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他們入選鶴山市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你都認識嗎?

2020-12-24 騰訊網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313)——

布丁播報

6月15日上午,鶴山在市文化館舉行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授牌儀式暨非遺保護成就圖片巡展開幕式活動,加強本土「非遺」人才隊伍的建設,進一步宣傳和普及我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增強全社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鎮就,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負責人,市文廣旅體局、市人才科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人員,各鎮(街)分管負責人及文化站長,相關縣級非遺傳承人等參加活動。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鎮就在致辭中表示,鶴山以廣府文化為內核,兼有華僑文化和客家文化特色,文化遺產資源獨特而豐厚,分布廣泛,是我市發展全域旅遊的優勢條件。要進一步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加緊推動文化館非遺傳承廳建設,著力促進文旅融合,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文化遺產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堅定文化自信、奮發爭先,將我市文化遺產發展得更加璀璨,將全域旅遊工作推向新的層面。

為詠春拳傳承人馮家輝、侯德賢、秦衛傑授牌

為鶴山獅藝傳承人馮應毅、黃湛昌、黃富強授牌

為獅頭製作馮勝強授牌

隨後,市文廣旅體局有關負責人宣讀了《關於公布鶴山市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的通知》。張鎮就、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負責人及市文廣旅體局負責人分別向詠春拳傳承人馮家輝、侯德賢、秦衛傑,鶴山獅藝傳承人馮應毅、黃湛昌、黃富強和獅頭製作傳承人馮勝強授予「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縣級代表性傳承人」牌匾。

開幕式上,張鎮就等領導共同推桿,鶴山市非遺保護成就圖片巡展正式啟動。

隨後,參加活動的領導、嘉賓參觀了《鶴山市非遺保護成就圖片展》,進一步了解我市在非遺保護、傳承和弘揚等方面的情況,並提出意見建議。

參觀過程中,張鎮就表示,非遺保護與傳承是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很好的形式。要完善宣傳形式,開展全方位宣傳,進一步展示好鶴山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將非遺文化保護傳承與旅遊發展結合起來,探索建立「非遺超市」、成立「非遺慈善基金」等形式,廣泛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等活動,持續增強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的活力與生命力。

今天的活動現場

共有7位縣級非遺傳承人獲得授牌

對鶴山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他們有很深的體會

詠春拳縣級代表性傳承人侯德賢說:「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投入很大,來發掘我們鶴山本土文化,特別在詠春拳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希望政府能進一步支持,將鶴山詠春文化繼續發揚和傳承下去;作為傳承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鶴山詠春傳承、弘揚給下一代,打造、推廣鶴山詠春品牌。」

詠春拳縣級代表性傳承人馮家輝說:「作為詠春非遺文化傳承人,我們會灌輸幾點文化內涵給下一代,主要是起源、發展、傳承和尋宗。這裡面有武德、修養、尊師重道等,要讓他們知道中華文化的精髓和好處,一路傳承下去,讓我們中國越來越好。」

獅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黃湛昌說:「我們鶴山獅藝的特點是群眾性比較強,非常受大眾的喜歡。鶴山獅的特點是有宗有序,有宗就是我們可以尋找到我們的根源,是馮庚長師爺傳下來的;有序就是我們分下來的各個派系都很團結,很努力去營造鶴山獅藝氛圍。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廣鶴山獅藝,舉辦了許多大型獅藝活動,在各方面推進鶴山獅藝的發展,讓我們每一位鶴山獅藝傳承人都很受鼓舞,我們會繼續努力地堅持下去。」

獅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馮應毅說:「我們鶴山獅藝創始人馮庚長流傳到海外的獅藝是很出名的。現在我去外國交流,會將他們那邊的馮庚長獅藝文化帶回來並做一個創新,將一些譬如將跳躍、飛越等難度動作融入到傳統獅藝中,因為以前傳統獅藝很少跳躍、飛越等動作。現在,我們會有意識地去推動我們的傳統獅藝去創新,將流傳到外國的獅藝創新融合到傳統中,希望鶴山獅藝更上一層樓。」

新春龍獅匯(歐蕊榮 攝)

第三屆梁贊詠春文化節

據了解,鶴山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傳統民俗文化底蘊深厚,傳承著詠春拳、獅藝、香火龍習俗、三夾騰龍等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彰顯著鶴山悠久的文化傳統和人民卓越的智慧。

