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開展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活動

2020-12-19 南方新聞網

給非遺傳承人頒髮結業證書。南方日報記者 何俊 攝

南方日報訊(記者/何俊)「了解過去的一千年,是為了更好地建設未來五百年。」廣東省文化館副館長藍海紅講授《非物質遺產保護工作的思路與規程》,並最後寄語,專家的系統教授讓培訓班學員有了深刻認識,學員們踴躍發言,提出自己對非遺保護工作的疑問與看法,並紛紛表示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件任重道遠、具有深刻意義的事情,並將認真對待老祖宗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認真對待非遺保護工作。理論聯繫實際,才能更好的保護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6月28日至6月29日,深圳寶安區文體旅遊局聯合深圳市非遺保護協會組織全區非遺傳承人、非遺工作者於在廣東省非遺研究基地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等系列培訓,旨在促進非遺文化在更大範圍內傳播推廣,從而提高傳承人的積極性、引導全社會關注重視傳承人的培養。培訓由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廣東省文化館副館長藍海紅、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席王程太主講,寶安區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非遺工作人員等46名參加了培訓。

29日,培訓班學員來到觀瀾參觀學習了文化部授予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國瓷永豐源的流水生產線並對此開展了非遺產業發展交流會,在會上學員們積極發言,表達了自己對非遺產業發展的看法。下午,學員們從永豐源返回到寶安群藝館,在會議室中省市專家、學員們對這兩天的培訓開展了研討會,一方面總結了在此次培訓中所獲的收穫,另一方面研究探討了寶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發展方向。

研討會結束後,寶安區文體旅遊局副局長童盡一、寶安區群眾藝術館館長劉明軍、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席王程太為學員頒髮結業證書,最後集體留影紀念。此次舉辦非遺傳承人、非遺工作者培訓有利於對寶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助於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有利於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

