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連續第11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全體編輯記者將繼續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進一步錘鍊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在春節期間、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記錄時代變化,集中反映山東幹群一鼓作氣、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充分展現欣欣向榮、歡度春節的美好景象。時間:2020年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八)地點:日照市莒縣嶠山鎮嶠山大集記者:王磊大眾網·海報新聞日照1月22日訊(記者 王磊)進了臘月門兒,年味就愈加濃鬱了。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八,是莒縣嶠山大集逢集的日子。熱鬧的集市人頭攢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還未進入大集,道路兩旁的攤位就被圍得水洩不通,尤為熱鬧。集市上,水果、花糖、新春禮盒等走親訪友的禮品,預示著春節的來臨;傳統年畫、剪紙、福字、對聯、門神、財神貼圖等年景用品,將年味渲染地濃鬱;一張張微信、支付寶的二維碼牌,展示著傳統「大集」中的「現代化」。攤位前,購買年貨的人走走停停,挑挑揀揀,商販的吆喝聲、顧客的討價還價聲、趕集村民的嬉笑聲匯集在了一起。挑好了商品的村民高高興興地鑽出人群,轉眼又消失在人流中。商販們不停地給顧客介紹、遞貨、收錢,通紅的臉上樂開了花兒。對於老一輩兒來說「趕大集」曾是生活的一部分,隨著時代變遷,新舊更替。很多地方的集市已經逐漸被超市所取代,雖然這些集市裡沒有城市裡的超市那麼應有盡有,但是這才是我們最為懷念的過年場景。過年就是圖個熱鬧,與其看著超市裡五花八樣的標價牌,不如來集市上聽攤販們吆喝兩嗓子,因為這才是「過年的味道」。
有一種年味是「紅色的」
「過門箋子」和春聯是「必須要買」的東西
集市上的人喜笑顏開,格外歡喜
說道「過年」,怎麼能少了琳琅滿目的「福字」呢
「鎖匠」是大集上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
紅彤彤的玩偶,更是為新年增添了一份喜慶
除夕將至,大傢伙都在挑選做「年夜飯」所需的蔬菜
點心攤前從來都是熙熙攘攘,不會停歇
騎在父親背上的小朋友,是不是格外像小時候的「某個人」?
陪家人開開心心逛大集,是「年味兒」的記憶
還記得小時候目不轉睛的看著師傅製作「糖人兒」嗎?
就算臉蛋被「凍得通紅」,看到氣球就想湊上前去
隔老遠就能聞到的是「烤地瓜」的香味
「吃糖葫蘆」也是趕年集「不可缺少的一環」
每逢過年,長輩們總會多買一些「孩子們」愛吃的零食
一張張年畫,承載著「濃濃年味」
不遠千裡回家,只是為了和家人高高興興的「趕一個年集」
莒縣嶠山大集