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豬年:非遺傳承人楊春英剪出濃濃年味

2020-12-22 中國江蘇網

春節,很多人都有在自家門窗上貼窗花的習慣,大紅色剪紙,透著喜氣祥和,更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期待。連日來,我市連雲區的民間剪紙非遺傳承人楊春英就創作了上百幅以「豬」為主題的剪紙作品,迎接即將到來的「金豬之年」。

百幅生肖豬 剪紙添年味

憨態可掬的福豬、性情溫和的野豬、呆萌可愛的佩奇……昨日,楊春英將她剪好的上百幅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豬」剪紙作品展示在社區課堂。

「剪紙的過程不難,難的是如何創作出形態各異的豬的形象,為此,我不僅到鄉村農戶家觀察家豬的形象,而且查閱了相關的民間傳說,更多的是根據天馬行空的想像來創作。」楊春英拿起一幅剪紙作品介紹,「作品融入月牙、鋸齒、水滴紋等傳統符號,搭配了豐富的吉祥圖案和常見的紋樣,讓一隻只寓意財源滾滾、幸福美好的金豬形象惟妙惟肖,極具藝術感染力。」

「剪紙就是以線條來勾勒圖案,要想做到形神兼備,是需要一定的造詣的。」說起和剪紙結緣,楊老師說,剪了40多年,她的剪紙技藝在保留傳統民俗剪紙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因為白天要上課,腹稿都是空閒的時候想好,用鉛筆在紙上把草圖畫好,再進行修改,大概醞釀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創作完成。」楊春英笑稱,退休了比上班還忙碌。據悉,每年春節前,楊春英都會以生肖為題材創作系列生肖剪紙,以此慶賀新春到來。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她剪了100多個形態各異的小豬,部分已經在「三下鄉」活動中送出。

與時俱進傳承剪紙藝術

「要讓年輕人自願學習、傳承剪紙藝術,就必須與時俱進。」楊春英說。年輕時,她是教師。退休19年來,她一直將剪紙融入體驗的形式,在我市老年大學以及各個社區傳授剪紙技藝。

據了解,楊春英的課不僅根據時間地點變化,而且會根據學員因材施教。在市老年大學老年人較多的課上,她就將象徵財氣、福氣的福豬帶進課堂,一邊剪,一邊耐心地講剪紙要領。「為了讓課堂氣氛活躍,我融入一些民間傳說,很多人就更樂於來學習這門技藝了。」而在親子課堂上,楊春英就挑一些簡單易上手的雙喜、蝴蝶、佩奇等卡通圖案,讓孩子們第一堂課便能剪出自己的作品,在動手中培養興趣。

如今,由於非遺普及力度的加大,不少社區會定期開展活動,楊春英就成了許多單位的「老朋友」。「每年參加省、市文博會現場表演剪紙時,不少市民都能認出我,許多人也會主動要求跟我學習剪紙。」楊春英說。

來跟非遺傳承人學兩招

如何剪出漂亮的窗花,為家中增添濃濃年味兒?居民可以來市老年大學跟著楊春英老師學兩招。

伴著旋轉的剪刀發出的「沙沙」聲,一沓紅紙在楊老師的手中來迴轉動。大約幾分鐘後,一幅小豬剪紙作品就完成了,將作品平鋪在白色A4紙上,一個個栩栩如生、樸拙純真的卡通「佩奇」便躍然眼前,引得現場孩子們爭相索要。

談及多年的創作經歷,楊春英表示,「剪紙作品創作需要不斷地學習才能避免創作枯燥,每個剪紙作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為了創作精品,她的作品都會多次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楊春英介紹,豬作為十二生肖之一,寓意「諸事吉祥」「豬年財旺」「事事大吉」「安居樂業」等。農曆新年之前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她創作的作品大多圍繞「豬」這個主題。此外,楊春英還和女兒、外孫女一起創新地剪了「佩奇」一家,也想告訴大家,無論有多忙,都應該在過年時回家陪陪父母,享受團聚的幸福。(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閆雅瓊)

