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一位兒童手持媽媽買的甘蔗在街頭玩耍。春節即將到來,在甘肅舟曲災區,孩子們跟著家長上街買年貨,穿上新衣服和小夥伴玩耍,歡樂地迎接春節的到來。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新華網北京2月18日電 從1月25日到2月17日,120多名新華社記者,兵分88路,奔赴全國各地開展「新春走基層」採訪報導活動。在體察民情、傾聽民意、傳遞民聲的同時,自己也收穫了人生百味。以下是「新春走基層」部分記者從基層回來後的感言。
基層,是獲取新聞素材的源頭活水
記者:張藝、馬姝瑞
採訪地點:甘肅舟曲災區
感言:深入災區、深入民眾,才發現處處有動人場景,處處有感人故事。失去9位親人的村支書依然帶領村民們過好春節、準備開春後的重建工作;父母、兄弟全部遇難的公務員夫婦一直堅守崗位,春節期間照常工作;負責舟曲白龍江堤壩工程建設的武警水電部隊春節一天都沒有休息,不分晝夜誓在汛期前完成堤壩建設……
深入災區感知百姓冷暖,用文字說出災區群眾的新年希望,用鏡頭記錄頑強不屈的重建努力。新春探災區,是我們一段獨特的新聞之旅,收穫了一批生動鮮活的報導,也增加了我在新聞報導中的難得閱歷,更將我們的新聞報導理念深深地紮根於基層群眾的生活中。舟曲之行,使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新聞報導原則,基層,是我們獲取新聞素材的源頭活水。
在政策執行的末梢,看政策是否符合實際
記者:秦交鋒、勿日汗、林超
採訪地點: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東烏珠穆沁旗嘎達布其鎮等地
感言:我們在稿子裡寫,「冬日的錫林郭勒大草原,寒風凜冽,白雪茫茫」,這是看得見的;全國性禁牧緊鑼密鼓要實施,一些旗縣風風火火應對雪災,這是看不見的。冬日的草原有景致、有故事。
在「新春走基層」的稿件裡,無論是禁牧還是雪災,我們的視角都是「一戶牧民」「一個小鎮」。因為,在政策執行的神經末梢,才能真正看清楚一項政策是否符合實際;大主題、大手筆有氣派,但小有小的好處,小切口、小故事更能說明實情,也更生動,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