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中國「數」說非遺——福州的1到10

2020-12-25 中國日報網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開幕啦!此刻,八方賓客雲集海峽會展中心,共享數字盛宴,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早在2000年,習近平同志在閩工作時,就著眼於搶佔信息化戰略制高點,增創福建發展新優勢,作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重要決策,開啟了福建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引領全國風氣之先。

發展指引我們走向何處,傳統文化則提醒我們來自何方。

在閩工作期間,習近平同樣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尤其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了許多前瞻性的思想和觀點,推動了福州三坊七巷、三明萬壽巖等文化遺產的保護,為延續福建文化的「根」與「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福建是數字產業大省,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省,省會福州更是許多國家、省級重點非遺項目聚集地。站在數位化風口上,非遺文化的發展正呈現出百花齊放,歷久彌新的生命力。而這種生命力,又是現代創新發展的力量源泉與靈魂。

蒞臨數字峰會的四方賓客們,當你正站在發展的浪潮前沿時,也請允許我們,以1-10這十個最質樸的數字,為您串講福州非遺中,那些最精彩的故事。

1

閩菜「狀元」 佛跳牆名震四方

▲國家第二批、省級第二批非遺

閩菜中的第一代表菜,非佛跳牆莫屬;而佛跳牆中的翹楚,就在福州聚春園。

經過近一百五十年的沉澱,由第一代閩菜大師鄭春發所創至今,聚春園的佛跳牆製作技藝已經自成一套、相當成熟了。

傳統佛跳牆以蘿蔔襯底,投以母雞、番鴨、豬蹄、豬肚、羊肘、上排,覆以魚翅、鮑魚、海參、魚唇、乾貝、墨魚以及蹄筋、鴿蛋、雞胗、香菇、冬筍等,配以紹興酒、桂皮、茴香、老薑、八角等香料,再以荷葉封於酒罈中用炭火煨制。光是湯頭就需熬製八個小時。

在今天的福州聚春園裡,還有一個200平方米的專業廚房供烹飪佛跳牆使用,在聚春園掌勺10年以上的廚師才能參與烹飪這道菜。

"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如今的佛跳牆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每個來到福州的遊客,都不會忘記前去一品佛跳牆的鮮美滋味。

2

一雙筷子 融合千年漆、箸工藝

▲省級第二批非遺

一雙筷子小小兩根,卻蘊含著大乾坤。

7000多年歷史的漆文化與3000多年歷史的箸文化在兩根筷子上相遇、碰撞,成就了中國漆器工藝美術獨特的一隅——漆箸。

很多老福州對漆箸都不會感到陌生。它曾是福州人飯桌上的「常客」,有著2200多年的工藝歷史。曾經遍布福州倉山的漆筷廠,經歷起起浮浮,如今只剩下少數幾家民營企業仍在堅守陣地。

漆箸的製作工藝精巧絕倫,運用脫胎漆的髹蝕技法,以錫箔紋飾刻縷、髹漆、打磨、點綴結合,採用印花、貼花、琢花、火化鉛、仿景、錄藍等裝飾,漆筷上的圖案華麗鮮豔、晶瑩華貴。

年逾六旬的張國天是福州漆箸技藝的傳承人,他潛心研究改進傳統漆箸技藝多年,將現代的技術和傳統的福州脫胎技藝相結合,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與成品率。

一雙筷子,可以夾起無數福州人的舊時光。喜事用紅筷、喪事忌諱用白筷子……一雙筷子也表達著福州人含蓄的情感與愛。

3

三寶之翹楚 軟木畫盡見旖旎

▲國家第一批、省級第一批非遺

咫尺之間能瞻萬裡之遙,方寸之中可辨千裡之峻。這就是福州三寶之一——軟木畫。

福州軟木畫有著「東方藝術珍品第一奇畫」的美譽,發明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為福州人獨創。軟木畫手工藝流程嚴謹,分半立體掛框、立體透屏、實用結合品三大類。

雕刻藝人以刀代筆,應用散點透視等技法,在進口軟木上雕刻,於方寸或數平米的畫框之中表現各種題材,達到雕與畫完美結合的藝術境界。

一段素木之上,盡見旖旎花開。藝人妙筆之下,寫滿錦繡河山。一些簡單的軟木,雕與畫的完美結合,造就了匠人們刀尖下神奇的微觀世界,也見證了福州匠人們的聰明才智。

4

四大唱腔 凝聚閩劇聲樂魂

▲國家第一批、省級第一批非遺

福州人耳熟能詳的閩劇分洋歌、江湖調、逗腔和小調四大唱腔。

或粗獷激越、或通俗平暢、或典雅婉約、或清新活潑,閩劇藝術家們將福州市井生活的點點滴滴融進戲曲。

閩劇自明朝萬曆年間開始,沿襲鮮亮的時代底色,綜合福州民間音樂與崑曲等外來聲腔特色,流行於不同社會階層之間。數百年更迭,《煉印》、《衩頭鳳》、《荔枝換絳桃》、《漁船花燭》、《夫人城》等劇目依然經典。