近年來,鶴山市委市政府投入大量資源,著力打造詠春文化、獅藝文化、龍舟文化、火龍文化四大文化品牌。為發揚傳承鶴山詠春文化,修繕了梁贊故居,興建了梁贊文化公園、古勞龍舟公園等一批集旅遊、教育、傳承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非遺傳承基地,2015、2017、2019年舉辦了三屆鶴山梁贊詠春文化節,2017、2019年舉辦兩屆「詠春擂」國際邀請賽;2014至2016年連續三年舉辦鶴山獅藝爭霸賽;2018年舉辦古勞龍舟邀請賽;2018、2019年連續舉辦兩屆鶴山新春龍獅匯。

陳山火龍激情飛舞(歐蕊榮 攝)

2018古勞水鄉「北控水務杯」龍舟賽

目前,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共有21項,分別是鶴山詠春拳、鶴山獅藝、古勞醬油製作技術、陳山香火龍習俗、玉橋民間傳統藝術節、古勞三夾騰龍、竹朗金龍、錢塘彩龍、桃源社日、鶴城腐竹、客家黃酒、龍灣龍舟、鶴山獅頭製作技藝、黃洞香火龍習俗、聖堂舞香火龍、黃洞米點、古勞魚皮角、靖村竹編技藝、鶴城花炮會習俗、鶴城客家上燈習俗、客家山歌。其中,鶴山詠春拳、鶴山獅藝、古勞醬油製作技術、陳山香火龍習俗、古勞三夾騰龍等五項先後成功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名錄;玉橋民間傳統藝術節等六項成功申報為江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來源:鶴山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攝影:陳楚文)、鶴山市文化館(攝影:歐蕊榮)

編輯:呂楨華

監製:呂悅怡

以上圖片使用已獲作者授權,如需轉載商用請聯繫攝影師本人,我們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相關焦點

