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拳、廣式燒臘,白雲區新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2020-12-20 廣州日報

廣州市白雲區再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廣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近日公布了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由白雲區推薦申報的劉智強(白眉拳技藝)、朱嶽爭(廣式燒味製作技藝)2名代表性傳承人榜上有名。

劉智強:白眉拳傳承人

劉智強(別名劉強),漢族,1960年6月出生,現居白雲區橫沙村,白眉拳第七代傳人。自幼跟從父親劉紹泉(別名劉泉)習武,多年來研習和傳授白眉小石獅拳、白眉大石獅拳、白眉三門八卦等武術套路,及各種武術器械、散打搏擊和醒獅。

白眉拳傳承人劉智強 現任加拿大國際白眉合勁道總武館武術總監、澳洲白眉國術總會榮譽會長、廣州市武術協會白眉拳會副會長、廣州市白雲區武術協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精武會理事。

白眉拳傳承人劉智強 在廣州市從事白眉拳傳承保護工作41年來,劉智強培養入室弟子十餘人,學生逾數千人並多次領隊參加各項武術比賽,屢獲佳績,傳承效果明顯,為白眉拳領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朱嶽爭:廣式燒味製作技藝傳承人

朱嶽爭,漢族,1974年11月出生,現居白雲區人和鎮,廣州市朱仔燒臘食品有限公司創始人。自幼學習祖傳燒味技藝秘方,熟練掌握廣式燒味傳統製作技藝。

朱嶽爭 在多年的傳承實踐中,朱嶽爭以「綠色、健康」理念創新燒味製作技藝,以綠色養殖產品為原材料,在傳統木炭燒烤的基礎上以「四個時間第一」(第一時間屠宰、第一時間醃製、第一時間生燒、第一時間配送)的工藝保留燒味「香、脆、嫩、鮮」的獨特口感,使廣式燒味成為廣府居民日常飲食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餚。

朱嶽爭(右) 廣式燒味 為促進廣式燒味製作技藝的傳承,從藝25年來,朱嶽爭與相關文化機構合作,開展《燒乳豬廣式燒味的傳統技藝》探索項目專題研究;建立廣式燒味製作技藝傳承展示體驗基地,並多次在學校、公共場所舉辦專題講座及體驗活動,同時也引進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歐美等地的炭燒經驗,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公司不間斷組織相關人員出國考察,培訓交流,力求系統完善技術。在人才、器材、管理等方面投入資金扶持,保證廣式燒味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廣式燒味製作技藝領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湯南 通訊員 黃敏茹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莫偉濃、湯南 通訊員 石建華、陽雄志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