在閩劇樂隊裡常常由一人擔任多個樂器的演奏,樂手們個個能吹會拉。閩劇的主要伴奏樂器有橫簫、嗩吶、頭管、二胡、椰胡等。打擊樂器有青鼓、戰鼓、大鑼、小鑼、大鈸、小鈸、磬等。

5

五道工序 五百年打磨一隻

洪塘篦梳

▲省級第三批非遺

破竹、破篦、刮青、制梳、烘焙篦這五道工序打磨出了傳承五百多年的洪塘篦梳。

福州是中國制梳業的三大產地之一,除了大名鼎鼎的牛角梳外,洪塘篦梳也是一絕。「洪塘篦梳」出自福州倉山區建新鎮洪塘村,製作篦梳所用的麻竹需要有五年以上的生長周期。

洪塘篦梳傳統手工技藝將福州制梳工藝的精湛和洪塘的地方特色相融合。料好工精、外表光滑、色澤鮮豔、經久耐用、美觀雅致,同時齒式尖圓、不會裂齒、梳發流利,既能搔發去垢,又不傷膚。

6

六種市井文化 道遍福州伬藝

▲國家第一批、省級第一批

福州伬藝源於唐宋,使用福州方言說唱,吸收了評話的道白、閩劇的表演,雅俗共賞。「伬」是中國古代記譜符號,在福州方言中,被引申為了演奏加唱曲賣藝的俗稱。

一曲伬藝千迴百轉,其源源不斷的故事素材要歸功於散曲、小令、山歌、小調,傳唱戲文唱段和民間故事這六種市井文化。

伬藝表演最大的特色與難點當屬變聲變角色,要求表演者在說唱過程中不落痕跡地完成角色轉換。一個表演者往往要撐起劇中的所有角色。

福州話承載著福州伬藝與閩劇這兩朵姐妹花,福州兒女不論走到天涯海角,都忘不了這溫暖的鄉曲。

7

七字一聯 銅落成文

福州詩鐘顯才氣

▲省級第四批非遺

七字成一聯,一炷香燃盡銅錢落地,必須詩成。這就是令福州舊時文人樂此不彼的一種遊戲 ——詩鐘

詩人在集會寫作時利用特製工具焚香限時,在香上系線,下端綴以銅錢,香焚線斷,錢落入下面承接銅盤中,發聲如鍾,便立即收卷,這就是詩鐘名字的由來。

沈葆楨、林則徐、陳寶琛、林紓、嚴復都是詩鐘的忠實愛好者。最早的福州詩鐘,也正是在他們的組織下誕生的。

福州詩鐘代表性傳承人、福州三山詩社前社長郭道鑑老先生,今年已經92歲高齡。郭老說,每逢有重大節日,詩鐘社就會組織詩鐘活動,並且把詩作集結成冊。

詩鐘寫出來的詩,不僅能用來閱讀,還能用來吟唱,凡是對仗工整的詩詞,用方言吟唱,別具韻味。

8

八井拳術 暗藏神秘點穴功

▲省級第二批

八井拳誕生於羅源松山鎮的一個畲族傳統名村——八井村內。這套拳最初是為抵禦土匪入侵所創,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了。

相傳在明成化年間,雷家兩兄弟將祖傳的盤瓠拳術和南少林功夫融為一體,創造出了一套具有長拳短打特色的拳術及棍術。

八井拳與畲醫藥相伴而生。在八井村,流行一句俗話:會拳術的武者也會治病。八井拳中最為神秘的招數是點穴功,而畲醫藥也有相對應的解穴醫道。

9

一相抵九工 壽山石雕的極致匠心

▲國家第一批、省級第一批

福州大名鼎鼎的壽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塑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說。

壽山石的歷史,目前最久遠的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傳統壽山石雕分五個步驟製作:相石、打坯、鑿坯、修光、磨光。

壽山石雕是通過削減原材料,循序漸進地將造型「挖掘」出來的,所以在雕刻下刀的時候要求慎之又慎,一旦失手錯刀,後果是無法彌補的。

時至今日,壽山石雕正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青年雕刻師們也在思考: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沿著前輩開闢的道路走得更遠。

