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詠春拳擬入選國家級非遺

2020-12-25 瀟湘晨報

12月21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佛山詠春拳上榜!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打造世界功夫之城!

發軔於清 佛山生根

詠春,南拳武術,發軔於清,得名於開山宗師——嚴詠春。武術名家梁贊,沿襲嚴詠春一脈,於佛山設館立派,收徒授藝,詠春自此生根,揚名立萬。

詠春世代,名家輩出,葉問與阮奇山、姚才並稱「詠春三雄」,名重一時。功夫之王李小龍,師承葉問,成就功夫不朽傳奇。

一招一式,剛柔並濟,心意融合。詠春講究手、腰、馬、心、意、勁整體合一。擅長借力打力,以橫消直,力求迅速制敵,平息鬥爭,蘊含止戈為武的武術傳統和智慧。

佛山詠春 揚名世界

詠春作為傳統非遺,活躍在佛山街頭,每年,全球有萬千人來佛山問道朝聖,尋根拜師。為進一步推廣詠春文化,佛山積極將詠春拳,送進村居、廠企、學校,開展相關專業培訓、講座,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孩童,練習詠春拳蔚然成風。

粵港澳詠春拳精英交流賽、世界詠春拳大賽......佛山每年都會舉辦各類與詠春文化息息相關的競技活動。千人切磋,以武會友,詠春武林,未曾消逝。

以詠春為背景的功夫電影,紛至迭來,《葉問》《師父》《一代宗師》……詠春功夫登上銀幕,綻放時代光彩。

從各類詠春賽事,到打造葉問銅像、紀念館,再到建設詠春主題公園、世界詠春拳交流中心,軟硬體建設齊步並進的佛山,擎起了弘揚詠春文化的大旗,走出了一條文化建設與城市發展和諧共融的文化傳承新路子,影響力日益增大。