  • 惠陽李偉堅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了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其中,惠州有3人入選,惠陽黃金酥丸製作工藝傳承人李偉堅榜上有名。李偉堅說,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自己有責任把惠陽這一特色客家美食品牌進一步擦亮。
  • 大嶺山新增一位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大嶺山非遺傳承人展示客家米橙。  通訊員供圖   記者從大嶺山獲悉,日前大嶺山的李群芳獲評東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客家米橙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15年,李群芳註冊成立「群芳米橙」有限公司,開始用傳統技藝大量製作客家米橙,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產業化。  為宣傳推廣客家米橙製作技藝,近年來,李群芳多次參加東莞非遺墟市、東莞馬拉松長跑比賽非遺產品展、東莞婦女創業產品展、大嶺山綠色流行音樂節非遺產品展等活動,產品頗受街坊與市民的喜愛。
  • 廣圖展映「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優秀紀錄片
    本次活動從前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共95個優秀項目中,選出了三部來播映,這三部各具特色的反映非遺傳承人技藝特色與人生故事的紀錄片是「文琰森——獅舞(松崗七星獅舞)」「季克良——茅臺酒釀製技藝」「劉永安——木偶戲(邵陽布袋戲)」。展映後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負責人田苗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交流。觀眾積極參與討論,反響熱烈。
  • 奇人匠心X曹州面人 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穆緒建
    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穆人物簡介 穆緒建,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我作為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這份榮譽我感到驕傲和自豪,更感到責任重大。我要努力去創作出新作品、好作品,更要把手中的這項技藝傳承好」。
  • 深圳開展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活動
    給非遺傳承人頒髮結業證書。南方日報記者 何俊 攝南方日報訊(記者/何俊)「了解過去的一千年,是為了更好地建設未來五百年。」廣東省文化館副館長藍海紅講授《非物質遺產保護工作的思路與規程》,並最後寄語,專家的系統教授讓培訓班學員有了深刻認識,學員們踴躍發言,提出自己對非遺保護工作的疑問與看法,並紛紛表示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件任重道遠、具有深刻意義的事情,並將認真對待老祖宗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認真對待非遺保護工作。理論聯繫實際,才能更好的保護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句容市1人入選第五批國家非遺傳承人
    中國江蘇網1月23日鎮江訊(孫德聖 徐淼淼 揚帆)近日,文化部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句容市道教音樂(茅山道教音樂)代表性傳承人何春生榜上有名,20天公示期滿無異議,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 隴東學院舉辦2020·甘肅省第一期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
    9月11日,2020·甘肅省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開班儀式在隴東學院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隴東學院要充分發揮學術資源優勢,通過本次研修培訓,幫助我省傳統音樂類非遺傳承人提高傳承能力,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提素質,進一步推進非遺分類保護和活態傳承。
  • 酒店和非遺項目的跨界:國家級非遺木版水印傳承人魏立中首次公開收徒
    12月22日,杭州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魏立中老師首次舉行公開收徒儀式。魏立中老師2018年5月成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和他的十竹齋藝術館現在也成了中國傳統木版水印技藝的代名詞,今年魏老師還入選了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指導,光明日報社、光明網主辦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100人候選名單。
  • 蔡記蒸餃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蔡武順
    2019年6月8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豫見河南 出彩中原——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展播」將於5月29日至6月12日陸續推出,從近年來開展的數字記錄工程中精選30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進行介紹,向公眾呈現我省豐厚的非遺資源和優秀的匠人風採,宣傳展示非遺保護成果,向祖國70周年華誕獻禮。
  • 潮州市新增7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六批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我市林朝虹等7人被認定為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方紹金 浮洋方潮盛銅鑼製作技藝 陳樹喜 涼果製作技藝(潮州佛手果老香黃製作技藝) 吳紹雄中醫養生(潮州暑茶)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我市有五項入選第六批遼寧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日前,遼寧省政府下發文件,公布了第六批遼寧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全省共有4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上榜。我市的「朝陽縣民間鼓樂」「建平昆角秧歌」「喀左蒙古象棋」「朝陽縣慢輪制瓦」「喀左大杖子李龍王趕香菸」5項入選。
  • 廣州兩項目入選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12月10日下午,在潮州舉辦的全省非遺重點工作會商會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對榮獲2020年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進行了頒獎。 在全省公布的14個案例中,廣州有兩個上榜,分別是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和粵菜烹飪技藝。會議透露,潘高壽傳統中醫藥文化代表我省送全國參評。
  • 已入選國家非遺項目
    近日無意間看到福州入選國家非遺項目中有詠春拳,以為作者寫錯了。結果一查,申報地區確實是福建省福州市,入選國家非遺時間是2014年,好幾年了!我也是驚呆了,一直以為詠春拳是廣東的,畢竟傳說中的詠春拳大師都是廣東人。
  • 奇人匠心X扇子工藝 非遺項目杭扇代表性傳承人——趙平加
    非遺項目王星記扇藝傳承人——趙平加人物簡介趙平加,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杭扇代表性傳承人。
  • 白眉拳、廣式燒臘,白雲區新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廣州市白雲區再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廣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近日公布了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由白雲區推薦申報的劉智強(白眉拳技藝)、朱嶽爭(廣式燒味製作技藝)2名代表性傳承人榜上有名。
  • 清化傳統竹扇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劉棟梁
    清化傳統竹扇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劉棟梁 2019-05-31 08:37:00來源:央廣網河南分網
  • 巢湖民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家蓮被聘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
    日前,巢湖民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家蓮,收到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聘書:聘請李家蓮同志任中國非遺保護中心研究員。李家蓮老師是巢湖市老科協文宣分會會員,原巢湖學院附屬中學音樂高級教師。2018年12月,被巢湖學院藝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2011年被認定為巢湖民歌省級傳承人;2018年5月,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李家蓮老師,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演唱巢湖民歌,是當代巢湖民歌的優秀傳承人,傳承譜系清晰。在演唱上她保持了民歌的原生性,地方風格濃鬱。
  • 入選自治區級非遺項目,賓陽人熟悉的武陵牛角製品亮了!
    近日,記者從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了解到,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確認,我縣武陵鎮牛角製品製作技藝成功入選第八批自治區級非遺項目。截止目前,我縣共有國家、自治區、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9項。武陵鎮牛角製品製作技藝是傳統的牛角製作技藝與雕刻技藝相結合的產物。
  • 全國雜技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都在吳橋看到了什麼?
    傳承傳統文化,為第17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造勢,10月29日至30日,2019全國雜技類非遺代表性項目會演活動在滄州吳橋舉行。活動期間,還組織了集體觀摩活動,參加會演的表演者們走進吳橋雜技藝術學校,了解當地的雜技人才專業培養模式。
  • 滴滴芝麻油香 張氏小磨香油製作技藝入選青島非遺項目
    2020年7月,張氏小磨香油製作技藝入選青島《李滄區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的非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