10

十全十美 高湖舞龍燈秀出盛世華彩

▲省級第三批

在福州,有很多鬧元宵的傳統活動,倉山高湖舞龍燈就是其中之一。表演舞龍燈時,一人舞龍珠,另9人各持龍燈一節,「九節一珠」有「十全十美」之意。

福州高湖舞龍燈,自唐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福州高湖有六個自然村,村村都有俗稱「把社」的舞龍隊。

高湖舞龍燈的舞法,出自皇家派系,與各地民間龍隊的舞法有極大差異

在「把社」活動最盛時期,連七、八歲的孩童也以草繩紮成龍,學著大人舞龍嬉戲。場面十分熱鬧。

遠方的客人們,以上十個非遺的故事,是否讓你對本次數字峰會的主辦城市福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自古以來,文化與科技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核心資源之一,非遺文化的數位化建設,必將成為數字中國建設最重要和核心的內容之一,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舉措。

讓我們共同期待,在數字建設的這條道路上,全國各地的非遺文化能更加絢麗綻放,走得更遠,同時也離你更近,呼吸可聞,觸手可及。

相關焦點

  • 數字中國「數」說非遺——福州的1、2、3、4、5、6、7、8、9、10
    「伬」是中國古代記譜符號,在福州方言中,被引申為了演奏加唱曲賣藝的俗稱。  一曲伬藝千迴百轉,其源源不斷的故事素材要歸功於散曲、小令、山歌、小調,傳唱戲文唱段和民間故事這六種市井文化。  伬藝表演最大的特色與難點當屬變聲變角色,要求表演者在說唱過程中不落痕跡地完成角色轉換。
  • 精彩聚焦|第三屆數字中國峰會,數夢工場實踐成果引關注
    10月15日,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及成果展覽會在福州落幕。據初步統計,本屆峰會共籤約數字經濟項目426個、總投資3316億元,涵蓋了人工智慧、5G、工業網際網路、區塊鏈等前沿領域,將有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 數夢工場助力福州晉安區政府打造「東二環智慧經濟示範區」,助力漳州市政府建設 「漳州市政務數據安全管理平臺」,數知夢「公交數據大腦」等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在本屆峰會成果展上精彩亮相。
  • 今年過年去哪好 中國福州泡溫泉
    福州新聞網1月1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林傳樞)16日上午,市政府舉行新年第一場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於1月20日至3月10日期間推出2018福州新春旅遊月活動。活動由市人民政府主辦,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福州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承辦,以「今年過年去哪好,中國福州泡溫泉」為口號,以「溫泉、美食、文化」為主題,連續舉辦「迎春第一湯正月『泉』家福——迎新春福州溫泉旅遊月」「一碗福州舌尖之福」美食文化節、「最福州,醉新春」2018福州春季坊巷文化節三大主題活動,各縣(市)區還將同步舉行76項旅遊惠民活動。
  • 福州東街舉辦「古厝+非遺」傳承活動
    福州新聞網6月1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珺 見習記者 王月玲 /文 記者 張旭陽/攝)昨日上午,由鼓樓區東街街道舉辦的「古厝+非遺」傳承活動,在歷史文化街巷朱紫坊舉行。活動通過在福州老街巷展示非遺產品、聽非遺傳承人講故事以及遊坊巷、逛書院等形式,讓市民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 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最全信息都在這了!
    09:00-10:00 有關國家部委發布政策和報告  2.閉幕式:  主持人:福建省領導  10:00-10:40數字經濟龍頭企業代表發言  10:40-10:45數位化轉型「領航計劃」發起儀式  10:45-11:00福建省人民政府負責同志總結髮言數字中國成果展覽會
  • 福州軟木畫工藝師:把非遺變為文創「寄」往世界
    中新網福州8月1日電 (葉秋雲)迎客松、福州烏塔、亭臺樓閣……8月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西園村,記者看到了由軟木畫工藝師郭麗設計出的文創作品——微型晶體軟木畫檯燈。郭麗正在創作福州軟木畫作品。
  • 祖國,福州對您說——文化繁榮篇
    祖國,福州對您說——文化繁榮篇 省級非遺項目73項 市級非遺項目143項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8名 省級非遺傳承人107名 市級非遺傳承人143名 …… 系列成就 令人矚目
  • 兩岸非遺技藝木雕實境創作營在福州開營
    林汪倫現場創作木雕作品(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東南網9月27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今日上午,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以「兩岸同根源,非遺共傳承」 為主題的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木雕實境創作營活動在福州溫泉公園藝博園舉行。
  • 走福道、逛古厝、泡溫泉……春節到福州這樣玩
    新華網發(福州市文旅局供圖)  新華網福州1月20日電(劉豐)19日,「迎世遺 逛古厝 幸福來過年」2020中國·福州新春文化旅遊月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啟動。本次活動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從1月20日持續至2月20日。