相關焦點

  • 隴東學院舉辦2020·甘肅省第一期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
    9月11日,2020·甘肅省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開班儀式在隴東學院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提升非遺保護傳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隴東學院要充分發揮學術資源優勢,通過本次研修培訓,幫助我省傳統音樂類非遺傳承人提高傳承能力,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提素質,進一步推進非遺分類保護和活態傳承。
  • 白眉拳、廣式燒臘,白雲區新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廣州市白雲區再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廣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近日公布了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由白雲區推薦申報的劉智強(白眉拳技藝)、朱嶽爭(廣式燒味製作技藝)2名代表性傳承人榜上有名。
  • 他們入選鶴山市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你都認識嗎?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313)—— 布丁播報 6月15日上午,鶴山在市文化館舉行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授牌儀式暨非遺保護成就圖片巡展開幕式活動
  • 文旅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不得以歪曲貶損方式使用非遺
    《辦法》指出,文化和旅遊部一般每五年開展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工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不得以歪曲、貶損等方式使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圖:輯裡湖絲手工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正在使用紡車繅絲。
  • 廣圖展映「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優秀紀錄片
    本次活動從前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共95個優秀項目中,選出了三部來播映,這三部各具特色的反映非遺傳承人技藝特色與人生故事的紀錄片是「文琰森——獅舞(松崗七星獅舞)」「季克良——茅臺酒釀製技藝」「劉永安——木偶戲(邵陽布袋戲)」。展映後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負責人田苗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交流。觀眾積極參與討論,反響熱烈。
  • 要成「非遺」傳承人譜系不能少於三代!
    申報條件細化《辦法》對非遺代表性項目與代表性傳承人的申報條件進行了細化:市級、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申報應當「在本地傳承一百年以上」,市級、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傳承譜系也「不得少於三代」。為避免家族壟斷導致代表性項目的單一化發展和生命力脆弱,《辦法》對家族傳承有更嚴格的要求:明確家族傳承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已有代表性傳承人且具有傳承能力的,「原則上不再從該家族中評定新的代表性傳承人」。
  • 大嶺山新增一位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大嶺山非遺傳承人展示客家米橙。  通訊員供圖   記者從大嶺山獲悉,日前大嶺山的李群芳獲評東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客家米橙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為宣傳推廣客家米橙製作技藝,近年來,李群芳多次參加東莞非遺墟市、東莞馬拉松長跑比賽非遺產品展、東莞婦女創業產品展、大嶺山綠色流行音樂節非遺產品展等活動,產品頗受街坊與市民的喜愛。信息時報記者 劉桂平  通訊員 大嶺山宣
  • 省非遺傳承人姚義炳到流美中心小學開展福鼎提線木偶教學傳承活動
    暑假期間,福鼎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木偶特聘專家客座教授姚義炳走進流美中心小學校園,開展「福鼎提線木偶戲」傳承公益培訓。培訓過程中,姚老先生耐心指導,學生也學得認真,慢慢喜歡上了這個傳統非遺項目。姚老先生說:「作為非遺傳承人,我有責任將這門藝術傳下去。只要有人喜歡戲,來找我學,我都會免費教。」本次公益培訓,共計36個課時,參加培訓的有8位女生和6位男生。學生愛學,寒假期間,他還會繼續為學生開展公益培訓。
  • 奇人匠心X曹州面人 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穆緒建
    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穆人物簡介 穆緒建,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我作為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這份榮譽我感到驕傲和自豪,更感到責任重大。我要努力去創作出新作品、好作品,更要把手中的這項技藝傳承好」。
  • 蔡記蒸餃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蔡武順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    豫見河南 出彩中原——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展播2019年6月8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豫見河南 出彩中原——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展播」將於5月29日至6月12日陸續推出,從近年來開展的數字記錄工程中精選30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進行介紹,向公眾呈現我省豐厚的非遺資源和優秀的匠人風採,宣傳展示非遺保護成果,向祖國70周年華誕獻禮。
  • 廈門將舉辦"我們的節日七夕"活動 非遺傳承人傳授技藝
    學非遺技藝、逛能工巧匠市集、參與趣味賽巧會……8月17日,「我們的節日·七夕」系列活動將在廈門市海滄區嵩嶼街道鰲冠社區舉行,參與海滄親子義工夏令營的營員們也將走進活動現場。活動以「耕讀傳家話七夕,能工巧匠展乞巧」為主題,將開展系列活動,呈現充滿傳統韻味的七夕。
  • 潮州市新增7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六批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我市林朝虹等7人被認定為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方紹金 浮洋方潮盛銅鑼製作技藝 陳樹喜 涼果製作技藝(潮州佛手果老香黃製作技藝) 吳紹雄中醫養生(潮州暑茶)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清化傳統竹扇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劉棟梁
    清化傳統竹扇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劉棟梁 2019-05-31 08:37:00來源:央廣網河南分網
  • 福鼎提線木偶走進校園 非遺傳承人向學子傳技
    連日來,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提線木偶戲(福鼎)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木偶特聘專家客座教授姚義炳走進福鼎市流美中心小學,開展福鼎提線木偶教學傳承公益培訓活動。此次教學傳承公益培訓活動共計36個課時,吸引了14名學生參訓。在課上,姚義炳深入淺出地為學生闡述了我國京劇藝術形成的歷史淵源、京劇流派特點、提線木偶的表演手法和動作要領、戲劇樂理及簡譜知識、戲劇打擊樂的基本演奏方法等。
  • 巢湖民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家蓮被聘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
    日前,巢湖民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家蓮,收到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聘書:聘請李家蓮同志任中國非遺保護中心研究員。李家蓮老師是巢湖市老科協文宣分會會員,原巢湖學院附屬中學音樂高級教師。2018年12月,被巢湖學院藝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2011年被認定為巢湖民歌省級傳承人;2018年5月,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李家蓮老師,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演唱巢湖民歌,是當代巢湖民歌的優秀傳承人,傳承譜系清晰。在演唱上她保持了民歌的原生性,地方風格濃鬱。
  • 「潮州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陳德豐:我用木頭講故事
    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總工會組織開展 2019 年「南粵工匠」推薦學習活動,20 名「南粵工匠」從全省千萬勞動者中脫穎而出。「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後,《南方》雜誌推出「致敬南粵工匠」系列報導,傾聽一線南粵工匠們的精彩故事,追尋「工匠精神」的南粵特質,以榜樣的力量引領更多產業技術工人前行。
  • 廈門集美區開展非遺普及活動 讓非遺項目活起來傳下去
    作為主心骨的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老去,後續力量又難以為繼,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如何避免傳統技藝失傳、斷檔?近年來,集美深入挖掘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建檔,先後成立11個非遺傳習中心。
  • 延平區評選茶洋窯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日前,由延平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組織開展的茶洋窯製作技藝區級非遺傳承人評選活動在南平市博物館舉行,28名茶洋窯工匠報名參評。茶洋窯製作技藝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遺址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奇人匠心X扇子工藝 非遺項目杭扇代表性傳承人——趙平加
    非遺項目王星記扇藝傳承人——趙平加人物簡介趙平加,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杭扇代表性傳承人。代表中國扇藝參展上海世博會,並積極參加工藝活動,帶徒傳承,為杭扇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作品欣賞
  • 佛山第6批市級非遺項目及第5批市級非遺傳承人開始申報啦!
    佛山市級非遺:西樵大餅製作技藝(圖片:南海旅遊微信公眾號)關於佛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組織開展(一)熟練掌握所傳承的項目;(二)具有該項目公認的代表性和影響力;(三)居住或長期工作在該項目流布地區;(四)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後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