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平原剪紙藝人紙上生花 剪出濃濃「年味兒」

2020-12-22 海報新聞

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連續第11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全體編輯記者將繼續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進一步錘鍊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在春節期間、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記錄時代變化,集中反映山東幹群一鼓作氣、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充分展現欣欣向榮、歡度春節的美好景象。時間:2020年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地點:德州市平原縣腰站鎮記者:郭穎如新春走基層|平原剪紙藝人紙上生花 剪出濃濃「年味兒」大眾網·海報新聞平原1月27日訊(記者 郭穎如 通訊員 宋廷娟)平原剪紙歷史悠久,每逢春節,題材廣泛、樣式自由、內容豐富的剪紙,將新春佳節裝點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更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追求與渴望。1月21日,大眾網記者走進寇寶領的工作室,欣賞他的「紙上藝術」。

寇寶領向記者展示他剛剛完成的《鼠咬天開福壽來》早上九點鐘,平原剪紙非遺傳承人寇寶領已經在工作室忙碌起來,紅紙在他手中輕盈的翻轉著、跳動著,形狀不一的紙片掉落在地,不多時,便形成了一件件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老鼠主題剪紙作品。臨近除夕,是寇寶領最忙的時候,他正趕製著形態各異的十二生肖鼠和全家福等,這些作品無不洋溢著新春的喜慶祥和。

寇寶領向記者介紹鼠有男、女之分每年春節,寇寶領都會以生肖為主題創作出上百種剪紙作品,人們把這些寓意美好的剪紙貼在牆上、玻璃窗上或者門上,節日的氣氛便被渲染得更加濃鬱喜慶。「今年,我們工作室機打的窗花,早就已經賣完了,我現在做的都是一些人家定製的。」寇寶領告訴記者。

該作品獲得今年全國鼠年剪紙大賽銀獎剪紙是一種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形式,早期只是在每逢過節或新婚喜慶時,寇寶領會剪一些寓意吉祥的窗花。近年來,他的剪紙作品則素材更加豐富,有人物畫像,有反映平原特色文化的剪紙作品,也有見證時代變遷的主題作品。近幾年來,寇寶領除了不斷參加各類剪紙大賽與其他剪紙藝人切磋學習,還先後數次走進學校,擔任剪紙老師。剪紙非遺傳承人寇寶領與剪紙「打交道」近30載,用剪紙迎新春,是他近30年的習慣,在他看來,剪紙這門傳統技藝需要傳承,也需要與時俱進。