  • 原來詠春拳是福州的!已入選國家非遺項目
    近日無意間看到福州入選國家非遺項目中有詠春拳,以為作者寫錯了。結果一查,申報地區確實是福建省福州市,入選國家非遺時間是2014年,好幾年了!我也是驚呆了,一直以為詠春拳是廣東的,畢竟傳說中的詠春拳大師都是廣東人。
  • 柯南單手數1到10,自以為厲害卻看懵國人,網友:我單手能數到31
    原來這一集中,柯南跟目暮警官說,我可以用一隻手就從1數到10喔,然後還一本正經地比劃給目暮警官看,還自以為很厲害的表情。但正是因為柯南自以為很厲害的單手數數,看懵了眾多國人,因為這個操作在中國來說是個非常、極其、無比普通的動作,很多小孩子都會的操作,但為什麼柯南對此卻覺得「無比自豪」呢?
  • 今年福建數字經濟領域「獨角獸」企業入圍21家,福州佔10家
    這些年福建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可以講數字經濟已經深入到福建九地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2020年福建省在數字經濟領域「獨角獸」和「未來獨角獸」企業共21家,福州10家,廈門6家,泉州4家,南平1家。
  • 福州「筷子大王」張國天:讓中國筷子文化薪火相傳
    中新網福州10月31日電 題:福州「筷子大王」張國天:讓中國筷子文化薪火相傳作者 鄭江洛 彭莉芳「5000年燦爛的華夏文明,民族風格、百家姓、十二生肖……在一雙小小的筷子裡就能得到體現。」有著福州「筷子大王」之稱的福州市倉山天天筷廠董事長張國天如是說。
  • 只教孩子數1到10,不如教孩子這些數字知識點!打好數學基礎!
    說到從小教孩子數學,數數一定排第一。雖說現在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從小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重要性了,但總是不得其法。要麼教孩子數數,要麼就是刷題,除了各種興趣班外,竟也不知還有什麼好方法了。今天,就和家長聊聊數字這件事,除了數數和刷題外,這5個數字知識一定要學。1、數與量家長在教孩子的時候,通常將"數"和"量"放在一起使用,用"數量"來表示事物的多少。
  • ...非遺雲村寨」以3D虛擬展位形式亮相第十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
    數博會簡介  由國家新聞出版署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導,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與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局)聯合主辦的第十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於12月21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線上展覽以「數博薈」小程序展示交易平臺和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官網為平臺,182家數字出版機構、315種數字出版產品入駐,共同參與本屆數字出版產業新發展的博覽盛會,展示數字出版新技術、新成果。
  • 數智賦能,鼎捷攜創新應用亮相「數字中國」成果展
    10月12日,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盛大開幕。本屆峰會以「創新驅動數位化轉型,智能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特別設立了「雲上峰會」平臺,線上線下同步展現峰會盛況,成果展同步開設「雲展區」,通過雲計算、VR、人工智慧等方式,充分展示數字中國建設的最新成果。
  • 習近平:從「數字福建」到「數字中國」
    10月12日至14日,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20年前,習近平在福建任職期間,作出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信息化發展,加強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為「數字中國」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
  • 助力建設數字中國城市樣板 e福州APP用戶數破百萬
    在榕城,刷「e福州」APP乘公交、坐地鐵、乘計程車、繳納停車費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選擇。記者了解到,福州地鐵1號線全線和全市3600多輛公交車已全部實現二維碼掃碼乘車,有效減少了乘客排隊購票時間和擁堵情況。此外,結合我市的信用平臺建設, APP上「先享後付」的功能也為更多信用良好的市民所青睞。  這些生活中的便捷體驗感和智慧城市所帶來的變化讓市民們欣喜不已。
  • ...重點文物修繕_傳承歷史文脈 福州古厝新生_新聞頻道_福州新聞網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文 池遠/攝 通訊員 彭輝  兩千多年來,鼓樓區「擁三山入懷中,撫二塔於膝下」,文物古蹟遍地,名人墨客流連。數不盡的古厝故事,滋養著城市之根,庇蔭著千載後世。  地處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鼓樓區自覺肩負起傳承和保護文物古蹟、文化遺產的的使命與責任,在延續歷史文脈中推進城區高質量發展。
  • 1-10數字的認識、十進位法、連續數的認識,蒙臺梭利教學是這樣做的
    3、指出並讀出數字1,「1」從箱中點數出1根紡錘棒放在1的格子中;指出並讀出數字2,「1、2,2」從箱中點數出2根紡錘棒放在2的格子中,依此類推。4、數完後,給孩子示意裝紡錘棒的箱子已經空了。5、之後指並讀出數字0,「0就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用放。」6、最後按照0-9的順序將紡錘棒收回箱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