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詠春拳是福州的!已入選國家非遺項目

2020-12-22 花非花fz

近日無意間看到福州入選國家非遺項目中有詠春拳,以為作者寫錯了。結果一查,申報地區確實是福建省福州市,入選國家非遺時間是2014年,好幾年了!我也是驚呆了,一直以為詠春拳是廣東的,畢竟傳說中的詠春拳大師都是廣東人。

我又趕緊查找詠春拳資料,原來詠春拳的發源地確實是福州,揚名於廣東,所以很多人都以為詠春拳是廣東的。

據傳,詠春拳的創始者是福清少林庵庵主五枚師太。五枚師太原名朱紅梅,是明朝皇室宗親後裔。明末清初,反清失利後年僅二十歲的朱紅梅逃到福清東張鎮,在少林寺附近修建尼姑庵,自號「五枚」。

五枚師太為了幫助福建沿海的弱女子,創造出一種適合女性練習的實用功夫詠春拳,並傳授給她們。

後來五枚師太的女弟子嚴三娘(又稱「嚴詠春」)到廣東佛山一帶習武,並把詠春拳發揚光大,學拳之人也不再限於女性。

詠春拳第六代傳人鄭威,曾護送南京臨時政府議院議長林森赴日會晤孫中山。

詠春拳第七代傳承人鄭忠(福州長樂人),曾在英國開設幾十家連鎖武館,傳授詠春拳,聲名遠播;還曾擔任沙烏地阿拉伯多根王子的貼身保鏢數十年;還在影視作品《葉問》、《李小龍傳奇》中擔任武術總顧問。

1991年鄭忠卸下沙烏地阿拉伯王子保鏢重任後,回到福州長樂開館收徒,免費教學,桃李滿天下。

2009年,鄭忠獲得詠春拳省級傳承人榮譽證書後,第一時間趕到福清歸宗認祖。

福州詠春拳申請國家非遺成功,這讓廣東人特別是佛山民眾多少有些意外甚至難以接受。不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沒有排它性,福州詠春拳的申遺成功並不會影響廣東詠春拳的申遺。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詠春拳無論哪個地方申遺成功,都是好事一樁!

