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自治區級非遺項目,賓陽人熟悉的武陵牛角製品亮了!

2021-01-17 廣西零距離君

近日,記者從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了解到,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確認,我縣武陵鎮牛角製品製作技藝成功入選第八批自治區級非遺項目。截止目前,我縣共有國家、自治區、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9項。

武陵鎮牛角製品製作技藝是傳統的牛角製作技藝與雕刻技藝相結合的產物。作為武陵鎮特色文化之一,牛角製品製作技藝在當地已有300多年歷史。自2016年以來,縣文化館開始對武陵牛角製品製作技藝進行調研普查,並嚴格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紮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經申報,這個項目2017年被列入縣級非遺名錄,2019年入選市級非遺名錄,2020年12月29日正式列入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縣文化館非遺股

股長關援歡:

武陵牛角製品製作技藝是賓陽的優秀非遺項目,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我們文化館重點做了幾項工作,首先是確定了項目的傳承基地和代表性傳承人,利用傳承基地和傳承人來開展各種培訓。第二點是繼續組織他們參加各類活動,比如說展銷會還有一些非遺宣傳展示的活動。第三就是繼續深入挖掘武陵牛角製品製作技藝的價值,建立完善武陵牛角製品的資料庫,為下一步傳承和保護工作打下基礎。

在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武陵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科技興村,產業富村」富民政策,充分發揮當地產業協會、基地、經濟能人的聯動作用,通過培育品牌群體和突出的龍頭企業發展,打造以「牛角梳」為首的特色品牌,進一步推動牛角製品產業蓬勃發展。近年來,在當地龍頭企業的帶領下,「武陵牛角梳」及其一系列牛角工藝品逐漸走向國內外市場,「產、銷、售」一條龍的經營模式成效顯著,「品牌效益」也逐漸向「經濟效益」開始全面轉型。據統計,武陵鎮年產牛角梳及牛角工藝品數量達500多萬件,產生經濟效益5000多萬元。

廣西龍勁牛角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總經理龍順周:

因為我們這個屬於旅遊產品,目前在旅遊這方面我們有幾個產品走的量是非常大的,我們的銷售渠道主要是銷往全國的各個旅遊景點,比如說鳳凰古城,貴州千戶苗寨這些景點,每個月它的銷售量都在20萬把到40萬左右。

依託電商平臺、旅遊景點等銷售渠道,「武陵牛角梳」的品牌越做越大,牛角製品行業也在當地蓬勃發展。在武陵鎮多個自然村內,加工牛角製品已經成了不少村民的日常工作。僅在武陵鎮李壽村,從事生產牛角製品的農戶就有130多戶,直接解決了村內500多名群眾的就業問題。

武陵鎮李壽村村民

葉仕樂:

我們家從事牛角梳加工行業也有20多年歷史,作為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選擇在家做這個事業可以傳承父輩的手藝。現在我們村的話,牛角梳這塊發展得相當不錯,除了能傳承父輩也可以帶領我們走上致富。

武陵鎮李壽村村民

葉健美:

現在我們就是家庭作坊,兩夫妻或者三四個人做,一個月的話有幾千把梳,收入有幾千元到一萬多元,感覺比到外面去打工在家做工比較方便一點。

▲圖為2019年賓陽牛角製品製作技藝參加南寧市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園博園主場非遺展示活動。

下一步,武陵鎮黨委政府將以武陵牛角製品製作技藝成功入選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契機,加大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同時結合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內容,為傳承弘揚賓陽優秀傳統文化,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做出應有貢獻。

武陵鎮黨委宣傳委員

謝志堅:

此次武陵牛角製品製作技藝入選了我們自治區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可以說是對我們全體牛角製品產業人的一個巨大的鼓舞,我們黨委政府也將結合本地的文化旅遊和資源優勢,在探索旅遊加牛角文化這種模式上下功夫,打造好、運營好我們的牛角文化品牌,為我們下一步的富民強村,還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添加助力。