相關焦點

  • 大嶺山新增一位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大嶺山非遺傳承人展示客家米橙。  通訊員供圖   記者從大嶺山獲悉,日前大嶺山的李群芳獲評東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客家米橙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為宣傳推廣客家米橙製作技藝,近年來,李群芳多次參加東莞非遺墟市、東莞馬拉松長跑比賽非遺產品展、東莞婦女創業產品展、大嶺山綠色流行音樂節非遺產品展等活動,產品頗受街坊與市民的喜愛。信息時報記者 劉桂平  通訊員 大嶺山宣
  • 非遺洪拳代表性傳承人馮亦慧:熙官有傳人 娃娃習洪拳
    2015年,洪拳入選廣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單,市級非遺洪拳代表性傳承人馮亦慧多年來都堅持在竹料地區開展洪拳教學,有村民打趣說,這裡多數人都會點「武功」。如今,馮亦慧不僅成為現實版的「打拳吧!
  • 佛山第6批市級非遺項目及第5批市級非遺傳承人開始申報啦!
    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工作的通知 申報者所傳承的項目必須是已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並符合以下條件:(一)申請報告:區文化行政部門或市直單位向我局推薦申報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請示,附推薦名單(見附件1)。
  • 廣州:打開校門 歡迎非遺
    「學非遺、用非遺、秀非遺」正成為廣州各個學校的潮流。廣州起步領先全國廣州是嶺南文化中心和廣府文化發祥地。據統計,目前廣州擁有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7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81項、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16項。
  • 深圳開展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活動
    給非遺傳承人頒髮結業證書。南方日報記者 何俊 攝南方日報訊(記者/何俊)「了解過去的一千年,是為了更好地建設未來五百年。」廣東省文化館副館長藍海紅講授《非物質遺產保護工作的思路與規程》,並最後寄語,專家的系統教授讓培訓班學員有了深刻認識,學員們踴躍發言,提出自己對非遺保護工作的疑問與看法,並紛紛表示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件任重道遠、具有深刻意義的事情,並將認真對待老祖宗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認真對待非遺保護工作。理論聯繫實際,才能更好的保護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廣州非遺傳承人集體「觸網」,直播展示購物都來啦……
    儀式上發布了全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包括《我哋廣式——通草畫廣州一日展》和《懸壺濟世——廣州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覽》2場主場展覽;《我哋廣式——廣州非遺購物節》20場主題直播活動和多場線上線下預熱、宣傳、促銷活動;以及46場由全市各區組織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等。
  • 潮州市新增7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六批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我市林朝虹等7人被認定為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方紹金 浮洋方潮盛銅鑼製作技藝 陳樹喜 涼果製作技藝(潮州佛手果老香黃製作技藝) 吳紹雄中醫養生(潮州暑茶)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要成「非遺」傳承人譜系不能少於三代!
    按照《辦法》,市級、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申報應當「在本地傳承一百年以上」,市級、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傳承譜系也「不得少於三代」。據介紹,《辦法》制定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從廣州的實際出發,解決非遺保護的難題,重點突出市、區級項目的歷史傳承、生命力和保護價值。
  • 隴東學院舉辦2020·甘肅省第一期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
    9月11日,2020·甘肅省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開班儀式在隴東學院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來自我市各縣(區)以及天水、隴南、定西、平涼等地的45名非遺傳承人和隴東學院師生代表共200多人參加。隴東學院要充分發揮學術資源優勢,通過本次研修培訓,幫助我省傳統音樂類非遺傳承人提高傳承能力,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提素質,進一步推進非遺分類保護和活態傳承。
  • 中旗2人上榜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公示名單
    為加強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擬將122人認定為第七批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旗蒙古族服飾(烏拉特服飾)傳承人新其其格、馬印文化(烏拉特打馬印習俗)傳承人額爾登吉雅兩人上榜「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公示名單。這是中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結出的又一成果。
  • 廣圖展映「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優秀紀錄片
    本次活動從前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共95個優秀項目中,選出了三部來播映,這三部各具特色的反映非遺傳承人技藝特色與人生故事的紀錄片是「文琰森——獅舞(松崗七星獅舞)」「季克良——茅臺酒釀製技藝」「劉永安——木偶戲(邵陽布袋戲)」。展映後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負責人田苗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交流。觀眾積極參與討論,反響熱烈。
  • 全國「非遺」傳承人新春聚北京
    全國「非遺」傳承人新春聚北京  「我們的節日——百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迎春展示活動」舉行  2.踏虎鑿花(湖南省瀘溪縣)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楊桂軍  3.鄂州雕花剪紙(湖北省鄂州市)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張家忠  4.硤石燈彩(浙江省海寧市)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胡金龍  5.北京宮毯織造技藝(北京市西城區)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 教師節非遺特輯 | 傳承人與師父書
    他們就是 非遺傳承人師徒 。每一組技藝精湛、構思巧妙的作品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傳承故事。師與徒,父與子,母與女,洋溢著親情與友愛,傳遞著匠心與智慧。我是燈彩(佛山彩燈)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黃宏宇,我的師父是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楊玉榕,同時也是我的母親。
  • 他們入選鶴山市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你都認識嗎?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313)—— 布丁播報 6月15日上午,鶴山在市文化館舉行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授牌儀式暨非遺保護成就圖片巡展開幕式活動
  • 關於申報第四批揚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第五批揚州...
    (二)申報推薦範圍1、前三批中無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項目;2、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已去世或喪失傳承能力的項目;3、省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或部分第一、二、三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雖然已經有市級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確因傳承工作需要,可適當增補。
  • 延平區評選茶洋窯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日前,由延平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組織開展的茶洋窯製作技藝區級非遺傳承人評選活動在南平市博物館舉行,28名茶洋窯工匠報名參評。茶洋窯製作技藝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遺址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佛山再增3位省級非遺傳承人
    近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佛山有3人上榜。 至此,省級非遺項目48項,省級非遺傳承人58人;國家級非遺項目14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5人(現存10人)。
  • 奇人匠心X曹州面人 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穆緒建
    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穆人物簡介 穆緒建,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我作為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這份榮譽我感到驕傲和自豪,更感到責任重大。我要努力去創作出新作品、好作品,更要把手中的這項技藝傳承好」。
  • 浦東高橋鬆餅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王為玲
    浦東高橋鬆餅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王為玲 發表時間:2015-10-22   來源:「王泰和」鬆餅是高橋眾多鬆餅的品牌之一,始創於1866年,鬆餅製作技藝也被認定為上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歷屆上海民俗文化節、舌尖上的非遺、浦東新區農博會等展銷活動中,「王泰和」都代表高橋鬆餅參加,市民十分喜愛。
  • 白雲區首家廣作家具博物館或於年底開放
    白雲區首家廣作家具博物館或於年底開放金羊網  作者:宋昀瀟  2019-08-20 近日,廣作硬木家具傳承單位負責人及各級傳承人、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專家、市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等齊聚白雲,展開一場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