相關焦點

  • 徽州剪紙非遺傳承人剪出「小豬佩奇」窗花
    據了解,宣傳海報的窗花剪紙,就出自我省黃山市的著名徽州剪紙非遺傳承人吳笑梅之手。中國傳統文化中,剪紙是傳承千年的最為民間喜愛的傳統藝術,每到春節或有喜事時,心靈手巧的女子會剪出各種造型的漂亮窗花,大紅剪紙,透著喜氣祥和,更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嚮往和希望。在《小豬佩奇過大年》電影開場中,鏡頭透過窗戶隨著新年的陽光照進屋裡。
  • 看非遺傳承人如何用3分鐘剪出一對活靈活現的小猴子
    看非遺傳承人如何用3分鐘剪出一對活靈活現的小猴子 「非遺」上海海派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李守白攜徒弟在進博會進行現場展示,用約3分鐘的時間剪出了一對活靈活現、正在吃同一個桃子的小猴子。
  • 豬年要來到 窗花「剪」出年味道
    呆萌可愛的小豬佩奇、寓意吉祥的福豬……近日,在老城區西關辦事處龍城嘉園社區舉辦的一場創意剪紙活動中,洛陽90後剪紙藝人、孟津民間剪紙「非遺」項目傳承人暢楊楊創作的豬年主題剪紙,讓大伙兒愛不釋手。 跟著暢楊楊學剪傳統福豬與小豬佩奇  呆萌可愛的小豬佩奇、寓意吉祥的福豬……近日,在老城區西關辦事處龍城嘉園社區舉辦的一場創意剪紙活動中,洛陽90後剪紙藝人、孟津民間剪紙「非遺
  • 躍然紙上的民間藝術:非遺傳承人剪出栩栩如生窗花,嘆為觀「紙」
    濃濃鄉愁、樸素而深切的親情,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窗花剪紙,形成了非常和諧有趣的傳統民俗文化。一把剪刀,幾張紙,摺疊幾下,剪上數刀,展翅欲飛的蝴蝶,登上梅枝的喜鵲,躍然紙上;朱熹、黃賓虹等徽州名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徽州古村落、古民居,錯落有致,徽韻天成。古老的文明和優越的自然環境滋潤著徽州這塊土地,孕育了獨樹一幟的徽州文化。
  • 潮州人巧手剪出好彩頭,喜慶吉祥迎豬年
    今年春節,潮州剪紙非遺傳承人張湘明與他的學生們創作了一批構思巧妙、寓意吉祥的剪紙作品,飽含著滿滿的新年祝福。眼前這些以豬年為主題的剪紙作品精緻生動,造型活潑而富於變化,寄託著作者對新年的美好祝願。潮州剪紙非遺傳承人 張湘明:裡面有如意豬,有福星豬,有順心豬,有喜豬有慶豬,什麼人喜歡哪一頭豬都有一個喜慶的彩頭。這件作品名為《如意亥》,卡通老闆豬肥頭大耳,憨態可掬,底下花團錦簇,充滿喜慶氣氛。
  • 新春走基層|平原剪紙藝人紙上生花 剪出濃濃「年味兒」
    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連續第11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時間:2020年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地點:德州市平原縣腰站鎮記者:郭穎如新春走基層|平原剪紙藝人紙上生花 剪出濃濃「年味兒」大眾網·海報新聞平原1月27
  • ...雲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傳承人|團茶|刺繡|非遺|建水紫陶
    羅翠英在紡麻線現場,彝家公社創始人、非遺傳承人金永淑向遊客介紹著新的作品:「我們努力把傳統繡片和時尚元素結合起來,迎合當下審美潮流,滿足市場需求,從而讓我們楚雄彝繡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在文山彝繡展位,刺繡口罩成了搶手貨,開展首日一上午便脫銷。非遺傳承人王陸芬正在抓緊刺繡趕工:「絲質口罩上面繡著我們文山的三七花,很多遊客都喜歡。
  • ...非遺傳承人|酥餅|刺繡|火草|雲南|非遺|建水紫陶|彝族服飾|團茶
    羅翠英在紡麻線現場,彝家公社創始人、非遺傳承人金永淑向遊客介紹著新的作品:「我們努力把傳統繡片和時尚元素結合起來,迎合當下審美潮流,滿足市場需求,從而讓我們楚雄彝繡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在文山彝繡展位,刺繡口罩成了搶手貨,開展首日一上午便脫銷。非遺傳承人王陸芬正在抓緊刺繡趕工:「絲質口罩上面繡著我們文山的三七花,很多遊客都喜歡。
  • 數位非遺傳承人現身2020年沙縣「八閩非遺美食展」
    當飲食與文化相結合,在心口相傳中代代承接,在五味調和中達到平衡,讓我們放慢腳步,體味八閩非遺美食背後的文化韻味,感觸食材融合的千滋百味。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重要活動「八閩非遺美食展」突出八閩的非遺美食味道,每一道非遺美食背後都藏著不一樣的傳承故事讓我們一起通過鏡頭重新認識身邊的非遺美食!
  • 上海大世界新春遊樂會裡的「弄堂年味」
