村越來越美了,小日子過得越來越甜了,還是黨的政策好啊!」68歲的村民袁成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來源:
人民網-河南頻道2018年02月23日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