相關焦點

  • 佛山詠春拳擬入選國家級非遺
    12月21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佛山詠春拳上榜!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打造世界功夫之城!佛山詠春 揚名世界詠春作為傳統非遺,活躍在佛山街頭,每年,全球有萬千人來佛山問道朝聖,尋根拜師。為進一步推廣詠春文化,佛山積極將詠春拳,送進村居、廠企、學校,開展相關專業培訓、講座,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孩童,練習詠春拳蔚然成風。
  • 旭輝在福州,打的是一套詠春拳
    旭輝回到福州,福州已不是當年的福州,旭輝也早就今非昔比。 如何理解當今福州城市的發展格局?旭輝的做法低調而務實。 說低調,給人的印象是一直在埋頭用心做著產品。 說務實,回歸福州一年半,已經布局了6個項目,落子都在福州發展熱點地段。
  • 他們入選鶴山市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你都認識嗎?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313)—— 布丁播報 6月15日上午,鶴山在市文化館舉行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授牌儀式暨非遺保護成就圖片巡展開幕式活動
  • 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落選
    國務院日前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盧溝橋傳說、永修丫丫戲、數來寶、詠春拳、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等上榜。此前遭受爭議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53項,同時公布的還有15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 詠春拳獲選國家級非遺 張三丰太極拳遭質疑落選
    國務院日前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盧溝橋傳說、永修丫丫戲、數來寶、詠春拳、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等上榜。此前引起爭議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太極拳」2006年即入選第一批國際級「非遺」名錄,當時只包含楊氏太極拳、陳氏太極拳,而文化部網站今年7月16日公示的推薦擴展項目名錄中,涉及太極拳的申請共5項。而此次公布的擴展項目名錄中,涉及太極拳的有4項,分別為北京市大興區的吳氏太極拳、天津市武清區的李氏太極拳、河北省任縣的王其和太極拳、河南省溫縣和氏太極拳,只有福建邵武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
  • 詠春拳躋身國家級「非遺」
    福清新聞網-福清僑鄉報12月11日訊(記者:林秋明)  國務院12月3日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源自我市南少林武術的詠春拳榜上有名。
  • 詠春拳、龍形拳、醒獅來啦!東莞非遺走進陽光八小
    本次活動有非遺展演和非遺手工體驗課堂兩個項目,非遺傳承人帶來了詠春拳、龍形拳、醒獅展演和古琴等項目,讓同學們近距離體驗非遺的精彩表演,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激發了同學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活動現場,首先是非遺傳承人帶來的中國傳統武術詠春拳表演,詠春拳以實際的拳術戰鬥理論為主,以身體結構、關節活動及流體力學開始研究改進,較其他中國傳統武術、更專注於儘快制服對手;一拳一式之間展示了傳統武術之精髓,引得現場的同學們陣陣喝彩。
  • 古時福州,重陽節還是「兒童節」;三、四萬人湧向烏山放風箏!
    以前福州人登高賞秋主要有三處:大廟山、烏山、於山。大廟山上有一塊「登高石」,相傳是天上掉下來的流星石。於是每到重陽節,大人們就帶著孩子來這裡登高,祈願孩子們健康成長。這一天,登山的遊客絡繹不絕,商販們也抓住商機,從山下到山頂,沿途擺滿各類兒童玩具、風味小吃、文玩書籍等。
  • 沙河粉入選國家非遺推薦名單,白雲新增4個區級非遺項目
    白雲人熟悉的 沙河粉、蔡李佛拳、行花街 入選國家非遺推薦名單啦~ 喜訊連連 白雲區級非遺項目也有所增加 老婆餅、木雕、手工鉤針、醒獅 4個新項目入列
  •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 Amazing Foshan
    12月21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佛山詠春拳上榜!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打造世界功夫之城!佛山詠春 揚名世界Foshan Wing Chun being famous around the world詠春作為傳統非遺,活躍在佛山街頭,每年,全球有萬千人來佛山問道朝聖
  • 詠春拳繼承人葉問之子遭9大武術團體聯名反對
    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周一公示結束,南都記者獲悉,省內有9家武術團體對詠春傳承人人選聯名反對。省文化廳工作人員表示,需組織專家審議後才能確定反對是否有效。記者黃文冠實習生黃靖芳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周一公示結束,南都記者獲悉,省內有9家武術團體對詠春傳承人人選聯名反對。省文化廳工作人員表示,需組織專家審議後才能確定反對是否有效。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本月5日開始公示,佛山在武術方面申報了三人,分別是詠春拳(佛山)郭偉湛、詠春拳(葉問宗支)葉準、蔡李佛拳(佛山)梁偉永。
  • 新會這項「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
    新會這項「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會陳皮炮製技藝入選傳統醫藥(中藥炮製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新會陳皮炮製技藝入選中藥炮製技藝非遺項目。新會陳皮、新會柑入選「2019全國鄉村特色產品」目錄,新會陳皮入選全國鄉村產業振興典型案例。隨著對新會陳皮藥食保健價值的挖掘和推廣,新會陳皮不僅走向全國,還通過一帶一路走向世界,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富民興村產業標杆。
  • 「興國四星望月習俗」入選江西省十大非遺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近日,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2020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全省10個非遺項目案例入選。其中,「興國四星望月習俗」是贛南地區唯一入選的項目。  圖為興國四星望月。  這10個非遺項目包括傳統舞蹈類2個:南昌城南龍燈、上慄儺舞;傳統美術類2個:南昌豫章繡、餘江木雕;傳統技藝類5個:寧紅茶製作技藝、貴溪鏨銅雕刻技藝、靖安黑陶製作技藝、宜春金片禪茶製作技藝、鉛山河紅茶製作技藝;民俗項目類1個:興國四星望月習俗。  四星望月是興國縣當地的一道漢族傳統菜餚,屬贛菜系贛南客家菜一支,俗稱「興國粉籠床」。
  • 「興國四星望月習俗」入選省十大非遺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近日,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2020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全省10個非遺項目案例入選其中「興國四星望月習俗」是贛南地區唯一入選的項目圖為興國四星望月。這10個非遺項目包括傳統舞蹈類2個:南昌城南龍燈、上慄儺舞;傳統美術類2個:南昌豫章繡、餘江木雕;傳統技藝類5個:寧紅茶製作技藝、貴溪鏨銅雕刻技藝、靖安黑陶製作技藝、宜春金片禪茶製作技藝、鉛山河紅茶製作技藝;民俗項目類1個:興國四星望月習俗。巨型「四星望月」粉蒸籠揭籠現場。
  • 入選自治區級非遺項目,賓陽人熟悉的武陵牛角製品亮了!
    近日,記者從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了解到,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確認,我縣武陵鎮牛角製品製作技藝成功入選第八批自治區級非遺項目。截止目前,我縣共有國家、自治區、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9項。武陵鎮牛角製品製作技藝是傳統的牛角製作技藝與雕刻技藝相結合的產物。
  • 福州東街舉辦「古厝+非遺」傳承活動
    福州新聞網6月1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珺 見習記者 王月玲 /文 記者 張旭陽/攝)昨日上午,由鼓樓區東街街道舉辦的「古厝+非遺」傳承活動,在歷史文化街巷朱紫坊舉行。活動通過在福州老街巷展示非遺產品、聽非遺傳承人講故事以及遊坊巷、逛書院等形式,讓市民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推薦入選名單公示 新疆15項入選
    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全國共計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新疆有15項入選,其中新入選6項。  此次評選結果,是文化和旅遊部從全國各地推薦申報的943個項目中選出的。
  • 數字中國「數」說非遺——福州的1到10
    在閩工作期間,習近平同樣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尤其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了許多前瞻性的思想和觀點,推動了福州三坊七巷、三明萬壽巖等文化遺產的保護,為延續福建文化的「根」與「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福建是數字產業大省,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省,省會福州更是許多國家、省級重點非遺項目聚集地。
  • 42項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
    其中,7個項目列入急需保護名錄,34個項目列入代表作名錄,1個項目入選優秀實踐名冊,有力彰顯了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凝聚了中華兒女文化認同,對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推動民心相知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鑑都具有重要意義。(一)代表作名錄(34項)2008年:崑曲、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
  •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Amazing Foshan
    12月21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佛山詠春拳上榜!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打造世界功夫之城!佛山詠春 揚名世界Foshan Wing Chun being famous around the world詠春作為傳統非遺,活躍在佛山街頭,每年,全球有萬千人來佛山問道朝聖,尋根拜師。為進一步推廣詠春文化,佛山積極將詠春拳,送進村居、廠企、學校,開展相關專業培訓、講座,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孩童,練習詠春拳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