    (新春見聞)上海大世界新春遊樂會裡的「弄堂年味」中新社上海2月5日電 題:上海大世界新春遊樂會裡的「弄堂年味」作者 王子濤石庫門裡跳格子、打康樂球、弄堂深處掛著的臘腸鹹肉……你記憶中的「上海年味」是什麼樣的?
  • 在上海社區就能跟非遺傳承人學啦
    在上海社區就能跟非遺傳承人學啦!  手腕翻飛,碎紙輕落,幾剪刀下去,一隻活靈活現的「小豬佩奇」就出現在眾人眼前,引得孩子們爭相參與體驗。這是昨天下午,2019年「非遺在社區」全市成果交流會上徐匯區楓林街道「上海剪紙」展示的情景。傳統豬年春節將至,傳承人們剪出許多隻「佩奇」送給孩子們,既喜慶應景,又富有新意。
  • 延慶精品民宿非遺「年」味濃
    來自美國的外國友人和遊客一起熬製臘八粥, 品味中國年味。人民網 鮑聰穎攝 人民網北京1月2日電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1月2日臘八節當天,人們一進北京延慶石峽村,悅耳的臘八童謠喚起童年的年味回憶。大鐵鍋熬製的臘八粥香味撲鼻,隨著最後一味臘八粥食材放入鍋中,「明月千裡石峽關,長城腳下過大年」為主題的長城非遺過大年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 「旅遊+非遺」海南更有味
    非遺傳承人王亞菊在省博展示黎族刺繡。日前,以「探海角瓊崖,錦繡斑斕的精神家園」為主題的2019「寶馬中國文化之旅」海南探訪活動圓滿收官,一場場體驗活動讓傳統非遺綻放新的色彩。旅遊與「非遺」的融合讓「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傳承保護更具活力,也賦予旅遊更為蓬勃的生命力,從而讓來海南的遊客能夠更深層次、多維度地感知多彩的本土特色文化。
  • 非遺「面人郎」傳承人: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
    「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 郎佳子彧【實踐者說】  我的豐富經歷帶給我許多「角色」,所以媒體總愛用「95後非遺傳承人」「《最強大腦》選手」「北大學霸」「網紅」等名號來指代我。
  • 重慶剪紙非遺傳承人 剪上百張猴子迎猴年
    原標題:重慶剪紙非遺傳承人 剪上百張猴子迎猴年   重慶剪紙非遺傳承人 剪上百張猴子迎猴年   楊藝   當大家正把春晚吉祥物「康康」轉變為「猴腮雷」之時,重慶的民間藝人們則將新年的猴元素融入自己的創作中,以此來迎接猴年的到來。
  • 廣州將建非遺傳承人基地
    廣州將在海珠湖附近設立非遺傳承人基地。昨日,針對有全國人大代表到廣州調研文化傳承保護工作時提出,廣州的非遺傳承人工作條件不理想,市文廣新局說,廣州正在謀劃相關的保護措施。廣州的廣繡、玉雕、牙雕等工藝非常聞名,目前廣州也有8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 小小傳承人 英國傳播非遺文化
    8月21日下午,「小小傳承人」2017年中英青少年國際非遺文化交流活動匯報演出在省文化館舉行。省文化廳給31位出訪英國傳播非遺文化的青少年授予了「小小傳承人」稱號。  為了進一步提升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影響力,去年,省文化廳打造了「小小傳承人」 活動品牌,向全省招募志願從小學習湘劇、湖南花鼓戲、湖南皮影戲、木偶戲等國家級非遺項目的青少年,擇優選拔後推薦給非遺項目的國家級傳承人收為徒弟,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反響。
  • 津門網段超:景德鎮古窯非遺傳承人
    > 2020年深秋時節,我走訪了千年陶瓷之都景德鎮。四百年前燒龍缸,童賓殉窯造珍品。若窯燒是這座小鎮的魂,窯神童賓則讓魂不滅,意永存。
  • 長寧「非遺傳承人」:華興富,與紙「撕」了一生……
    長寧「非遺傳承人」:華興富,與紙「撕」了一生…… 2020-10-08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眉拳、廣式燒臘,白雲區新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廣州市白雲區再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廣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近日公布了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由白雲區推薦申報的劉智強(白眉拳技藝)、朱嶽爭(廣式燒味製作技藝)2名代表性傳承人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