記者:鍾 春 韋懿章

來源:賓陽縣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柯璀玲入選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100人候選名單
    自本屆推選宣傳活動啟動以來,社會各界反響熱烈,相關文旅廳非遺處、非遺保護單位、專家和網友積極推薦候選人。活動組委會和光明日報非遺傳播專家委員會根據推選標準共同評議後,確定了100名候選人名單(名單附後)。100名候選人中有傳承人75人,策展人、企業家、藝術家9人,管理者8人,研究者、媒體人、傳播者、教育者8人。
  • 古稀老人與賓陽彩架的一生情緣
    磨長永製作的賓陽彩架成為當地群眾舉辦民間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道民俗文化大餐。  彩架傳入賓陽100多年,不斷融合民間文化技藝   據磨長永老人介紹,賓陽彩架於1874年由廣東佛山武舉人李若珠移居其妻譚氏家時傳入,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賓陽彩架,初傳入時謂「遊色架」,俗稱「遊彩架」,簡稱「彩架」,以人抬或推行的方式遊行。
  • 中旗2人上榜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公示名單
    為加強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擬將122人認定為第七批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旗蒙古族服飾(烏拉特服飾)傳承人新其其格、馬印文化(烏拉特打馬印習俗)傳承人額爾登吉雅兩人上榜「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公示名單。這是中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結出的又一成果。
  • 奈曼旗炭烤牛肉製作技藝項目入選自治區非遺就業工坊
    關 注按照《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關於申報自治區傳統工藝工作站、非遺就業工坊的通知》要求,經全區推薦申報、專家評審,現將評選結果向社會公示,公示期7天(2020年1月6日—12日)。聯繫電話:0471——6962100/6966055電子郵箱:nmgwhtfyc@163.com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2020年1月6日自治區傳統工藝工作站、非遺就業工坊公示名單發布
  • 非遺小鎮的「活態」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剛剛過去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遺小鎮正式揭幕。開放近幾日,非遺小鎮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在山水環繞、移步換景的小鎮裡,觀眾們興致盎然地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近距離互動,領略「非遺」的文化魅力,感受詩意生活的美好。
  • 精彩的一天:當壯錦大賽遇上賓陽電商……
    評委老師(深色服裝者)  三位評委身份可不簡單,譚湘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廣西壯錦織造工藝傳承人,李村靈:廣西工藝美術大師  自治區級靖西縣壯錦技藝傳承人,李素英:自治區級龍州縣壯錦技藝傳承人評委查看選手成品  比賽分為5組,每組8人同時進行比賽,每組時間為40分鐘,選手在規定的時間內運用壯錦竹籠機,完成樣板織錦織片織出完整的彩色織錦,三位評委根據成品進行打分。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推薦入選名單公示 新疆15項入選
    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全國共計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新疆有15項入選,其中新入選6項。  此次評選結果,是文化和旅遊部從全國各地推薦申報的943個項目中選出的。
  • 沙河粉入選國家非遺推薦名單,白雲新增4個區級非遺項目
    白雲人熟悉的 沙河粉、蔡李佛拳、行花街 入選國家非遺推薦名單啦~ 喜訊連連 白雲區級非遺項目也有所增加 老婆餅、木雕、手工鉤針、醒獅 4個新項目入列
  • 國家非遺項目—土家織錦亮現美國羅利藝術節
    國家非遺項目—土家織錦亮現美國羅利藝術節 來源:紅網 作者:陳祖健 編輯:曾小穎 實習生 於佳麗 2016-05-23 11:15:53
  • 新會這項「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