相關焦點

  • 20天剪出「百豬」剪紙作品迎新春,5分鐘就能剪一個
    130多頭「豬」剪紙,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這一幅幅喜慶的剪紙作品出自於河北省邯鄲市民間剪紙藝人馮石萍之手。馮石萍僅僅花費了20天的時間,剪出了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以生肖「豬」為主題的剪紙作品。網友們豎起大拇指:「手太巧了!真是高手在民間!」馮石萍說:「最近20天裡,有時間了就剪生肖「豬」剪紙作品,要不是還有別的事情,如果專心剪紙的話,這些作品也用不了20天。」
  • 喜迎豬年:非遺傳承人楊春英剪出濃濃年味
    「剪紙就是以線條來勾勒圖案,要想做到形神兼備,是需要一定的造詣的。」說起和剪紙結緣,楊老師說,剪了40多年,她的剪紙技藝在保留傳統民俗剪紙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因為白天要上課,腹稿都是空閒的時候想好,用鉛筆在紙上把草圖畫好,再進行修改,大概醞釀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創作完成。」楊春英笑稱,退休了比上班還忙碌。
  • 狗年百「旺」來迎春 環翠區老藝人妙手剪紙喜迎新年
    隨著農曆狗年即將到來,以狗為題材的剪紙作品受到大傢伙青睞,不僅烘託了節日氣氛,也帶來了吉祥的寓意和美的祝福。記者去認識了幾位威海剪紙老藝人,他們的狗年剪紙作品讓人大開眼界。幾張紅紙、一把剪刀,無需用筆勾畫,只見遊刃有餘間紙隨刀動,紅屑紛飛。
  • 新春走基層,年的味道,剪紙藝人馬路:巧手剪紙迎新春
    慶陽剪紙歷史悠久,每逢春節,題材廣泛、樣式自由、內容豐富的剪紙,將新春佳節裝點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更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追求與渴望。我市剪紙非遺傳承人馬路與剪紙「打交道」近50載,用剪紙迎新春,是她近50年的習慣,在她看來,剪紙這門傳統技藝需要傳承,也需要與時俱進。
  • 幸福「鼠」於你,青島68歲剪紙藝人剪出濃濃年味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通訊員 尹超)農曆鼠年新春將至,青島市即墨區龍山街道剪紙藝人江志友早早準備好了一幅《生肖納福》剪紙,十二生肖穿梭百福間,傳遞著新年的美好祝願。今年68歲的江志友是即墨區龍山街道西程哥莊人,他的剪紙造型細緻,剪人物時,衣服樣式、紋路細節都能一一設計。「現在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好,老百姓生活水平節節高,我喜歡通過剪紙表達對幸福生活的體會。」他說。走進江志友家中,滿屋的裝飾品就是他的剪紙。作品紮根鄉土文化,取材生活日常,回歸天地自然。十二生肖、天賜洪福、名人肖像、仕女迎春,都惟妙惟肖。
  • 剪出祝福,送出愛心 南京小學生跟民間剪紙藝術家學習剪「狗狗」
    為豐富少年兒童的寒假生活,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南京秦淮區鑫園小學展翅翱翔小隊少先隊員開展了「剪出祝福,送出愛心」公益活動。 民間剪紙藝術家孫重謙爺爺特意為狗年創作的「狗汪汪」作品深得孩子們的喜歡。   你知道南北剪紙的區別嗎?你知道生肖狗的由來嗎?你還知道純潔的新春習俗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剪紙吧。    今年已78歲高齡的孫重謙爺爺首先告訴小朋友們,剪紙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已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剪紙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空間、形象等諸多思維能力,傳承傳統文化。
  • 新春走基層:祁門字豆糖,「字」裡行間的年味兒(圖)
    前期工序已經完成,正在一字排開準備切糖。恰恰相反,在祁門過年,用得上的美食與糕點太多,中和湯、臭鮭魚、蒸年糕、徽墨酥、炒凍米……都是過年餐桌上的「常客」,隨便拿來一個,絕對可以獨當一面。   但細細品來,字豆糖這個可食可賞的小零食,卻似乎更有「年範兒」,外形四四方方,樣子就充滿了喜慶,讓人愛不釋手。它是由麥芽糖、黃豆和芝麻製成,甜中略微帶著豆味兒,是很好的零食,不僅是過年裝盤待客的必備,也是孩子們的最愛。
  • 新春走基層:歡歡喜喜逛大集 追尋「過年的味道」
    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連續第11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全體編輯記者將繼續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進一步錘鍊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在春節期間、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記錄時代變化,集中反映山東幹群一鼓作氣、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充分展現欣欣向榮、歡度春節的美好景象。
  • 找回年味兒,剪紙迎新春