【來源:佛山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 Amazing Foshan
    12月21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佛山詠春拳上榜!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打造世界功夫之城!佛山詠春 揚名世界Foshan Wing Chun being famous around the world詠春作為傳統非遺,活躍在佛山街頭,每年,全球有萬千人來佛山問道朝聖
  • 原來詠春拳是福州的!已入選國家非遺項目
    近日無意間看到福州入選國家非遺項目中有詠春拳,以為作者寫錯了。結果一查,申報地區確實是福建省福州市,入選國家非遺時間是2014年,好幾年了!我也是驚呆了,一直以為詠春拳是廣東的,畢竟傳說中的詠春拳大師都是廣東人。
  •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Amazing Foshan
    12月21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佛山詠春拳上榜!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打造世界功夫之城!佛山詠春 揚名世界Foshan Wing Chun being famous around the world詠春作為傳統非遺,活躍在佛山街頭,每年,全球有萬千人來佛山問道朝聖,尋根拜師。為進一步推廣詠春文化,佛山積極將詠春拳,送進村居、廠企、學校,開展相關專業培訓、講座,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孩童,練習詠春拳蔚然成風。
  • 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落選
    國務院日前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盧溝橋傳說、永修丫丫戲、數來寶、詠春拳、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等上榜。此前遭受爭議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53項,同時公布的還有15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 詠春拳獲選國家級非遺 張三丰太極拳遭質疑落選
    國務院日前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盧溝橋傳說、永修丫丫戲、數來寶、詠春拳、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等上榜。此前引起爭議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太極拳」2006年即入選第一批國際級「非遺」名錄,當時只包含楊氏太極拳、陳氏太極拳,而文化部網站今年7月16日公示的推薦擴展項目名錄中,涉及太極拳的申請共5項。而此次公布的擴展項目名錄中,涉及太極拳的有4項,分別為北京市大興區的吳氏太極拳、天津市武清區的李氏太極拳、河北省任縣的王其和太極拳、河南省溫縣和氏太極拳,只有福建邵武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
  • 詠春拳躋身國家級「非遺」
    福清新聞網-福清僑鄉報12月11日訊(記者:林秋明)  國務院12月3日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源自我市南少林武術的詠春拳榜上有名。
  • 閒遊佛山,發現一處詠春拳館的古蹟,揭開了詠春拳的傳承與歸屬
    詠春拳對於佛山而言素來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符號,鼎鼎大名的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就是佛山人,並且葉問一直以來都是佛山人的驕傲,在佛山的祖廟還專門建有葉問紀念館。此後,詠春拳一直由梁姓人氏傳承,於清朝鹹豐年間,詠春拳才由梁家人傳至佛山,而葉問就是師承於梁贊宗師。
  • 道詠堂 | 詠春拳到底怎麼出現的?光佛山就有超百家詠春拳館
    再加上詠春拳傳入佛山後,又發展出多個宗支,但無論各個宗支之間所認定的詠春是從何而起," 佛山贊先生 " 梁贊作為佛山詠春拳第一代宗師基本上都是眾口一詞的。他將畢生所學重新整理,詠春拳從此聞名,被門人推為詠春一代宗師,目前佛山 90% 以上詠春拳支脈均為梁贊的傳人。
  • 狗拳非遺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很多人不懂(圖)
    狗拳非遺難尋傳人  這是一種獨特的拳法。  在演示的時候,演示者在地上翻滾跳躍,突然單膝跪地身體前傾雙手撐地,另外一隻腳向後伸展,配合著伸出舌頭,與狗的動作有所類似。據了解,該拳法以地面打法為主,為模仿狗的格鬥演變的拳法,狗拳在2011年還入選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黎偉軍是佛山市武協副主席,主修詠春拳、散打、截拳道和硬氣功。他的硬氣功非常了得,曾48秒手劈150個椰子,不到一分鐘徒手砸碎302個核桃。而狗拳,是他「珍藏」的一門另類功夫。
  • 東湖區申報的南昌清音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東湖區申報的南昌清音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2020-12-24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詠春拳繼承人葉問之子遭9大武術團體聯名反對
    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本月5日開始公示,佛山在武術方面申報了三人,分別是詠春拳(佛山)郭偉湛、詠春拳(葉問宗支)葉準、蔡李佛拳(佛山)梁偉永。本月15日,省武術協會詠春拳專業委員會、增城市詠春拳協會、從化市武術協會、中山小欖詠春拳協會等9個團體聯合向省文化廳對郭偉湛和葉準作為項目的傳承人提出「歷史狀況及現實狀況完全不相符」的異議。
  • 純手工製作,國家級非遺佛山木版年畫復活,變身「國潮IP」
    地點:佛山故事:佛山木版年畫始於宋元,盛於明清,歷經過700年風雨興衰後成為了首批國家級「非遺」。這些要經過20多道工序、純手工製作、有著「萬年紅」之稱的木版年畫,過去曾是家家戶戶爭相採購的「年貨」,並遠銷海內外。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推薦入選名單公示 新疆15項入選
    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全國共計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新疆有15項入選,其中新入選6項。  此次評選結果,是文化和旅遊部從全國各地推薦申報的943個項目中選出的。
  • 廣東佛山將成立詠春拳總會 誰當盟主成爭論焦點
    為更好地推廣詠春拳,佛山詠春拳總會將於今年下半年成立  目前,佛山上規模的詠春拳館有100多家,當地主要派系有5個,對成立總會,葉問之子葉準認為:意義很好,實施起來卻很難  本報佛山訊 (記者廖銀潔、李文慧攝影報導)昨日傍晚,佛山禪詠堂葉問詠春體育會舉辦周年誌慶,佛山地區各派系詠春拳名師高徒歡聚一堂,拿出各自的「
  • 新會這項「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
    新會這項「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會陳皮炮製技藝入選傳統醫藥(中藥炮製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新會陳皮炮製技藝入選中藥炮製技藝非遺項目。新會陳皮、新會柑入選「2019全國鄉村特色產品」目錄,新會陳皮入選全國鄉村產業振興典型案例。隨著對新會陳皮藥食保健價值的挖掘和推廣,新會陳皮不僅走向全國,還通過一帶一路走向世界,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富民興村產業標杆。
  • 詠春拳、龍形拳、醒獅來啦!東莞非遺走進陽光八小
    本次活動有非遺展演和非遺手工體驗課堂兩個項目,非遺傳承人帶來了詠春拳、龍形拳、醒獅展演和古琴等項目,讓同學們近距離體驗非遺的精彩表演,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激發了同學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活動現場,首先是非遺傳承人帶來的中國傳統武術詠春拳表演,詠春拳以實際的拳術戰鬥理論為主,以身體結構、關節活動及流體力學開始研究改進,較其他中國傳統武術、更專注於儘快制服對手;一拳一式之間展示了傳統武術之精髓,引得現場的同學們陣陣喝彩。
  • 「詠春拳」創始人是五枚法師還是嚴詠春?葉問的說法也不一定準確
    兩年之後,即2011年,佛山市也申報詠春拳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獲得成功。而詠春拳也於2012年2月由廣東省政府正式公布列入廣東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4年11月11日,福建省福州市申報的「詠春拳」項目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廣東佛山:非遺走進生活 讓青少年成非遺傳承重要力量
    廣東佛山秋色是佛山人民秋季慶豐收的節令習俗,佛山手工業者製作出精美的工藝品,通過秋色賽會進行展示和競技,使他們的店號行業和個人技藝名聲大振,促進佛山手工業繁榮發展。2008年,佛山秋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秋色巡遊成為佛山市民了解、觀賞秋色民俗的一道風景線。
  • 小記者體驗「詠春拳」
    活動現場,來自廣州的詠春拳宗師岑能的兩位傳承人簡毅超師傅和梁嘉偉師傅為小記者們講解了詠春拳的歷史源流、武術文化及拳理拳法等,並演示了攻擊、防禦等詠春拳法。隨後,部分小記者在師傅的指導下還體驗了擒拿等基本技巧。「師傅們的拳法,招招快如閃電且防守嚴密,真是太厲害啦!」小記者們一邊觀摩一邊感嘆。 據悉,詠春拳起源於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一門中國傳統武術。
  • 「佛山非遺+旅遊」,高明旅遊又有新玩法
    一幅幅精美的剪紙,威武的醒獅彩燈,韻味十足的風箏,正朝天翱翔的「風箏龍」,造型各異又栩栩如生的彩燈……步入佛山高明非遺文化體驗館,仿佛走入一個佛山歷史長廊,各種佛山文化瑰寶琳琅滿目。體驗館開館。盛正挺攝體驗館分為【佛山剪紙展示區】、【佛山獅頭展示區】、【高明非遺展品】,【展演區】等部分,館內將定期邀請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工藝,並開展中小學生非遺文化研學,讓更多市民遊客了解佛山地方特色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