    新會這項「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會陳皮炮製技藝入選傳統醫藥(中藥炮製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組織專家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部門推薦申報的943個項目進行了評審。之後,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審委員會進行了審議,提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
  • 賓陽一老闆拖欠66人工資,拒不支付,結果......
    1月28日,66名工人拿到了被拖欠許久的工資,感動不已,不斷稱讚賓陽公安,為辦案民警豎起大拇指點讚!目前,犯罪嫌疑人韋某已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航拍賓陽 黎塘|南山寺|甘棠|貴隆高速通車|北馬水庫|龍德村|賓陽中學|新橋中學|古辣|六隨村|露圩圩逢節|王靈 |賓陽溼地公園|賓陽服務站|鄒圩夏天|和賓彰泰小學|賓州鎮|思隴鳳凰灘 |賓陽城東新區|大橋秀峰塔|六蒙村|重返校園|領方古城|迴風塔|賓陽水鄉|黎塘梁村|吳門農氏婆|大橋石壁|新橋白巖|賓陽西|賓州電子信息產業園|古辣稔竹|
  • 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100人候選名單公布
    自本屆推選宣傳活動啟動以來,社會各界反響熱烈,相關文旅廳非遺處、非遺保護單位、專家和網友積極推薦候選人。活動組委會和光明日報非遺傳播專家委員會根據推選標準共同評議後,確定了100名候選人名單(名單附後)。  100名候選人中有傳承人75人,策展人、企業家、藝術家9人,管理者8人,研究者、媒體人、傳播者、教育者8人。
  • 厲害了我的橫縣,又有3項非遺項目入榜單!
    近日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示橫縣申報的壯族民間故事「靈竹一枝花」傳統舞蹈「橫縣壯族鳳凰麒麟舞」曲藝「校椅臨江壯歌劇」成功入選"靈竹一枝花"壯族故事,源於唐朝年代截止目前,橫縣已有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9項。橫縣文化館副館長 農明鋼我們文化館在2006年開展非遺普查,在2014年獲得一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每年的初春三四月份,我們開展普查,對於我們沒有發現那些橫縣傳統文化項目,我們通過普查把它收集變成縣級的非遺線索,然後通過縣級的非遺線索,再進行專家組再評估再考究,再列入縣級,然後再逐級申報。
  • 已入選國家非遺項目
    近日無意間看到福州入選國家非遺項目中有詠春拳,以為作者寫錯了。結果一查,申報地區確實是福建省福州市,入選國家非遺時間是2014年,好幾年了!我也是驚呆了,一直以為詠春拳是廣東的,畢竟傳說中的詠春拳大師都是廣東人。
  • 烏魯木齊市4家幼兒園入選自治區級示範性幼兒園
    烏魯木齊市4家幼兒園入選自治區級示範性幼兒園 2013-4-28 8:40:00     來源:新疆網    字號:
  • 成都海關查扣跳羚皮、疣豬獠牙、牛角製品等動物製品32件
    成都海關查扣跳羚皮、疣豬獠牙、牛角製品等動物製品32件 時間:2019-10-18 13:09:06 來源:中國網 編輯:陳榮麒   10月14日,成都海關所屬成都雙流機場海關關員在旅檢渠道查獲非洲入境航班旅客違規攜帶進境的動物製品32件,包括跳羚皮4張、疣豬獠牙2件、牛角製品21件,動物牙齒4枚、疑似象牙手串1件。
  • 萬人狂歡丨非物質文化遺產—賓陽炮龍節,一天一夜與龍共舞
    我是你們的好朋友一更,一個假裝不正經的正經人,歡迎你們來到我的寢室,讓我們有機會暢述己言。在已經過去的農曆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在古代,已婚女子無故不能擅自回娘家,所以在大年初二那天,會跟著自己丈夫帶上禮物回娘家省親。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講究「來而不往非禮也」,因此到了正月十一的時候,嶽父嶽母會再次邀請自己的女兒女婿來家裡吃飯,以此作為回禮。
  • 臺上演著非遺劇種、臺下網紅直播帶貨 廣西非遺京城活起來
    「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0 廣西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北京)展示活動,12月12日在廣西大廈舉辦,活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聯合主辦。
  • 你見過內蒙古牛角雕嗎?純手工雕制,蒙古族生活栩栩如生
    平時沒有留意過什麼是牛角雕,理解的所謂牛角製品只不過是一些牛角碗,牛角梳,刮痧板等保健用品,直到看了內蒙古手工藝展會上的牛角雕作品,超出了我的想像,顛覆了我對牛角的認知,不禁感嘆普普通通的牛角,通過蒙古族人的傳承,竟然如此生動鮮活。
  • 嘉定這26個非遺項目定會讓你眼睛「賊亮賊亮」
    動畫中國風——經典動畫與傳統文化展  到目前為止,嘉定共有26個非遺項目,其中國家級項目4個、市級項目7個、區級項目15個。  小夥伴們,嘉定的這些非遺項目你知道幾個?快跟小嘉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徐行草編入選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