    我以後要開展的工作,或許是要承擔著怎樣讓剪紙在00後、10後、20後這些年輕一代的未來人,怎麼能認識我們這種傳統藝術,這是我一生要去做的事情。剪紙在我們家鄉洛陽孟津,人們稱之為是鉸花。我愛上鉸花,走上剪紙傳承之路的主要原因就是童年時經常能看到我的奶奶鉸花。
  • 福建南平浦城剪紙:金剪生花 雕鏤千年時光
    在公益剪紙培訓班上,孩子們正圍著「剪花嫂」學習剪紙。 本報通訊員 徐強 攝浦城剪紙:金剪生花 雕鏤千年時光本報記者 鄭雨萱 通訊員 袁野一把剪刀,幾張紅紙,一雙巧手握著利剪迂迴旋繞,紅紙上便雕鏤出了惟妙惟肖的圖畫。
  • 獨臂剪紙藝人:微笑面對生活磨難 手起刀落剪出乾坤
    獨臂剪紙藝人 手起刀落剪出乾坤剪紙,又稱刻紙,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一把剪刀,幾張紅紙,在民間剪紙藝人的手上,百般變化,創作出一張張寓意豐富的剪紙作品。在眉山彭山區,有這樣一位剪紙藝人,她僅用一隻左手,一把刻刀,便能創造出美麗而精緻的圖案。
  • 大連廣播特別節目帶你聽見濃濃年味兒
    大連上空的聲音盛宴送來濃濃年味兒 除夕至初六,大連七套廣播頻率將帶來「2019新春特別策劃」,傾情打造、精心編排的700多小時的聲音盛宴充滿濃濃年味兒,這裡有童年的回味、餐桌上的年味兒變遷、大連年俗的追憶、還有關於「年」的音樂記錄......它們將陪伴你的耳朵度過一個歡喜中國年。
  • 勝北社區景苑中區黨員服務社:老少齊歡樂 剪紙迎新春
    東營網訊 臨近春節,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營造節日氛圍,1月13日下午,勝北社區景苑中區黨員服務社與勝利三十四中學的孩子們一起開展了「老少同歡樂剪紙迎新春」活動,大家以傳統的剪紙技藝表達對新春佳節的美好祝願。
  • 平潭:剪紙迎新春 讓未成年人領略傳統文化魅力
    一張紙,一把剪刀,一份傳承。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歷史悠久、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早期,每逢過節或新婚喜慶,人們便將美麗鮮豔的剪紙貼在家中窗戶、牆壁、門和燈籠上,節日的氣氛也因此被烘託得更加熱烈。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這樣的手工活兒正逐漸地被機器化所代替。
  • 【隴人相】嘆為觀「紙」 剪紙大師葉長友一把剪刀剪出大美甘肅
    這麼多年,創作的作品數量已經數不清了,題材也非常廣泛,從花鳥魚蟲到家國民生,葉長友的剪紙有傳承更有創新。   六十多年,葉長友用一把剪刀剪出了冷暖人生,剪出了大美甘肅。之後來到蘭州,成為一名美術教師,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葉長友還在全省中小學推廣他的剪紙教學經驗,並在甘肅省各地區舉辦教師培訓班,傳授剪紙技藝。他利用業餘時間苦心鑽研,結合自家祖傳絕技,研製出了「葉長友點染套色剪紙品種」。      「這些年算是自學成才,後來有機會下鄉,和民間的剪紙藝人學習交流了不少」,剪紙已經成為葉長友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幼兒手工,為孩子準備的簡單剪紙教程,一張紙剪出一個菠蘿
    簡單的剪紙是幼兒園必學的功課,紙是最簡單易得的手工材料,用紙就能剪出很多色彩鮮豔、造型豐富的圖案前面我們學過很多簡單的剪紙圖形,有小動物、各種花、很多種愛心形狀等,下面我們再學習一種簡單的水果,用紙剪出菠蘿
  • 民俗裡的年味:小小剪紙寓意多 祈福雞年好運多
    剪紙,是咱們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一些剪紙藝人往往會通過諧音、寓意等手法,剪出美麗的圖案。南通的一位剪紙藝人,她用剪紙講述民俗裡的年味兒。   福字、十二生肖、駿馬,這些活靈活現的剪紙都出自剪紙藝人周瑩朝的手。55歲的周阿姨對剪紙十分熱愛,她練就的剪紙技藝,都是自學而來。
  • 徽州剪紙非遺傳承人剪出「小豬佩奇」窗花
    電影的預告海報上,小豬佩奇和傳統剪紙窗花的結合,更是引起很多網友的關注和點讚。據了解,宣傳海報的窗花剪紙,就出自我省黃山市的著名徽州剪紙非遺傳承人吳笑梅之手。中國傳統文化中,剪紙是傳承千年的最為民間喜愛的傳統藝術,每到春節或有喜事時,心靈手巧的女子會剪出各種造型的漂亮窗花,大紅剪紙,透著喜氣祥和,更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嚮往和希望。
  • 躍然紙上的民間藝術:非遺傳承人剪出栩栩如生窗花,嘆為觀「紙」
    中國傳統文化中,剪紙是傳承千年的最為民間喜愛的傳統藝術,每到春節或有喜事時,心靈手巧的女子會剪出各種造型的漂亮窗花,大紅剪紙,透著喜氣祥和,更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嚮往和希望。窗花透過窗戶隨著新年的陽光照進屋裡。家人正在床上小心翼翼的貼一隻只漂亮的剪紙窗花。
  • 這裡的剪紙古文化積澱深厚,剪出的飛天栩栩如生
    剪紙有喜花、燈花、衣飾花、窗花等形式,不同的剪紙作品體現、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內涵。例如:嫁妝上要貼、掛喜花以喻吉祥如意,如《富貴有餘》《鴛鴦戲水》都要剪在喜花上;端午節要剪大公雞吃「五毒」,貼在牆上;中秋節要剪玉兔窗花貼在木格窗上;老人壽辰要剪「壽」字貼在廳堂,或放在祝壽禮品上以示祝福長壽;孩子出生時要剪十二生肖貼在小孩床上,屬相為兔則剪兔,屬相為虎則剪虎;孩子滿周歲要剪蔥花做在鞋上,祝福小孩長大聰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